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2016.3.24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学者张鸣说,周商易代,不仅有正史记载,而且还有专门描写这一过程的民间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一个典型,只不过神话色彩过重,人间的征伐倒变成了天界神仙们的大战。“征伐”变成了“大战”说明()A流传的古代文献大都符合历史事实 B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现象需要详加考辨C历史记载只有经过考古证实才可靠 D文学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具有史料价值【考点】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
2、流传的古代文献中,民间小说属于文学类作品,具有一定的虚构性,故A项错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有一定历史的影子,但需要仔细分别,故B项正确;历史记载不一定非得经过考古证实才可靠,而且材料并未体现该观点,故C项错误;文学中的神话色彩,大多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2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A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 B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C发挥地方上的自主性 D加强对“三司“的管理【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监察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
3、粮饷”可知,巡抚起监察地方掌管的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兼理粮饷”属对粮饷加强监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可知,巡抚制度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地方的监管,限制其自主性,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3右图为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的一幅漫画,名为官方的礼物,并写道:“为纪念中国的这次运动,将要给端郡王载漪送上漂亮的首饰(项链、锁链和手链)。”据此判断,“这场运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解析】义和团运动中,端郡王载漪与庄亲王载
4、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力主慈禧对外宣战。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与漫画官方的礼物内容相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4二十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反帝爱国运动 【解析】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退学并非因为创办实业,与其无关,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偏重于争取民主权利,与材料“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民族矛盾不符,故B项
5、错误;根据材料“教会学校”、“与其为奴,勿宁退学”可知,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所以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二十世纪20年代”、“广州”等信息可知,并非日本势力范围(东北、山东一带),故D项错误。【答案】C5“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6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只要父母中有一方为雅典人,那他满18岁时自然就
6、成为雅典公民。到了公元前451年,伯里克利下令,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公民权。伯里克利此项规定的目的是()A限制贵族权势 B扩大公民范围 C加强城邦联系 D实现男女平等【考点】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从“雅典只要父母中有一方为雅典人”到“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公民权”可知,公民权的范围大大缩小,结合所学,雅典为奴隶制民主,它体现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材料“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公民权”,可推知城邦间联姻现象会减少,减少城邦间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男女平等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7法国1791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
7、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称“积极公民”,有选举权;1793年宪法则规定,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享有选举权。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影响 B法国大革命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 【解析】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阶级基础,但不是直接原因,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1791”“1793”可知,当时法国正进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故B项正确;法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应为法国里昂工人运动(1831年),与材料时
8、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8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这表明丘吉尔()A正视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下降 B奉行英国传统的外交思想C试图建立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D积极推动欧洲联合的进程【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英国与欧洲大陆 【解析】根据材料“with”表明,英国还是把自己和欧洲大陆区别对待,希望欧洲联合后能有自己有一席之地,拥有特殊的发言权,故A项错误,C项正确;英国传统奉行大陆均衡政策,材料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后半部分,而D项的内容,倾向于前半部分,故D项错误。【答案】C91971年,
9、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那种挑战”指()A不结盟运动的萌动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美苏冷战的正式结束【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不结盟运动早在1961年兴起,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故B项正确;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提高,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共同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有改善关系的需求,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结束语苏联解体(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01977年10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新宪法的
