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家族的记忆第10课 白鹿原家族的学堂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太长久了,隐藏在历史帷幕下的秘密太多了,几千年来,能够被公认为“民族秘史”的小说迄今寥寥可数,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部。中外文学界高度赞扬陈忠实的成就,认为:“白鹿原凭其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深邃的思想、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精细的人物刻画和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成了当代小说林中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白鹿原把陈忠实的个人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层次,也把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料峭(qio)衣襟(jn)
2、规矩(ju)趔趄(li qie)愠怒(yn)雏形(ch)亲昵(n)繁衍(yn)椽子(chun)作揖(y)栋梁(dn)打诨(hn)逃遁(dn)2多音字劲 jn 劲头 jn 劲敌 识 sh 识别 zh 款识 拓 t 拓片 tu 开拓二、字形辨认1.洋y 溢 狭i 隘 2.街xin 巷 n 港 湾3.un 逛 街kun 诳 语 4.xin 详 细xin 祥 和5.zh 值 得种zh 植 6.陶y 冶 zh 治 理三、词语辨析1究竟毕竟辨析:究竟:表示追根究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句:前些年,春晚广告虽你挣你的钱,但毕竟没有影响观众看节目;而今年春
3、晚广告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节目中,究竟是让观众看节目还是看广告呢?2优雅幽雅辨析:优雅:优美高雅,多指姿态、举止。幽雅:幽静而雅致,多指景致或环境。例句:裕丰英伦时尚洋房,凭着英式城堡风格,完美地体现小区独特的贵族优雅气质,以纯英伦的文化生活熔铸南宁凤岭区幽雅居住新地。3置疑质疑辨析: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质疑: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到解答。例句:火车票实名制在千呼万唤中高调登场,从确定到正式实施之前人们或抱有期望,或怀有质疑。毋庸置疑的是政府打击黄牛规范火车票销售的决心。四、词语积累1料峭:_2趔趔趄趄:_3愠怒:_4荒诞不经:_5天经地义:_6不容置疑:_形容微寒(多指春寒)。如“春寒料峭
4、”。身体摇晃,脚步不稳。恼怒。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一、走近作者作者生平陈忠实,1942 年 6 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人。1965 年初发表散文,后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艺术评价他以鲜明的个性活跃于当代文坛,其广阔而又深刻的描写,受到世人称赞。主要作品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信任获 1979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 19901991 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二、相关情节白鹿原前后的主要情节:小说的前五章
5、写了白鹿原社会生活的常态。主要情节有白嘉轩娶妻生子,换地迁坟,后来又把十多亩天字号水地都种了罂粟,白家也因此彻底改变了模样,老屋得到了翻新,只有“耕读传家”的玉石匾额仍挂在门楼上。罂粟迅速泛滥成灾,滋水县令几次查禁效果都不大。朱先生来到白嘉轩家,把“耕读传家”的匾额蒙了起来,并亲自吆着牛扶着犁把白家的罂粟苗子给犁了,白嘉轩在姐夫的带动下,便把种植的罂粟给毁了。此事影响巨大,全原的罂粟十多天内被铲除干净。没想到滋水县令没有再聘用朱先生,遍地的罂粟又重新生长了起来。李寡妇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二人为了挣个面子,决定见官进行解决。鹿泰桓怕鹿家输给白家,从此不好抬头,便默许了儿子的做法
6、。后来还是朱先生出面,一纸劝解信,了结了官司,白鹿二人在冷先生的调停下,不仅没要李寡妇的地,而且还周济了她一些粮食和银元。这事传开,影响很大,滋水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亲自送到了村上。本文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修葺祖祠,兴建学堂,教育后人,为的是把“仁义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传。第六章,改朝换代开始了,白鹿原传统的宗法社会也面临着种种考验。原来比较单一的群体也逐渐分化出三种势力:国民党、共产党与土匪。年轻人也渐渐成长起来,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鹿原这块古老的土地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三、知识链接文学史关于白鹿原的评价白鹿原反映的不是单纯两营对垒的政治
