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067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地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地点B. 地点C. 地点D. 地点2. 图中所示的地,1月的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应最接近( )A. -8,200mmB. -5,400mmC. 8,600mmD. 5,800mm3. 汉字“川”不仅指河流、河道,有时也指平原、平地。如图中所示的甲区域中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的土地。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

2、,为趋利避害宜选建在( )A. 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 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C. 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D.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答案】1. D 2. B 3. C【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经纬度定位,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地理分界线。【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题干“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可知,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南面是太行山,北面是草原牧区,图中甲区域右侧的南北走向的山脉为太行山,因此游记作者所登之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地点。故D正确。根据河流和经纬网判断,的南面是贺兰山,A错。地点的南面是秦岭,故B错。 地点的北面是太行山脉,故C错。【2题详解】

3、图中所示的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的平均气温应小于0,故C、D错,位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选项中最接近400mm,故B正确。200mm是干旱和半干旱的分界线,故A错。【3题详解】根据题目所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故A错。靠近坡地上部生产、生活取水不便,故B错。接近坡地中部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故D错。聚落应分布在缓坡的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免崩塌、滑坡,故C正确。【点睛】此组题的难度一般。关键是利用经纬网判断区域位置,结合题干内容判断地形分布情况。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

4、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影响图中曲线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 )A. 大气环流B. 太阳辐射C. 海陆位置D. 地形5. 曲线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导致年均温低B. 北半球该纬度范围山体普遍偏低,导致雪线低C.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D. 南半球西风漂流规模大,温度低,受其影响降水少,导致雪线高6. 曲线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 )A. 两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导致气温较高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C. 信风带由海洋带来充足水汽,

5、导致降水增加D. 山麓基带为热带沙漠带,气温高,导致雪线高【答案】4. A 5. C 6. B【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气温、降水量、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4题详解】表示了不同要素的纬度分布规律,根据各要素分布规律可知,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其分布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线所示。就降水而言,赤道地区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量是全球最多的,到了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形成了一个降水低谷区,而到了南北纬60附近,由于受极锋的影响,降水又较多,由此可知降水量的分布如图中的线所示。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即雪线高

6、度分布曲线如图的线所示。因此影响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压带和风带,故A正确。【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曲线属于年降水量线,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结合世界上的海陆分布可知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故C正确。不是气温曲线,A错。不表示雪线,B、D错。【6题详解】曲线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变化,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故B正确。曲线表示气温变化曲线,A错。降水增加,雪线低,C错。该纬度大陆东岸缺少热带沙漠带,D错。【点睛】解此组题的关键是利用三条曲线随纬度的变化的特点,根据各要素的分布规律,判断出代表全

7、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全球不同纬度气温分布规律,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下表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由a到d表示三个条件越来越好)。读表,完成下面小题。7. 甲地可能是( )A. 黄土高原B. 台湾西部平原C. 四川盆地D. 河西走廊8. 乙类型代号应为( )A. a c dB. d b aC. a d cD. b b b【答案】7. C 8. A【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区水分、热量和光照资源的分布特点。【7题详解】通过表格,分析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

8、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由此可以判断,甲地水分和热量资源与南方大部地区相同,故A、D选项错误。台湾西部平原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资源丰富,故B错。但甲地光照资源为a,光照资源较弱,说明阴雨天较多,故应该为四川盆地,故C正确。【8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缺乏,与西北大部分地区相比,为a;热量条件,属于暖温带,故略低于南方的亚热带,与华北地区相当,为c;光照强,与西北大部分地区相当,为d,故A正确。【点睛】该组题难度一般,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由a到d表示三个条件越来越好”,然后根据我国各地气候的特点进行判断。

9、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绚灿夺目、更具有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以及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地势D. 海陆分布10.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 五指山B. 栖霞山C. 香山D. 红叶谷【答案】9. C 10. D【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9题详解】读图可知,九寨沟与栖霞山纬度相似,故A错。都位于季风区,受季风环流影响,不是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故B错。图中沿海地区与内陆红叶观赏时间一致,海陆分布不是主要因素,故D错。九寨沟位于第二阶梯