10、决议,随后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苏联新宪法。勃列日涅夫胜利地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通过了,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新宪法”的通过表明苏联()A全面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B摆脱了思想僵化的斯大林模式C人民的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D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受到束缚【考点】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可知,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存在高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这种高估,反映出了苏联依旧深受斯大林模式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人民利益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
11、宪法固定下来”表明,苏联“左”倾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由国家根本大法形式固定下来,严重影响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故D项正确。【答案】D11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某些特定商品实行专营的制度。宋人韦骧评述道:“榷财之制非古也,自汉武始之矣。晋、魏、隋、唐以来,皆沿而为法,盖后世财用浸阔,不可一日无榷也。”禁榷制度()A强化君主专制是前提 B有利于增长国家财政C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是历代王朝采用的经济政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禁榷制度 【解析】材料不能体现君主专制为专营制度前提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盖后世财用浸阔,不可一日无榷也”可知,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榷财制度的作用日益明显,故B项正确;
12、材料突出专营制度的重要性,并未体现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的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榷财之制非古也,自汉武始之矣。”可知,专营制度始于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12明史舆服志记载:“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这一政策旨在()A保障小农经济的发展 B维护社会等级制度C完善市场管理制度 D严格限制商人服饰【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结合所学可知,指“重农抑商”政策,为了维护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抑商的最初目的也是由于商业的不稳定
13、性和商人的流动性大,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不符,而不是刻意维护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限制商人服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A13通常认为,洋务运动自1861年清廷于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始,而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世界整体化的要求 D清政府推行“新政”14历史文物反映着历史变迁。下列图1到图2的“报时”方式的变化较能反映出()A生活方式的变化 B思想观念的变化C政治制度
14、的变化 D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报时”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间观念的变化,但更多体现的是生活方式上的的变化,由“晨钟暮鼓”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变化,故A项正确,B项错误;通过“报时”方式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图1,看不到殖民地化程度,故D项错误。【答案】A15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做有利于()A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C推动城
15、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以税代利”政策,属于对内改革,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1992年“十四大”,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6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如蜀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花黄色,子如草麻子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畅通 B欧洲的商业革命C朝贡贸易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扩张【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 【解析】丝绸之路汉代就已兴起,而明代“西番葵”
16、才传入并广泛种植,可知与其无关,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西方“商业革命”亚欧贸易联系加强,一些西方的作物也开始传入中国,与材料明代又相符,故B项正确;朝贡贸易指中国古代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一种特有的一种贸易方式,与西方无关,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爆发于18世纪中后期,处于清王朝统治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7“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
17、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西方的政治危机 【解析】1933年罗斯福行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31年”,结合所学可知,汤因比这番话的原因,来自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苏联的发展对西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孤立苏联而发动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31年”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有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故D项正确。【答案】D18中国首
18、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故A项错误;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的设立,并非是为了争霸的需求,而是“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故B项错误;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国际经融机构,第三世
