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周练一一、单选题 (每个3分,共60分)1读“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一,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那块最长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以某地四要素测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0000,8600,12000,74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是A12000 B10000 C8600 D74002下图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991年与1951年相比,该地区( )A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4060 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C2040 岁人口比重下降 D05 岁人口比重上升下图为“2000
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4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图为“19822010年某大都市人口密度对数分布的变化图”,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读图完成下题。519822010年间,该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正确的是A市中心人口密度持续降低B人口密度与据市中心距离成正比C近郊区人口密度先升后降D
3、远郊区人口密度持续上升6图示人口密度对数值的变化说明该市A人口向市中心不断迁移 B近郊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C逆城市化速度加快 D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减小该图为“我国2005年与205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关于20052050年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负担大大减轻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8形成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 社会观念 宗教信仰 国家政策A B C D读“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
4、口数量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A BC D10根据已有知识,判断该省可能是A河南 B广东 C黑龙江 D青海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到 2028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达到145亿,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完成下列问题。11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A B C D1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13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5、)A出生率 B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 D生育率14据一项最新公布的统计结果,我国新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例为119100,与正常值有严重偏离。结合下图判断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现代医学的准确判断C社会保障的相对滞后 D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影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全世界人口2013年到2050年主要增长将发生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美国。据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在202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关于印度和美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美国主要是机械增长 B印度、美国主要是自然增长C印度主要是自然增
6、长,美国机械增长占很大比例 D印度主要靠自然增长,美国自然增长率为负16我国不在预测的人口主要增长国家之列,并且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其原因是 ()A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 B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C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容量变小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型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据此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 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
7、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18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因素是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 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 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19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因素 D宗教因素20下列措施中可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是A充分发挥年轻人力资源的作用 B厉行节俭,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努力提高福利水平,延长人均寿命 D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二、综合题 (40分)21读“某地区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20世纪下半叶,该地区人口出生率总体呈_
8、_趋势,死亡率呈_趋势。 (4分)(2)该地区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属( ),中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4分)A传统型 B原始型 C现代型(3)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描述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6分)(4)该地区在20世纪下半期明显地出现了_次人口增长高峰,那么你预测下次人口增长高峰应是在( )(2分)A世纪之交 B 21世纪中叶 C 21世纪20年代初 D 21世纪20年代末2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变化折线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
9、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材料三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资料暂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表。(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该人口问题会带来的影响是。(6分)(2)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6分)(3)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我国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孩化政策。对此,你
10、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6分)(4)根据材料三描述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区域差异,并分析西藏、贵州、宁夏等省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6分)高一地理周练1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容量。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且一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由本地区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故选D项。2A【解析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各年龄段所占百分比,1991年与1951年相比,该地区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A对。4060 岁人口比重增大,B错。2040 岁人口比重上升,C错。05 岁人口比重下降明显,D错。3C4C【解析】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结合图分析:A项西南地区中四川、贵州、广西的人口迁出明
11、显,为人口净迁出地区。错误。B项西北地区的迁移人口较少,但以新疆的人口迁入明显,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错误。C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为净迁入地区,正确。D项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化不明显。4下列各省中以新疆的资源开发而吸引人口迁入最明显。5A 6B 【解析】试题分析:5由图可以看出:1982-2010年间,越近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数降低,距市中心5-40km处人口密度数增加,超过40km人口密度对数下降,A正确,B错,近郊区人口密度是增加的,C错;远郊区人口密度是下降的,D错。选A正确。6人口密度对数值在距市中心5-40km处上升的变化说明该市人口由中心区和城市外向近郊移动,A错,B正确;逆城市化是城市
12、人口迁往农村,C错;人口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D错。选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和人口变化影响。7C8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7从正三角坐标中不难看出我国2005年到2050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是少年人口和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负担加重 ,这必然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故选C8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年龄结构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不大,重点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生育观念、国家政策等,故选C。考点: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正三角坐标的判读,在此基础之上,考查考
13、生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试题的难度比较适中9B10C【解析】9从图中可看出从19902000的人口增长较快,自然增长率较高,2000年后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率较低,B正确。10河南、广东人口超过1亿,青海人口较少,不到1000万人,根据人口数量,该省最可能是黑龙江,C正确。11C12A【解析】试题分析:11印度人口增长较快,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014岁少儿人口比重较大,消耗的社会财富较多,积累较少,故排除;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导致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总量大,就业困难,失业问题十分严重,故选项C正确。12印度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国家独立,医疗卫生水平大
14、幅改善,水平相对较高,死亡率下降,由于人们大多信仰印度教等,生育意愿较强;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节育教育较为落后,印度人口增长率较高,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增长过快的影响。【知识拓展】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产生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社会压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会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影响未来的发展;沉重的人口负担,加剧了贫困,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会形成“人口增长-社会贫困-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解决办法就是在发展经
15、济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发达国家人口基数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德日等),出现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以及国防兵力不足等比较严峻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等。13C【解析】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营养水平、医疗卫生等保障生命的条件改善,这些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故答案选C项。14B 【解析】 图中显示我国新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失调是由于现代医学非法性别鉴定后人工选择的结果,故B项正确。15C 16B 【解析】
16、15根据所学知识,美国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较高,吸引外来移民较多,所以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印度经济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为主,故C正确,AB错误;从世界来看,欧洲西部有部分国家和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美国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16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加剧,但还未出现负增长,故A错误;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出生率下降,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使平均寿命延长,所以出现人口老龄化,且逐渐加快,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使出生率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故B正确;随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有增
17、加趋势,故C错误;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为现代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17C 18B 17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齡约33岁,推断流动人口以“80后”为主,而且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規模小。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18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城市教育费用较高,限制了农村学龄前儿童流入城市。19A 【解析】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
18、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山东省人口较多,土地压力较大,而东北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故出现了“闯关东”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北地区,故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而出现“雁南飞”现象,故选A。20 、 D二、综合题21(1)下降(2分) 下降(2分);(2)C(2分); (3)原始型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6分)(4)二(2分) C(2分)【解析】略22(1)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
19、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2)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3)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4)区域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解析】(1)据材料一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提高,即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不断增多,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性别比例失调。性别比偏高,首先,影响人口再生产,也就是说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最直接就是造成婚姻上的挤压,从而使更
20、多的男性不能结婚。其次,扰乱社会稳定。由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而造成婚姻的挤压,性行为的错乱、婚外恋、家庭破坏带来社会刑事案件增加,造成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现象的发生,造成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水准下降、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最后,制约经济发展。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化,造成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如劳动力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等变化,同时婴儿性别比升高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这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产生影响,并且同时造成巨大的职业挤压现象,使得原来就过多的男性剩余劳动的就业更加困难。(3)据材料二分析可知,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因此我国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孩化政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4)据材料三图可知,沪、京津地区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而皖、云、贵、藏、等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西藏、贵州、宁夏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因此实现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