10、,九寨沟因地形地势海拔高,10月份,温度已经较低,可在九寨沟观赏到红叶。栖霞山位于第三阶梯,栖霞山地势海拔较低,热量较高,在10月份不能观赏到红叶,故C正确。【10题详解】红叶景观的形成,与入秋后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密切相关。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同样是进入秋季的地区,纬度高,入秋时间早。读图判断,图中的红叶谷纬度最高,是9月最佳观赏地,故D正确。五指山、栖霞山、香山纬度低,入秋时间晚,A、B、C错。【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红叶景观的形成与气温密切相关。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因素的影响、海陆差异的影响、地势高低的影响、洋流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等。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1. 图中所示河流( )A. 冬季有结冰期B. 年径流量小C. 以雨水补给为主D. 汛期短12.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科技发达 水电廉价 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A. B. C. D. 【答案】11. C 12. B【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河流为珠江流域,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较大,雨季时间长,河流的汛期较长,河流无结冰期,故C正确。【12题详解】读图可知,河流流域中上游有色金属原料丰富,有水电站(有色金属冶炼需电解,耗能大)、但经

12、济和科技并不发达,故B正确。【点睛】本组题以珠江上游为背景,考查了水文特征、如何实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问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河流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和生态建设等。新生小李入学,从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600步,共计1800m(轨迹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3. 小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A. 东侧B. 南侧C. 西侧D. 北侧14. 学校面积最接近()A. 18000m2B. 20000m2C. 200000m2D. 360000m2【答案】13. D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地图中方向的判读

13、,图中地理园所在方向为东南方向,根据方向的规律,H大门所在位置为北。答案选D项。【14题详解】由图可知,学校周长为1800米,一共走了3600步,平均每步0.5米,结合图示可知,学校宽度为800步,大概长400米;学校长为1000步,大概500米,因此面积大概为200000平方米,答案选C项。【考点定位】地图中的方向、面积计算。【名师点睛】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读经

14、纬线简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完成下面小题。15. X、Y两地位于()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 南半球太平洋两岸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16. 位于Y地所在大陆的是()A. 安第斯山脉B. 大分水岭C. 富士山D. 硅谷【答案】15. B 16. A【解析】【分析】该组题考查大洲和大洋、世界海陆分布。【15题详解】材料中表明“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结合图中的经度信息,可以判定图中的纬度33应为33S,再根据图中X、Y的经纬度位置可以肯定X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岸,Y位于南美大陆的西岸。它们分别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西东两岸,故B正确。

15、【16题详解】Y(33S,70W)是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应为安第斯山脉,故A正确。【点睛】本组题的关键就是结合相关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再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即可完成,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8. 关于乙大陆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有“高原大陆”之称B. 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高C.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 矿产资源贫乏19. 关于丙点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B. 夏季昼长超过13小时C. 到北极点比到南极点距离更远D. 经度是105W【答案】17.

16、B 18. C 19. D【解析】【分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7题详解】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可知,甲位于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为大西洋,故B正确。【18题详解】读图可知,乙为南极洲,“高原大陆”是指非洲大陆,故A错。南极洲地区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故B错。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C正确。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故D错。【19题详解】读图可知,丙位于赤道上,其所在经度与东经75互补,为105W,位于西半球,故A错,D正确。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B错。丙点位于赤道上,距离南极点和北极点的距离相等,故C错。【点睛】本组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

17、键是根据经纬网及海陆分布情况准确获取图中的信息。注意各大洲及大洋的分布以及南极洲的特点。20.读下图,关于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 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C. 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D. 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经纬线和山脉分布图考查山脉的名称以及气候的有关知识。【详解】从经纬度看出,甲山脉位于南半球,位于65W附近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该山脉处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乙山脉位于北半球,位于80W附近的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该山脉

18、处在美洲板块内部,故A错。甲山脉受地形影响,该山脉西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多,东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该山脉西侧有地中海气候分布。乙山脉位于美洲大陆东岸,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故B错。乙山地西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多,西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D选项正确。甲山地位于南半球,东侧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5-10月是冬季,降水少。故C错。【点睛】本组题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山脉的空间位置,板块的分布及各地的气候的相关知识。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地壳断陷处

