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一中2020-2021-1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教师:审题教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写在答题卡上;3.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程大利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那时候,人是把艺术与生
2、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了大自然中。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
3、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鸠”怎么翻?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值观。因此
4、欧美文化中心论就成为外国人看待文化的参照系。老外常常用唐人街的标准来推断中国文化,以为中国到处都是敬财神、拜关公的烟火,到处都是崇金尚银的饰物,到处都是行画,对中国的认识非常肤浅。现在我们有些人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了,把欧洲的文化判断标准搬到中国来。这肯定是不行的,于中西文化交流毫无益处。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的又一个体系。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形成中国艺术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一整套创作的规律,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其发展的动力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不能推翻和再造,但是我们可以推动它、发展它,用我们新
5、的知识不断地将其补充和完善。我今天没有讲技法,但是希望大家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认识论决定方法论。眼高手才能高,眼高手低是讲不通的,眼低了手不可能高。(摘编自在北大听讲座(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之前的艺术纯朴沉厚,与生存结合在一起,它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没有功利色彩,体现为“天地恢宏,宇宙无限”的艺术追求。B.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种艺术现象,是两种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支撑的高峰,它们互相独立,只能远远的看着,难以融合起来。C. 中国艺术最早发端于中国的象形文字,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一
6、个汉字往往就能成为一首诗歌,这是汉字最本质之所在。D. 中国文化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只能不断补充和完善,不能推翻和再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叙述清东陵的雕刻不如明代的事实,意在说明清代的艺术品越来越小气,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B. 第二段运用比喻、对比论证。通过“高峰”“山谷”“谷底”等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只能作浅层次交流的道理。C. 第二段段末举“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的例子,旨在说明汉字有微妙的意义和艺术的不可解读性,进而说明阐释学的重要。D. 第三段先批评价
7、值判断体系西方化的错误,再阐释对待中国文化应有的态度,最后交代本次演讲只讲认识论而未讲方法论的原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本观念的中国艺术,视天地万物为有生命的景致,“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但功利色彩势必破坏这种精神特征。B. 东西方文化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因为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西方没有方块字的概念,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C. 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某些手段,但是不能用经济状况来推断文化状况,也不能以经济价值观来判断文化价值观。D.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
8、技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答案】1. D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过于绝对,“没有功利色彩”与文意不符,原文是“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B项,偷换概念,原文为“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高峰”是就绘画而言的,不是说的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C项,曲解文意,原文“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强调汉字意思的微妙,不是“一个汉字往往就能成为一首诗歌”的意思。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分析错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
9、背景,两种美学背景。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这段不是对比论证,只是论述中西方艺术背景不同,很难融合。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B项,“东西方文化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因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语句“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可知,“东西方艺术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原因是两者的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不同,不是文字问题。选项属强加因果。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随着知乎、得到
10、等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知识付费大量兴起,用户总量井喷式爆发。艾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下图是市场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百度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摘编自知识付费类产品竞品分析)材料二:中国经济时报:怎样看待知识付费的本质?陆峰:知识付费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可以市场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优化知识信息配置的一种知识交易形式。知识付费有利于通过市场交易手段和激励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有利于人们在
