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北京朝阳区高三综合练习)金冲及等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记述:“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A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B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C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供依据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的“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
2、”表明新中国取得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良好成绩,使中共中央加快了总路线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故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故D项错误。2(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期间B十年探索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
3、期解析:选A。“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额的44.3%,其余资金大部分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要求“开始有所改变”不符,故B、C、D项错误。3(2016辽宁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 846亿元,年均增长9%。对材料理解正确
4、的是()A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B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C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D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解析:选B。依据材料“以苏联援建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 846亿元,年均增长9%”,可知工业化推动我国社会总产值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只说明中国的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9%,不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速,不能绝对的判断中国领先还是落后,故C项错误;苏联的经
5、济援助对于我国的工业化起到重大作用,不起决定作用,故D项错误。4(2016山东淄博模拟)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中共“八大”的召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解析: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不是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
6、制度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5毛泽东在谈到一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时说:“报告里边有这几个大题目,都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可见,这次会议最主要议题是()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根据材料“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进行分析。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议题,但不是最主要议题,故A项错误;材料“这两个重
7、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说明最主要议题是关于建设问题,故B项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故C项错误;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故D项错误。6(2016江西景德镇质检)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中共的许多构想中,自发革命观体现得非常明显,自发革命观强调人民群众的潜力,认为人民群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凭借其主观意志就能改变他们的自身和整个世界。”下列选项与材料的描述相符的是()A统一战线政策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计划经济体制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解析:选D。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是根据近代中国的革命力量比较弱小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不符合题干
8、中凭借主观意志改变世界的观点,故A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结合近代中国农民占国家绝大多数人口,城市反革命势力很强大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不符合题干中凭借主观意志改变世界的观点,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题干中凭借主观意志改变世界的观点,故C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但是,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党对当时的形势做出了一些错误判断,所以该路线是凭主观意志制定的,故D项正确。7(2016福建莆田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下图是某一时期的纪念状。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对“大跃进”有了
9、客观认识B“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落实C“左”倾思想影响比较严重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可知,此材料为“大跃进”时期关于大炼钢铁的情况,仅凭此材料对“大跃进”不能有客观的认识,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主要针对文化科技领域,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的“大办钢铁运动”“工作积极,干劲冲天,发挥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可以看出当时“左”倾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图片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2016湖南永州模拟)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
10、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解析:选D。这两个公社的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必然性,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的最终奋斗目标并非共产主义,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并非伟大实践,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反映出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梦想,巴黎公社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故D项正确。9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
11、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选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农村,显然与材料“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19591961年我国面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0(2016乌鲁木齐质检)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
12、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倾向于()A赞扬农业生产合作化B打破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C肯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纠正党内“左”的错误影响解析:选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是19531956年进行的,与1962年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2年农村还在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有些地方出现了“责任田”“包产到户”的现象,说明群众认识到人民公社化的弊端,希望以个体经营来取代集体经营,邓小平支持群众做法,故B项正确;1962年农村并没有出现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故C项错误
13、;材料只谈到农村生产形式问题,并没有扩大到党内“左”倾错误,邓小平真正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是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故D项错误。11(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模拟)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C全面实施经济调整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析:选C。“一五”计划实施时间为19531957年,1957年底超额完成,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又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探索时期出现三年经济困难,196
14、0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心是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其中包括实行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精简的主要对象是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精简下来后,动员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2016华中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
15、机,但总算有所增长。这说明“文革”时期()A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B政治运动没有影响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D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解析:选D。据材料“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可知经济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而非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
16、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可知经济还是有所增长,但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故C项错误;据材料“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可知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产品名称单位按人口平均
17、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电力度7.9219.51 144.6514.92714163原煤公斤83.0761.03 498.04 938.094158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501449钢公斤0.995.3376.3255.2106418281棉布公斤7.34*20.2861.4270.382.88.49.6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
18、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材料三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材料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19、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9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8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6分)(4)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5
20、分)解析:第(1)问,分析表格中苏美英工业产量的对比情况,可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此回答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二中的“1953年”“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等关键词,回答第二小问。第三小问,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际背景,应结合美苏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毛泽东起初的设想是农轻重协调发展,这种思想是正确的,据此回答第一小问;后来由于“左”倾思想日益严重,在实践过程中发动“大跃进”,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据此回答第二小问。第(3)问,“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需结合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作答。从国际环境来看
2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都为我国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行。第(4)问,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答案:(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偏差:发动“大跃进”(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3)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
22、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14(2016太原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传画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并加以解读。(24分)(要求: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由表及里解读。)解析:由导言1958年及图片信息中提到“红旗人民公社”,可以将该图片反映的信息定位为人民公社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大跃进”,具体表现为大炼钢铁、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
23、将图片信息与以上知识点相结合,再进行相关解读,解读可以从对相关事件和现象的评价和认识等角度进行。答案:示例:信息一:土法炼钢,出现很多小高炉。解读: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土法炼钢严重脱离实际,造成结构失衡,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影响生态环境。信息二:粮食满囤,庄稼种植很密集。解读: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也是急于求成的“左”的情绪的反映。宣传画本身也反映出当时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特点。信息三:画中出现公共食堂、图书馆、医院、幸福院(敬老院)、幼儿园、百货商店等机构。解读:一方面在客观上说明人民公社重视社员的生活质量提升;但另一方面,宣传画带有政治色彩,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状况。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