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02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7《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五)一、选择题1下图分别表示人体不同液体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乙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甲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甲中的a、b、c构成内环境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ABC D解析甲图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乙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敏反应a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甲中的d细胞内液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乙中食物链为ac。答案C2(2015江苏)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

2、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而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与此不符,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杂食性鸟类的食物种类较多,其数量的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物种的数量及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等;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体色,既利于隐藏自己,又利于捕捉猎物,属于物理信息,且并不是在同类之间传递信息。答案B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由最下

3、面一层到最上面一层共四层,分别为甲、乙、丙、丁(如右图),若有外来物种生物戊入侵,且会与丙竞争食物,但不会被丁所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可能为绿色植物,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量之和B甲、乙、丙、丁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丁生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会逐渐减少D戊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解析处于能量金字塔底层的是生产者,所以甲可能为绿色植物,生产者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量之和;能量金字塔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而生物群落应该包含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可见甲、乙、丙、丁尚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由于生物戊入侵,与丙(丁的食物)竞争食物,所以丙的数

4、量会下降,又由于戊不会被丁所捕食,所以丁生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会因食物减少而逐渐减少,戊与丙竞争食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答案B4(2015福建)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项错误;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 7804 200)/31

5、 92025%,B项正确;太阳鱼消耗的能量主要为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项错误;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食物网中未包括分解者,D项错误。答案B5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中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D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解析示意图中表示可以被植食动物利用的部分,表示被植食动物摄入的部分,表示被植食动物同化到体内的部分,表示植食动物体内积累的部分,表示植物的残枝败叶,未被利用的部分,此图中不包含植物的呼吸消耗量;表示随植食动物粪便排出体外的部分,表示

6、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部分,之和表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答案C6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解析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而宜采用样方法,蚯蚓是土壤中小动物,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田鼠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采集土壤小动物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

7、法;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和光线良好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影响生物的生存。答案B7下图为甲同学绘制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8、为D1/A1B1C1D1)D1/W1;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A2B2C2D2);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答案C8(多选)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

9、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解析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可知,AD、BE、CF;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答案AB9(多选)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

10、是大气中的CO2库,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B项错误;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项错误;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A为120%20%25(kg),D项正确。答案AD10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某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动物的相关能量的变化情况,部分动物的相关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能量数值(千卡m2a1)动物种类摄取量()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

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A.表中各生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均较少B盐沼蝗摄入的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C黄鼠的生长效率(100%)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9%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还应有其他生物,不能简单地按照表中的数据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D项错误。答案D11如图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图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淀粉遇碘液变蓝,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加热BB组是对照组,A、B两组对照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C土壤中的微生物

12、主要是一些分解者,其分解能力强弱与温度有关系D若A1与B1试管均出现蓝色,原因可能是土壤浸出液与淀粉糊混合处理时间过长解析淀粉遇碘呈蓝色,在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A、B两组中B组加蒸馏水作为对照组,A、B两组对照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主要作为分解者,分解能力强弱与酶的催化效果有关,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若A1与B1试管均出现蓝色,原因可能是A1试管中淀粉未完全分解。答案D12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13、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解析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kJ。(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

14、能量流动情况。成分同化总量/106 J储存能量/106 J呼吸消耗/106 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6012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植物提供,雪兔提供,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 kJ,则植物增加的能量为8020%10%8010%8020%10%3 600(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

15、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9108 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900(700851312),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答案(1)捕食(2)3 600(3)分解者(4)910818%增加14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

16、04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B_,C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填“K”或“K/2”)值,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_。解析(1)由甲与丁间存在双向箭头,且存在3个指向丁的箭头可确认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而不是CO2。(2)E可传向D、B、C的能量总和为110620%2105(kJ),则C的能量为210521042.51041.55105(kJ),故A只捕食C时,A的能量值为1.5510520%3.1104(kJ)。(3)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A为同化量,B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处于K值,此时出生率死亡率。答案(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2)3.1104 kJ(3)蛙同化的能量用于蛙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K出生率死亡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