11、知识爆炸的信息海洋中更加高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在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郭全中: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有效满足用户获取知识的刚需,在前互联网时代,重点在于如何组织和生产知识,而在互联网时代,核心是如何在严重过载的信息中找到适合用户需求的知识。董一鸣:知识付费的本质,我认为是一种“咨询、培训服务的延伸”,也是一种“花钱买别人的时间”的行为。过去我们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会找到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士请教,经常费时费力还需要搭人情,而知识付费平台的产生和近三年来的蓬勃发展,我认为其实提供的是一种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令我们解决问题变得更便捷了。(摘编自中国经济新闻网)材
12、料三: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升,即使是中上游内容方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仅为30%。企鹅智酷的数据也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业界指出,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摘编自“知识付费”行业走向理性
13、)材料四:实际上,知识付费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必然会遵循互联网的法则,当然也免不了染上互联网的恶习。这个光速的时代,已经不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真正深入了解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情,浮躁、表浅、速成是从“知识付费”产生之初就携带的基因,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产品本身无论多精致也都是一个互联网的短、快、浅的通俗产品,音频这种方式本身抵达我们的时候就极容易流失,比如讲述内容的人可能讲不清楚、嘈杂环境的消磨,听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会分散。那么知识付费可以给我们什么?知识付费给我们一种“我在学习的路上”和
14、“时间没有虚度”的自我暗示和安慰。毕竟比起通勤路上和睡前的发呆和胡思乱想,有人在耳边谆谆善诱,我们多少还是会拾取一些到脑子里的。还有就是当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找到某一个知识付费产品,去粗取精后的知识的确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至于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希望以知识付费去应对时代焦虑,那也是对知识付费的苛求。(摘编自澎湃新闻网)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中,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区域。B. 董一鸣认为,知识付费相较于过去找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便捷了,它提供的是精准
15、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C.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知识付费体验的评价总体不高,只有28%的人表示满意,更多的人认为一般,还有人认为完全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D. “知识付费”先天带有浮躁、表浅、速成等基因,其产品具有短、快、浅特点,“知识付费”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某种自我暗示和安慰。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知识付费产业的兴起,不仅得益于知乎、得到等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B. 陆峰认为知识付费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有利于人们更高效地筛选利用信息。C. 从整体产业上看,目前知
16、识付费行业发展受到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的制约。D. 知识付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去粗取精后的知识,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从而增长知识,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6. 你认为知识付费的前景如何?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由。【答案】4. A 5. D 6. 示例一:发展前景良好。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知识付费产业提供更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现代这样一个“光速时代”,人们需要更高效、更精准地获取知识,而知识付费产品正符合这一要求。示例二:未来不容乐观。作为依附于互联网的
17、一种产业,浮躁、表浅、速成等特点,不能使人真正获得想要的效果。知识付费产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付费的评价并不高,或许不就得将来会被另外一种产业所取代。【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A项,“得到、在行在内容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较高区域”错误,据材料一图表可知,“得到”动机纯粹性较低。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18、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错,材料四“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可知,不可能实现“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19、,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考的是分析知识付费的前景如何并说明理由,这是一道开放式题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可回答“发展前景良好”,也可以回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然后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回答理由即可。如果回答“发展前景良好”,文中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一段中的“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概括出理由之一。材料二中的“知识付费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可以市场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优化知识信息配置的一种知识交易形式知识付费提供的是一种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令我们解决问题变得更
20、便捷了”概括为理由之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知识付费产业提供更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现代这样一个“光速时代”,人们需要更高效、更精准地获取知识,而知识付费产品正符合这一要求。如果回答“未来不容乐观”,相关内容在材料三中的“企鹅智酷的数据也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概括为理由一:人们对知识付费的评价并不高,或许不就得将来会被另外一种产业所取代。材料四中的“浮躁、表浅、速成是从知识付费产生之初就携带的基因”概括为理由二:作为依附于互联网的一种产业,浮躁、表浅、速成等特点,不能使人真正获得想要的效果。材