19、集水B. 火山口集水C. 滑坡阻断河流D. 河流改道22.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的深度仍然还在加大,说明( )A. 湖区降水量加大B. 湖盆仍然在加深C. 入湖径流增多D. 入湖泥沙增多23.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泊面积大B. 湖水深度大C. 湖面蒸发弱D. 湖水盐度低【答案】21. A 22. B 23. B【解析】【分析】本题组以贝加尔湖为背景材料,通过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湖水深度加大、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湖泊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21题详解】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贝加尔湖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断陷湖,故A正确

20、。火山口湖呈近似圆形,应位于山顶海拔较高处,而贝加尔湖形状狭长,从图中等高线信息可以看出贝湖并不是位于山顶处,故B错。从图上可知贝加尔湖位于前贝加尔洼地与巴尔古津山之间,湖的方位与山脉走向大致相同,从流入与流出的河流方位来说,如若滑坡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贝加尔湖应不会呈现如此狭长状,故C错。河流改道形成河迹湖或牛轭湖,其湖盆处受原河流河床的影响,不会过深,而题干中“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故D错。【22题详解】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在湖泊正常有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表明贝加尔湖湖盆还在继续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再者,贝加尔湖是断陷发育而成,所以湖盆有可

21、能继续加深,故B正确。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增多只能说明湖水水位暂时有所上涨,因为在湖的西南部还有一通道口流出,如果在湖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深度一直加大,故A、C错。入湖泥沙增多只能表明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时会抬升水位,湖水会向处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故D错。【23题详解】解题时要注意“主要原因”这个关键词。湖水的更新和水体的流动、蒸发、湖水蓄水量大小等都有关,湖泊面积大,湖水与大气接触面积广,其蒸发速度也会加快,再则湖泊面积大更有利于湖泊参与外界水循环,A也不是主要原因。湖泊所在地虽纬度高,气温低,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该地夏季白昼时间较长

22、,气温较高,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蒸发量不会过弱,再则湖水容量大,其湖水更新快慢也不会以蒸发强弱为主,与设问指向“主要原因”不符,C不符合。贝加尔湖有流入流出,为淡水湖,湖水更新快可致其盐度低,所以湖水盐度小是因为湖泊与外界水循环频繁导致,这样湖水更新不会缓慢,所以D错。当湖水深度大时,可容纳更多的水体,湖水的蓄存量大,再加上整个湖泊只有西南部一条出口流出,更加剧了湖水更新缓慢,所以由于湖水深度大湖水量大可以致湖水的更新缓慢,故B正确。【点睛】解答第1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湖底沉积巨厚,可达8千米,可知湖水的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读我

23、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24. 有关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结构较单一B. 以重工业为主C.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D.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5. 制约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B. 水源C. 能源D. 科技【答案】24. C 25. B【解析】试题分析:【24题详解】图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设备和工艺落后,据此判断,答案选C项。【25题详解】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该地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工业

24、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选B项。考点:我国的工业基地。【名师点睛】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2地位: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中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辽中南重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2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古老工业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佛

25、山、惠州为副一级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各城镇。2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汽车制造、核电、旅游、石化、文化、电子和制造业等。沪宁杭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上海、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等。2地位: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全国最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以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冶金和化工为主体。各工业区的优缺点珠江三角洲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据港澳台及东南亚较近,多侨乡,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企业发展特别迅速,但是该地区的工业综合实力不是很强。沪宁杭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26、,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使四地区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较低,则更是大的阻碍。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

27、制约因素。该地区有稠密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洋流属暖流B. 处景观为荒漠C. 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 处山顶有终年积雪27. 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雅典正值多雨季节B. 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C. 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 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答案】26. B 27. A【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以经纬网并结合海陆位置对区域进行判读为基础,考查区域的相关知识。【26题详解】从经纬位置可判断该区的主要纬线是10S、20S、30S,经线是20E,再进一步从海陆位置和大陆轮

28、廓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在南半球,是非洲西部西侧和大西洋之间的地区。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处属本格拉寒流,故A错。由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可知,处为荒漠带,故B正确;由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并有时令河与该湿地相连,故C错。处纬度接近三十度,山脉海拔较低,山顶没有终年积雪,故D错。【27题详解】雅典为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太阳直射所在纬线时正值雅典冬季,此时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故A正确。所在纬线在10S20S之间,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悉尼的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向南或向北移动有关。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向北还是

