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476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A三教并立,相互依存B政教合一,维护统治C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D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解析:据材料可以得出三教并立,相互依存,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政治统治和宗教的关系,故B项错误;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这种说法带有绝对化倾向,故C项错误;据材料“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可以看出儒家并不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A2韩愈在论佛骨表中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

2、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据此可知,韩愈主张()A援佛入法B反佛崇儒C融佛尊儒D三教合一解析:由“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明显可以看出韩愈是反对佛教大力提倡儒家学说的,故答案选B项。答案:B3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与之相对应,“二程”的观点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人伦者,天理也”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解析:朱熹指出要去除与三纲五常不符的言行、欲望,强调的是维护、遵守伦理纲常,二程的“人伦者,天理也”与之相对应,

3、故选B项。答案:B4北宋五子对儒学发展的共同贡献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将儒学发展到“心学”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使理学成为北宋的正统思想ABCD解析:是南宋陆九渊的贡献;理学在北宋时并不被统治者重视,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答案:C5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为四书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位儒者()A北宋朱熹B南宋朱熹C春秋孔子D战国孟子解析: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答案:B6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他所说的“灵明”是

4、指()A天理B人的物欲C宇宙万物D人的精神解析:王守仁是理学大师,其所谓的“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故选A项。答案:A7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以下关于“致良知”的评述准确的是()A实现途径是格物致知B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对二程理学的完全否定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途径是内心的自我反省,故A项错误;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所以“致良知”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故B项正确;王阳明生活在明中期以后,他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通过整治人心来挽救统治,故C项错误;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故

5、D项错误。答案:B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解析:“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社会上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远超过以前,材料中所述认为是程朱理学的功劳,这说明程朱理学在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与儒家的价值信仰是一致的,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

6、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中华读书网材料二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1)据材料一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1)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2)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3)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答案:(1)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贵族普遍崇信佛教。(2)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二陆主张“先悟后观”。(3)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本质:适应了封建专制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