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090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挫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同样道理,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在现代社

2、会中也尤为重要。一、字音识记玉箸(zh)袍子(po)琅琅上口(ln)鼾声(hn) 敷衍(f)两盅(zhn)蔡孑民(ji)油渍(z)怅惘(chn)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1居然竟然居然:表示预期和结果相反,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这有两种情况:一指“不容易这样而这样”,指好的方面;一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指坏的方面。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跟“居然”的后一种情况相同,但语气比较重些。例句: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调查显示:中国高校两成大学生竟然从不提问。2分辩分辨分辩: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意见互

3、相试图说服对方,强调自己论调的正确性。分辨: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辨别过程,直到区别出好坏。“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例句: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3兴趣兴致兴趣:侧重表示对某种事物的喜好的情绪,多用于口语,常与“广泛”“浓厚”“强烈”等形容词搭配,常作“感”“怀着”“发生”“引起”等动词的宾语。兴致:侧重表示情绪高、兴头足,多用于书面语,常与“好”“坏”“高”“低”等形容词搭配,常作“有”“没有”等词的宾语。例句:这样新旧兼收的

4、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经历了周六的高温考验,世博园迎来细雨凉风,游客兴致盎然,园区运行平稳。四、词语释义1扑拙:同“朴拙”,质朴纯真。2敷衍:办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勉强维持。3归道山:道山,指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4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5神游八表:神游,在想象中游历;八表,八方之外,指遥远的地方。6掷地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1走近作者梁实秋(1902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

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先后与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又兼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2资料链接我的国文老师当中,举人进士不乏其人,他们满腹诗书自不待言,不过传授多少给学生则是另一问题。清华不重国文,课都排在下午,毕业时成绩不计,教师全住在古月堂自成一个区域。我怀念徐锦澄先生,他教我作文莫说废话,少用虚字,句句要挺拔,这是我永远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

6、我曾经写过一篇记徐先生的文章,兹不赘。陈敬侯先生是天津人,具有天津人特有的幽默,除了风趣的言谈之外还逼我们默写过好多篇古文。背诵之不足,继之以默写,要把古文的格调声韵砸到脑子里去。汪鸾翔先生以他的贵州的口音结结巴巴的说:“有人说,国国文没没趣味,国国文怎能没没有趣味,趣味就在其中啦!”当时听了当做笑话,现在体会到国文的趣味之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真是只好说是“在其中”了。 (选自梁实秋忆清华)1请概括国文老师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点拨】(1)丑、不修边幅:他的相貌很古怪是狞笑,样子更凶。(2)书呆气: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3)真性率直、平等对人: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老

7、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4)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5)有才气:眼界宽,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对作品领会深入、朗诵水平高,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修改文章老辣。2作者说从先生那里“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对先生的感情有何变化?【点拨】(1)编教材兴趣培养;读课文习惯养成;改作文方法指导。(2)“我”对先生的感情变化: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

8、怀念。3文章对国文老师徐锦澄的绰号、相貌等不雅的描写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点拨】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是有趣、好玩,甚至可爱。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喜爱的尊长,在貌似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4“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的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试对这句话进行评点。【点拨】有的老师留下的是名声,是著作,是地位,而这一位老师留下的是音容笑貌。窃以为,留下音容笑貌的更是幸福者。怅惘,因了五十年无音讯,如今人事飘零,阴阳两茫茫;敬慕,因其出众的才华,有见识,能作为,敬业爱生。梁实秋的散文怀

9、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一、基础知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玉箸(zh)斑斓(ln)侮(w)辱 譬(p)喻B矫(jio)健 蕴藏(cn)油渍(z) 选辑(j)C怅惘(wn) 宣泄(xi)鼾(hn)声 冗(rn)长D踱(du)着 突兀(w)淘汰(ti) 愕()然解析:选C。“冗”读rn。2下列词语中没

10、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炫目破天荒琅琅上口坚如磐石B揣摩 里程碑 惟妙惟肖 滔滔不决C删削 水笼头 按捺不住 迎刃而解D敷衍 辑私队 眉飞色舞 掷地有声解析:选A。B项,决绝;C项,笼龙;D项,辑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

11、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解析:选A。A.高屋建瓴:指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用在句中形容气势大,正确。B.繁文缛节:指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句中用来形容语言不当。C.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D.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用在句中形容声音嘈杂不当。4下面一段话顺序已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12、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我常给他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ABC D解析:选D。句总说相貌,句紧承“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句呼应“脸形却是方方的”。由此即可得出答案。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

14、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

15、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

16、“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扑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5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答:答案:第一段是选文的总领,总述徐先生对“我”的影响大。“居然”表达了“我”的意想不到。“受益最多”既照应文章开头,又统领下文。6第二段写徐先生讲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时,告诉学生自己和张东荪吃过饭,有何作用?答:答案:徐先生讲课介绍作者时说自己

17、曾和作者一起吃过饭,使学生顿生亲切、好奇之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文的兴趣”。7徐先生在作文教学方面有着怎样的观点认识?请分条简要概括。答:答案:文章要力求简洁硬朗;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善于运用譬喻,解决“论难”问题。8请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对梁实秋散文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的认识。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答:答案:这几句写徐先生朗诵声情并茂,“咬牙切齿”一词应是表现徐先生的朗诵“有气势”“抑扬顿挫”,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有些好笑。这种随处点染的幽默正是

18、梁实秋散文的特色。(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我的同班冰心 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做事,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停,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是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

19、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可惜的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同时我相信你若改学别科,也会有成就的。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她赶紧又加上一句:“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在她的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的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作的勇气。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L大姐的勉

20、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了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多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大会,真是

21、济济多士!十余年中,我们一百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觥筹交错,童稚欢呼,L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的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酒酣耳热,大家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情况愈加热烈了。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有人说愿意做一个大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L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

22、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L大姐说:“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集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的皱着眉对我们说:“我呆不下去了。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的一支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大家都点点头。我说:“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假若当初”L大姐正色拦住我说:“,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

23、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9如何理解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

24、这句话?请作简要阐释。答:答案:在沦陷后的北平,人民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人们被束缚住,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能是苟延残喘地活着。10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答:答案: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医术高明,曾接引了无数的孩童;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11请简要概括文章后半部分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答:答案:日寇入侵,故都沦陷,民不聊生,优秀知识分子投身抗战。三、语用创新12下面是王江同学与教他语文的张老师微信聊天记录的片段。其中有些句子删掉了,请你根据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王江:老师,我想请教您个问题,_?张老师:呵呵,这个题目太大了。_?王江:我常常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这该怎么办?张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平时多积累素材,二是写时要广泛联想。王江:_!张老师:就是联想自己曾经听到或看到的同类的或相反的人或事;其实更重要的是联系自己的经历来破解题目,演绎题旨。王江:哦,_?张老师:当然,都可以。关键看你能不能化远为近,找到题目跟自己生活的对接点。王江:哦,这个对我挺有启发。谢谢老师。答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能不能具体说说你存在的问题那请老师具体说说后者吧所有的题目都能这样做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