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29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浙江专用 人民版》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 1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8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编题)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罐头”“番餐之味”等关键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故选D。A、B、C三项均与史实或材料不符。答案D2(2013苏北四市模拟)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

2、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正确。错在“彻底”摒弃上,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得不到体现。答案B3(原创题)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党人即动员群众剪辫。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这从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

3、和深入人心 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 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解析辫子是专制的象征,脑袋里的辫子不好剪反映的是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答案C4(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此评论不妥的是()。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容较为稳定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以及“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可以判断当时中苏关系友好、社会主义国际

4、阵容较为稳定,同时也表达了一定的政治倾向。A项与史实不相符合。答案A5(原创题)当筑造铁路的权利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导建成了淞沪铁路(右图为当年淞沪铁路公司上海站)。这些资料说明了()。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受西方影响,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C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比较关键,淞沪铁路的修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人对交通近代化的期盼,从而使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故选B项。由“1898年”排除A、D两项;189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答案B6(改编题)上海世博

5、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C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有轨电车解析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乘船走水路,故排除A、B、D。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故选C。答案C7(改编题)2012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解析题干

6、四个选项所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27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20年。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故答案为D项。答案D8(2013临沂模拟)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

7、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答案D9(改编题)右图是于江西某古代民居中拍摄到的“裹脚凳”。凳子最上方横梁为3寸,中间横梁用于缠布,最下方的盒子用于放置药物和香料。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畸形,更是心理的禁锢。最初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A晚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解析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答案C10(原创题)右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解析图片反映的是

8、近代上海的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排除;C项错在“消失殆尽”,民居应是中西结合,服装也是中西都存在,排除;D项中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答案B11(改编题)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A B C 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迅速”等,由此可判断通过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新闻报道和互联网,故答案选C项。报刊杂志有滞后性,排除;电影一般是娱乐功能突出,更具有滞后性,排除。答

9、案C12(2013南京模拟)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A B C D解析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日照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材料二1939

10、年建成的位于上海的“马勒住宅”,是挪威式建筑(图三)。当今上海的西菜馆名气最大的要数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图四)。(1)从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2)上一问中的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6分)(3)材料二涉及到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哪些方面?(4分)(4)结合两组材料,说说近代中国出现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服饰、建筑的变化及原因。第(1)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最大程度地提炼两幅图中的信息,不要只看到服饰变化的一方面,也应看到未变化的一方面。第(2)问,在归纳基础上提炼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共存的结论。第(3)、(4)问,首

11、先要明确中国的服饰、住宅建筑的变化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回答“意味着什么”即从这方面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来思考。答案(1)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服装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2)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3)西式居室建筑、西式饮食文化传入中国。(4)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逐渐对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并反映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12、面,如服饰、饮食、住宅建筑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

13、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刘谦和小沈阳一夜走红的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1)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主要目的:宣传革新主张,唤醒民众。(2)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主要原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的解放;电视和互联网的资讯与娱乐功能的优越性等。(3)原因: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社会上个人追求成功、成名意识的提升;大众媒体生存的竞争;娱乐活动的不断创新;刘谦和小沈阳演出的平民化,贴近了大众的娱乐心态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