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年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每题1分)1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A以民为本的思想 B家国同构的观念 C分封及宗法意识 D君舟民水的理想2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A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B国家的统日益成为政治现实C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D
2、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3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4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5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
3、为使相。据表1可知 时间阶段 数量(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44年间) 8 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一唐哀帝(34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表1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6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情况。书中曾提
4、到宋朝的中央机构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A 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7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8唐代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通史即可入仕。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这些做法()A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 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C维护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D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9吕思勉为晋
5、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上,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制度原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11阅读下列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对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
6、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A国家权力滥用B采用间接民主C民主阶层扩大D贵族政治强化12罗马十二铜表法中提到了“耐克逊”的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其规定:“借用人应尽返还借用物或其代价的义务,借用人不如期履行债务时,贷与人得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这说明当时罗马()A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借贷制度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对契约概念的表述比较原始D法律肆意践踏公民的个人权利1318世纪70、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
7、的政体,而是要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制定宪法保障精英集团的利益B坚持贯彻孟德斯鸠的分权原则C力图确立现代社会的民主范本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142017年初,特朗普签署了禁穆令。三天后,华盛顿州检察院向法院起诉联邦政府,认为这一行政令明显违反了美国宪法精神。负责此案的法院决定在全美范围内冻结这一行政令,特朗普虽不甘心但禁穆令遂告终止。这可以看出()A美国总统对联邦法院负责B联邦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C联邦法院是美国权力中心D联邦法院拥有最终立法权15“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
8、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A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滕堡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A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B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C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17
9、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A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B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C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当时在俄国掌握实际权力的是()A沙皇罗曼诺夫王朝 B工兵代表苏维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19在论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时
10、,马克思说:“看起来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倒起了警醒作用。”学者茅海建也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不能反映上述观点的是()A坚船利炮促使部分国人“开眼看世界”B“师夷长技”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洪仁玕提出了施政方案资政新篇D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清朝在全国统治的继续和其间的变嬗都有很大影响,但它没有摆脱千百年来农民起义历史循环的结局,并不体现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以下结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A资政新篇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想化C太平天国运动使晚清中央
11、集权被削弱D太平天国运动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运动2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22岳超在庚子辛丑随銮纪实中描述到:“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时许即见御前侍卫、太监、宫女等随慈禧、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自宫内徒步走来各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跻跻跄跄,随后扈从,形成一色彩纷呈之凌乱纵队经由景山
12、西街出地安门西行。”当时慈禧等仓惶离开皇宫是躲避()A太平军B义和团C八国联军D辛亥革命党23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该规定集中体现
13、了()A分权制衡原则B民主共和原则C君主立宪原则D直接民主原则25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2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起热烈反响。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14、,提出“组建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却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上述目标的变化,缘于()A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B中共对国情认识的深化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8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忽视了()A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群众路线问题D独立自主问题29“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
15、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南昌起义成功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长征胜利进军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0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31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是英
16、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32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这里“独特”的民主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33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A“一国两制”构想 B村民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
17、度 D经济特区制度3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35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
18、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BCD36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告台湾同胞书,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A 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B国共展开第三次合作 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37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两岸三通的扩大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3819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协定达成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中国实施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39“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40
20、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A万隆会议 B不结盟运动C日内瓦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41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下列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事件先后顺序是() 尼克松访华 重返联合国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日邦交正常化ABCD42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
21、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A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B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43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包括() 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BCD44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
22、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 B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 D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45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讲:“在世界历史上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该演讲的发表()A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B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46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
23、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负担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日本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彰显其经济大国地位 B尽已所能维护世界和平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积极配合联合国的相关行动47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最可能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48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法之间的仇怨,“是一个魔鬼
24、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戴高乐则表示,“必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法德的和解()A消除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 B加速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C促进了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 D表达了消除民族主义的设想492014年,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应求合作、促发展。这体现出()A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C欧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D“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50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
25、传统大国(美、英、法)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反映了()A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B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金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二、材料阅读(70分)51(30分) 材料一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应当采取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周恩来在阐释毛泽东这一方针时指出:帝国主义总想保留在中国的特权,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6、颜声殻当代中国外史 材料二 周恩来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制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外交斗争。关于朝鲜问题,朝鲜、中国和苏联代表团提出的主张。因美国代表的阻扰没有达成协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统治,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27、 材料四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 “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 “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方针实行的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并写出其具体内容
28、。(1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指哪一国际会议?(4分)(4)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会议的成果。(4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52.(18分)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点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
29、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住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8分) (3)材料二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4分)53(22分)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
30、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予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
31、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从国际角度,分析导致该特征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