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1865年,面对西方列强威胁,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体有用。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植贤才、变旧法、祛积弊、养民练兵、通商惠工,俾中兴之治业,蒸蒸日上,彼自俯首帖耳”;“言其用”,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他旨在强调A维新变法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中体西用【答案】D【详解】根据“防之之策,有体有用”“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可知,材料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出现维新变法思想,排除A项;“师夷长技”只反映了学习西方技术,不能体
2、现“有体有用”,排除B项;甲午战后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浙江高考真题)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答案】C【详解】严复是维新人士,其宣传进化论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有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严复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再是睁眼看世界的时期,排除A项;严复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排除B项;进化论思想不属于中国古代思想内容,因此“托古改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3、D项。故选C项。3(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答案】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
4、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
5、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2022广东高考真题)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答案】D【详解】鲁迅所说的“鹰”等
6、威胁到了出笼后的“小鸟”,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鞭挞,所以“鹰”等指的是社会上的旧势力,D项正确;“小鸟”代表的是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项;“笼子”指的是的社会的束缚,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项;“无路”指的是没有女性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且1918年君主专制已不再是主流政体,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
7、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
8、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原因:民国建立,女子享有平等教育权,然而李超无法顺利接受教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国民的洗礼;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出路:弘扬新文化、新道德; 反对重男轻女,倡导男女平等;通过推动实现阶级平等带动男女平等;大力发展脑力劳动型产业,实现女性经济
9、独立。【详解】原因:据材料“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国家规定女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权,而李超是当时新女性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的阻拦,赴京求学;虽然贫病交加,却仍然坚持理想,最终病死在医院;据材料“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可知,李超之死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等,显示出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结合材料时间“1919年、1
10、920年”等信息,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解放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洗礼。出路:据所学可从解放思想,发展新型经济模式,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方面回答。具体可以阐述为弘扬新文化、新道德; 反对重男轻女,倡导男女平等;通过推动实现阶级平等带动男女平等;大力发展脑力劳动型产业,实现女性经济独立。7(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
11、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材料二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2)根据材料二
12、,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思想体系精致完备。集大成者:朱熹。(2)批判:三纲五常。意义: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1)特点:根据材料“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可归纳出,融合佛、道思想;根据材料“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
13、而深入的探讨”可归纳出,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根据材料“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可归纳出,思想体系精致完备。集大成者: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2)批判:根据材料“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及所学知识可得,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三纲五常。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封建思想
14、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2021年】8(2021浙江高考真题)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有要边防。凡此教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 “魏氏” 首倡经世之学推崇民主革命主张“师夷长技”关注世界史地ABCD【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魏氏是指魏源,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并且明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B项正确;“首倡经世之学”与主要是指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推崇民主革命”
15、是指孙中山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故含的选项与“魏氏”无关,排除ACD。9(2021湖北高考真题)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答案】B【详解】根据“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可知沈葆桢认为只能学习外国的技术,外国的社会制度和风气是不可学习的,体现了鲜明的中体西用的思想,B项正确;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属于制度的内容,是沈葆桢反对的,排除AC项;沈葆桢是主张学
16、习西方先进技术,而非进行实业救国,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1江苏高考真题)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这表明,当时国人A已认识到落后根源B重体轻文蔚然成风C救亡自强愿望迫切D呼吁实施分科教育【答案】C【详解】根据“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可得出,面对民族危机,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如体育强国,反映出救亡自强愿望迫切,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当时国人认识到根源,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体育,未反映“重
17、体轻文蔚然成风”,排除B项;材料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1山东高考真题)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这种深入主要是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故选B;“西学东渐”的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推动都是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CD。12(2021海南高考真题)据
18、如表可知,梁启超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1898年各国竞争的起因在于“欧洲全境”“生产过度”,其“所产物”在欧洲已无销场,“不能不觅销售之地”。1902年“欧洲区区之地,断不能容此孳生蕃(繁)衍之民族,使之各得其所”,因而“不得不”采取“殖民政略”以扩大容身之地。1919年国际联盟是实现“将来理想的世界大同”的“最良之手段”。巴黎和会一定能建成体现“人类大合同、大进化之国际同盟”的基础一以“扫廓”过去民族竞争造成的“一切扰攘根源”。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答案】D【详解】梁启超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竞争的根源是生产发展,而人
19、口的增加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对外侵略,最终梁启超寄希望于国联,认为国联能实现世界大同,这说明梁启超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D项正确;梁启超并未主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排除A项;社会改造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1天津高考真题)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0、,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推动了新的教育流派的出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成立,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排除B项;新的教育流派的出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成立与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无关,主要是受到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要早于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1湖南高考真题)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答案】B【详解】根据
21、材料信息“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B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只是讲中国人反思文化,故C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故D错误。15(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