19、界发展面临融资难的状况,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的设立,获得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体现了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紧迫性、必要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可知,不属于经济区域化的范畴,故D项错误。【答案】C19“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A儒家重视德治 B法家主张刑德并用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墨家反对君主专制【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明主之所制其臣者刑德也”,刑指刑罚,而德指奖赏,并非儒家的“仁政”,故A项错误;“明主之所制其臣者,刑
20、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可知,材料观点主张君主专制集权,且赏罚分明,结合所学,为法家主张,故B项正确;道家无为而治,与材料“二柄者,刑德也”观点相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主张君主专制集权,故D项错误。【答案】B20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其实质是元朝()A利用儒学维护统治 B全面推行汉化政策C对汉人的高度重视 D否定宋代程朱理学【考点】宋明理学元代儒学 【解析】根据材料“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迎合了宋明理学注重气节、品德的特
21、性,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维护期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迎合汉人的思想,并不等于全面汉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元代把国人分成不同等级,汉人地位低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理学注重气节、品德的特性,是一种统治手段,并非元代加封的本质意图,故D项错误。【答案】A21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穿衣
22、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陆王心学的范畴,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天下之法”即是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属于民主范畴,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答案】D22康有为在儒政诸子考中写道,“见秦王无道,人人皆得而诛之,而陈涉、项羽首先亡秦,可以代秦,是亦一汤、武也。”康有为借此()A提倡“中体西用” B宣扬“托古改制”C阐发“三民主义” D反对“尊孔复古”【考点】维
23、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且其为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陈涉、项羽首先亡秦,可以代秦,是亦一汤、武也”可见,康有为借用陈涉、项羽亡秦,来阐述自己革新政治的意愿,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三民主义”,且其为革命党人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尊孔复古”,且其为新文化运动激进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B23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最大胆学说”指的是()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三权分立思想 D自由主义思想【考点】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24、 【解析】根据所学,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理论依据之一即是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4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让人类终于有机会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某理论”是()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考点】相对论 【解析】根据材料“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可知,指1
25、916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故A项错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859年),故B项错误;普朗克量子论(1900年),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1916年),故D项正确。【答案】D25艾瑞克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能够体现“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的艺术流派是()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主义艺术 【解析】新古典主义最早出现于17世纪,倡导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其后的艺术作品中也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的倾向,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于18、19世纪,与材料“20世纪”
26、不符,故B、C项错误;现代主义,应用夸张怪诞的手法,反映人内心的苦闷、迷惘、虚无的精神创伤,与材料“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时间、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第3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35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1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
27、相和其它行政官员,也可以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为陆海军最高统帅。皇帝被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仅有的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他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称国务秘书,仅作为助手对宰相负责。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丁建弘著大国通史:德国通史材料二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是在于把“万世一系”的“神圣”的天皇规定为统治权的总揽者。天皇拥有决定行使各部的官制、对文武官员进行任命等强大的行政权。因此,各国务大臣是对天皇负责,
28、而对议会的责任却不明确。天皇在帝国宪法中具有广泛的权限。同时还规定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担政治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政府能够以天皇的名义对国民行使强大的统治权,又可以对国民及议会逃避政治责任。另外,条文上虽然承认信教自由,但实际上也是徒有形式。因为天皇是神道的最高祭祀者,神道事实上是国教,受到了国家的种种保护。(日)依田憙家著简明日本通史(1)材料一中“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一、二中,德国、日本两国宪法呈现出的政治体制有何共同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试比较德国皇帝与日本天皇在权力上的异同。(4分)【考点】德意
