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0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2019年1月,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6光年,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33天,地表温度约150 。但其地热活动却比较强,可能存在简单生命。完成12题。1“超级地球”位于(C)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巴纳德星属于(C)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解析第1题,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系,可观测宇宙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依题意,“超级地球”与地球的距离6光年,远超出了太阳系(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
2、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远小于1光年即94 605亿千米;如果将奥尔特云包括在内的话,太阳系的半径可以达到一光年),属于银河系,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超级地球”围绕巴纳德星公转运行,“超级地球”是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公转,故巴纳德星属于恒星,C正确。故选C。(2019江苏苏州五中期中)美国航天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2日成功发射,开始了为期7年的追日之旅,这是人造航天器最近距离地接触到太阳的最外层大气。下图是帕克预定的轨道。回答34题。3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D)A水星、火星轨道B火星、金星轨道C水星、金星轨道D金星、水星轨
3、道4帕克太阳探测器所到达的太阳大气(C)A源源不断向外放射不可见光B会有太阳黑子出现C可导致地球出现极光现象D在晴天时肉眼可见解析第3题,图示行星轨道从内到外依次是水星轨道、金星轨道、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到靠近太阳向内依次穿越金星轨道和水星轨道,故选D。第4题,太阳最外层大气是日冕层,太阳可见光基本来自光球层,A错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B错误;晴天肉眼可见的也是光球层,D错误;太阳日冕层喷发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产生极光现象,C正确。故选C。(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
4、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57题。5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D)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B)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稳定B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7太阳能屋顶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C)AX射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解析第5题,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A不对;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
5、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故D正确;B、C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排除。故答案为D。第6题,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但要受到天气的影响,A不对;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可以缓解其常规能源短缺的局面,故B正确;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故C不符合题意;上海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蕴藏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第7题,太阳能屋顶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但对能量最集中的可见
6、光部分,几乎是透明体。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部分,C对。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被大气削弱的较多,到达地面的少,A、B、D错。(2019江苏泰州中学检测)1859年9月1日,英国的天文爱好者理查德卡林顿正在忙于做日常的日面监测时,突然看到太阳黑子群中央两个迅速增亮的斑块,成为最早发现这种天文现象的人。回答89题。8理查德卡林顿发现的这种天文现象是(B)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日珥9理查德卡林顿当时正在观测的太阳活动(C)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B发生在太阳内部圈层C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毫无影响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理查德卡琳顿发现的这种天文现象是位于黑子周围
7、的突然增亮的斑块,为耀斑爆发,故选B。第11题,理查德观测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A错。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层中的光球层,B错。太阳活动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C对。对人类生活有影响,D错。故选C。(2020湖北荆州中学月考)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012题。10图中最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D)ABCD11石炭一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最可能是(C)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差异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12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解析第10题,据教材
8、知识得知,三叶虫和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时期,所以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含有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故选D。第11题,煤炭由古生物遗骸演变而成,湿润,森林茂密的环境可以增加生物的数量,促进煤炭的形成。故选C。第12题,图中化石为鱼类化石。据教材知识得知最早鱼类出现在奥陶纪。寒武纪在奥陶纪之前,所以寒武纪地层不会出鱼类化石。故选A。(2020山东德州夏津一中月考)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证明当时发生了以多细胞动物在海洋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事件。据此完成1314题。13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地层所属地质年代是(B)A前寒武纪B古生代早期C古生代晚期D中生代
9、14该次生命大爆发时期地球表层出现了大量的(B)A单细胞动物B无脊椎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解析第13题,材料信息表明,该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寒武纪处于古生代早期,因此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地层所属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早期,选项B符合题意。前寒武纪出现在寒武纪之前,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出现在寒武纪之后,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第14题,材料信息表明,该次生命大爆发时期出现在寒武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地球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选项B符合题意,单细胞生物出现于地球演化的初期阶段,材料信息表明,当时多细胞动物在海洋
10、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排除A。爬行动物出现于中生代三叠纪,排除C。哺乳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白垩纪,排除D。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用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回答1516题。15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C)A外核、内核、地核B地壳、地幔、地核C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1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A)ABCD【解析】第17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所以a为上地幔顶部,b为地壳,c为岩石圈。第18题,由于石油为液态物质,所以横波不能通过,纵波传播速度