7、对抗,但也不回避20世纪上半叶关中大地上民族的、阶级的、党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白鹿原也不是人物性格的直线演绎,它构思的是一批颇具文化性格的人物系列。作家始终将民族文化、心灵世界的探索置放在创作的中心位置,叩问这个古老民族生存与演进之谜,运用现代意识和文化观念正面审视民族历史传统和理想的文化人格精神,深刻剖析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摘自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小说中的核心意象“白鹿”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虽然有些空灵或含混,但还是较为明确地指向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白鹿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肯定的态度,试图以宗法制的传统观念来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作
8、为走向世界的民族性标记,它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初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自我建构需要,当然也存在着明显的理想化的倾向。(摘自陈晓明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一、本文主旨白鹿原以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悲凉地讲述着家族之间彼此的争斗和个人的结局。在节选部分里,家族宗法制度鲜明地站在白鹿原上。从族长的继承,到“仁义”的碑文,再到祠堂里全体男人的跪拜,无一不体现着家族宗法制度。同时,作者把白、鹿两家修祠堂、建学堂作为小说中的一件大事来写,对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的叙写,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二、结构图解第一部分14段:写白嘉轩的两个儿子,由此引出白嘉轩决定翻修祠堂,创办学堂。58段:插叙白鹿村的历史。9段:
9、写鹿家的愿望,让子孙读书做官。第二部分1013段:写白嘉轩与鹿子霖同心协力修复祠堂。1419段:写学堂开学。点拨:(1)之前记叙祠堂来历、村庄历史及白鹿二姓的根源,鹿家老太爷未了的遗愿;之后又写了工程竣工戏班子大唱三天三夜,邀请徐秀才坐馆执教,以及开馆典礼。理情节1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翻修祠堂和兴建学堂,在此前后作者安排了哪些具体情节?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色?达到什么艺术效果?(2)之前主要采用插叙的记叙方法。这些插叙部分主要在于为后文的翻修祠堂和创办学堂作铺垫。(3)之后的情节安排主要在于来渲染翻修祠堂和创办学堂的热闹气氛。2文章结尾学堂开馆典礼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详细?其真正用意是什么?点拨:首
10、先,突出小说的主旨。揭示宗法社会所蕴涵的道德力量的强大。从族长的继承,到“仁义”的碑文,再到祠堂里全体男人的跪拜,无一不体现着家族宗法制度。其次,作者把白、鹿两家修祠堂、建学堂作为小说中的一件大事来写,对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的叙写,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最后,批判对仁义的固守。这也是真正的用意。文段中有几个场景值得我们留意:孔子像;男人们全都跪伏;徐先生说他只想教好两个字仁义;披在白嘉轩、鹿子霖二人身上的红绸。本来,办成家族的学堂,使得子孙可以学习、读书、做人,是一件大善事。可是在白嘉轩、朱秀才这样以悲壮的情怀固守之下,难免不会有所压制和束缚。“仁义”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核心,
11、在封建宗族方式下生成的儒学观念,在维护农业社会稳定秩序的同时,也阻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点拨:白嘉轩是一个个性非常复杂的人。他既有仁义的表率风范,又有果敢善断、号令众人的领导才能;既能以德服人,又手腕多变、智术过人。正是这种“内圣外王”的修养和处变不惊的过人能力,牢固地树立了其在白鹿原绝对的权威。析人物3结合选文分析白嘉轩的形象特点。课文节选部分中,白嘉轩既是家长,又是族长。作为家长,他爱孩子,可没有背过抱过孩子,对儿子的偏食,他也“当断就断”,他的心硬来自他骨子里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思想中又有保守的、封闭的、顽固的一面。作为族长,强烈而自觉的族长意识是支撑他笔直的、挺直的腰板的精神支柱。他主持