29、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解析】(1)第一小问含义,根据材料一“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表明,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本身就是普鲁士的国王,而主持帝国政府的宰相,又由皇帝任命,且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故更多体现普鲁士的利益;第二小问共同点,根据材料一“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和材料二“把万世一系的神圣的天皇规定为统治权的总揽者”、“对议会的责任却不明确”可知,德日两国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近代政体,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制度,
30、具有代议制民主的色彩;根据材料一“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只对皇帝负责”和材料二“天皇在帝国宪法中具有广泛的权限。同时还规定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担政治责任”可知,德日两国都保留了较大的封建残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相同点:根据材料一“皇帝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任命宰相和其它行政官员为陆海军最高统帅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和材料二“天皇规定为统治权的总揽者拥有决定行使各部的官制、对文武官员进行任命等强大的行政权各国务大臣是对天皇负责天皇在帝国宪法中具有广泛的
31、权限”表明,德国皇帝与日本天皇都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不同点:根据材料二“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担政治责任”可知,日本天皇被赋予崇高的神权色彩,并受到了宪法的严格保护。【答案】(1)含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但由皇帝任命,宰相对皇帝负责;(2分)共同: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宪政色彩(或者代议制民主形式);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4分)(2)相同: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专制性。(2分) 不同:日本天皇带有神权色彩,受到国家的保护。(2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国家贸易状况1955年8月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埃及从中国进口钢材,中国购买埃及
32、棉花。次年,中埃正式建交。之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向埃及提供了2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1955年9月12日缅甸中国售往缅甸的物资到达仰光:计13480吨钢材、266吨生丝、8000件棉纱、3000箱玻璃、5000条毛毯以及油漆、瓷砖、花布等。1955年12月29日缅甸中缅签订缅甸大米与中国商品换货议定书。1956年4月柬埔寨经济代表团访华,两国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双方各出口500万英镑的货物。1956年5月日本日本政府同意与中国互派民间贸易代表。1956年5月巴基斯坦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中国供应巴基斯坦30万吨煤的合同。1956年6月柬埔寨中柬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议定书,规定中国1
33、956年至1957年间无偿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援助。1956年6月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10月印尼贸易代表团访华;11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期限一年,双方各出口1200万英镑的货物。1957年7月阿富汗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两国间首个贸易协定。1958年7月苏丹在苏丹困难之际,中国以易货方式购进100万英镑的棉花,推动了1959年初两国建交。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经贸关系的背景及特点。(14分)【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经贸关系【解析】第
34、一小问背景,根据图表可得出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段在1955年1958年;第二,国家都为亚非国家;第三,交往内容多经贸往来。由此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建国初期,国际上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提出了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参加万隆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亚非国家的一致好评,并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发展经贸关系;国内正致力于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发展经济。第二小问特点,可从贸易对象、贸易方式、贸易主动权等角度分析概括。【答案】背景: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新中国及独立后的亚非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万
35、隆会议的召开;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8分)特点:外贸工作配合外交工作;采取易货贸易的方式,以初级产品为主,具有互补性;贸易对象国逐渐增加,既有官方交流,也有民间交往;体现国家独立,富有灵活性;中国拥有一定贸易主动权和优势地位。(6分)28(11分)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小戏的崛起都是意味深长的事件,而这一现象无疑使得戏剧的价值体系更趋于民化。小戏的崛起是在两股相反相成的艺术力量的交汇中呈现出来的。由于社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地区之间日趋开放,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加,此前在一个相对狭小、相对封闭的区域内流传的地方小戏,有更多机会吸收与汲取
36、大戏的优长特点,甚至直接进入都市,并且大量吸收借鉴了成熟剧种的表演手法与剧目,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傅瑾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论纲材料二 小戏从19世纪以来就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势头的艺术平民化趋势,但是从延安时代开始它获得了诸多理论支持,因而更像是一场自觉的变革。1951年中央政府以政务院名义颁发的“五五指示”明确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 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1949年成立的新政府总是在种种场合突出强调其“劳动人民”的立场,正是由于各
37、地的小戏被视为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关系更为紧密,因而较少受到“封建社会统治者”和“反动文人”的毒害,所以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的艺术样式,兼之有延安时代对秧歌、眉户等小戏成功改造的经验,它们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戏发展变化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戏“获得了与大戏几乎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的原因。(8分)【考点】(1)小戏发展变化(2)小戏发展变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解析】(1)根据材料一“趋于民化”可知,小戏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地区之间日趋开放,交流与沟通也日渐增加甚至直接进入都市