29、向南移动,故B错。太阳直射所在纬线时,北京正处于冬季,受亚洲冷高压控制,故C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故D错。【点睛】此组题的有效信息和思维路径:从经纬位置可判断该区的主要纬线是10S、20S、30S,经线是20E,再进一步从海陆位置和大陆轮廓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在南半球,是非洲西部西侧和大西洋之间的地区。28.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共航行2.27万海里(1海里=1.852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收集陨石5千多块。这次考察的行程相当于绕30度纬线多少圈?南极地区陨石丰富的原因是( )A. 2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多B. 1 圈多;

30、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大C. 2 圈多;磁场强、能吸引更多陨石D. 1 圈多;气候寒冷,陨石容易保存【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详解】30度纬线圈长4万Xcos30 千米,雪龙号的航程为2.27万乘以1.852千米,后者是前者的一倍多。南极地区陨石丰富与当地气候寒冷、易于保存关系密切。故D正确。【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经纬仪和陨石形成相关知识,灵活性比较强“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保留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游客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 )。A. 春季B.

31、 夏季C. 秋季D. 冬季30. 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A. 华北甲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成都平原D. 东北平原31. “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 技术B. 政策C. 气候D. 市场【答案】29. A 30. C 31. D【解析】【分析】该组题以“花果同树”为切入点,考查农业的相关知识与地理环境。【29题详解】据材料,“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果实能在树上保持长时间而不脱落。因此有利于保果到第二年春季果树开花,形成“花果同树”奇观。由此可知“花果同树”中的花是“今年”的花,果子是“去年”的果。由此得出春季是欣赏花果同树奇观

32、的季节,故A正确。30题详解】如何让果子顺利越冬,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农业技术因素。显然,冬季气温较高有利于果子顺利越冬,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由于纬度较低,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以及北部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使得当地冬季气温较高,故C正确。【31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花果同树”奇观以供人们观赏,因此产生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农业科技起到了保障作用,故D正确。【点睛】该题的关键是在季节的判断上,通过材料“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保留在果树上来确定季节。从而确定该季节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成都平原(第2题)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32

33、. 图中四个省区按降水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丙乙丁甲B. 甲丁乙丙C. 甲乙丙丁D. 丁丙乙甲33. 图中代表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A. B. C. D. 34. 甲省区发展农业的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夏季高渝多雨,雨热同期B. 黑上广布,上壤肥沃C. 光照充足,日温差大D. 河流湖泊众多,水源充足【答案】32. B 33. A 34. C【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从各省区的判读入手,考查我国各省区的气候及地形等特征。【32题详解】甲是新疆,乙是山西,丙是吉林,丁是甘肃;我国降水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的,四个省由东向西依次是丙、乙、丁、甲。选

34、B正确。【33题详解】是昆仑山,是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是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界线;是长白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祁连山,是第一、二级阶梯界线。选A正确。【34题详解】甲是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日温差大,利于作物积蓄养分。选C正确。【点睛】该组题难度一般。从各省区的轮廓形状入手,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地势阶梯的划分,以及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35.一艘海轮从中国上海开往英国伦敦,按先后经过位置排序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据海峡的轮廓可知,为直布罗陀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曼德海峡,为英吉利海峡。一艘海轮从中国上海开往英国伦敦,按

35、先后经过位置排序是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英国伦敦,即。故选B。二、综合题36.2011年6月,随着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以及我国与中亚各国国界线勘界工作的逐步推进,新疆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材料二: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新疆的“天山北坡地区”(图中阴影区域)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包括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的部分地区。同时,该规划中在新疆还设立了两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是“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图

36、中阴影区域)和“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图中阴影区域),其主要任务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主。(1)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所在的行政区是_(填简称),其大部分所处的温度带是_。(2)该地形区的最突出地形特征有? (3)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说明图中区域被列为“水源涵养型”地区的主要原因。(4)随着图中的区域被列入“全国重点主体功能区”,新疆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试说明其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答案】(1)新(2分)暖温带(2分)(2)地形特征: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地形分布为“三山夹两盆”;地形相对高差大(或地形起伏大)。(每点2分,共6分)(3)该地区森林茂密

