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742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高考立体设计历史岳麓版:第6单元 第1节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2011福建福鼎四中月考)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 图一是孙中山的大总统誓词,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图二是开国大典,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两者的相同点在于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给人民以更多的自由和民主。B项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并没有改变;C项说法不符合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非封建制度;D项只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选A。【

2、答案】 A2.(201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检测)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清朝黄龙旗”“中华民国五色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国际地位变化D.思想文化变化【答案】 B3.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D.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 A4.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

3、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解析】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成果就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答案】 A5.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续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这说明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主党派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A.B.C.D.【解析】 表述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共领导;正确。【答案】 D6.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

4、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B.C.D.【解析】 都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的表述是错误的,高度自治是对特别行政区而言的。故答案为A项。【答案】 A7.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

5、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析】 A、B、D的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表达的意思。材料在于强调发展生产是巩固民族团结的根本。【答案】 C8.(2011浙江温州十校联考)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B.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C.发生

6、在20世纪50年代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解析】 首先应读懂材料,明确这一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据此可知A项正确。【答案】 A9.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2009年3月2日到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唯一连任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下列事件她没有经历过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曾经连续十年没有参加全国人代会C.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7年,十五届人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答

7、案】 D10.(201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月考)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状告村长,但最后当村长被警车带走时,秋菊拖着沉重的身躯追赶警车,她艰难地爬上一个土岗,望着绝尘而去的警车,一脸茫然,喃喃自语道:“我只想讨个说法,咋把人抓走了呢?”下列表述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它反映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民的传统意识与现代法制观念之间的冲突 它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

8、了很大成就A.B.C.D.【解析】 与材料内容无关,平反冤假错案是针对“文革”来说的。出现于1998年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从秋菊打官司的结果及其官司打赢后的茫然心态可以看出符合题意,因此应选D。【答案】 D11.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中国基层村民可以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9、,这应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后,C正确。【答案】 C1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 根据时间限定“1949年”和关键词“基本制度选择”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而村民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创立的基层民主制度,故答案为C。【答案】 C13.香港大公报在2008年3月18日说:“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

10、的第一张反对票,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20年间,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这段材料表明了中国政治建设( )A.民主政治观念的萌发B.依法治国的实践效果明显C.民主权利的扩大D.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解析】 该段材料说明了人大代表自觉行使代表权利状况的变化;依法治国的实践效果体现在政府的执政理念上,而不是人大代表行使自己权利的状况上;赞成与反对、弃权等是人大代表本身就具有的权利,不能因其行使与否就判断民主权利是扩大还是缩小。【答案】 D14.2011年3月3日,是胡小燕、杨晓霞和康厚明三位农民工代表第四次参加全国两会。从

11、农民工中间产生人大代表,这说明( )A.我国是农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C.我国农民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D.我国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执掌国家政权【答案】 B二、非选择题(15小题24分,16小题20分,共44分)15.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

12、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

13、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新闻网(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分)(3)依据材料三

14、、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8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5分)【解析】 (1)从材料中内外两方面因素归纳概括;回答斗争与探索时注意时间限制;近代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2)回答本问时注意问题中的要求“有自己特点”,结合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回答即可;(3)分析特点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回答“创新”时注意结合新时期的基层民主建设回答;(4)可从民主政治的前提、趋势、发展道路等角度回答。【答案】 (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探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5、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4)认识: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政府的组织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构成单

16、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材料三 中国民族分布图(1)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与材料一有何异同?(6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6分)(4)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答案】 (1)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同: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异:秦朝,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自主权;美国,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共同之处:一方面,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另一方面,地方的自治权力必须符合国家的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