21、料三中的“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概括为理由二:知识付费产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
22、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槐 花阿来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谢拉班在梦醒时突
23、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 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
24、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
25、跟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说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儿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儿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儿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儿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
26、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儿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
27、枝,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 ,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
28、从床上起来。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动)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是 ( )A. 老人的警察儿子并不太喜欢“小家伙”,是因为“小家伙”横亘在他和父亲之间,造成了他们父子失和。B. “小家伙”大大咧咧,身上稚气未脱,能够引起老人的认同,是因为他身上有老人年轻时候的影子。C. 老人是一个藏族猎人,进入城市后极其不适应,除了城乡生活的反差外,还存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冲突。D. 老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和儿媳妇语言上沟通的不顺畅和对儿媳妇某些行为的不认同。8. 概括并分析谢拉
29、班这一人物形象。9. 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答案】7. C 8. 谢拉班是一个真实直率,对城市生活不适应,眷恋过去狩猎生活的孤独的藏族老猎人。谢拉班的真实直率体现在他对儿媳妇的做法和行为看不惯上。他离开儿子家,与对“小家伙”的情感反映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眷恋过去的狩猎生活。 9. 就情节角度来说,补充情节,使读者弄清谢拉班由家乡来儿子家,又成为车场守夜人的来龙去脉。就人物塑造来说,对故乡生活与小家伙的交往的回忆等,不断丰富了主人公谢拉班的形象:他曾是有名的猎手,现在是孤独的守车人。就凸显主旨来说,插叙与小家伙的交往、在儿子家的往事等,使小说的主旨越来
30、越深刻,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矛盾、不同民族文化的矛盾对老人心灵的深刻影响。就艺术表现来说,现在和过去的不断穿插形成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就读者阅读感受来说,文章有起伏,而且增加了信息量。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A项,“小家伙”未造成他们父子失和;B项,“老人年轻时候的影子”文章中没有体现;D项,“和儿媳妇语言上沟通的不顺畅和对儿媳妇某些行为的不认同。”这些只是老头孤独的表面原因。【8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要求概括并分析谢拉班这一人物形象,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
31、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比如谢拉班对儿媳妇老是带人来参观他的房间,借助自己在其家生活升官;敲掉自己的牙齿,换上整齐漂亮的假牙这行为的看法,坚决从儿子家搬出来,以及其对“小家伙”的情感等行为,所表明谢拉班真实直率,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眷恋过去的狩猎生活。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把握: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
32、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从具体解法上来看,首先从文本中画出与这个人物言行相关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即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品插叙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表达技巧能力。本文插叙了的内容,补充谢拉班从儿子家搬出的原因,使读者弄清谢拉班由家乡来儿子家,又成为车场守夜人的来龙去脉。文章插叙是谢拉班回忆故乡生活,以及自己与小家伙的交往,这些回忆丰富了主人公谢拉班的形象:他曾是有
33、名的猎手,现在是孤独的守车人。插叙与小家伙的交往、在儿子家的往事等,使小说的主旨越来越深刻,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矛盾、不同民族文化的矛盾对老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插叙使小说在现在和过去之间不断穿插,形成小说时空交错。并使文章有起伏,而且增加了信息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
34、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
35、,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B.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C.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D. 然公之
36、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的人隐匿身分,易服出行或私访。B. 无恙,指没有发生疾病,引申为无灾祸或没有产生不良影响。C. 驷马,四马共驾一车,乘坐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D. 顿首,叩头,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亦为书信中常用的敬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雎受辱于魏,得宠于秦。范雎在魏国受尽屈辱,几近被迫害致死,让魏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范雎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受到重用,官拜国相。B. 范雎智赚须贾,巧辱对方。
37、范雎得知须贾来到秦国,便穿着破旧的衣服步行到客馆见须贾,假借见张相将其领进相府,不动声色地羞辱了对方。C. 范雎心系魏国,不忘故土。范雎虽被迫离开魏国,在秦国做了国相,但他的祖坟在魏国,先人葬在魏国的土地上,他仍然心恋魏国,未忘故土。D. 范雎有心报复,不失理智。范雎对须贾有刻骨铭心之仇,他一心要报复须贾,但并未置对方于死地,而是在列数须贾罪状之后责令须贾回魏国。13.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这次我办的事情成败也都取决于张君
