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394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届文科补习班历史期中考试测试卷命题人:(2020.11)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商代的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干,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据此,可以推断商代A.已实行分封制度 B.已形成完备的宗法制度C.已实行王位世袭 D.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材料主要体现了周王A.重视王畿之地的

2、经营 B.酬报开国辅臣的功绩C.欲行德政的贤明形象 D.开疆拓土的集权统治3、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这表明汉代法律A人情大于法制B以礼入法伦理关怀C凸显皇权专制D深受豪强地主影响4表1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表1著作内容国语深耕而疾耰(平整土地)之,以待时雨庄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孟子深耕易耨(锄草)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

3、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6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宋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 C南宋时大量北方人南迁 D北民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7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

4、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8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9.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进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这表明朱熹A.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 B.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C.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 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10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

5、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1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 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 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12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

6、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13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勾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14吴敏树柈湖文集记载:“茶,巴陵故少种,道光末,江广人贩茶之洋,名红茶。虑茶伪,专取生叶,高其值,人争共市。

7、而贸于本地者,名黑茶,乃取山中杂树叶为之,极有无一茶叶者,于是茶值三倍往时,苦难得,始有自种。”这说明A巴陵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特征 B鸦片战争改变了巴陵人生活方式C巴陵茶叶生产受外国市场影响 D茶叶成为巴陵出口西方主要商品15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处,如成都、兴元(陕西汉中)、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反映出 A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越唐代 D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代16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

8、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1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18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

9、。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分工细致 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 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19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C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D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20.在封建社会,权力监督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缺乏独立性及对监督权本身的制约。材料表明了A.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实际效能有限 B.中国古代监督权力处于权力的核心C.中国古代

10、监督权力没有受到制约 D.中国古代监督权的职能混淆不清21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 B经济实力全国领先C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22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

11、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23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 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24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A海禁政策未得到

12、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C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D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25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民族企业涉业范围十分广泛B西洋商品大量涌入上海市场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26 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图2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图9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

13、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27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8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入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A传统的小

14、农经济根深蒂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 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29 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A社会结构变动 B商人地位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 D近代工业发展30随着洋务企业的发展,周围农业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大都市中成为产业工人或劳工,促使了这些城市的规模飞速膨胀,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一现象A催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 B加速了近代中国城市化步伐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推动社会

15、结构出现重大变动31 1873年的轮船招商局局规规定:由诸商董中推举一位商总,总局和各分局分别由商总和商董主持。总局须将各董信息“开单转详大宪(李鸿章)存查”,更换商总或商董时均须“察请大宪”。这一规定A体现了官督商办的特点 B阻碍了民用企业的发展C解决了军事企业的困难 D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强大32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景,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姓名任职情况职衔、功名盛宣怀1885年在轮船招商局督办曾任津海关道监督张翼1892年接任开平矿务局总办候补道员衔杨宗翰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翰林院编修袁大化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候补知府郑观应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候

16、选郎中(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C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D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3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34.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逐渐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 社会舆论也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

17、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B.推动了革命政党的不断涌现C.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体 D.开始了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35.1928年,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向中华、荧昌几家火柴厂提出建议进行合并。他在私信中说:“我这种努力并非出于自私,因为我想,只有用这样的组织手段,我们才能真正地发展和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他的建议A.利于走出经济大萧条困境 B.推动民族产业集团化到来 C.导致政府的经济职权削弱 D.直面外资企业的严峻挑战36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上海)年代日本纱印度纱合计1918.51919.470891392511101421919

18、.51920.434177138996173173增减367149974563031结合历史形势,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与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关C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D国际关系影响中国进出口额变化37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B国共对峙日趋缓和C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38黄埔军校学生除了必修的军事教育课目外,还要学习国民革命论、社会主

19、义运动、经济学概论、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农民运动、帝国主义剖析等课程,开展社会实践。这突出反映了A受苏联影响大重视反对帝国主义B国共两党联合培养军事人才C孙中山重视军事和实践教育并举D尝试培养革命军的骨干力量39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这些活动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B可佐证长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发展40.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

20、、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A.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 B.谋划徐州会战的推进C.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 D.扩大淞沪会战的战果41.“回归历史,遵义会议必须看成一次政治会议而非一场军事政变严格来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但不管怎样,它是中共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共党史上的里程碑是指 A从大革命过度到土地革命 B结束右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党从幼稚状态走向成熟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42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

21、政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B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C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D催生了实业救国的高潮43、据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驰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44、“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4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

22、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局势剧烈的变化动荡 B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46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其执笔的反奉战争宣传提纲中指出,广东革命根据地已经 巩固,国民政府应积极准备实力。1926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时期”,“是国民革命的生死关头”。为此,中共A积极推动开展北伐战争 B努力倡导实现国共合作C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积极要求

23、建立革命军队471920年12月,毛泽东在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此时的毛泽东A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 B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从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 D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48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

24、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49 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501939年6月,重庆只有机器工厂69家,1940年6月就增加到112家,年底更是达到185家,当时资本总额已达7948万元至1942年底,工厂数已增为436家,资本总额已增为173883万元。”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较为显著B内迁工厂自身的扩展与示范作用突出C民族资

