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1.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2.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道,“西安事变这样的收获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国民党已经开始动摇,酝酿了很久。他们内部矛盾发展到了最高度。所以西安事变便解决了这个矛盾,这是酝酿成熟、时局转变的焦点。”由此可推知,西安事变(
2、 )A.推动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平息了国民党内的派别之争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使中国抗日获取了外部支持3.蒋介石在1937年8 月的反省日记中写道:“平津沦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使制胜也日记中的内容()A.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有关B.说明中日矛盾进一步升级C.体现了对国共合作的反思D.表明蒋介石已正式联共抗日4.下面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 )A.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B.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C.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D.中国军队已经扭转战局5.194
3、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6.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在谈及国民党军队在河北省游击战的作用时认为,其在“牵制敌人,防止中共组织,贡献殊大”。并提出国民政府应积极加强国军敌后游击战的建议,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主要是
4、由于敌后游击战( )A.能迅速打破日军的战略B.能将抗日与反共结合C.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D.有利于两个战场的配合7.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使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8.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5、,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9.在某次战役中,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1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2步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0.阅读材料,完成
6、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
7、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安事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这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的形成,故选C项;华北事变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中日民族矛盾,西安事变并没有推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排除A项;西安事变只是暂时解决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达成一致抗日共识,事实上国民党内派系仍然众多,故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3.答案:B解析:“平津沦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使制胜也”强调蒋介石在思考对付日本的办法,故A项错误;“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使制胜也”可见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升级,故B项正确;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9、是在1937年9月,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联共抗日的信息,故D项错误。4.答案:B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共两党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无法看出合作抗日的结果,排除A、D项;国共两党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无法体现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排除C项。5.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强调“长沙大捷”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所以本题的材料是意在突出“长沙大捷”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CD两项与题意不
10、符。故选:A。6.答案:B7.答案:D解析: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非主要意义,故A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错误;谈判减少了国民党发动战争的理由,故C项错误;中共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D项正确。8.答案:D解析: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国共两党关系破裂。C.材料中中共的土地政策不能体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D.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阶级矛盾,所以我们的土地政策会发生改变。故选D。9.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第1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2步歼敌于长江以北”
11、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长江以北,符合条件的应是淮海战役,其他几个战役的地点、区域不符合。10.答案:(1)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2)依据: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12、传承;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际惯例;全国人大决议意义: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巨大民族牺牲”等,结合所学知识来作答,可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分析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知,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据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可知,全国人大决议设立国家公祭日;据材料可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者成为国际惯例。“意义”,可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人类尊严、世界和平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