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乡土中国读学术名著,晓中国社会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文化著作。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民族文化心理的认识,反思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历史局限,学习学术论著类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培养探索创新意识,提高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梳理思路结构,理解核心概念,把握基本观点,品读语言风格,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关键,也是学术论著类整本书阅读的通则。学术著作往往以核心概念为基础构建论述体系,表达研究者思考探索的成果。因此,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应学会梳理全书的结构体系,解释书中的核心概念;在理解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赏析语言特色。我们在高三复习它,
2、首先要温习原著,保证从整体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识记、理解和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题型,对文本进行分解细化,由整入散,保证能从细节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赏析、探究和表达等。一、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
3、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二、写作背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三、写作目的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探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四、内容简介1主要内容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地说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
4、需要。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而形成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2各篇简介第一篇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展现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
5、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第二篇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第四篇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同心圆波纹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第五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
6、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第六篇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第七篇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有隔阂的原因。第八篇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第九篇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副作用。第十篇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
7、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第十一篇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的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第十二篇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第十三篇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
8、然。五、全书结构六、写作意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作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七、
9、写作特点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2大量列举实例。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邀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是“事实胜于雄辩”。3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
10、事。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引用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颜渊问“仁”的对话等。这些引用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学识的渊博。4多处运用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一篇中用波纹与柴捆的不同比喻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一篇中用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5清晰的框架感。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一、
11、理解重要概念【命题形式】作为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中有很多概念。理解概念是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要求,对概念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下定义等。【典型例题】1下列对乡土中国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相对,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B“团体格局”是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有一定界限,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C家族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以父子为主轴,它的大小随着事业的大小而变动,但都遵循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D教化权力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是长幼之序,指年长的对年幼的有强制
12、的权力,这种权力在文化稳定的时代会逐渐缩小。D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概念的理解。D项,“这种权力在文化稳定的时代会逐渐缩小”错。结合原文“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可知应当是在文化不稳定的时代教化权力会缩小。2下面运用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某些现象,不恰当的两项是()A“叶落归根”很多海外游子晚年都会想念家乡正是地缘关系的反映。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挖洞。”这种判断是用血缘关系来给人定位。C在某地生活的“籍贯”是外地的人结成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地缘不是血缘。D饭店里几个人吃
13、完饭之后争着付账,正是不想欠对方人情,因为没有血缘关系。AD解析: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的分析考查对“血缘与地缘”概念的理解。A项,“很多海外游子晚年都会想念家乡”不是地缘关系的反映。D项,“因为没有血缘关系”错,几个人争着付账,体现的应该是地缘关系,与有无血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3阅读下面摘编自费孝通先生乡士中国差序格局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14、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1)根据以上内容,给“差序格局”下一个定义。(2)西洋社会团体格局与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区别是什么?答案:(1)差序格
15、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自己为中心,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具有伸缩能力的人际关系格局。(2)西洋社会是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的群体(圈子)。西洋社会中团体的界限分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群体界限模糊不清,范围可大可小。西洋社会团体成员地位较为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群体成员是有等差次序的。【解题技法】总体上看,理解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首先要梳理每一章节出现的专有概念,明确其具体内涵,并理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梳理作者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具体来说,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理解。理解重要概念若离开
16、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是无法准确理解的。因为词语或句子都具有临时的意义,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要理解这个临时意义,就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语言环境)。2根据文章主旨去倒推词语的含义。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总是有中心的,也就是有主旨的。文章的词语和句子都是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都要聚焦于中心。故此,理解一个词语或概念,用文章的主旨去进行倒推,也是快速理解词语意思的简便方法。3给概念下定义。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被定义概念”即“种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