12、修祠堂、建学堂,提出大胆的方案,自己慷慨解囊,这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族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坦荡为人,立得端、行得正的坚强精神。4分析朱先生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点拨: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救国,他只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后,又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记录风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点拨:白嘉轩认为仁义之道是亘古
13、不变的立身思想。作为族长,他对家族的公益事业有义不容辞的使命感;作为个人,他希望他的名字永垂不朽。赏语言5赏析下面文中语句的内涵。(1)“他的名字将与祠堂和学堂一样不朽”一句的含意是什么?(2)“祠堂和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的含意是什么?点拨:象征着封建家族伦理秩序的祠堂,历经劫难而生命力犹存,始终维系着乡民的人心与福祉。(3)为什么“鹿子霖回到厢房就有些被轻贱被压低了的不自在”?点拨:鹿子霖精明,喜欢钻营,他内心何尝不想做“族长”?正是这种心思在作怪,鹿子霖才有这种感觉。点拨:整部小说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时空的直接跳跃,跳跃之处以空行来标明。这样能避免行文的拖沓,可使任何一段场景都能在精彩之
14、处戛然而止,而进入另一时空的文字也无须过多地交代。二是过去时叙述(倒叙、补叙、追叙)、进行时叙述(正叙)、将来时叙述、过去将来时叙述的综合运用。既使主次分明,叙述起来从容不迫,又使结构多元化,避免了单一的模式,还能对前文起补充作用。明手法6文中的叙述方式以正叙为主,插叙为辅。插叙部分可否去掉?文中插叙部分不能去掉,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使故事完整、前后连贯。文中用插叙的方法讲述了祠堂的故事、家族的规矩、鹿家的往事等,以便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故事内容,使情节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方向。1白嘉轩作为父亲,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但表现出的却是很冷酷的一面,试分析其原因。探究:首先,白嘉轩作
15、为一位封建族长,自觉维护着那一套森严的封建宗法家族体系,正是族长这一有别于地主的特殊身份,使他拥有了宗法家族制度所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上自然就表现出专制色彩。开篇“买罐罐儿馍”一部分就体现了这一点,像他妈和媳妇所说的“心硬”。其次,白嘉轩又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白嘉轩太喜欢这两个儿子了。他往往在孩子不留意的时候专注地瞅着那器官鼓出的脸”,却“不会像一般庄稼汉把儿子架在脖子上逛会看戏了”,甚至“他几乎没有背过抱过他们”,更“说不出亲热的话,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但他的爱表现在另一方面,“看看儿子已经该当读书了,他就不能再撒手由奶奶给他们讲猫儿狗儿了。白嘉轩正在谋划确定给
16、白鹿村创办一座学堂”。“他想创办学堂不全是为了两个儿子就读方便,只是觉得现在应该由他来促成此举。”在这里父爱表现得更加博大,更加厚重。2学堂的修建,白嘉轩思想中的“耕读精神”表现在哪里呢?可以结合课文及你所了解的小说全文,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理解。在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传统道德?探究:“耕读传家”从来是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的规范之一,白嘉轩始终把它视为治家、治族的根本方略。先来看“耕”,他早年并不缺乏经济头脑,但他终于退守朱先生的教导:“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坚持只雇一个长工。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的长期稳定,毫无松动的经济,在这里可以找到真正的答案。再来看“读”,
17、白嘉轩一贯重视教子读书,教族人读书,但这必须是孔孟儒学,对于所谓新学,他天然地持怀疑、拒斥态度,这些都足以反映他思想中保守的、封闭的、顽固的一面,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怎样制约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1白嘉轩白嘉轩是白鹿原的主角。小说从白嘉轩娶妻继承族长写起,一直到生儿育女、子女成人直至老去,可以说是叙述了其大半生的故事,同时作为白鹿原的族长,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他的参与,修祠堂、办私学、立乡约需要他的主持,黑娃能否入祠堂需要他的首肯,大兵征苛税要找他,率领民众抗税他得出头,这种特殊的地位为展示他的性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白嘉轩是一个个性非常复杂的人。他既有仁义的表率风范,又有
