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646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觞:酒杯B所以游目骋怀 骋:放开、敞开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到【解析】致:情趣,情致。【答案】D2下列各句对“于”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于”介词,在“于”介词,对“于”介词,到。【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项,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抱在怀里或胸前。C项,古义为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2、今义为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项,古义为它(曲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次要的地位。【答案】B4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下面的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其欣于所遇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答案】D5名句填空。(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2)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3)及其所之既倦,_,_。(4)_,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

3、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面对面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趣味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迁:

4、变迁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至、及【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趣:趋向,取向。【答案】B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B项,“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为”,都是动词,是。D项,“以”,都是介词,因。 【答案】A8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痛”的观点的一组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 BC D【解析】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不同的生

5、活方式;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人生。排除即可。【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答案】B

6、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_(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_【答案】(1)原先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历史的陈迹。(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

7、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为羲之书),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羲之书多不一体,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尝书以章草答庾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此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惋云:“老妇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曰:“无所损,但

8、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不答。羲之性好鹅,山阳昙忀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书老子道德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父已刮削都尽,惊懊累日。(节选自太平广记书第二,有删改)【注】卫夫人:晋代女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榧(fi):一种常绿乔木。11对下列句中加点

9、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不能秘之秘:理解深奥的(道理)B恐蔽儿之幼令也 令:才华C此欲货耶 货:钱D故往看之 故:特意【解析】货:出售。【答案】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窃而读之 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B恐蔽儿之幼令也 千变万化,得之神功C尝书以章草答庚亮 复以数扇来诣D翼见,乃叹伏 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解析】D项,“乃”为连词,表顺承。A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却。B项,之:助词,的/代词,代书法才能。C项,以:介词,用/介词,拿。【答案】D13下列全能体现王羲之书法精妙的一组是()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忽见足下答兄书,焕若神明既入

10、市,人竞市之羲之停半日,为写毕其父已刮削都尽,惊懊累日A BC D【解析】只是说明王羲之看了笔说后书法进步很快。只是说王羲之花了半天工夫抄写道德经。【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幼年时就认为自己有学习书法的天赋,请父亲让他学习笔说。B卫夫人看过王羲之书法作品后大加赞赏,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她。C王羲之对各种书体都精通,集诸家之精妙于一炉,自成一家。D卖扇子的老妇人不知道王羲之的字值钱,对其写坏了她的扇子感到惋惜。【解析】卫夫人是预言王羲之日后的名气将盖过她。【答案】B15翻译下面的句子。(1)老妇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译文:_(2)笼鹅而

11、归,大以为乐。译文:_【答案】(1)老妇人全家的早饭,都靠这几把扇子,(你)怎么给我写坏了?(2)(王羲之)用笼子装着这群白鹅回到家里,很以此为乐。【参考译文】王羲之,晋朝人,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父亲枕中看到一部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悄悄取出来读。父亲问:“你为什么偷看我藏起来的东西?”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父亲见他年岁还小,恐怕他不能领会,对他说:“待你长大成人,我教你用笔法。”王羲之俯身下拜,说:“这本笔法秘籍,现在就让孩儿一用吧。假使到成人再用它,恐怕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才华了。”父亲大喜,于是将秘籍交给羲之使用。不到一个月的

12、工夫,(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见到这种情形,对太常王策说:“羲之这孩子一定是正在读用笔诀。近些日子,(我)看他的书法,很有些老成大气。”(卫夫人激动地)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啊!”晋帝时,更换祭北郊文的祝板(王羲之书写的)。工匠们削去他的字,(发现他的)笔力入木三分。(王羲之)三十三岁书写兰亭序,三十七岁书写黄庭经。王羲之的书法多数都不是一种字体。他擅长草书、隶书、八分、飞白、章草行书,集诸家之精妙于一炉,自成一家。王羲之的书法千变万化,是上天赋予他这种功力与才能。(王羲之)曾经用章草写一封书信回复庾亮。(庾亮收到书信后)拿给庾翼看,庾翼看了,对王

13、羲之的书法佩服不已。立即回书王羲之说:“我昔日收藏张芝的章草八幅,在去往江北的旅途颠沛中不慎丢失,常常慨叹妙迹永远也见不到了。忽然见到你的答家兄庾亮书,光彩照人,灿若神明,顿时仿佛我旅途中遗失的章草真迹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的职务,全家迁移到蕺山下居住。一天早晨,(王羲之)看见一位老太太拿着十多把六角竹扇去集市上出售。王羲之跟老太太闲聊,说:“这些扇子都想卖吗?一把多少钱?”老太太说:“二十文钱一把。”王羲之拿出笔来为扇子题字,每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老太太惋惜地说:“老妇人全家的早饭,都靠这几把扇子,(你)怎么给我写坏了?”王羲之说:“不碍事的。你就说是王右军题的字,卖一百

14、文一把。”一到市上,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买。过了几天,(这个老太太)又拿着几把扇子请王羲之题字,王羲之笑笑,没有再题。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山阳昙忀村有一位道士饲养了十多只白鹅。王羲之清早起来,专门驾着小船驶去观看这群鹅。看了后非常高兴,跟(这位道士)商量要买下这群鹅。道士不肯卖给他。王羲之百般解释说明(他是如何如何喜爱这群鹅),还是没法得到它们。这位道士说,(他)非常喜欢谈道,早就想找人抄写一部老子的道德经,抄写经卷的白色细绢都早已置办好了,但是没有人能书写。(道士说,)你若能亲自书写老子的道德经各两章,这群鹅我全都送给你。王羲之在道士那里停留了半天,为道士写完了(他所要的道德经)。(王羲之)用

15、笼子装着这群白鹅回到家里,很以此为乐。 有一次,王羲之到他的一个弟子家去,弟子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宴请他这位老师,很让他感动。王羲之想为这位学生留几个字来表示酬谢,看见地上放着一只新做的榧木小几,表面刨得光滑锃亮。于是,他便在这只小几上题写了几个字,草书、正楷各一半。这个学生送王羲之回到郡里,待到返回自己家中时,(发现)他父亲已经将老师的题字都刨去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事情过去好多天了,这位学生还懊悔不已。四、语言表达16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

16、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研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_【解析】要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信息集中在材料的后半部分,“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从楷书、草书、行书三方面概括,注意句式的工整。【答案】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17阅

17、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数字时代的书写方式,纸笔书写已不再是主流,电脑输入越来越普及。“笔”是输入法,“墨”分RGB(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保持纸笔书写的习惯。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_【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材料中提到了两个论述的对象,而且是存在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即纸笔书写和电脑输入。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组织答案时,可以

18、任选一方作为赞成的一方,阐述时就应该说明你选择的一方的优点,揭示另一方的缺点。【答案】示例一:数字时代,要重视纸笔书写。纸笔书写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义,留存许多记忆;纸笔书写动作是下意识的,有助于思维连贯,写作过程会比较美好。坚持纸笔书写习惯,可以增进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追求纸笔书写之美,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示例二:电脑输入,总体效率更高。经验告诉我们,初成的文稿一般还要反复进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如果是在纸上,修改和调整既不方便,还会浪费纸张。如果写作还需要参考或引述网上的电子文本,与纸笔书写相比,电脑输入的优势更明显。在网络实时通讯方面,电脑输入可以大显身手,纸笔书写则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