38、。你这个年轻人有没有跟相国张君熟悉的朋友啊?(2)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雎认罪。【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中的“所以”表示原因,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B;“恋恋”是一个叠词,表示依恋之情,不可断开,排除D;“故释公乃谢罢”中的“公”是“释”的宾语,不是“谢罢”的主语,“释公”中间不能段开。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D项,“顿首”不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最隆重的是“稽首”。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心系魏国,不忘故土”的归纳和事实依
39、据不当。文中“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是针对当时诬其“有外心于齐”而言,并非言现时的心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去留”,成败;“孺子”,年轻人;“客”,朋友;“习”,熟悉;(2)“见卖”,被诓骗;“乃”,就;“肉袒膝行”,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因”,托。参考译文: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秦国人仍称他叫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雎早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
40、贾出使秦国。范雎得知须贾到了秦国,便隐蔽了相国的身分改装出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偷空步行到客馆,见到了须贾。须贾一见范雎不禁惊愕道:“范叔原来没有灾祸啊!”范雎说:“是啊。”须贾问道:“如今你干些什么事?”范雎答道:“我给人家当差役。”须贾听了有些怜悯他,便留下范雎一起坐下吃饭,又不无同情地说:“范叔怎么竟贫寒到这个样子!”于是就取出了自己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须贾趁便问道:“秦国的相国张君,你知道他吧。我听说他在秦王那里很得宠,有关天下的大事都由相国张君决定。这次我办的事情成败也都取决于张君。你这个年轻人有没有跟相国张君熟悉的朋友啊?”范雎说:“我的主人很熟悉他。就是我也能求见的,请让我把您引见
41、给张君。”范雎回去弄来四匹马拉的大车,并亲自给须贾驾车,直进了秦国相府。相府里的人看到范雎驾着车子来了,有些认识他的人都回避离开了。须贾见到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到了相国办公地方的门口,范雎对须贾说:“等等我,我替您先进去向相国张君通报一声。”须贾就在门口等着,拽着马缰绳等了很长时间不见人来,便问门卒说:“范叔进去很长时间了不出来,是怎么回事?”门卒说:“这里没有范叔。”须贾说:“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进去的那个人。”门卒说:“他就是我们相国张君啊。”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雎认罪。于是范雎派人挂上盛大的帐幕,召来许多侍从,才让须贾上堂来见。
42、须贾见到范雎连叩响头口称死罪。范雎说:“你的罪状有三条。从前楚昭王时申包胥为楚国谋划打退了吴国军队,楚王把楚地的五千户封给他作食邑,申包胥推辞不肯接受,因为他的祖坟安葬在楚国,打退吴军也可保住他的祖坟。现在我的祖坟在魏国,可是你前时认为我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而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当魏齐把我扔到厕所里肆意侮辱我时,你不加制止,这是第二条罪状。更有甚者你喝醉之后往我身上撒尿,你何等的忍心啊?这是第三条罪状。但是你之所以能不被处死,是因为从今天你赠我一件粗丝袍看还有点老朋友的依恋之情,所以给你一条生路,放了你。”于是辞开须贾,结束了会见。随即范雎进宫把事情的原委报告了昭王,决定
43、不接受魏国来使,责令须贾回国。(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太白峰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注本诗作于由于权贵排斥,李白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泠风:和风,清风。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写道,诗人从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既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又照应了诗题。B. 三四句与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4、,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C. 五到八句想象奇特。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清风自由轻快地飘飞于云间;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仿佛明月近在咫尺。D. 诗中两个“太白”,前者是山峰名,后者是星宿名,诗人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15. 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14. B 15. 诗歌末句表现了诗人既想远离人世、超脱现实,又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矛盾心理。诗人在朝廷被权贵排挤,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登上太白峰,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末句“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矛盾心理。言有尽而意
45、无穷,藴藉含蓄,耐人寻味。【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错误,前者“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是化实为虚, 以虚写实,后者“西当
46、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则是正面实写。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到诗歌中找到设题的诗句,如本题针对诗歌最后一句设题,问的是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找到设题诗句之后,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体会人物的心理。“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意思是“一旦离别武功山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诗歌前几句是描写作者登上太白山和太白星悄语密话,并幻想神游天界的情景,展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壮景,表现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然而,李白并不甘心情愿抛开人世,脱离现实,一去不复返,所以他在诗歌最后发问:“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这两句是
