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85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领航》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1-7-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一、选择题1(广东兴宁沐彬中学2011届高三测试,12)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

2、固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发展外交关系。A项反映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D项反映的外交方针是“一边倒”。答案:C2 (扬州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10)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解析:“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与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3、,以巩固新的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求同存异”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答案:A3 (安徽百校论坛2011届高三第六次联考,2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答案:C4 (山东省安丘市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5)观察下边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

4、示意,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1949年”分析,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分析应选C项。A项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步维艰,B、D项在图中不能反映。答案:C5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检测,27)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

5、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解析:“一边倒”是处理新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不是为了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答案:A6 (湖南省四县2011届高三调研,31)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文中的“礼物”是()A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解析:解答本题可

6、用排除法,注意时间限制“1950年除夕”,A项是在1949年,C项不是“过年礼物”,D项是在1953年,故只有B项符合题中要求。答案:B7 (福建省仙游山立学校2012届高三期中,16)“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呼吁亚非国家采取求同存异方针B呼吁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中东地区和平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中“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分析,说明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1954年4月26日至7月

7、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答案:C8 (山东济宁市2011届高三质检,21)下列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会议旨在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会议最终就朝鲜停战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D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掌握。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A。会议目的旨在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排除B。会议的影响在于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排除D。会议最终就印度支

8、那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朝鲜问题并未达成一致协议。所以正确答案为C。答案:C9 (2011年高考海南卷,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项。其他三

9、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答案:A10(广东省湛江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7)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解析: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访问的国家比1954年的多,这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中外的交往。A为建国时的外交政策,排除A;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20世纪70年代的事,不符合题意;D为新时期

10、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只能为B。答案:B11(江西省赣县中学2012届高三9月联考,15)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解析:材料信息中所谓“准则”是指“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956年。答案:A12(江西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7)以下关于新中国建

11、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为首的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A、C、D,选择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期末,33)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

12、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

13、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原则应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二“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

14、相处问题,针对的是当时的“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可见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第(4)问考查比较辨析能力,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三“求同存异”当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灵活运用。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原则。(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殖民主义、霸权主义。(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14(1)建国之初,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我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策略?(2)下图反映了在前述外交策略的指导下我国因而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3)这个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中苏结盟的再认再现,以及对“一边倒”和中苏结盟意义的理解。答案:(1)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的缔结,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