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665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清单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 列国纷争(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史称“_”。(2)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_”。2. 华夏认同(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社会发展相对先进,自称为“_”,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 经济发展(1)农业:_开始使用,_也得到推广,各国兴建水利工程。(2)手工业:_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商业中心城市。2.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1)经济:_

2、,奖励耕织;大家庭拆散为_;“废井田,开阡陌”。(2)政治: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什伍连坐;推行_制。(3)军事:奖励_。三、孔子和老子1.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思想核心:“_”。(2)政治主张:“_”,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行一定的改良。(3)教育贡献:主张“_”,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推动私学发展。(4)典籍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后成为儒家经典。(5)其思想和言论记载在弟子整理的_中。2.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1)思想核心:“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2)哲学思想:体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还包含朴素的辩证法。(3)政治主张: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_,退回到小国寡民的

3、时代。四、百家争鸣1. 背景(1)社会处于_时期,新旧政治势力纷纷提出政治主张。(2)新兴的_阶层崛起。(3)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2.概况3.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也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课时速练(限时5分钟)1.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2.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

4、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3.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 重农抑商B. 实行什伍连坐C. 奖励耕织D. 按军功授爵4.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 生产力的发展B. 争霸战争频繁C. 思想文化繁荣D. 社会动荡变革5.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6.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能够“满足”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清单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二、铁制农具牛耕冶铁重农抑商个体小家庭县军功三、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论语道无为而治四、大变革士仁政兼爱非攻法课时速练1. D2. B3. D4. D5. A6.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