38、”可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流动性增强,小戏的受众范围也在日益扩大;根据材料一“有更多机会吸收与汲取大戏的优长特点并且大量吸收借鉴了成熟剧种的表演手法与剧目,使之逐渐走向成熟”可知,小戏在不断的吸收借鉴中发展完善。(2)根据材料二“显示出强劲势头的艺术平民化趋势”可知,小戏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显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材料二“延安时代开始它获得了诸多理论支持”表明,当时小戏由于平民化的趋向,符合了抗日根据地文艺表演的需要;根据材料二“1951年中央政府以政务院名义颁发的五五指示明确指出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应特别加以重视”可知,建国后小戏受
39、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他也迎合了百花齐放的方针要求。【答案】(1)特点:趋于平民化;受众范围扩大;善于吸收和借鉴。(3分)(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抗日根据地文化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8分)(二)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9、30、31、32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开皇元年,杨坚刚做了皇帝,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在朝廷废除北周模仿周礼所建立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开皇三年,在地方职官方面,把齐、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开皇元年与三
40、年,修订成新律开皇律,“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三年十一月,下诏曰:“如有文武才用,未为时知,宜以礼发遣,朕将铨擢。”从开皇元年开始,隋文帝、隋炀帝曾经三次继续推行均田制度。开皇三年,隋文帝又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隋文帝还下令“大索貌阅”。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出有谎报年龄者,基层官吏保长、里正都要流徙远方,并鼓励民户互相检举。根据高颎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朝廷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每年正月,地方官负责在乡里挨户依照标准定等,当作征发差役、确定税额等的依据。开皇五年,隋廷又在各地设置义仓。要百姓与军人都要按规定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以备荒年之用。开皇
41、九年正月,陈朝灭亡,全国又告统一了。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措施及作用。(9分)(2)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改革的特点。(6分)【考点】隋文帝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确立三省六部制度”、“改为州县两级制”、“修订成新律开皇律”、“如有文武才用,未为时知,宜以礼发遣,朕将铨擢”可知,政治上,隋文帝实行三省六部制,进行地方制度改革,修订法律,重视人才选拔;根据材料“隋文帝、隋炀帝曾经三次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隋文帝又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隋文帝还下令大索貌阅”“开皇五年,隋廷又在各地设置义仓”可知,经济上,隋文帝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严肃户籍,
42、设置义仓;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陈朝灭亡,全国又告统一了”可知,隋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结合所学,实行三省六部制,进行地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为后世奠定繁荣稳定的坚实基础。(2)首先,根据第一问可知,隋文帝在改革方面政治经济并重;其次,改革内容之多,体现了勇于制度革新的一面;最后,在法律和经济方面,尤其减轻刑罚,轻徭薄赋等措施,突出体现了隋文帝积极关注民生。【答案】(1)措施:政治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实行地方机构改革,修订法律,重用人才;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赋税,整顿户籍,设置义仓。(6分)作用:加强了中央
43、集权;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3分)(2)特点:政治经济并重;革新制度;关注民生。(6分)3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
44、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为美国后来发展奠定的思想基础。(6分。不得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的原因。(9分)【考点】(1)独立宣言(2)现代民族国家【解析】(1)根据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体现了人人平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根据材料一“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
45、中间成立政府”,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根据材料一“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2)根据材料二“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表明,非洲经济落后,市民社会不发达;根据材料二“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表明,非洲部落体制根深蒂固,政府和国家权威被大大削弱;“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表明,非洲不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答案】(1)基础: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6分)(2)原因:经济
46、滞后;思想文化落后;市民社会不发达;部落体制根深蒂固;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9分) 31(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8年3月15日,根据列宁的建议,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批准了布列斯特和约。3月17日,布列斯特和约也经德国批准并开始生效。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相当德法两国领土总和的土地,将近5000万人口,损失了煤占全国90%、铁矿占73%、工业设备占全俄的1/3、铁路的33%,还有大量赔款。1922年 4月16日,德国、苏俄在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协定共六条,主要内容是:(一)相互放弃要求赔偿战争费用、战争损失及战俘费用的权利。
47、(二)德国放弃因俄国实行国有化对德国国家财产和私有财产造成损失的赔偿要求,但以俄国也不给予第三国同类赔偿为条件。(三)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四)两国根据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缔约后,1922年德国对苏出口增加1倍多,从苏进口增加了13倍。列宁认为它体现了“两种所有制的真正平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德国先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的不同背景。(7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分)【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苏俄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解析】(1)布列斯特和约背