22、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C【详解】由材料“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选C;蔡和森只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更容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其不并没有完全
23、否定社会革命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排除A;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不等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B项属于过度解读,排除;材料没有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6(2021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末京师大学堂的置废颇为曲折。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年12月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欺,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
24、式开办。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参奏京师大学堂“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清廷要求孙家鼐对其整顿。7月17日,上谕批准孙家鼐因病续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学堂总教习许景澄“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1900年4月20日,许景澄上奏,称大学堂开办以来,图书、仪器购置费用在常年经费动支,未动用20万两开办经费,呈请缴还此款。适逢“庚子事变”,他再次奏请“暂行裁撤京师大学堂”,并说:“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不必另立学堂。7月9日,该折获准。1901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上谕:“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1902年1月1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
25、复办。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曲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识之士对待“西学”和“中学”态度转变的历程。【答案】(1)原因:保守派的阻挠;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财政困难。 (2)历程:鸦片战争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提出中体西用,始终将中学置于基础位置,认为西学是细枝末节;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托古改制,重视西学,但是并不能脱离中学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彻底推翻传统文化,全盘西化。【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
26、堂筹备被搁置”“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可知,保守派的阻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可知,财政困难。(2)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列举鸦片战争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不同潮流,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传统文化和西学的态度立场。【2020年】17(2020山东高考真题)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
27、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答案】C【详解】19世纪后期,赖尔关于自然力量逐渐推动地质进化的理论,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是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传维新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C项正确; 科学阐释了“自然演进规律”,不是强烈要求变革中国社会,实现救亡图存理想的进步思想家关注赖尔理论的主要原因, A项错误;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理论不是为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B项错误; 19世纪后期地质进化理论传入中国,没能动摇恪守古训的陈旧观念,D项错误。18(2020
28、浙江高考真题)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认识反映了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答案】B【详解】材料信息“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说明左宗棠认为“师夷长技以制之”是其设立福建船政局的指导思想。由此可知,
29、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B正确;魏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制造坚船利炮,但并未付诸实践,故A错误;洋务运动还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次,故C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中体西用”,故D错误。19(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C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答案】B【详解】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锤子、铁镐、齿轮代表工人
30、阶级,禾苗、稻穗象征着农民阶级,火炬、拳头意在鼓励工农大众要团结起来同发动统治者进行斗争,故选择B项;1898年,在上海出版的泰西民法志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排除D项。20(2020海南高考真题)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惧“白色恐怖”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这反映了A社会各阶层认清了资本主义本质B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C知识分子普
31、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中国民主革命出现新高潮【答案】B【详解】材料“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中间得到传播,也说明了当时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过于绝对,排除;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存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争,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1(2020山东高考真题)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
32、清晰。)【答案】(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角度:结合时代背景,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论述。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和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的角度论述;从梁启超强调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和少年是国家振兴的希望的角度论述。结合三人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结合詹天佑的主要成就,从推动近代科技进步、为国争光的角度论述;结合邹容的思想及其影响,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角度论述;结合周恩来的革命活动,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贡献的角度论述。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和积贫积弱的时代,此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
33、重;内有封建势力腐朽,阻碍社会进步。因此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的奋斗目标。所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建造京张铁路、滦河大桥,克服了外国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为国家争取了荣誉;邹容作为近代革命的先行者,撰写了大量革命材料,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周恩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全力战斗,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的
34、这些行为和思想都践行了梁启超主张,特别是邹容和周恩来,作为后来的少年担负了少年者的责任,最终实现了振兴民族的梦想。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22年】无【2021年】1(2021广东高考真题)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答案】D【详解】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
35、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2(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答案】A【详解】1934年是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此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是动员
36、群众拥护共产党,从而参加革命战争,故选A;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已经说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排除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1927年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已经不复存在,排除C;1934年是局部抗战时期,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间的阶级矛盾,因此他并不是在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排除D。3(2021浙江高考真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
37、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與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据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
38、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存取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
39、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能发展中国!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3)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
