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B致民田猎以讲武(招致)C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D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平日)解析:选B。致,召集。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C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D一旦出身而蹈死地解析:选D。出身,古义:投入、献身。今义:早期经历所决定的身份。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B暴秦之欲无厌C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解析:选C。A.顿,同“钝”;B.厌,同“餍”;D.振,同“震”。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2、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则固以破其奸谋A每岁终则聚于郡府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选B。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那么”。A.就;C.是;D.却。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
3、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用之不以渐(逐渐,缓进)B此臣所谓大患也(担忧)C教以行阵之节(节度)D又挠以军法(扰乱)解析:选B。患:祸患。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B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言之,貌若甚戚者C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 D.又挠以军法吾尝终日而思矣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解析:选D。介词,用;A.他们的/其中的;B.的人/的样子;C.表转折,却/表修饰。7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庶人之在官者
4、B无乃尔是过与C府吏见丁宁 D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选A。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是宾语前置句。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译文:(2)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译文:答案:(1)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2)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5、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
6、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
7、,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注】文与可:名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筼筜(yn dng)谷:在洋州(今陕西洋县),盛产竹。蜩(tio)腹蛇蚹(f):蝉后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彭城:徐州。扫取:画得。箨(tu)龙:笋。馋太守:戏称文与可。文曾任洋州知州。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读书者与之与:赞同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C苏子辩则辩矣 辩:辩驳D废卷而哭失声 废:放下解析:选C。“辩”在文中指善于说话,原文的意思是“
8、先生你真会说话”。考查实词的古今异义。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赂秦而力亏C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耳得之而为声D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解析:选A。“乃”都表转折,翻译为“却”。B项,第一个“而”表转折,译为“但是”;第二个“而”表顺承,译为“就”。C项,第一个“为”译为“做、担任”;第二个“为”译为“成为”。D项,第一个“因”是介词“趁机”;第二个“因”是动词“依托”。11下列对句子中的“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起从之指代“所欲画者”B士大夫传之指代与可厌绝求画之
9、事C可往求之指代“墨竹一派”D余因而实之指代万尺竹之说解析:选C。“之”代苏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B文中写到“袜材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事,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的故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D本文为悼亡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应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解析:选C。作者不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仅是表现他“淡泊率真”的性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文:(2)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译文:答案:(1)虽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2)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