18、果敢善断、号令众人的领导才能;既能以德服人,又手腕多变、智术过人。正是这种“内圣外王”的修养和处变不惊的过人能力,牢固地树立了其在白鹿原绝对的权威。首先他是个强人,具有自强刚健、傲然独立的倔强人格。为正民风,他惩治赌博、吸毒,作风果断;不满苛税,他敢于反抗,号召众人,一呼百应,有为民请命之功;他力排众议修塔镇邪令人震惊,黑龙潭求雨慷慨悲壮;他处处都在维护他的信仰,为此不惜依族规惩罚自己的儿子,不惜断绝和爱女的关系;他敢于负责、敢于挑战、敢于承担,他有智谋、有勇气、有魄力,这些都是他“外王”的一面。其次他奉行“仁义”至上。“仁义”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说这是白嘉轩一生都在积极实施的。这一点
19、书中有多处体现,帮助没有地位的寡妇,不避凶险前去营救“交农”运动中抗粮的贺老大等人,然而最突出的体现还在于和鹿三家的关系上,鹿三虽然是白家的长工,但是白嘉轩对待鹿三却充分体现了仁义礼信的原则,按时支付工钱,资助黑娃上学,表示帮黑娃娶媳妇,让白灵拜其为干爹。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已经成为滋水县县长的孝文衣锦还乡时,嘉轩还不忘让他去拜见已经精神失常的鹿三。“仁义”是白嘉轩的立身之本,也是他能在白鹿原上树立崇高威望、赢得尊重的根本原因。2鹿子霖鹿子霖是这部小说的另一重要人物。白、鹿两家的矛盾贯串始终,这两家也确实为争地夺权发生过一些冲突,特别是鹿子霖巧设风流圈套拉孝文下水,深重地伤害过白嘉轩。鹿子霖是白
20、鹿原的“乡约”,是反动政权布置在村社里的爪牙。他贪婪、阴险、自私、淫荡,舍不得放弃任何眼前利益。他也耐不住半点寂寞,“官瘾比烟瘾还难戒”;他被欲望和野心燃烧着,一面在上司田福贤面前摇尾乞怜,一面在田小娥身上发泄疯狂的占有欲。他的两个儿子却都很出色,兆鹏是中共高层领导,兆海是国民党内的抗日军官,他除了在不同时期从儿子们身上分些虚无的荣耀,夸耀乡里,并无多少真挚的骨肉之亲,真是尊长不像尊长,父亲不像父亲。白嘉轩对官职坚辞不受,鹿子霖却为谋官极尽钻营;白嘉轩不靠官职声威自重,鹿子霖却必须借一个官名撑持门面。冷先生一语“你要能掺上嘉轩的三分性气就好了”,点穿了他极端自私的卑污人格。他有时毒辣得惊人,看
21、着因捉奸而气昏倒地的白嘉轩,“像欣赏被自己射中倒地的一只猎物”;有时又怯懦得可鄙,受儿子牵连入狱后逢人表白,以泪洗面。当然,他也不是天良泯灭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麦草事件”中他与儿媳妇在性心理上一报一还,耳热心跳,潜台词丰富,但终究还是在乱伦的边缘收住了脚。鹿子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腐朽堕落的人格特征,显然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劣质因素:投井下石、背信弃义、“窝里斗”等。作者意图将之与白嘉轩所具有的那种正直、刚毅以及多数情况下的磊落人格相映衬,不时以春秋笔法隐蔽地传达出对这一人物的贬斥与鄙夷。3黑娃黑娃是鹿三的儿子,是个农民。他是不合时宜的,具有坚强、叛逆的性格。在小的时候,朋友鹿兆鹏给他冰糖吃,
22、吃后他竟然出人意料地哭了起来,然后又跳了起来说:“我将来挣下钱先买狗日的一口袋冰糖。”隔了几天,鹿兆鹏又给他递来了水晶饼,这时他产生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出人意料地将水晶饼扔掉。这件事很平常,却能让读者深深地了解这个农民出身的人的自尊。他和传统是相对的,从他爱上小娥的那一刻起便完全和传统分割了。兆鹏指引他走上放火烧粮台和闹农运之路。这些是他内心正义的呼唤,也正是这些引领着他走出了平淡的生活。国民党的反动势力迫使他离开家乡投身红军。在这里他的才能得到了应有的发挥,受到了重用。但是红军的失败却让他沦落为土匪。他一生中干得最不光彩的事就是把白嘉轩挺直的腰打断了。他的出发点是看不惯白嘉轩那挺直的腰,也是出
23、于替小娥报仇。白嘉轩是族长,鞭打小娥是他的职责所在,是理所当然的。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对传统的一次反抗,但是白嘉轩虽是封建的脊梁,然而他继承了封建的许多优良传统,是个正直的人。黑娃在经历了生活的许多波折后,急躁火热的心开始平静下来,开始趋于皈依传统。他觉得自己的过去是肮脏的,需要洗去这些东西,他拜朱先生为师,一个野蛮的土匪成为朱先生最器重也是最喜欢的学生,同时也是朱先生的最后一个学生。他开始接触旧文化,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最后,黑娃死于白孝文的出卖。黑娃过去虽然是个土匪,但是他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反,白孝文这个势利小人,曾经是个镇压革命的阻挠势力的代表,反而受到了国家的
