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596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内容】教科书P9698内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欲望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齐读,个别读。为什么这样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

2、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3.介绍周恩来。1910年春天,周恩来进校读书,班里的富家子弟经常欺负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读书。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后来,他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1917年留学日本。在去日本之前,他曾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一次表达了他献身祖国的宏伟志愿。1919年回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新中国的总理。同学们,周恩来一生都在实践着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志愿。为建设新中国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是多么值得我们崇敬与爱戴啊!二、初步读文,扫清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指名读全文

3、,正音。同桌互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事情?(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第一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2.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2课时一、引入揭题1.板书课题。2.12岁的周恩来竟把为中华之崛起确立为自己的读书的目标,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怎样?二、精读课文(从第二、第

4、三个故事中找出“中华不振”的词语或句子来,在读中理解、感悟。)1.默读1117自然段,想一想周恩来经历了哪些事让他感受到了“中华不振”。2.轻声读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部分,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部分。4.12岁的周恩来听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后内心产生了很多疑惑,终于来到了租界地亲眼见到了外国欺负中国人的情景,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默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人?把描写这些人的词句画一画,把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写在句子旁边。5.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体会人物情感。(1)中国女人失去了亲人却无人主持公道是因为什么?(2)外国人肇事害人不

5、知羞愧仍然得意洋洋是因为什么?(3)中国巡警不顾同胞的苦痛,不顾民族尊严甘愿做外国人的走狗这又是因为什么?(4)围观的中国人眼看同胞被欺侮只能握紧拳头敢怒不敢言这还是因为“中华不振”。谈感受,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5)从租界回来的周恩来有什么表现?默读第17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周恩来在沉思什么?(6)这就是少年周恩来立下的读书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是周恩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拓展延伸1.周恩来生平介绍,感受他不平凡的一生。2.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你们是否也有自己的读书志向呢?【板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疑惑-感受-立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教学反思】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了解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