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100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屡提及并不断丰富的一个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关键原则和方向。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

2、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

3、,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

4、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矛盾和难题。中国倡导建

5、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B. 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C.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D. 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A. 文章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关键原则和方向,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C. 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D. 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

7、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有些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B.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C. 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D.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答案】1. D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

8、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A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有第二段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可知,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用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理念,所以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B项“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扩大概念范围。依据原文第二段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此处扩大了范围。C项,缩小概念范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资源的范围缩小了。该项对应的答题区域是第三段“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

9、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可以看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除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外,还应包括“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D项,正确;故选D。【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本

10、文重在论述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错,只有第五段花了一段较短的文字论述了一下,另外,“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表述;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注意仔细阅读文章,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D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这一理想终将”原文并没有这么肯定,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一定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

11、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 38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 7倍。其中,涵养水源4490亿元、保育土壤1146亿元、固碳释氧2199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34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802亿元、森林防护606亿元。(摘编自工程效益明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民生双赢)材料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3200万退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9800多元。在四川丘陵、盆地周围地区,有400多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得以转移,外出务工年创收217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退耕还经济林的热情高涨,仅2016年全国退耕还经济林就达到818万亩,以此为基础发

12、展起来的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战略,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新型生态经济,开发林草多种功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贵州,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输沙量减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功不可没。在陕西延安,20年累计退耕还林 107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退耕前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

13、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400多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年入黄泥沙由2. 58亿吨降到0. 31亿吨,降幅达88%。过去水土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今日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摘编自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写在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突出成效之际)材料三:退耕前,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得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困境中,人们开始认识到: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也保不住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恶果。此时,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

14、关系。“树上山,粮下川,羊进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草的地方种草,该种树的地方种树”,退耕还林还草将人类欠下的生态账补偿给自然,由过去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会约的标志性工程,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格蕾琴戴利通过深入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个极大的创新项目,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其他国家应重视并学习中国的经验,将中国当成

15、一面镜子。(摘编自退耕还林还草改变的不只是山水)4. 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来,总投入巨大,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工程总投人超讨5000亿元。B. 两轮退耕还林还草中林地面积、人工草地面积分别增加5. 02亿亩、502. 61万亩,相应比例显示,我国更重视退耕还林。C. 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区域与上一轮相比,增加了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增长幅度较大。D.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很可观,表现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方面。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6、项是A.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退耕农户实施政策补助,使退耕农户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劳动力,农民能够外出务工创收。B. 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积极退耕还经济林,农民转变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C.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减少了长江输沙量,使黄土高原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得到缓解,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D. 中国政府表明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态度,受到了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作用。【答案】4. B 5. D 6.

17、引导产业转型,发展新型生态经济,为农民提供致富新途径。保护环境,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我国更重视退耕还林”于文无据,材料中只显示退耕还林面积比退耕还草面积更多、占比更大,但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并未指出,因此不能表明“我国更

18、重视退耕还林”。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D项,“中国政府的态度,受到高度评价”分析错误,原文是“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受到高度评价的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要求考生在把握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对材料做出分析概括,找出答题点。答题区域主要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上。结合材料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3200万退

19、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9800多元”“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战略,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新型生态经济,开发林草多种功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可概括出“引导产业转型,发展新型生态经济,为农民提供致富新途径”;结合材料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概括出“保护环境,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材料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政府

20、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会约的标志性工程”可概括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认牙冯骥才治牙的华大

21、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

22、得了。”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教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

23、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侦探听罢,惊奇不已。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监赏,不正确

24、的一项是A. 文章开始两段,写了华大夫两方面令人“费猜”的事,一是医术高超,一是不记人。使人物形象带上传奇色彩,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作好铺垫。B. 华大夫对两个侦探大动肝火,甚至拍桌子,把拔牙的钳子拍得蹦起老高,可见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C. 华大夫平时不记人,却牢牢记住了抢首饰罪犯的长相特征,可见他对犯罪分子的愤恨,体现了他的正义感。D. 文章在塑造华大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8. 试概括华大夫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9. 文章结尾处,华大夫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案】7