24、信任和重用,这是制度的缺漏造成的,也是那个混乱时代必有的现象。白鹿原读后感上上世纪末到上世纪中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华大地相继经历了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到新中国成立等各大事件。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白鹿原这片相对封闭的土地上也经历了新思想的洗礼。故事发生在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里,以白鹿两家的变故慢慢展开。故事一开始便以一种神秘主义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人公六次娶妻,六次丧妻,在去请阴阳先生的路上遇到一只神秘的白鹿,此刻便兆示出白嘉轩奇特的人生命运。然而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察,对人物和故事的精致描写,有使读者感到故事强烈的真实性。小说主要围绕白、鹿两家两代人
25、的线索慢慢展开。白嘉轩巧取风水地预示着他必将得到这块宝地的庇护,随后一幕幕悲喜剧便在这块土地上一一上演: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国仇恨,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对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刻画。白嘉轩不慕名利、不爱金钱、不好女色、倔强、世故、守旧,鹿子霖功利、虚伪、贪财好色。鹿三则是一个老实、本分、勤劳、善良的中下层农民。对其他人物如黑娃、孝文、孝武、白灵、田小娥、朱先生等的描写也很到位。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它所要向读者表达的思想,陈忠实曾说:“这是一部反映青砖门楼里几代人生活的小说,当我
26、开始注意这里的几代人经历怎样的喜悦和灾难时,我发现这片沉寂的地下不单在我心里发出响动,而且弥漫着神秘的诗意。”陈忠实的这部小说就是描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白鹿原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物就是漂亮女人田小娥。田小娥身上有一种反叛精神,她先是郭举人的小老婆,后来成了黑娃的女人,是白孝文的相好,又和鹿子霖有染。她和中国传统的女人格格不入。陈忠实在查阅县志时看到贞妇烈女时说:“这些女人15、16岁出嫁,生子、丧夫,然后在这个家庭生活一辈子,抚养孩子,伺候公婆,对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享受。就在那一刹那,我说我要写一个反叛这些人的人,田小娥就出现了。她没有任何思想启蒙,也没有任何人生理论,纯粹是一个自然人应该
27、在这社会中获得基本的生存。”对于一部好的小说,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并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产生一定的想象和联想。白鹿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那白纸黑字之间,流淌着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她不止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和那片神奇的土地,而是流淌于整个历史,流淌于整个中华大地。各种高尚与卑劣,欣喜与悲痛,各种人物与命运在白鹿原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对于每个人的命运而言,无论是一路平坦还是艰辛坎坷,到头来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此刻不免有一些苍凉。对于白嘉轩和鹿子霖而言,自己就将埋进黄土,各自夺来夺去的一辈子,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人生正是如此,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那一段摆脱寂寞的人生经历。无论他曾经遭遇到什么,无论结局如何,等到生命的最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经经历过。人类总是不甘寂寞,这也许就是人类为什么要活着。点评: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白鹿原就是一个民族秘史中的史诗之作。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故事,百转千回的人生命运,在西部平原上演着一部动荡年代五彩斑斓的生活史诗。革命的烈火燃烧了半边天,一阵阵的狂风把火焰吹到了白鹿原的上空,白鹿原上人民的生活秩序也被一次次地打乱,又一次次地重建。在这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这片土地上上演着祖孙三代人如何对白鹿原主权的控制和争夺。这也正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点击进入WORD链接活页作业(十)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