17、其他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另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第二步: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第三步: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
18、邻近属概念”的公式。通常表述为“(被定义者)是(种差)的(邻近属概念)”或者“(种差)的(邻近属概念)叫(被定义者)”。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边练边悟】1下列诗句与选段中提到的风俗所体现的内涵最为贴合的一项是()乡土中国中,作者记述了这样一个风俗:“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19、恐迟迟归。(唐孟郊)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C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宋王安石)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C解析:本题考查对风俗这个概念内涵的理解。A项,该诗反映的是浓浓的母爱。B项,该诗反映的是主人公志得意满,衣锦还乡。C项,该诗反映的思乡情愫,是游子的共性,不是一方一俗。D项,诗句中“故乡水”三个字带有浓郁的乡土风俗特点。我们时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风俗。2根据乡土中国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对应概念的序号。团体格局差序格局礼俗社会面对面的社群(1)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比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
20、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是对乡土社会的描述。(2)在乡土社会,人们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熟人能天天见面,能以声气辨人,甚至能凭脚步声辨人,社会学上称这种环境为。(3)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这描述的是。(4)“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种“有机的团结”,是对的定义。3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有关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系列概念,并作出了具体阐释。比如,他以西方“法理社会”概念作为乡土中国“礼俗社会”概念的对照。再如,他在文
21、中指出“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白鹿原第六章讲到,白鹿原上的“圣人”朱先生为白鹿村人拟出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曰乡约。族长白嘉轩把它带回去后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后来又将条文刻在青石板碑上,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召集族中十六岁以上男子每日诵读学习。乡约以族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号召族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克己修身,齐平其家,和睦乡里。白鹿村乡约还规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注:学堂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处罚的方式包括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请运
22、用费孝通乡土中国里“礼治秩序”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上述材料反映出的“礼治”特征。答案:乡土社会是依靠“礼治”维持秩序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乎“礼”的行为才是对的;“礼治”不靠外在权力推行,而是通过教化使人敬畏,服膺,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克己。二、分析论证思路【命题形式】乡土中国论述严密,思路清晰,考查论证思路可从整本书的角度分析全书的论证思路,也可分析某一段的论证思路。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典型例题】1下列对乡土中国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构筑的理想社会,和“生于斯、死于斯”一样,都体现了乡土社会生活安定
23、、历世不移的特征。B作者以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的事例,论证了圈子范围会即刻缩小,即使是最亲近甚至有血缘关系的人与“自我”构成的也是一个可“伸缩”的圈子。C“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的观点,即从自我中心出发去“立人”和“达人”。这一观点与墨子“兼爱”的观点相同。D孔子在具体说明“仁”是什么的时候,得回到“孝悌忠信”这一类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C解析:C项,“这一观点与墨子兼爱的观点相同”理解错误。墨子的“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仅对儒家“爱有差等”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2
24、阅读下面再论文字下乡的选段,分析其论述思路。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
25、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答案:本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先
26、提出“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的观点。然后按照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讲人和动物关于“学习”的本质区别,即前者靠“记忆”打破时间的阻隔,后者靠“生理反应”支配;第二层深入分析人和动物的“学习”的不同机理,指出人比动物多一个象征系统(词)帮忙;第三层进一步指出人和动物在和时间的接触上的不同,即动物是一条直线的,而人是靠概念(词)和时间接触,更加复杂。【解题技法】乡土中国是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的现象来形成概念的,又是怎样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进行阐释的。不仅要知道结论,还要注意形成结论的过程,看作者怎样通过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提出和
27、研究问题,获得新的理论发现,甚至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2)体现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表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表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表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表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表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3)修饰、限制性词语:表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表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表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表数量(
28、具体数据、比例等)。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表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1)统摄全篇的句子,如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从而把握文
29、脉。3简短批注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起表明中心、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应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提醒作用。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1梳思路,明结构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厘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段落之间和语句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
30、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但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2会文意,释观点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究竟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3理材料,定意图梳理文章中的事例材料,将材料与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相参照,明确作者引用材料的意图。4明关键,细比对注意在句子关联处“瞻前顾后”,明确概念、句子层次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明确句子层次及作者写作思路。另一方面注意在细节处咀嚼。如重要句子(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小结句)含意、事实论据的完整意思、论证的观点。特别注意选
31、项的侧重点(立论前提、论证角度、论证思路)及关键点(敏感点)。比对时,要抓住敏感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思考文中暗含的要素,做到宏观与微观的全方位比对,最终确定答案。【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血缘和地缘中的选段,完成问题。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
32、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有删改)这段文字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答案:首先,明确地缘的概念,运用对比论证将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进行对比。其次,具体分析地缘的重要特点契约的三个阶段(约定、进行、完成)。最后,进行总结,点出乡土社会缺少理性,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转变。三、筛选整合信息【命题形式】阅读乡土中国,总体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阅读这类著作,除了关注作者运用的材料、提出的概念,以及作出的理论阐释之外,还要看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什么创造,这种创造经历过怎样