48、景:根据材料“1918年3月15日”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面临巨大压力,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苏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顺应民意,急需推出帝国主义战争,并巩固新生政权的情况下而签订;拉巴洛条约背景:“1922年 4月16日”一战结束,惩治德国等战败国的凡尔赛体系确立,德国力图改善战败国地位,而苏俄也遭到协约国的排斥,国内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急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情况下签订。(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两种所有制的真正平等”可知,该条约具有平等性和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两大特色;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1922年德国对苏出口增加1倍多,从苏进口增加
49、了13倍”可知,该条约促进了两国的经贸往来。结合所学,该条约打破了协约国对苏俄的孤立封锁,同时,也提高了德国作为战败国的国际地位。【答案】(1)背景:布列斯特和约:一战后期同盟国面临失败;德国两线作战;苏俄宣布退出战争,巩固政权;(3分)拉巴洛条约:战后凡尔赛体系确立;协约国排斥苏俄和德国;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德国致力于改善战败国地位。(4分)(2)特征:平等性;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2分)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德国战后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及合作。(6分)3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徐松,清代地理学家,1781年生于浙江绍兴,
50、二十九岁担任提调兼总纂官,辑录了如河南志、宋会要辑稿500卷、中兴礼书等重要的唐宋典籍,并开始了他考据学的力作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的撰著。这些成果,奠定了他作为清代实学乾嘉学派后期中坚的地位。1811年因受诬陷、打击被清政府流放至伊犁。时任伊犁将军松筠,是一个有远见的封疆大吏,他在徐松的帮助下编纂、修订了一部名为西陲总统事略的志书,这部志书得到新继位的道光帝的青睐,于1821年赐名新疆识略,并亲自撰序,付武英殿刊行,“新疆”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专有地名,首次被清朝启用。1819年,徐松赦还回到北京。他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治边疆学问的氛围,当时热衷于西北边疆的学人
51、几乎都和徐松“交往甚密”,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京师西北学人群”。后人评价徐氏的西域水道记和张穆的蒙古游牧记,几乎是学术界“双星”,开风气之先,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乾、嘉的琐节考据,引向祖国的西北史地和少数民族,“这是学术通向经世致用,通向救危图存的一条新路”。刘长明徐松与(1)根据材料,概括徐松的学术成就。(8分)(2)根据材料,分析徐松的治学特点。(7分)【考点】徐松【解析】(1)根据材料“辑录了如河南志、宋会要辑稿500卷、中兴礼书等重要的唐宋典籍,并开始了他考据学的力作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的撰著”可知,徐松考据编订了大量的古代历史典籍;根据材料“徐松的帮助下编纂、修订了一部名为西陲总统事略
52、的志书”可知,徐松积极参与新疆的史志编纂工作;根据材料“他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治边疆学问的氛围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京师西北学人群”可知,徐松回京后一直积极致力于研治边疆学问边疆学问;根据材料“这是学术通向经世致用,通向救危图存的一条新路”可知,徐松开启了经世致用的学术新风。(2)根据材料“奠定了他作为清代实学乾嘉学派后期中坚的地位”可知,徐松本人特别注重史料的精准,精于考证;根据材料“他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京师西北学人群”可知,徐松热衷于研治边疆学问;材料中,还能体现徐松,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答案】(1)成就:考
53、据古代典籍;编纂新疆志书;研治边疆学问;开启经世致用学风。(8分)(2)特点:精于考证;实地调查;关注边政。(7分)此资料来源于: 乌鲁木齐地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CBABCBDBACA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CBADBCDD二、必考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1分。)26(10分)(1)含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但由皇帝任命,宰相对皇帝负责;(2分)共同点: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宪政色彩(或
54、者代议制民主形式);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4分)(2)相同点:拥有广泛的权力,具有专制性。(2分) 不同点:日本天皇带有神权色彩,受到国家的保护。(2分)27(14分)背景: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新中国及独立后的亚非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万隆会议的召开;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8分)特点:外贸工作配合外交工作;采取易货贸易的方式,以初级产品为主,具有互补性;贸易对象国逐渐增加,既有官方交流,也有民间交往;体现国家独立,富有灵活性;中国拥有一定贸易主动权和优势地位。(6分)28(11分)(1)趋于平民化;受众范围扩大;善于吸收
55、和借鉴。(3分)(2)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抗日根据地文化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8分)三、选考题(考生在第29、30、31、3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楚题号。)29(15分)(1)措施:政治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实行地方机构改革,修订法律,重用人才;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赋税,整顿户籍,设置义仓。(6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3分)(2)特点:政治经济并重;革新制度;关注民生。(6分)30(15分)(1)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6分)(2)经济滞
56、后;思想文化落后;市民社会不发达;部落体制根深蒂固;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9分) 31(15分)(1)布列斯特和约:一战后期同盟国面临失败;德国两线作战;苏俄宣布退出战争,巩固政权;(3分)拉巴洛条约:战后凡尔赛体系确立;协约国排斥苏俄和德国;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德国致力于改善战败国地位。(4分)(2)特征:平等性;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2分)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德国战后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及合作。(6分)32(15分)(1)考据古代典籍;编纂新疆志书;研治边疆学问;开启经世致用学风。(8分)(2)精于考证;实地调查;关注边政。(7分)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