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主题1:关爱地球1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母亲。2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主题2:探索1探索的终点是真理,探索的过程是辛苦。探索需要毅力、恒心和吃苦精神,否则,只能站在真理的边缘而望洋兴叹;探索要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否则,只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怀疑是探索的源泉,不满足是探索的动力。人类有太多的疑问需要探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是永恒的。2探索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是不断探索、百折不回就会成功。疑问是探索的前提,是探索力量的源泉。有了疑问,就等于发现了问题;解决了疑
2、问,就等于解开了谜团,自然就前进了一大步。人类要想进步,就要不停地质疑,不断地解疑。小到远古锯子的发明,大到如今飞天的成功,都是探索的结果。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的历史。3探索与发现是连在一起的。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探索了数千年;从刀耕火种、没有文明的远古发展到今天的飞天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探索。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神秘,揭示神秘就是人类的伟大!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就愈强。人类的发展,就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梦 天李 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
3、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注齐州:指中国。九点烟: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一泓”句: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样。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比喻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宇宙诞生之争蒂姆雷德福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
4、,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的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个重大问题。所有证据都表明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而且这种开始包括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我们的宇宙150亿年来一直在膨胀。那么,存在着早于我们的宇宙诞生时刻“之前”的宇宙吗?
5、宇宙膨胀会终止吗?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霍金在其最新写就的论文中检验了爱因斯坦的某些思想,并利用纯理论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宇宙的未来是由其诞生时的条件决定的。天文学家马丁里斯教授最近说:“他们声称以某种比其他关于这些问题的设想更自然的方式建立了低密度宇宙理论的模型。这是一个变异理论,利用了霍金早些时候提出的某些思想。”他还说,林德认为霍金和图罗克的理论模型没有给出正确的宇宙密度。“他们的理论已受到天文学泰斗林德的抨击”。这两种论点都以名为宇宙膨胀的
6、瞬间为论据。在宇宙膨胀的瞬间,宇宙砰的一声从无到有诞生了,并以比光速快得多的速度自我膨胀。这种膨胀是一种反引力。但是这种论点认为,由于引力是负能量,所以这种反引力肯定代表正能量。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物质只不过是冻结的能量,因此,所有恒星及星系在这种膨胀瞬间都因为其固有的能量而出现坍缩。霍金提出的新论点,意味着哲学家现在不得不考虑时间有始无终的问题。这可能是更令人头痛的问题。马丁里斯教授说:“林德对他所称的永恒膨胀笃信不疑。一旦某个宇宙运转起来,它就会持续膨胀,并不断滋生新的大爆炸。林德提出的反对意见之一是,他认为霍金所说的起源大爆炸根本就不存在。如果发生一次大爆炸,那么就会引发无数次大爆炸。如
7、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霍金所关心的初始条件就会消失在比我们所能料想到的更深的宇宙史迷雾中。”(选自大家知识随笔)本文选取了宇宙认识领域里有影响的争论事例,力图通过对这些争论的发端、内容及过程的介绍,使读者能够了解科学理论是怎样发展的,科学认识是如何深化的,从而对科学的发展有一个生动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一、作者简介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卡尔萨根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
8、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主要作品:伊甸园的飞龙获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引起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布卢卡的脑被遗忘的前辈的影子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二、背景回放着陆行星,传播科学1976年的夏秋,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这部电视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同时,他还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书中
9、,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三、相关知识实物、图画说明的好帮手解说词1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既要便于讲解,又要让观众一目了然。一般用不多的文字介绍,使观众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的认识。2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陈列的各种实物或各个画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件实物或每一个画面都有一节或一段相对应的文字说明。3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
10、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于解说的主题之外。4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收到画面或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义。5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一、读准字音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崭新(zhn)踝节(hui)无垠(yn)广袤(mo)椭圆(tu)束缚(f)磅礴(b)覆盖(f)夙愿(s)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纤纤细 xin 纤夫 qin 拓开拓 tu 拓本 t 模模糊 m 模样 m 晕晕眩 yn 晕倒 yn 泡泡沫 po 眼泡 po 济人才济济 j 无济于事 j 二、写对字形悬y 崖 茫无y 涯 际战l 栗 沧海一s
11、粟 甲wn 烷 hun 浣 纱wn 莞 尔闪shu 烁 众口shu 铄 金l 砾 石荣y 誉 tn 誊 写亲jun 眷 shn 珊 瑚shn shn 姗 姗 来迟蹒shn 跚 推断形旁记字形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如:“闪烁”“众口铄金”和“砾石”中易混淆的三个字“烁、铄、砾”,都是形声字,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烁”形旁是“火”,表示该字与火有关,“光亮的样子”;“铄”的形旁是“钅”,表明和金属有关,意思是“熔化金属”;“
12、砾”的形旁是“石”,表明和石头有关,意思是“小石,碎石”。三、用对词语(一)近义词辨析1辨一辨。(1)淹没湮没同:二者读音相同,都是动词,都表示没有了。异:二者适用对象不同。“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多用于具体事物。“湮没”是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多用于抽象事物。(2)演化演变同:二者都表示变化。异: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变”既可用于自然界的变化,也可用于人类社会的变化。(3)奄奄一息岌岌可危同:都有“万分危急,极其危险”的意思。异:适用对象不同。“奄奄一息”适用于人或其他生物,多指生命垂危。“岌岌可危”多指局势危急,适用于国运、政局、战局、局势等没有生命
13、的事物。2填一填。(1)截至2016年3月,湖北三峡_库区共出土重要文物标本6万多件。(2)当前金融危机已_为“货币战争”,要想赢得这场战争,大国必须时时把握主动权。(3)他从大西洋彼岸乘飞机赶回来时,手术后的母亲已是_了。淹没演变奄奄一息(二)成语理解1查一查。(1)好大喜功:_ _(2)微不足道:_(3)川流不息:_(4)璀璨夺目:_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光辉灿烂耀人眼睛。2判一判。(1)各级政府应该好大喜功,多为百姓谋福利,圆百姓的幸福梦。判断及分析:_答案:。感情色彩不当,“好大喜功”是贬义词。(