33、的探索,具有怎样的价值。这就需要筛选整合信息的阅读能力。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等。【典型例题】1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说他日常接触的都是那些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即“面对面的社群”。(文字下乡)B镜花缘里描绘的君子国,“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这正体现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文质彬彬,文明慈善。(礼治秩序)C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仅宁德市各县市之间的方言就不尽相同,并且受普通话影响较小。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乡土本色)D云南乡下的一种钱会,不找同族亲属入会,以
34、防社会关系折断。这说明血缘关系使各人得以多方面和长期互相依赖的同时,也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血缘和地缘)B解析:B项,“这正体现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文质彬彬,文明慈善”理解错误。礼治秩序一章说的是“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2综合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并分析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答案:空间:熟人社会(面对面的社群)中,直接接触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时间:乡土社会中人的生活是定型的,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根本用不着文字帮助记忆。【解题技法】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一般采用先分析再综合的方法。从最足以表明作者观点、最能表明说
35、明对象特征的文段入手,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抓住其基本特征,并根据文中相关因素作出准确判断,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有时对答案有字数限制,所以必须简明扼要,无论是摘录组合还是提炼概括,在内容上都要求准、求精。【边练边悟】1下列对乡土中国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江西医生在南极种菜”“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种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深层次上也可看出“以土为生”是中国精神之“根”。C我们的籍贯不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而是取
36、自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没有受到血缘的影响。D在中国的传统结构中,每一家都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家庭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C解析:C项,说法错误。血缘和地缘一章中说的是“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2下列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
37、会之根源,都在于此处的“乡土性”。B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C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出于乡土社会的本质。D费孝通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没有团体,西洋社会是有团体的。D解析:D项,“中国的乡土社会没有团体”错。根据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在他们,团体是生活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可知,中国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团体,而是“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四、微写作【命题形式】作
38、为一部研究我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论著,乡土中国概念明确,观点有启示意义,语言风格独特,研究方法科学。对于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分析、借鉴。微写作形式灵活,可以多角度考查我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可能考查对文中观点的理解,评价某一写作特点,用文中观点来分析某些社会现象、对某些社会问题提建议等。【典型例题】乡土中国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请你为乡土中国拟写一篇介绍词,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向高一新生介绍这本书,不少于50字。答案:示例:全书由十四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作者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
39、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引用了大量西方名人名言和理论报告作为补充论据,比如俄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史禄国、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还有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等,权威而且强有力的论据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字为文章增色不少。【解题技法】1审题辨题,有的放矢。审清答题要求和答题内容是做好微写作的头等大事。审题,即要做到对题目要求的审理,做到内容上的符合要求;辨题,即分辨题目考查的是哪种微写作形式,做到形式上符合要求。2巧妙切入,以小见大。微写作取材要小,要善于借助“抓典型”和“给象征”的手法,借助生活经验,以眼前小事物、小细节、小话题反映重大内容、人生道理、社会主题
40、,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对说明、评论来说,需要在契合主题的前提下,选用小的切入点。3生动展现,关注细节。一般来说,内容上要有独特的视角,要根据所描写事物的特点,巧妙适当适度进行;形式上要条分缕析,抓住细节层层展开,准确形象地表达体验和感受。关注细节,记叙要抓住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属性联想想象,正面描写要抓住细节,侧面描写要抓住最恰当的时间、地点、人物,利用巧合、误会、反差、歧义、景同情异等手法进行议论抒情。记叙描写如画龙,抒情议论是点睛。4写好微评论。基本思路是:从材料中筛选、概括出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对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阐释和分析;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和评价,横向比较要注意不同思想的异
41、同,纵向比较要结合现实,看它在当今社会和时代中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缺点和不足有哪些;总结,结合现实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总之,微评论都要从评论的对象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予以总结。【边练边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读完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四篇文章,结合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农村的落后现象,为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丽家乡写一份建议。要求:以乡土中国中的四篇文章为理论依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力求深刻,不少于300字。示例:中国是一个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国度,不管历史如何前进,也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中国乡土性的社会根基是很难动摇的。就目前来看,农村需要发展,乡里人是中
42、国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要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要因地制宜,学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吸取别人先进的致富经验,进行创新种植、养殖和各种加工经营管理,改变落后的贫困面貌。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亲情和友情仍要守住“孝”“悌”和“忠”“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可以在人群聚集的乡村设立移动图书站,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乡民学习文化的意识。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手抓,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五、信息性文本阅读【命题分析】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论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很适合用来考查信息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预测其命题形式可能为:直接选取文中的几个段落
43、作为阅读材料,或选取文中的段落和相关论题的其他作品中的段落组成非连续性文本来命题。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简答题的组合。解答此类考题,需在整体把握全书内容的基础上,精读所给文段来答题,可借鉴信息类文本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
44、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社会学上称之为“面对面的社群”。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在面
45、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在亲密社群中可用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从时间方面而言,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的记忆。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46、“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投无缺。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帮助他们
