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 欧洲和北亚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主要位于35N与北极圈之间,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2)海陆位置: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_,南临_,北临北冰洋。欧洲西部大西洋地中海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_的大洲,主要平原有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受冰川作用明显),主要山脉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深受_影响:湖泊多,峡湾海岸、部分平原呈波状起伏。(2)河流特点:河网较密,水量充沛,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高。最低冰川主要河流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_的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注入_。莱茵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发
2、源于阿尔卑斯山,注入_。(3)气候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_。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最多黑海北海增强3居民(1)人种:以白种人为主。(2)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沿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3)人口增长:是自然增长率最_的大洲。4德国(1)位置经纬度位置:48N54N,8E12E,东一区,10E 和 50N 是东西和南北中分点。海陆位置:处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邻国有 9 个国家。低(2)地形地势地势南_北_,呈阶梯状;北部是_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土壤贫瘠、粗放牧业、人口
3、较稀;中部是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是_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河谷盛产啤酒花。(3)工业经济: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第二贸易大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区:传统工业区;_周围:新兴工业区。高低波德巴伐利亚慕尼黑工业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4)城市_: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_: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_: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柏林汉堡法兰克福一、区域气候特征1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其表现
4、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春温低,秋温高,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2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1)海陆位置的影响西欧很像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被大西洋海水紧紧包围着,地形破碎,多深入大陆的海湾和内海,使全欧洲离海都比较近,这使得整个西欧都能深深地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2)大气环流的影响整个西欧都处在北纬3660的西风带范围内,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在西风常年不断的吹拂下,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且分布均匀。(3)地形的影响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北部有斯堪
5、的纳维亚山脉,两边高山挟持,中部平原向大西洋敞开,西欧正处在这个敞开门户的前沿,这样的地形地势,十分有利于西风的深入,也加深了西欧地区气候海洋性的程度。(4)洋流的影响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显著。3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差异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4欧洲西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终年温和多雨,多云雾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2)地中海气候与农业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农业生产受水源
6、不足的影响较大。一般发展地中海式园艺业,种植蔬菜、花卉、柠檬、无花果、油橄榄、柑橘、葡萄等。(3)盆地、河谷地带因地势较低,热量较充足,水源充足,一般发展种植业。二、欧洲西部发展经济的条件1德国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德国西部莱茵河支流鲁尔河流域是重要的煤炭产区,东部褐煤和钾盐产量居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采煤、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在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发展了电子、仪器制造等部门。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境内各大河间都有运河相通,水运便利。因此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7、基础上的。不利条件:资源(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主要靠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2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自然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较大且变化小;最低月均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区内人流和贸易物流量大,对水运有迫切需要。例1(2017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
8、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
9、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的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或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
10、入侵等环境问题。【解析】(1)解此题需要看清限制性要求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也就不外乎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高,不要人工增温,虽然该地干旱少雨,但是有深层地下水及滴灌技术发展,这都是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农产品出口到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可以从运输距离、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产品特性等方面分析。(3)分析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窗口竞争力的作用,集群式发展便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加强优良品种培育,相互协作,减少无序竞争,形成品牌。(4)这是个开放性设问,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赞同,可以从扩大生产规模,可
11、以利用原有的优势条件,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等方面回答;不赞同,可以从该地水资源缺乏,及大规模生产后可能导致市场价格降低等方面回答。例2(2017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
12、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解析】(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西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
13、、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即匈牙利的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由此推断,该地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同时据图可知,汽车工业分布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国内外市场广阔。1位置和范围(1)欧洲东部:西起_
14、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人口的_。(2)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西起_山脉,东到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到哈、蒙、中边界,地广人稀。欧洲东部和北亚1/2波罗的乌拉尔2俄罗斯(1)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里海,北临北冰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特点:较为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_;中西伯利亚_;东西伯利亚_。平原高原山地(3)气候以_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短促,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北部有极地气候,
15、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4)河湖_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被俄罗斯民族称为“母亲河”。西伯利亚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有凌汛。温带大陆性伏尔加河_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5)资源森林资源: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西伯利亚地区及东欧平原北部)。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_:库尔斯克,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_: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_:库兹巴斯煤田。贝加尔湖里海铁矿石油煤矿(6)工业以_业为主的工业,有四大工业区,多建在资源产地,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
16、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7)农业耕地面积广大,_平原和_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有小麦、马铃薯、亚麻、甜菜、向日葵等主要农作物,但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8)交通:_运输为主,以_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构成第一亚欧大陆桥)。重工东欧顿河铁路莫斯科(9)城市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名胜古迹有红场、克里姆林宫。_:_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_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_: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