11、变慢。读地震波速度随地壳深度变化图可知,符合题意。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718题。17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18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B)A海平面 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面【解析】第17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指莫霍面至地表的距离,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所以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故D正确。第18题,莫霍面平均厚度为20 km,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7 km,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 k
12、m。则10 km处可以表示莫霍面。科学家近期在南京发现最古老的化石花标本,这一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大约5000万年。那时盘古大陆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恐龙称霸陆地。读图回答1920题。19. 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C)A古生代石灰岩层B古生代大理岩层C中生代粉砂岩层D中生代石英岩层解析据材料可知,化石花与恐龙处于同一时期,恐龙是中生代的动物。此外,化石一般情况下处于沉积岩中,粉砂岩属于沉积岩。20. 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A)A石油 B花岗岩 C硫磺 D铁矿石解析化石花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储存在沉积岩中,石油也是沉积作用形成,多存在于沉积岩中。二、综合题(4
13、个小题,共40分)2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8点59分57秒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阅读图文,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当日,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大致为中的_处,当天的月相为_下弦月_,海洋形成_小_(大,小)潮。(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文昌_,发射当天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酒泉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文昌_。(3)从“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表面影像可以看到月面的基本形态是_环形山(月坑)密布_,虹湾是一片相对_低平_的地区。(4)地球上的人看月球,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_月球自
14、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都相同_。解析第(1)题,“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8点59分57秒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根据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大致为中的处,农历八月二十四,当天的月相为下弦月;海洋形成小潮(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时形成大潮)。第(2)题,读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文昌;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酒泉;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最大的是文昌。第(3)题,主要考查了月球表面的形态。从“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表面影像可以看到月面的基本形态是环形山(月坑)密布;
15、虹湾是一片相对低平的地区。第(4)题,地球上的人看月球,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月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都相同。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在帕斯塔萨河上,由太阳能驱动的独木舟被当地人称为“水上公交车”,他们认为这是解决当地交通问题最理想的选择。该独木舟采用全薄膜太阳能驱动,薄膜电池具有厚度薄、易于大面积铺展、弱光性好(光线较弱时也能发电)等优点,但要转化出等量的电能所需要的面积巨大。下图为厄瓜多尔地形和城市分布图。(1)简述在帕斯塔萨河上推广全薄膜太阳能独木舟的不利条件。(2)薄膜电池优点众多,缺点也很明显。请列举薄膜电池的缺点。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区,云量多、云层厚,
16、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多;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地广人稀,对航运需求量少;当地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2)光电转化效率低;薄膜铺展面积巨大;受太阳辐射强度与时间影响,稳定性差。解析本题组以由太阳能驱动的独木舟为背景,考查了在帕斯塔萨河上推广全薄膜太阳能独木舟的不利条件、薄膜电池的缺点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1)根据材料可知,全薄膜太阳能独木舟由太阳能驱动的独木舟。读图分析可知,帕斯塔萨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云量多、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多;上游河段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域内城市少,地广人稀,对航运需求量少;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不利
17、于推广全薄膜太阳能独木舟。(2)根据材料“该独木舟采用全薄膜太阳能驱动,但要转化出等量的电能所需要的面积巨大”可知,薄膜电池的缺点有光电转化效率低,薄膜铺展面积巨大,受太阳辐射强度与时间影响,稳定性差。23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问题。(12分)(1)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_或_(填序号)地层,该时期应为_海洋_环境。(2)地层可能找到_爬行_动物化石,在该类动物繁盛时期的气候、植被特点为_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_。(3)研究发现当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_(填序号)地层能找到。在该成煤期_裸子_植物出现,_蕨类_繁盛。(4)根据岩层的形状推测该地区岩层经历了_构造_运动,该运动是_矿产_
18、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解析第(1)题,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海洋中,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 地层,该时期应为海洋环境。第(2)题,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当时气候暖湿,裸子植物繁盛,地层为中生代,可能找到爬行动物化石,在该类动物繁盛时期的气候、植被特点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第(3)题,古生代晚期的石炭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期,地层古生代晚期能找到丰富的煤矿。当时裸子植物出现,蕨类繁盛。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发生了弯曲和断裂,构造运动使得岩层出现弯曲和断裂,构造运动也是矿产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24(2020山东菏泽一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19、,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3日5时2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38.0N,100.4E)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材料二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丙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比,上海从莫霍界面传至地表用时较_短_,原因是_上海附近地壳较薄,地震波传播用时短_。(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地震波_。(3)图乙中A为_横波_,B为_纵波_,请说明判断依据_地震波横波传播速度慢,
20、纵波传播速度快_。(4)指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从西(北)向东(南)递减_,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地震的震源位于_地壳_(“地壳”“地幔”或“地核”)。解析(1)根据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上海海拔低,地壳厚度小,故地震波传播用时短。(2)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所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3)读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图示A的传播速度较B慢,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横波慢,纵波快。故判断A为横波,B表示纵波。(4)图示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直接读图即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10 km处,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 km,故判断地震震源位于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