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33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能专训(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广东文综)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答案:D解析: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根据题干中“私人顾问”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职权范围明确,故均不符合题意。2(2014海淀区期末考)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图的关键信息是周都城在镐,所以是西周时期。图的关键

2、信息是能够看到战国七雄的名称,所以是战国时期。图的关键信息是周都城在洛邑,并且晋国未被三分,所以是春秋时期。图的关键信息是殷,可知是商朝。按年代顺序排列是C项。3(2014济南市高三调研)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瓦解 B王位继承混乱C宗法制度松弛 D中央集权确立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秦国九代国君王位继承的方式多样,可以看出当时宗法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遭到破坏,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国君王位继承问题,排除A、D两项;B项是材料的

3、表象,未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排除。4(2014石家庄质检)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保证了吏治清明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答案:D解析: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故A项说法错误。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与吏治没有关系,故B项说法错误。虽然古代也会出现权臣当权,但是权臣还是要借助君权

4、的,因此C项错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D项正确。5(2014南通、扬州调研)“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答案:B解析:由材料“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可知,作者认为虽然科举制存在一定缺陷,但有一定积极作用,故选B项。考试内容不是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C项错误。由“制度则昭若日月”可知,题干材料意在强

5、调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性,D项错误。6(2014郑州市质检)关于中国某朝官制,有史学家如此评述:“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这说明该朝官制()A规范了官员职责 B加强了对官员控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专制君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可知,某朝官制的职能是仅给予官员职位即“寓禄秩”,但真正管理事务的是临时差遣的官员,通过这种制度加强对官员的控制,这是宋代官制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规范官员的职责,A项错误。这种通过多种官员相互制约以加强皇权的办法不能提高行政效率,C、D两项错误。7(2014乌鲁木齐二诊)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

6、”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的“宋代”“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措施造成了宋代官僚队伍的膨胀及滥政,D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A项不符合史实。这一现象是后来“积贫”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B项说法范围过大。地方势力的强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正确。8(2014贵阳市高一期末考)某中学历史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

7、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是()答案:C解析:由图A中的“镐”可知是西周时期的地图。由图B中的“桂林郡”“象郡”可知是秦朝的地图。从图C中的“宣政院辖地”可知是元朝的地图。D项是清朝的地图。秦、元、清都是全国性统一的政权,但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因此C项符合题意。9(2014成都市毕业班一诊)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BCD答案:A解析:“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符合秦朝实行的郡县制,这一制度使皇帝在政治上的政令能够直达百姓,在经济上实行了直接按户

8、收税,故正确;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受中央制约,但并未削弱,故错误;将农民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加强了对他们人身的控制,故错误。10(2014宁夏、海南考前信息卷)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答案:C11(2014武汉市高三月考)宋太宗曾有言道:“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

9、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为此北宋王朝()A注重驾驭和监控官僚集团B改革和完善科举制度C注意加强边境军事防御力量D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答案:A解析:材料中宋太宗认为,国家对外面临的侵扰是可以预防的,而国内的奸臣看不出来,帝王要特别注意内患的产生,所以北宋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驾驭和监控官员,因此选择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与题意信息矛盾;D项不准确,“吏治”“贪官”与题干中“奸臣无状”的信息不符。12(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

10、“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监督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B项正确。从材料中“盗贼、狱讼”可知,A项表述片面。材料不能体现行政效率状况如何,排除C项。D项只是体现了材料部分信息。13(2014黑龙江省哈三中一模)读下表赣州历史地名变迁,从中获得的准确信息是()春秋战国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秦 置南野县,隶九江郡三国置庐陵南部都尉西晋置南康郡隋改南康郡为虔州五代十国虔州属梁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北宋以虔州原辖南康

11、、大庾、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庾南宋改虔州为赣州,后属江南西路元1276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1277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明朝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民国元年废府,县直隶于省A.郡县的行政区划开始于春秋战国B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州的区划C宋元时期的州府军路行政级别相同D赣州的行政地位总体呈上升趋势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春秋战国“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无法得出A项;依据“隋改南康郡为虔州”可以排除B项;C项说法与材料史实不符;从材料中的县郡州路府省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赣州的行政地位的总体上升趋势。故选D项。14(2014河北

12、省部分名校联考)黑格尔说:“个人的动机对历史的结果只有从属的意义,偶然性受内部隐蔽着的规律支配,历史的结果往往与个人动机相反。”下列是我国不同时期局部地区行政区域图,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答案:B解析:西汉实行郡国二制并行,本想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导致出现七国之乱。故选B项。A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路和道都是由原先的监察区演变为地方行政区,中央集权加强,排除C、D两项。15(2014河北保定一模)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由此可见这主要为了说明()A中央集权的

13、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因为嬴政是皇帝,为避其讳,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读音也改为“zhng”,正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君权神授观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排除C项;故D项符合题意。16(2014山西省高考演练)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D

14、分封制的残余答案:A解析:材料的重点在“而”之后,强调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中央集权制、分封制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D两项;C项与“象征化”不符,排除。古代中国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由嫡长子继承,这种只问出身不问才能的继承方式致使君主事实上的“无能”,故A项符合题意。17(2014安徽合肥质检)“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D破除

15、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答案:C解析:“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指的是夏商周时代的分封制,“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指的是郡县制之下的管理模式,故“此制度”指的是郡县制。A项是分封制,B项是刺史制度,C项是郡县制,D项是科举制。18(2014宁夏银川一中模拟)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分封制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

16、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分析可得出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可排除;分封制并不单纯扩大了西周文化的作用,而是扩大了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即中原文明,故排除A项。19(2014湖北八校联考)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期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致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答案:C解析:“宗族观念”注重的是血缘关系;“世族制度”注重的也是血缘关系;“宗族观念的一致便被

17、国家观念所取代”“世族制度”的崩溃,均表明了血缘关系的变化。四个选项中,只有宗法制度的衰落能体现血缘关系的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20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既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迁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闻南朝大政”,究其原因主要是()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B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的形成C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D九品中正制僵化了门阀制度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可推理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土豪仅靠“献私财”无法挤入上层统治集团,阻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由此可知答案为D项。二、非选择题(第21

18、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2014江西省南昌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唐朝中央政府中枢即三省的职权分配是中书省掌决策权,门下省掌审议权,尚书省掌执行权。唐朝三省构成的权力中枢之间的运作是制度化、法律化的。国家机构运转有序为唐朝前期的政治清明提供了制度保

19、障。摘编自付刚、贺春健刍议唐朝中央政府的分权制衡材料三(明朝)洪武皇帝在废相之后,繁重的政务与冗长的奏折已使老皇帝不堪重负,于是十五年又仿宋制设立所谓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到了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值文渊阁,可以参与机要大事,但“不置臣僚,不得专制诸司”,而“批达则自御笔”。摘编自论明朝的内阁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8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中央政府中枢机构的特点和主要作用。(6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内阁在职权方面有何变化,并说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1)构成: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特点:皇权至高无

20、上,皇位世袭,官僚是维护皇权的工具(或为皇权服务)。(2)特点:三省职责分工明确,但又相互制衡。主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为唐代政治清明提供了制度保障。(3)变化:由以备皇帝顾问到参与国家行政事务。原因:皇帝的政务繁重;为保证国家政治事务的及时解决。22(2014太原五中月考)中共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

21、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材料二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宋 史材料三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

22、“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者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6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4分)答案:(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2)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吏廉治自律。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原因: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