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六)(建议用时:25分钟)学业达标1右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最终个人的结局悲惨,根本原因是()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C推行严刑峻法D焚烧诗书,禁锢世人思想【解析】由于商鞅废除井田、奖励耕战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和官职所具有的垄断特权,因而便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这是商鞅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故选A项。【答案】A2“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注:孟贲
2、、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秦人素来彪悍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解析】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极大地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军事上对东方诸国形成了绝对的优势。【答案】D3在变法过程中,商鞅曾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这种做法的重大社会意义是()A促使秦国成为六国中的军事强国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C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D为平民阶级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解析】本题考查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重大意义。A项仅仅是对秦国军事方面的影响,不符合设
3、问要求;B项是次要方面。D项与史实不符,主要方面是有利于推进封建制社会的形成,故选C项。【答案】C4秦国之所以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及诸侯国对其进行祝贺,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工具C秦王的个人威望高D秦国与各诸侯国关系好【解析】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经济获得了发展,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答案】A5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土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是推动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
4、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解析】荀子认为“非幸也,数也”,意思是不是侥幸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A、B、D三项说法不准确。【答案】C6商鞅变法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是,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轻罪重罚连坐法燔诗书废井田开阡陌ABCD【解析】废井田开阡陌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没有负面影响,排除,故选B项。【答案】B能力提升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十分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
5、秦律。改“法”为“律”的做法,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变法过程中,商鞅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思想,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备注: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平之如水”,即强调法的公平;对“律”的解释是“均布”,即强调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强调法律的实施。(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是怎样贯彻“以法治国”思想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法治思想与实践。【解析】第(1)问,贯彻“以法治国”思想,也就是看法律的具体实施和应用,因此,该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政治方面军功爵制的制定、连坐法的实施进行回答;另外,材料中提到“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也是其“以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第(2)问,评价类的问题一般应一分为二看待。从材料“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可以看出其利弊,另外可以再结合商鞅变法影响相关知识进行补充。【答案】(1)说明:制定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制定连坐法,强化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固定各项改革制度。(2)积极:体现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进步;有利于打击旧势力,稳定改革成果。局限:法律严苛残酷,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人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