40、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答案】(1)表现:各大城市出现研究团体:传播中心活跃:舆论界的热情。认识: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2)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用: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承东思想的形
41、成;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3)选择阐述: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理论;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的理论。选择阐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召开中共十一届三全会,正式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详解】(1)表现:根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與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得出各大城市出
42、现研究团体:传播中心活跃:舆论界的热情。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得出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作用主要是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意义根据“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布、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可知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
43、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选择阐述,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全国各史实进行作答,如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理论;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如果选择阐述,可从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的角度作答,如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召开中共十一届三全会,正式开辟建设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4(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道:“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
45、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据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8年相比,邓小平在1988年对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何新内容,并说明其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答案】(1)新内容: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高科技。背景:已实行改革开放;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巨大。(2)科技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振兴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强调科技的
46、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详解】(1)新内容:由材料“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知,1988年的邓小平更加突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材料“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可知,1988年的邓小平特别重视高科技的发展。背景:由材料“198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发表这一谈话时,中国已实行改革开放;由材料“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谈话的背景为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由材料“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
47、成了经济大国”可知,其谈话的背景是因为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巨大。(2)结合所学可从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角度进行说明。【2020年】无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新华社北京某日讯:“一九七七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到今天为止已经胜利结束。广大人民赞扬这次高校招生考试(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广开才路的盛举。”这场冬季里的春闱,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当时是()A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B“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D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答案】A
48、【详解】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项;恢复高考不是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排除C项;1977年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
49、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
50、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答案】(1)特点:日本: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制定法律保障;引入标准逐渐放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51、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日本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中国:政府主导;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 (2)背景: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边倒”外交政策;苏联对新中国前期的支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遏制;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受到冷战的影响。(3)历史经验: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1)特点:日本:根据材料“政府有关部门
52、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可知,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根据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可知,制定法律保障;根据材料“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可知,引入标准逐渐放宽;根据材料“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可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根可知,据材料“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可知,政府主导,计划发展;根据材料“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
53、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可知,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根据材料“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可知,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2)背景:日本: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日本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因此大量引入技术。中国:根据所学
54、知识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从外交环境看,这一时期苏联对新中国的前期支援与后期遏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技术引入受到冷战的影响。(3)历史经验:根据材料“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可知,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从发展领域看,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根据材料“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可知,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注重技术创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1年】3(202
55、1浙江高考真题)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ABCD【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新中国的科技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得益于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是1986年提出的,不属于新中国初期。故C正确,排除ABD。4(
56、2021海南高考真题)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红色娘子军从报告文学到改编为电影和芭蕾舞剧,受到各地群众的喜爱,体现了该作品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B项正确;社会稳定和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排除A项;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来源之一,不是唯一源泉,排除C项;红色
57、娘子军是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不是抽象性,排除D项。故选B项。【2020年】5(2020浙江高考真题)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年份成就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ABCD【答案】C【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从主观方面来看,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从国家政策扶持角度看,1985年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自主性,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1995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构建了科技发展的理论,明确了科学技术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C正确;“向科学进军”提出时间是在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