25、. B 8. (1)医术精湛,“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2)对工作及手艺高度专注,心无旁骛,以至于认牙而不认人;(3)为人正派,爱惜荣誉。被人误解后没有脾气的他却猛烈发火;(4)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他对祸害人的罪犯非常愤恨,认出罪犯后急忙报警,大褂都跑裂了。 9. (1)不认识人却认识牙,这看似荒谬的现象,使文章蒙上传奇色彩,能吸引读者;(2)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华大夫在医术上的高度专注、心无旁骛,表现了他的工匠精神;(3)回应题目“认牙”,使文章结构严谨。【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理解重要语句和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学生首先

26、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选项B,说华大夫“是个脾气暴躁的人”错误,因为通读全文之后,这篇小说重点表达了华大夫医术高明和嫉恶如仇两个特点。侦探的话让华大夫生气,是因为华大夫是一个爱惜名声的人。故选B【8题详解】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这篇小说中,作者上来就说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然后又说“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27、”,说明华大夫艺术精湛;第二段作者说华大夫“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与结尾处华大夫说的“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形成对比,说明对工作及手艺高度专注,心无旁骛;通过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可以看出华大夫为人正派,十分爱惜自己的荣誉;通过华大夫自己的语言,“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以及后文华大夫去巡捕房送信,可知华大夫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作答:内容上、结构上和效果上,此外,有时业要考虑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具体来说,从内容上,要考虑句子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尤其是与

28、主旨、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表达效果上,往往有吸引读者、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答法。本题中,华大夫的“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这句话,从内容上看,;写出华大夫在医术上的高度专注、心无旁骛,表现了他的工匠精神;从结构上看,它回应了题目“认牙”,使文章结构严谨;从表达效果上看,使文章蒙上传奇色彩,能吸引读者;从句子使用的手法上看,运用了对比手法,更突出人物的专注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

29、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

30、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

31、,调为陇西都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注)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刀锯余人:宦官。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

32、尉主兵柄弗能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洋溢之意,其字 “丝”,则是极少、细微之意。B. 文中的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C.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极高,是众妃嫔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正宫”

33、“中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D. 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中的“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B.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C.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

34、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D. 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宫禁中。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盎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 (2)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

35、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2)祖母看望我说:“我的孙儿,好久不见你的人影,怎么整天默默在此(读书),很像女孩子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本句翻译为: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由文意知,文章涉及汉朝刘氏天下,故“王刘氏”的划分不对,据此排除A、C,文中“主兵柄”语意完整,是动宾短语,排除D。故选B。也可以这样思考。A项

36、, “功臣”为名词,作“谓”的宾语,在其后断句错误,排除A;C项,“用事”为动词,“掌权”的意思,“擅”是“擅自”的意思,副词,不能跟在动词后面,“用事”后要断句,排除C。D项,“太尉”为官职名,作“为”的宾语,在其后断句,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D项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座位向后拉了

37、一些。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主妾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D项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关键词:前,上前;说,劝说;序,次序,引申为区别;乃,判断词是。翻译为: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第二

38、句关键词:大母,祖母;过,看望;大类,很像。省略句“竟日默默在此(读书)”。翻译为:祖母看望我说:“我的孙儿,好久不见你的人影,怎么整天默默在此(读书),很像女孩子呢!”【点睛】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核心是读懂文意。要理清人物的主要事件及性格特点。而读懂的基础又是积累文言知识,所以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很重要。参考译文:袁盎是楚地人 ,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

39、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

40、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

41、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人彘吗?”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

42、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苏秀道中(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当时为浙西提刑。14. 下列对该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己的甘霖突降,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了。“润”字不仅有生理上的清凉感,而且有心理上的喜悦感,由

43、实而虚。B. 颔联不顾房漏、床湿,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诗人对久旱喜雨的兴奋之情。其中“喜”是诗眼,贯穿始终,表明情感。C. “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不仅自然贴切,而且所表现的精神气韵也与杜甫相同。D. 尾联用对比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15.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些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大,及时。视觉、触觉相结合:诗人半夜梦醒感到凉冷,这是触觉;看见屋漏床湿,这是视觉,通过多种感官写出了雨

44、大的特点。虚实结合:骄阳转作霖后,诗人想象雨后情形:“千家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虚实结合,突出了雨下得很及时的特点,流露了久旱喜雨的高兴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的色彩、意义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再做选择。B项,“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诗人对久旱喜雨的兴奋之情”错误。诗人“不愁”“且喜”,两相对照,突出世人对民生的关心,并非正反。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借助重