17、响)。_:位于贝加尔湖畔,铁路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太平洋摩尔曼斯克伊尔库茨克1俄罗斯气候特点及成因(1)特点:以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成因: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60N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受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少,故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地处亚欧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日光微弱,气候呈寒冷、干燥、少雪、少云的特征;东部、南部地势较高,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寒冷的程度;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
18、尔霍扬斯克等,均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就很多,又有从山上滑下的新鲜冷空气的补充,使这里成为酷寒之地,又称“北半球的寒极”。2交通(1)俄罗斯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国土辽阔;经济发达,东西部经济差异显著,运输量大,内河较多,但冰封期长,航运价值不大。(2)内河航运能力有限:河流结冰期长,并且有凌汛;河运联接方向与资源及经济发展不协调;河流沿线人口稀疏,城市稀少,经济落后,对运输要求不高。(3)海运能力有限:俄罗斯海岸线长,但所处纬度高,海域结冰期长,通航能力有限;北冰洋沿岸唯一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是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且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海沿岸港口与外洋之间的联系都要经过别国海域
19、。3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1)农业条件评价俄罗斯北部气温较低,是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水热配合欠佳,大部分地区是高原,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东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但多为山地,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只有东欧平原中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也有伏尔加河和顿河流经,水热配合较好,以喜温凉的小麦、马铃薯、亚麻等作物为主,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2)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纬度位置高,气温低,热量资源不足,所以农作物品种较少,同时农产品产量不稳定。(3)农业特点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4)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
20、河流域和顿河流域。(5)主要农产品及分布小麦东欧平原:南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甜菜东欧平原中西部、西南部向日葵东欧平原南部亚麻东欧平原北部4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大部分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因而经济实力仍然较强。(2)工业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钢铁、机械、化学、核工业、宇航等工业是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工业发展缓慢。(3)工业布局以“煤铁复合体型”为主俄罗斯各种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这些资源丰富地区形成工业区和工业中心。(4)工业分布不平衡,有向东扩散的趋势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在其领土的欧洲部分,而乌拉尔
21、山以东的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但开采利用较少。近几十年来,随其欧洲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工业区的“过饱和”,加快了其东部地区的开发,工业重心有向东移的趋势。5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 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莫斯科、圣彼得堡资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 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有色金属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有多种有色金属矿,附近煤、铁、石油资源等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新西伯利亚煤、有色金属等丰富6.我国西部开发与俄罗斯的东部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俄罗斯东部地区 地形 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以
22、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严寒、水资源较充足 河流 以内流河为主,水量较小以外流河为主,水量较大 植被 以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为主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以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以铁路运输为主例1(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23、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
24、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4)指出在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
25、的优势。俄罗斯优势:资源(能量、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一带一路”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背景资料,考查了交通建设的影响、工业分散等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一带一路”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1)首先审题要准,题目要求港口的建设对该项目和周边区域发展的影响,且特别强调经济价值。据材料可知,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具有资源优势,而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俄罗斯配建港口可满足运输量大的要求,保证该项目的建设和顺利运营,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
26、济价值应从扩大对外联系角度考虑。据图可知,该项目基地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可以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活动基地;同时扩大周边区域对外联系路径,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2)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和工业分散的好处。由材料可知,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据图可知,该项目纬度较高,永久冻土层和极寒气候对建设不利,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可减少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难度;同时工业分散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不同区域的工厂同时生产,可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3)结合世界石油运输航线分析。据材料可知,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市场
27、是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开通该航线后可大大缩短太平洋沿岸国家进口石油的距离,节省燃料和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降低销售价格,占领销售市场。(4)据材料可知,俄罗斯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资源勘探、开采和液化技术;中国参与设计和建造,大部分模块在中国工厂生产建造,说明中国在制造业实力、运输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且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大,具有市场优势。例2(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
28、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解析】(1)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
29、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2)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而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3)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
30、2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河只参与内陆循环B该河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C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D该河最终注入里海【解析】河流为多瑙河,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故A错误;该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最终注入黑海,故B错误;该河流流经9个国家,为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故C正确;该河发源于德国南部山地,最终注入到黑海,故D错误。C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著名的小麦产区B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高原,北部是平原C冰川地貌广布D图中褶皱山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解析】该区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带,故A错误;地势南高
31、北低,南部是山地,北部是平原,故B错误;该区域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地貌广布,故C正确;图中褶皱山为阿尔卑斯山脉,是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故D错误。C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中五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位于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B两国均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C国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D国多火山地震,以平原为主【解析】国为爱尔兰,位于欧亚板块内部;两国分别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因纬度较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较小;国为意大利,因其中小企业数量大、发展快,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国为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以山地为主。C4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国的某岛屿旅游。导游温馨提示:a.
