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847 上传时间:2025-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

2、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教学设想:教学中通过质疑、读文、感悟、运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读读、画画、自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等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看林人的崇高品质。在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几处关键的细节和重点的词句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深入体会看林人的伟大,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

3、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这里的看林人。(齐读课题)、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检查自学效果:(1)词语检查,读读并理解下列词语:蜿蜒曲折 倚窗外望 山峦起伏 浮躁狂妄 低吟浅唱 絮絮

4、低语 倾诉衷肠(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划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过渡:同学们,这会儿我们已经在大兴安岭了,你们看这儿茫茫林海,山峦起伏,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除了感受到美丽,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分析:你眼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1)学生自读,边读边划出有关描写白桦林的语句。(2)结合文中语句讨论白桦林特点。“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3)结合文中语句理解词语:“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4)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指导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美。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小结:课文的题目是白桦林的低语,仅仅是写白桦林吗?如果不是,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学习。六、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