25、本主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D民族战争为官僚资本提供了敛财契机二、非选择题:共70分。第515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545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55分。其中51题23分;52题20分;53题12分。51.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产业。阅读下列材料:(23分)材料一17世纪,由印度进口的棉布色彩艳丽、价格便宜,制成的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17201721年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度棉布进口。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

26、全球史 材料二 1764年,J哈格里夫斯夫妇制成以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的手摇纺纱机。这种纺纱机尽管仍然采用人力,但却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八个锭子,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珍妮机”纺出的纱质量也较好,因此,“珍妮机”渐渐流传开来了。“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和创新技术的革新。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完成下列任务:(1)据材料一,指出印度棉布在英国市场畅销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珍妮纺纱机如何推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6分)(3)

27、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对待印度棉布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简析其经济要素。(8分)52.中国人对待科学技术的看法折射了时代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的保守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中国数千年来,未尝用轮船、机器,而一朝恢一朝之土宇,一代拓一代之版章” 。采用西方的机器还会导致风俗人心大变,如果“事事师法西人,以逐彼奇技淫巧之小慧,而失我尊君亲上之民心也”。摘编自尹晶晶洋务运动时期两种科技观的解读材料二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和戏侮的

28、态度,那个名词便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胡适序(1923年)完成下列任务:(1)据材料一,归纳保守派对西方科技的认识。结合所学,概述这些认识折射的时代特征。(10分)(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产生的思想因素。(10分)5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荣氏企业”发展简史(见下表)190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投资的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因为荣德生没有请客送礼款待他们,所以心怀

29、不满,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说荣德生私占公有土地,破坏地方安定;又说工厂的烟囱正对着城内的大成殿和学宫,破坏了风水,今后无锡人就不能考状元做大官了!当时还是清朝,县太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便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生产的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时出口达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30、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这让荣德生气愤不已。“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

31、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摘编自荣氏家族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5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汉代教育领域的改革汉初汉延秦制,于诸子百家各立博士,其数多至数十人。朝廷所崇信的学术,黄老之外,便是申韩,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重视汉文帝时采纳贾谊的主张,以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儒家思想才渐渐抬头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增置五经博士,形

32、成儒家独尊的局面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50人,以受经术,期限为1年。弟子员主要选自民间18岁以上的子弟。毕业后,能通一经以上的可补“文学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汉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发展教育的政治背景,并说明其影响。(9分)5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陈宝箴(18311900年),江西义宁人。1895年任湖南巡抚时,以“变法开新”为己任,推行新政。他整顿吏治,考察弹劾府县中昏庸无能不称职的官员,起用了谭嗣同在湘的密友唐才常等维新

33、人士,使湖南的吏治大为改观。他在长沙成立湖南矿务总局,倡议创办和丰火柴公司与宝善成机器公司等企业,开湖南近代企业之先河。设立“时务学堂”,随后又创办课吏堂、武备学堂,设立新政局作为筹划和推行新政的机关。他支持谭嗣同等刊行湘学报湘报,启用和向上推荐维新人物谭嗣同、梁启超等。他还裁汰旧营、招募新军,引进西方新式的武器,仿照西方步伐阵式训练军队。1898年,光绪皇帝变法维新时,他首先响应,使湖南维新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清史稿中记载,“宝箴思以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倡,先后设电信,置小轮,建制造枪弹厂延梁启超主湘学,湘俗大变”。 摘编自近代维新先驱陈宝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

34、宝箴推动“湘俗大变”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的历史背景。(6分)2021届文科补习班历史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 1-5 ACBBD 6-10 DCAAC 11-15 BBDCD 16-20 DDDCA 21-25 CCBCB 26-30 ADDAB 31-35 ADDAD 36-40 CADBA 41-45 CAACC 46-50 AAACB二、非选择题51.(1)原因:印度棉布物美价廉;英国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4分)影响:打击了英国毛纺织业;强化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发展。(任答1点给2分,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35、)(2) 推动:提高生产效率和棉纱质量;引发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6分)(3)变化:从禁止进口到允许进口。(1分)背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的强盛;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世界市场的拓展。(任答1点给2分,共8分)52.(1)认识:断定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会加重社会动荡,危及统治。(4分)特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受到巨大冲击,新的经济结构逐步形成;新旧思想并存。(6分) (2)变化:从忽视到重视(从“奇技淫巧”到“无上尊严”)。(2分)因素: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各阶层向西方学习深入和救亡图存运动推广;

36、西方思想的进一步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民主与科学口号的倡导。(8分)53.(12分)启示一: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2分)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但当时中国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陷入萧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日美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打击,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实行公私合营,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8分)由此可知,近代中国民族不独立,工业现代化受到帝国

37、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新中国民族独立,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2分)启示二: 国家政策的调整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54(15分)(1)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私学兴盛到禁止私学,发展官学;教育的政治功能越来越突出。(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政治背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3分)影响:为政府培养了一批较高素质的官员;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压制了其他各家思想的发展。(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5(15分)(1)整顿吏治,起用维新志士;兴办近代企业;他设立学堂,支持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倡导变法;引进西方武器,训练新军。(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每点3分,任答三点得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