47、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材料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费孝通先生笔下20世纪40年代的那个“乡土中国”早已成为历史。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离开村庄的人群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形成了“半主体熟人社会”甚或“无主体熟人社会”。村民的流动也削弱了传统聚落的凝聚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农民开始排斥传统束缚。文字早已下乡,新时代的中国,还需要“文学下乡”,解决从历史的视野完成
48、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的问题。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真实呈现新乡村的发展变化,文学就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之一。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但他们的经济生活也曾长期处于“洼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描写和叙述这个反差,解析它的历史原因、过程和结果,准确阐释今昔之间、世代之间的发展背景、进程和方向,探析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以及新乡村的历史性巨变,正是文学需要着力开掘的地方。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要以文学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脱贫攻坚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
49、出新气象、新风尚、新人物。现在正处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用文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是人民的文学。近年来,乡村叙事比较流行。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作家的乡土中国书写沉湎于顾影自怜、无病呻吟,甚至打着非虚构的幌子贩卖营销其虚构的乡土之作。他们或夸大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或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
50、善美。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因此,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应该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摘编自光明日报:丁晓平从“文字下乡”到“文学下乡”,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下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下乡运动的推行缺乏现实需求,直接反对推行文字下乡运动。B文字下乡运动主要工作是提高农村老百姓的识字率,开办乡村学校是其措施之一。C20世纪40年代,文字下乡运动受到了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抵触,推行效
51、果不理想。D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字下乡在今天成为可能。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A项,“直接反对推行文字下乡运动”错,原文说“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可见费孝通并非反对文字下乡,而是认为当时的中国乡土社会中,文字并非必需的。B项,“开办乡村学校是其措施之一”错,原文说“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
52、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可见作者认为仅仅开办学校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C项,“受到了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抵触,推行效果不理想”无中生有。原文是表达费孝通先生对于当时的“文字下乡”的看法,并没有说老百姓抵触,推行效果不好。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的孩子因为缺乏学习的环境,所以识字量并不多,这与他们的学习能力无关。B在乡土社会,熟人之间的交流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接触阻隔,文字反而显得多余。C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文学下乡”的应有之义。D“文学下乡”,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议题。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
53、括信息的能力。D项,“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议题”错,原文说“一些作家他们或夸大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或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善美”“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可见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这并非“主要议题”。3依据材料一相关论述,下列说法中,论据与观点不相匹配的一项是()A补充论据:老师带城里的学生下乡,田野里长着玉米,有一位学生惊喜地说,今年小麦长得这么高。(观点:是否能准确区分玉米和小麦,这是知识问题,不
54、是智力问题。)B文中论据: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观点: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C文中论据: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观点:“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D补充论据:民间戏班的技艺传承,多源于师徒相传或来自父辈的口口相传。(观点:在乡土社会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55、,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作为论据,论证的是“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的记忆。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而不是“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4材料二说:“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请结合材料,说说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人与人的关系发生改变,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了“半主体熟人社会”甚或“无主体熟人社会”;农民思想发生改变,勇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不愿受传统束缚;精神需求发生改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5当代作家怎样才能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请结合
56、材料分析概括。答案:直面当代中国基层发生的新变化,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以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为核心议题,发现、记录、讲述当代中国新故事,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不可将其作为主流议题,甚至放大问题,要警惕虚构乡土之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
57、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
58、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
59、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
60、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
61、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礼俗社会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C解析:A项,“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错误。由原文内容可知,“隔膜”是乡土社会的特征。如果是同一村落,是没有隔膜的,但如果不是同一村落,则是有隔膜的。B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表述为“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
62、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所以,原文说的“礼俗”并非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原则。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原文出现在第六段末尾“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
63、心”。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B解析:B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由原文“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原文是说因为“熟悉”。8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
64、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C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解析:D项,“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依据文意,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的个体生活在一起并没有具体目的。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社会的乡下人被称“土气”。答案:“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种地谋生。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下人的生活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10结合文意,简要概括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答案:乡土社会具有地方性,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