45、要意象的色彩、意义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然后作答。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衣服、床铺湿了,这是视觉与触觉相结合;而诗人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看到溪流涨水是视觉描写,作者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是虚实结合。【点睛】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要点是读懂诗歌。读懂诗歌需要关注作者、题目、背景、主要意象、注释。(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_,_

46、。(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_,_。”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景象的句子是:_,_。(4)在陈情表中,表现李密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答案】 (1). 哀吾生之须臾 (2). 羡长江之无穷 (3). 清流激湍 (4). 映带左右 (5). 桂影斑驳 (6). 风移影动 (7). 臣生当陨首 (8). 死当结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记熟背原文

47、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含义选择恰当的语句。不可加字、漏字、错字。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须臾”“湍”“斑驳”“陨首”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理解记忆,尊重原文。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7.下列加点字与“舞幽壑之潜蛟”“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雨泽下注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 泣孤舟之嫠妇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

48、用的现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例句 “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是使动用法,“使起舞”。A项,“雨泽下注”中“下”,名词做状语,向下。 B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一”,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C项,“泣孤舟之嫠妇”中“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D项,“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故选C。【点睛】熟悉文言文的此类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共六种。18.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通假字

49、的一组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客逾庖而宴B. 至于负者歌于涂 亦由今之视昔C. 零丁孤苦 夙遭闵凶D. 今年四十有四 百废具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识记多归纳。A项,“冯”通“凭”,凭借,乘。后一句没有。B项,“涂”通“途”,途中。 “由”通“犹”,好像。C项,“零丁”通“伶仃”,孤单;“闵”通“悯”,忧伤,忧患的事。D项,“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具

50、”通“俱”,全、都。故选A。19.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而今安在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其制稍异于前 客有吹洞箫者 急于星火 凌万顷之茫然 妪,先大母婢也 何为其然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

51、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本题而今安在哉,(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在安”在哪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其制稍异于前 (状语后置句,其制于前稍异)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者客) 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于星火急)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凌茫然之万顷) 妪,先大母婢也 (判断句)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为何其然也,何,代词箫声;为,为什么;其,这样;然,的样子)故选C【点睛】熟记文言句式,以例句为准绳判断,是较好的方法。20.下列理

52、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愁心。B. 再别康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艺术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和思念。C. 死水通过写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D.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这体现了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的时候,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B项“诗人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53、分析有误,这首诗没有使用象征。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但没有象征。故选B。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要知道,总让孩子远离挫折,苦的往往是孩子的将来。因此,作为家长不妨让挫折教育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十多年前,海河两岸的高楼也很少,显得形影相吊。短短的十几年,城市建设者们便使海河两岸变得一片繁华,富

54、有现代化都市魅力。 建国之初,他情系祖国、植根祖国,日日夜夜,每时每刻不在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投身祖国的建设,与祖国人民相濡以沫。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成语意义的分析辨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词语语素,分析其意义,同时可联

55、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也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与高中学生作文摆架子语境相符。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运用正确,可以与持之以恒搭配讲孩子们的不坚持。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这里的对象是“高楼”,不合对象。相濡以沫:濡,沾湿;抹,唾沫。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相互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这里的语境是建设祖国,不符合对象。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呼声,不能用不绝如缕。明日黄花:比喻

56、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本词可以讲作品交易过去的盛况不再,正确。由正确,排除A、C,正确排除掉B,D是符合题意的项。故选D。【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

57、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B. 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500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捐款捐物,表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C. 酒驾屡禁不止,不少人公然以身试法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交通部门执法力度不够造成的,交通部门既要加强安全宣传,又要加强执法力度。D.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

58、,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然后再选择题目需要的项。A项,“北京由此”,“北京”与前一句的“北京”重复,可省去;“由此”,虚词使用不当,改为“因此”。B项,“表现了”后应加宾语“的精神”,成分残缺。C项,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删掉其中一个。故选D。【点睛】熟悉病句的类型,并以此为标准判断其他句子是否是病句,是解答病句题的基础。四、写作(60分)23.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落日的余晖最美,有人说初生的婴儿最美。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