47、说,正当李白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时,他回头望见武功山,心里却惦念着:“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一种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在长安,李白虽然“出入翰林中”,然而,“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诗人并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何时复更还?”把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考生可以围绕这些回答问题。(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2
4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两句,来具体描写破屋漏雨的悲惨生活境况。(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答案】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床头屋漏无干处 (4). 雨脚如麻未断绝 (5). 瀚海阑干百丈冰 (6). 愁云惨淡万里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本题属于情景式默写,较一般式默写难度稍大,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出上下句,学生可以根据句义识记字形,注意书写规范,比如:“济”“漏”“瀚”“阑干”“凝”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时间是伟大的书写
49、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70年风雨兼程,70年 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 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 )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9492019,这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彰显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 ,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亿万人 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
50、大的雄浑乐章。今天,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砥砺 栉风沐雨 根源 摩顶放踵B. 砥柱 栉风沐雨 根源 胼手胝足C. 砥砺 筚路蓝缕 根基 胼手胝足D. 砥柱 筚路蓝缕 根基 摩顶放踵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B. 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C.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
51、的中国,D.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B. 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所获得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C. 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都是拼搏奋斗所获得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D. 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答案】17. C 18. A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
52、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砥砺:砥指细腻磨刀石,砺指粗糙的磨刀石。砥砺合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常用作动词。砥柱:名词,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结合语境,从词性和与“奋进”的搭配来看,应选“砥砺”。第二处,栉风沐雨:意思是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强调的是党带领人民的“创业征程”,应选“筚路蓝缕”。第三处,根源: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事物的起源。根
53、基:指基础;品行;佛教称道根为根基。语境说的是“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的什么,强调人民和共和国的关系,应选“根基”。第四处,摩顶放踵:意思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胼手胝足:意思是手脚生茧。形容劳动十分辛勤。语境强调的是亿万人民勤劳奋斗,应选“胼手胝足”。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前面语句是“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不能说人们“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据此排除C、D两项。从前后的衔接搭配看,“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
54、应是“中国”,“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应是“民族”,排除B项。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缺主语,“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应改为“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二是“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前后并列成分搭配不当,应改为“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因此排除A、B、C三项。故选D。20. 2020年春节以来,武汉“新
55、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是网友创作的对联,已经打乱了顺序,请根据要求组成三副对联。要求:只写序号,注意区分上下联。灭疫除灾,封路封楼是有情 关门谢客,不来不往非无礼速清流毒,一意攻坚过险关 神州吹号,匡时天使保长安武汉封城,济世杏林担大任 誓去病魔,全民助力解危境【答案】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灭疫除灾”对“关门谢客”;“封路封楼”对“不来不往”;“是有情”对“非无礼”,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
56、。 “速清流毒”对“誓去病魔”;“一意攻坚”对“全民助力”;“过险关”对“解危境”,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 “武汉封城”对“神州吹号”;“济世杏林”对“匡时天使”;“担大任”对“保长安”,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点睛】做对联题必须要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的对子,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并且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文学常识。对对联时,需要切合题目要求,针对具体场景,积累足够的同义词反义词使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相关或相对的事物。21.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推荐信大学招生办:兹有我校高三(1)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倍儿棒,综
