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157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7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质量评价(十七)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1D2A解析:第1题,此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A、C错误。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

2、B错误。第2题,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正确;水平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出现褶皱山脉,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地貌,B、C、D错误。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下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34题。3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4“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3、()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3A4C解析:第3题,该湖为断陷湖,湖滩和台地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东侧洪积物较西侧多,因而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A对;西侧有两处断层分布,地壳运动以垂直方向为主,B错;松嫩平原南部降水量相对较多,流水沉积作用大于风力沉积作用,C错;湖的东侧地壳若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海拔较高,会导致沉积物较少,D错。第4题,读图可知,“酱缸包”位于湖底断层带顶部,地下泉水不断喷涌,使淤泥沉积物软化,形成软泥层,C对。由图可知,湖底沉积物较湖泊东、西两岸沉积物少,A错;湖底淤泥含盐量高低与“酱缸包”的形成关系不大,B错

4、误;湖的东、西两侧有粉砂、粉细砂沉积物,湖底分布有大面积淤泥,说明入湖沉积物颗粒较细,D错。(2021济南模拟)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有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表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冰碛丘陵(图1)。图2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56题。图1图25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A BC D6图中()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5D6B解析:第5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冰碛丘陵是发源于死冰之上的冰碛地

5、貌,随着死冰的融化,集中在凹穴中的冰川或冰面湖相沉积,由原先的地势低处成为地势较高处,即冰碛丘陵。第6题,冰碛丘陵是冰川堆积地貌,不是侵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随着死冰的融化,冰川搬运的物质会沉积在地势较低处,不管颗粒的大小,因此冰川的堆积作用分选性弱,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D错误,B正确。图中冰碛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对死冰消融量影响小,C错误。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79题。7Q岩石形成前图示范围内最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有()A4次B3次C2次D1次8最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9图示区域中()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CN岩浆冷凝

6、速度慢于P岩浆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7C8B9A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Q岩石形成前弯曲的砂岩表层被侵蚀,图中断层右侧石灰岩所在岩层的顶部也发生过侵蚀,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地表侵蚀过程。第8题,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故可能出现在与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乙最可能形成大理岩,B正确。甲、丙、丁不是石灰岩。第9题,Q岩石在最上层的砂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N岩浆喷发出地表后迅速冷凝,冷凝速度快于岩浆;图中显示岩浆岩形成在三个不同时期,共发生了三次岩浆活动。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泉眼海拔3

7、 5303 570 米。该地甲、乙两区域温泉水温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曲戈河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B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C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D卵石层、石灰岩、花岗岩11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乙区域()A低,海拔的差异造成B低,岩石透水性的差异造成C高,离河远近的差异造成D高,离岩浆距离的差异造成10A11B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花岗岩侵入石灰岩,故花岗岩较石灰岩形成晚,卵石层覆盖在石灰岩之上,故卵石层较石灰岩形成晚,卵石层覆盖在花岗岩之上,且花岗岩未侵入卵石层,故卵石层形成较花岗岩晚,故选A。第11题,卵

8、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石灰岩透水性好,利于地下冷水渗入温泉,乙区域为花岗岩,透水性差,使得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乙区域低;甲、乙海拔差异较小,且温泉为地下水喷出,海拔对水温影响较小。故选B。二、非选择题12(2021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海子山整体海拔在4 5004 700米,面积达6 000多平方千米。海子山分布着不同地质时期数以亿计的花岗石漂砾(砾石)和大约1 145个冰蚀岩盆(海子或湖泊),这些大大小小的砾石与湖泊就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古冰帽(古冰盖)遗迹,它们密集分布在山体古夷平面(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地表削高填低逐渐形成的陆地平面)上。据青藏高原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

9、究表明,在第四纪冰期,海子山地区曾经覆盖着厚达超过500米的冰川。下图示意海子山路段川藏公路沿线的砾石和湖泊景观。(1)分析海子山古冰帽形成的条件。(2)与海子山古夷平面内部相比,推测理塘附近冰川侵蚀的强度并说明理由。(3)指出海子山古夷平面形成以来因外力侵蚀而发生的变化。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古冰帽即古冰盖,说明该地一是降水多,二是气温低。据图可知,海子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既会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又会受到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当地雨雪较多;据材料可知,海子山整体海拔在4 5004 700米,海拔较高,且受第四纪冰期影响,气温低,有利于雨雪冻结成冰;古夷平面即外营力作

10、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地表削高填低逐渐形成陆地平面,古夷平面起伏较小,面积较大,有利于冰雪累积,因此形成厚厚的古冰帽。第(2)题,据图可知,理塘位于古夷平面边缘,坡度较陡,冰川移动较快,而海子山古夷平面内部坡度较缓,冰川移动较慢,因此与海子山古夷平面内部相比侵蚀作用较强。第(3)题,据材料可知,该地有许多冰蚀岩盆,说明有冰川的侵蚀作用;据图可知,该古夷平面附近有许多河流,说明也受河流的侵蚀作用,被古冰川、流水等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答案:(1)海子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当地雨雪较多;海拔较高,且受第四纪冰期影响,气温低,有利于雨雪冻结成冰;古夷平面起伏较小,面积较大,有利于冰雪累积。(2)强度较大。理塘位于古夷平面边缘,坡度较陡,冰川移动较快,侵蚀作用较强。(3)古夷平面被古冰川、流水等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