32、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b.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c.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d.游泳一定要带好防晒用品。上述提示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a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B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C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Dd正午时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A【解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多晴天。白天气温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气温低,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的日较差大,故A正确,B、C错误。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不能直射,故D错。三叉戟纪念塔在瑞士境内,三个戟分别指向德国、法国和瑞士。读图完成56题。5景观图中的河流是()
33、A莱茵河 B罗讷河C阿勒河 D萨林河【解析】三个戟分别指向德国、法国和瑞士,说明该河流位于三国交界处,从图中可以判断为莱茵河。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瑞士地形平坦,河网纵横B该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莱茵河是德国和法国、瑞士、奥地利之间的界河D瑞士境内罗讷河的流域面积大于莱茵河【解析】图中有多条河流发源于瑞士,故瑞士地势较高,A项错误;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项正确;莱茵河并不是德国和奥地利的界河,C项错误;瑞士境内罗讷河河段较短,而莱茵河河段较长,流域面积较大,D项错误。B读俄罗斯局部区域图,完成78题。7图中E、F、G、H四地为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的是()AE地 BF地CG地 D
34、H地【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主要为俄罗斯,由于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因此,种植业的发展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E、H两地的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业发展条件较差,A、D错误;F地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形条件较差,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错误;G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适合农业的发展,是小麦的集中产区,C正确。C8甲地区为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陆交通便利 B劳动力丰富C科技发达D矿产资源丰富【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该地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D正确。D读世界某区域图和该区域
35、内A、B、C三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911题。9顿河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下列有关其“静”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B河流流速缓慢C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水量较少且稳定D河流结冰期长,河面长期处于封冻状态,“静”显其中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主要是平原地形,顿河流速缓慢;据气候资料图可知,顿河流域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河流水量较为平稳;顿河流经地区一年中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短,河流封冻期短。10图中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是()A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B农药大量使用,使土壤里的
36、微生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灭杀C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不利于有机质积累D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流速缓慢,易遭受洪灾威胁A【解析】土地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土壤污染严重,造成土壤里的微生物减少,这是对所有类型土地的影响,不是单对黑土地的影响;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当地地势平坦开阔,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河流水量较少且稳定,洪涝灾害少。11据图中信息,推测里海沿岸的古气候类型可能是()A热带沙漠气候 B极地气候C温带沙漠气候 D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解析】读图可知,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
37、经生物资源丰富,故该地古气候类型可能是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D二、非选择题12(18附中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1)简述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判断依据。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降低,农业生产方式由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副极地低气压带
38、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_(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第一产业: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第三产业:利用独特的极地风光(森林广布,北极圈以北有极光现象),发展旅游业。(4)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气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沿海,且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交通: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13(18一中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捷列克
39、河,源出大高加索山,注入里海;长623千米,流域面积4.32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30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沿河建有两座水电站,沿河主要城市有弗拉季高加索、莫兹多克等。下图为捷列克河流域示意图,图中三角洲所在的洼地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1)说明M地以上河段的流量占总流量比重较大的原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距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地势较高,气温低,相较于M地以下河段大陆性气候而言,蒸发弱;下渗情况较M地以下河段轻。(2)简述捷列克河三角洲建设天然牧场的有利条件。洼地地形,平坦开阔,面积大;洼地水分较多,草类等沼泽植物茂盛;水源丰富。(3
40、)分析捷列克河三角洲不合理地发展畜牧业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天然放牧场的长期和过度使用,会使单位面积的载畜量逐渐降低,使土壤表层板结,透水性能变差;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牧草种类越来越少,植物量逐渐减少,牧草品质下降。(4)对于捷列克河水电站的开发有以下两种观点,试选择一种进行说明。水电站建设会对河口生物量产生影响,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建设会对流域产生积极影响,应该建设。支持。水电站建成后导致入海水量和入海泥沙减少,水生生物养分减少;大坝影响生物洄游,导致河口水生生物数量减少。或支持。水电站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流域的水能资源优势;可以满足沿河大城市对能源的需求;可以利用水电站形成的水域条件发展养殖、观光旅游等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