57、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抬爱。特此推荐。中学2020年3月19日(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5)将_改为_。【答案】“你校”改为“贵校”;“倍儿棒”改为“优秀”;“荣任”改为“担任”;“大作”改为“作品”;“抬爱”改为“垂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要求“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仔细阅读推荐信,可发现:为表示对该大学的尊重,“你校”改
58、为“贵校”;“学习成绩倍儿棒”中“倍儿棒”是口语,与推荐语的文体不合,应改为“优秀”;“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是敬辞,此处是说自己学生一直担任文学社社长,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担任”;“大作”,往往表示别人的作品,这里是说自己推荐的学生的文章,用“作品”即可;“抬爱”是客套话,意为看得起,抬举,而语境是推荐学生,可改为“垂青”。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逢青年节,不少演讲都在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的、创造的、实干的、革新的、担当的姿态,播下一颗颗执着奋进、
59、创新包容、开放多元的种子,绽放出朵朵绚丽的青春之花。每逢儿童节,大朋友比小朋友更热闹,“宝宝想过儿童节”“宝宝不说话,乖乖等礼物”等斗图刷屏网络。“佛系青年”、“巨婴”(已经成年但心智极不成熟的人)成为我国的年度流行语,现实里青年“啃老”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新时代新青年18年前,当世纪的圣火还在熊熊燃烧时,我们带着一个世纪的企盼呱呱坠地;18年后,当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接过长辈肩上的责任,成为了新时代的新青年。何为
60、新时代?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全新时代;何为新青年?新青年是在新时代中极具个性却又不乏拼搏与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我们,也要在成长中报效祖国。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新时代新青年定当有顽强拼搏之精神。赛场上顽强拼博的女排队员用她们的坚持与勇气,为祖国带来了荣誉;职场上顽强拼搏的“香港罗拉”朱芋佩,用她的坚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内心的满足;生活中顽强拼搏的95后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换来艺术知识的普及,被你我熟知。青年强,则中国强。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时代中成长的我们,对精神上的自立自强则更加渴求,一个拥有顽强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会
61、落后于他人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新时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开发量子通信,为国家信息安全筑起了屏障;美女科学家颜宁攻破膜蛋白课题,以智慧定义美丽;90后青年龚华超让笔记本触摸板变成了九宫格数字小键盘,连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创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国人创造的产品。正如法拉第所说,没有谁能预估一个婴儿的将来。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没有人能预估我们的将来,富于想象的我们,敢于实践的我们,定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愈加强大。吾辈青年定将成为祖国的骄傲,亚运会赛场上捷报一个个传来,无不振奋人心:孙杨、徐嘉余、苏炳添他们的成功,成为了中国的骄傲。当世人都认
62、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乎快乐多于在乎荣誉的时代时,我们用实际证明,我们为国而奋斗的决心从未弱化。习近平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大旗早已传入你我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为现实。宋代大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告别幼稚与青涩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难备,18岁后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岁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材料共有两段话,其核心词是“青年”“青春”。第一段谈的是众人礼赞的新时代的青年形象,即“有为青年”。第二段谈的是缺乏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的
63、青年形象,如“佛系青年”、“巨婴”“啃老”青年等。这两种青年形象对比鲜明,暗含的观点态度是:褒扬“有为青年”,做新时代的青年,把握青春的美好时光,绽放青春风采;批判“佛系青年”“巨婴”“啃老”青年等,认识到青年的担当和历史使命,拒绝萎靡不振,拒绝“啃老”,青年当自立自强。立意:1.生命短暂,青年当自强;2.青年强,则国强;3.展现新青年的优良风貌;4.奔涌吧!时代大潮中的青年“后浪”;5.担国之重任,绽青春绚丽。素材:1.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
64、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2.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在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3.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寄托了梁启超对少年救国的期望;“为中华之崛起和读书”,则是
65、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是的,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代人的担当。那么进入新时代的我们应当身负什么样的使命,又该有怎么样的担当呢?4. 新时代,我们会拥有新的机遇,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俗话说得好:出海趁涨潮。在新时代,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青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永远记得“幸福是奋斗出来”,努力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好的、更大的贡献。结构:本文主要谈自己对青年的看法,适合写一篇议论文。本文的观点为:“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我们,也要在成长中报效祖国,这是新时代中的新青年”;然后分两个方面年论证该观点:“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新时代新青年定当有顽强拼搏之精神”“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新时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之后结合自身谈谈做法:“告别幼稚与青涩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难备,18岁后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