59、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温馨提示:1.文体是记叙文。2.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最美那一天,奇冷无比,灰暗的天空向大地诉说着内心的苦闷,大地也静静聆听着。我从枝头飞向枝头,心情终于被天气打败了,便也随了它了。我便站在干燥的空气中,随风摇摆着,竟觉得自己融在了里面,我激动地发抖,仿佛这个世界要发生什么。这寒冷的冬天,对我们这些瘦小的鸟儿来说一点都不友好。秋天时藏的干粮快吃完了。光光秃秃的树梢没有任何的庇护,不知道哪个角落就有一个黑洞洞的猎枪的眼正瞄准着我。我的那个她不知藏在哪个隐蔽的地方,被她的父母牢牢地保护起来,安全与否?我抬起黑黑的小脑袋呆呆地转了几个圈

60、。由他吧、由他吧!不是还有蟪蛄不知春秋吗,我都已经活过四季了!如果有雪就好了。厚厚的雪,可以让我们的巢更加安全,更加温暖。那时,我的那个她也会和他的家人更加安全些吧。咦!这是?洁白如雪?不!这就是雪!它们虽是从那一片灰暗中落下,却生得如此白净可爱,实在是神奇啊!漫天的雪花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大片,树上,我的巢不一会儿就覆上了一层白色。所有的巢穴都被保护了起来,树枝也不那么光秃秃黑楞楞了。我欣赏着这雪,想象着这雪的各种好。如果这雪下的足够厚,那么这个冬天就有依靠了。雪下还可以筑巢,最最隐蔽的暖巢,那是安全的温暖的巢穴!说不定雪下还有掩藏的草籽,那定然是这一季的美味!一会儿,我跺了跺爪,羞羞地下了一

61、个决定:我要找一片最美丽的雪花,珍藏在我的巢的顶端,送给我日思夜想的她! 说干就干!我抖落身上的寒气,展开乌黑的翅膀扑闪几下,飞向了那一片灰暗。我迎风而上,看那雪花片片盘旋而下,用我的双翅收集这最美的雪花。雪真美,我自己,也真是美得可以。向下望去,那原来一片灰暗的大地变得像无瑕美玉一般。我想,除了我,谁有能看到这些美丽呢?我不停的飞啊飞,仔细地寻找自认为美丽的雪花。可是,我越飞越费力,身体越来越冷,我想我要被冻僵了。于是我想我应该更努力地去找,好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当我正为自己的聪明窃喜的时候,我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傻瓜,醒醒!”一个甜甜的带着点笑声的声音传来。我睁开眼睛,看到她正伏在

62、我旁边,认真的看着我,好像捡到了宝贝似的。我怎么了?怎么到这来了?我用乌黑的翅膀揉了揉疼痛的小黑脑袋。“傻瓜,你撞到树上了,掉到我家了!”她忍不住笑出声来。“其实我我是去给你找雪花去了”我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跺跺脚。“我知道,因为我一直在看着你。”她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恍然大悟。何必非要使尽浑身解数去送什么,只要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对待对方,哪怕是再寒冷的的冬天,也会让大地处处温暖,让天空布满阳光。这,才是最美!【解析】【详解】一、审题要点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最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可以写具体的各种美,认为它是“最美”。家里面井然有序,窗明几净,各种家什摆放错落有致,这是

63、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可以写比较抽象的美,认为它是“最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可以写人性之美。如担当的精神,善良的品性,奉献的无私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

64、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可见,本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但要注意文体:记叙文。要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议论抒情为次。二、立意要点本题是“最美”。立意要抓住“最美”进行。最美的事物很多,要选择自己体验最深、发现最不一般的来写。立意不是难点,难的是写不同的、出新的“最美”。三、主要素材(1)宁静与清幽之最美,参考故都的秋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浮躁。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阳光

65、,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2)优美诗意为最美,参考囚绿记“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3)追求与坚守最美,屈原离骚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

66、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4)追求与本真,短歌行短歌不短,意蕴深长。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5)人性最美边城边城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之美。这种美丽不是披着华丽的外衣,而是蕴藏着淳朴的灵魂:勤劳、善良、正直、勇敢而又淳朴的品德是美,不讲等级、不讲功利、平等相处、和谐和睦的人际关系是美,淳朴的乡风民俗、醇厚的人性旨趣、真挚的人情关怀也是美。美在自然中,更在人性中!四、结构这个文章的结构可以是记叙文常见的结构,扣住六要素,用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都可以。【点睛】怎样写出与别人不同的“最美”,而且是记叙文?一定要构思不同的人物、体现不同的人性之美,可以用童话、拟人的视角,用时间的穿越等新的手法去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