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282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苏轼之传世名篇赤壁赋更是一篇文质兼美、音韵和谐的文赋,。文章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美高妙,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二、学情分析: 普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学习,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通过阿房宫赋的学习,对赋体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

2、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这些方面有待强化。三设计思想:本文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在积累文言字词和把握句式的基础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交流,引导学生深层理解作者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3、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经典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五、学习难点和重点:重点: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把握写景艺术。难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六、教学方法:讲解法

4、、诵读法、讨论法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八、课时安排:三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设计: 有人说:“赤壁成就了苏轼。”也有人说:“苏轼成就了赤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家苏轼,走进名篇赤壁赋,去享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去体悟美景之中苏轼的情怀。二、聆听朗诵自主学习,把握文中主要内容: 1、师生与名家一起演绎赤壁赋,自主学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了全文,扫清了文言障碍,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聆听名家的配乐朗诵,同时思考完成老师留给你们的任务。(任务分到各组) 1)、概括文中写的事; 2)、找出文中表现情感的字眼; 3)、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2、各小组依次自由发言,回答预留问题,把

5、握文中主要内容3、老师小结1)叙事:夜游赤壁-箫歌倚和-主问客答-水月释怀-喜笑天明从月出于东山到东方既白,通宵游赤壁,可见此游畅怀尽兴 。(找出表现情感的字眼)2)情感:乐甚 愀然 客喜而笑苏轼夜游赤壁,情绪起伏,起初的乐是缘于什么?(明确写景的句子) 3)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三、赏析景物描写: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第一自然段 ,思考苏轼选取了哪些意象构建赤壁之境?(随机请学生回答问题) 2、课堂小组讨论:你喜欢哪句,句中的意象呈现出什么特点,它表现了赤壁怎样的美?作者用到了哪些手法表现眼前的美景?(自

6、由讨论后各组派人总结) 意象: 清风清爽 意境: 明净之美 江水平阔 阔大之美 明月皎洁 动态之美 白露迷茫 朦胧之美 小舟 渺小 空灵之美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指停留,似有流连美景之情,亦有拟人之味,生动含情。语言工整对偶,音韵和谐明月徘徊,以动写静,新颖别致。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露弥漫江面,“横”字以动写静,“白露、水光”暗衬月光之明,“接天”极尽能事写江面之阔大。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指小舟,化用诗经,暗含比喻,形象生动写船小。同时也能以舟之小反衬江面之阔大,营造广阔茫然的意境。老师特别提醒:赏析写景艺术,规范语言组织,条分缕析答题

7、。四、解读箫歌悲情: 1、良辰美景饮酒乐甚之时,苏子为何愀然神伤?(找学生回答) 箫中有悲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学生深情朗诵箫声,体会作者如何描摹音乐?(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 a 叠词直接描摹悲声; b连用四个比喻,以声写声,形象生动;c想象夸张,以形写声,化抽象为具体; 箫声悲咽低回,哀音形象真切。 音乐描摹显悲声。3、言为心声,苏轼歌中唱出了怎样的悲声? 歌中有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老师范读,补充苏轼的相关知识:一度下狱,三度贬官,满腹才情,仕途多舛。)知人论世方解歌中悲情:(学

8、生自由发言,大胆链接)a 桂棹、兰桨:一喻美好的品质,二喻卓越的才华苏轼自况。b 溯流光,喻境遇坎坷贬官黄州。c 美人象征圣明的君主、美好的理想政治受挫忧其君,怀才不遇吐悲情。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如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满腹才情,仕途多舛的他,既没有像贾谊“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归隐田园”,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横亘古今,成就了赤壁,也成就了苏轼。五、课后探讨: 余秋雨说:苏轼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三咏赤壁,绝不是单纯个人得失的宣泄,三咏赤壁,那是面对亘古不变的江月的升华, 悲情种种,愁绪万千又何妨,乐观旷达,明月清风真生活! 1、探讨文中还有那些悲情? 2、苏轼如何走出悲情?十、板书设计(见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