37、,山地草原广;(2分)水资源丰沛(或降水较多);(2分)是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的发源地(或河流的发源地),对北疆地区绿洲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2分)(4)是通向中亚、西亚地区的重要门户和对外开放的陆路交通枢纽;国家政策支持(如答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等也可给分);自然资源丰富(或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边境地区和平稳定(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2)新疆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地形多山地,地势起伏大,主要地形区由“三山夹两盆”组成。(3)区域是“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该区

38、域植被茂密,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是河流的发源地(图中有乌伦古河)。新疆气候干旱,将区域列为水源涵养区有利于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4)新疆位于我国边境地区,和中亚的国家接壤,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其他国家相联系,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新疆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等。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图甲)。 材料二 图甲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图乙)。 (1)简述

39、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2)图甲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地,试分析原因。 (3)材料二中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2分);南邻南海,海运便利(2分);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分)。(2)N地(2分) 1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2分);2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2分);3纬度低,相对

40、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2分)。(3)方案B(2分) 原因是: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2分);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2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4)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2分)。 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190年代后,对外开放;2产业基础好;3科技实力更强;4经济腹地范围更大(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有北回归线穿过,位于大陆东岸地

41、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联系,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图甲中N地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较高。N地比M地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所以N地受寒潮影响较小。(3)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表中数据看,方案B在6年后每亩地年收入远高于方案A,说明方案B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经济、环境效益。所以方案B

42、更合理。(4)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科技实力更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区,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经济腹地范围广阔。90年代后,长三角地区也实行了对外开放,所以比珠三角地区发展快。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区域经济发展。38.读“南昆铁路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铁路所连接的铁路有:A_,B_,C_。(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D_ (煤矿),E_ (铁矿),F_ (水能集中分布的河段)。(3)该铁路途经地区的民族构成和经济

43、状况如何?(4)该铁路的建成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成昆铁路贵昆铁路湘桂铁路(2)六盘水煤矿攀枝花铁矿红水河河段(3)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大多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和最贫困的地区。(4)形成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方便了对外贸易和联系;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有利于我国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析】(1)由图可知,南昆铁路起于广西南宁,终于云南昆明,与其相连接的铁路有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和湘桂铁路。(2)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D为著名的六盘水煤矿;E位于四川,是著名的攀枝花铁矿;F是红水河,是中国珠江水系干流,西江上游

44、水系的一段主要干流,在此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集中。(3)南昆铁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结构十分复杂,且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大多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和最贫困的地区。(4)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可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民族团结、缩小东西差距、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完善交通网等等方面分析。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的黄河两岸,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被誉为“塞上江南”。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宁夏平原地质剖面图。(1)试描述图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3

45、)图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根据图中信息比较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分布状况:图示区域白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 成因:断裂下陷,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 (2)与山东段相比,黄河宁夏段水量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3)差异: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荒漠带;东坡各植被常的海拔比西坡低。原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东坡比西坡降水多。(【解析】本题以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宁夏平原地质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贺兰山附近的地形区的分布特征以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自

46、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此题是典型的区域地理,结合材料和图的信息分析问题,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知识要求高,能力要求也高,难度较大(1)此题考查宁夏平原的成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 根据中国地理分析,此区域自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此题考查黄河的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属于比较类问

47、题。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东段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泥沙沉积形成),不难发现山东段比宁夏段含沙量大的特点。(3)此题考查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山脉的差异主要从山麓到山顶,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比较入手。山脉的差异主要从山麓到山顶,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比较入手。东坡比西坡多了森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荒漠带,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的海拔都低。形成这样差异的原因是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坡在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点睛:第一题: “描述区域主

48、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属于特征描述类问题。此类问题经常考查区域特征(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特点)、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口、城市及功能区、交通线、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等。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和地势高低三部分内容。“宁夏平原成因”,属于原因类问题,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平原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第二题:“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最主要差异”,属于比较类问题。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第三题:“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植被带分布的差异主要包括自然带数目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两部分,主要从山麓到山顶,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比较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