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2.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
2、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敞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4.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6.唐初,
3、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7.唐朝实行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8.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
4、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人D.稳定个体小农9.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10.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1.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
5、这变化()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C.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12.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
6、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三并
8、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均田制规定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农民死后所受田归还国家,桑田可以传给子孙。均田制下,受田农民除了缴纳赋税,还必须服役。排除A、B、C项。2.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拥有20130亩地的自耕农比例达74.1%,说明当时自耕农经济盛行,故选A项。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2家,由此排除B项。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之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后期,由此排除C项。仅凭拥有不同土地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生产效率是否提高,由此排除D项。3.答案:D解析:“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
9、这样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D项正确。4.答案:D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A、B、C项表述错误。5.答案:D解析:唐朝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监督,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由此排除A项。中书省起草诏令,而“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由此排除B项。材料中“申尚书省取裁闻奏”“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由此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材料中的“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
10、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6.答案:C解析:“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六部制存在,由此排除A项。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政府的行政效率无法得到极大提高,由此排除B项。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是为了分散相权,尚书省地位下降,其他两省上升表明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所改变,这意味着皇权得到了加强,相权被削弱,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选C项。材料无法反映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的变化,由此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政府税制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A项正确。缓和矛盾,降低剥削程度,调整生产关系,最终也是为了增加财政税
11、收。8.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促进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发展个体小农经济,无法体现稳定个体小农,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三项均是正确的。B项转换了概念,三省六部不属于监察机制的范畴。10.答案:B解析: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
12、,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故B项正确。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门第观念变化的影响。唐代仍是等级社会,“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并未淡化,故A项错误;“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对过去传统的门阀士族有一定的打击作用,故B项正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没有体现庶民地位的上升,故C项错误;科举制确立于隋朝,故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核心与本质的理解。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力目的是强化君权,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13.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
13、化,国家财政紧张。(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等方面分析归纳。(2)依据材料信息“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并结合两税法实施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14.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解析:(1)材料“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说明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说明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材料二反映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其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