14、2)从宏观来看,人们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判断及分析:_答案:。写人们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很微小,使用“微不足道”正确。(3)川流不息的河水来到入海口,迫不及待地涌入了大海的怀抱。判断及分析:_答案:。适用对象不当。“川流不息”的适用对象是行人、车马等,用于“河水”不正确。(4)第十六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盛装开幕,旅游节现场,彩船巡游美轮美奂,梦幻烟火璀璨夺目。判断及分析:_答案:。写烟火光辉灿烂耀人眼睛,使用“璀璨夺目”正确。思维导图主旨领悟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
15、发人们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1从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答:(1)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无限永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2)宇宙真空之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3)整个宇宙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4)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5)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2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说明方法课文举例列数字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
16、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下定义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说明方法课文举例打比方、作比较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探究:本文说明的顺序是: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最后回到地球。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1)符合宇宙演化规律,先有宇宙,
17、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2)这是电视节目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2作者一方面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另一方面又说“探索宇宙是人类返回家园的开始”,这二者是否矛盾?探究:作者一方面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又说“探索宇宙是人类返回家园的开始”,
18、这二者并不矛盾。作者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家园的,第一个“家园”是狭义的,是就眼前的事实而言。第二个“家园”是广义的,是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宇宙的微小的一部分而言。作者把地球人当成宇宙人(相对于外星文明而言,地球人就是宇宙人)来描述。因此,这句话包含作者一个深刻的认识:人应该到宇宙中心去,因为地球人也是宇宙的子孙,尽管他渺小得比一粒尘埃还小得多。3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义很丰富,很深刻,具有引人思考的内蕴之美。请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
19、决条件。(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4)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探究:(1)人类对于宇宙来说,是渺小甚
20、至微不足道的。(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3)怀疑和想象是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4)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的,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5)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6)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虚实结合一、教材发掘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所以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进行描绘。宇宙的边疆巧用拟人,使表达生动有
21、趣。如“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其中“端庄”“狂热”“面目全非”等词语写出了不同恒星的旋转特征,有的让人联想到端庄的绅士,有的让人联想到狂热的愤青,真是情趣盎然。拟人手法能让文章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拟人有哪些种类?运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二、名师点拨巧用拟人增文采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它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1拟人的种类。(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世界)这一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
22、切、有趣。(2)把植物拟人化。如“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2运用拟人的注意事项。(1)运用拟人的手法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就是作者对事物必须要有真实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才可以运用拟人手法,这样才能做到比拟自然、逼真、感人;否则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2)只有事物本身的
23、特点和人的特点或心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3)使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之情,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使用拟人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三、尝试运用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仿写句子的能力。在形式上,要仿照例句,运用拟人手法;在内容上,要突出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情致。答案:(示例)眼前的那棵绿柳,也许是听了微风说的情话,羞得低下了头,
24、幸福在美丽的春景里。头顶的那朵白云,大概是听了鸟儿传的家音,急得迈开了脚,游弋在碧蓝的天空里。一、课内素材勇于探索卡尔萨根在介绍宇宙知识的时候,流露出对探索宇宙的极大热情,他说:“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探索宇宙,让作者激动万分。他认为,人类勇敢好学,有好奇的天性,有几百万年来积累的丰富知识,这些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利条件。作者还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探索是人类迈向未来的必经之路,人类必须勇于探索。应用角度“探索”“好奇心”“人类的未来”等。精彩应用
25、古往今来人们的创业足迹,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有拼搏就有胜利,勇于探索就会成功。徐霞客不畏探索山水之险,写成地理学经典徐霞客游记;鲁迅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袁隆平长期探索水稻高产的秘诀,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勇于探索,使中国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勇于探索,使人类把一颗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进行科学考察并遨游;勇于探索,使人们在网上聊天,天涯犹在咫尺;勇于探索,使人们能够去海底观光,让梦想变现实。在探索中,我们破译DNA成分与排列,解读人类遗传密码;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了约4 500万年前的类人猿的化石,找到了失落在埃及的港口城市,知晓了埋藏136年的沉船之谜。在探索中,我们发
26、现了小河墓地遗址,解读了20世纪70年代的“大耳朵”之谜、一百年之久的“游移湖”之惑探索永无止境,探索将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发达。二、课外链接历史上的“探索”1(1)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乘坐这艘飞船的航天员是加加林。(2)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离开地球,飞往月球。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点56分,在着陆约6小时后,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钻出登月舱,下到月球表面。(3)2003年10月15日,飞船发射升天后,“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顺利返回神州大地,这是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它不仅圆了中国人的愿望,还圆了400多年前明朝人万户想乘上火箭升空的梦想。2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探索研究、试验出来的。【口字旁】上宽下窄倒梯形,首笔短竖稍右倾,横折左斜不要长,横折收笔短横上。点击进入WORD链接课时跟踪训练(十三)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