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707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导入新课,以“好了歌”导入,学生总结“皇帝的烦恼”中“忠奸难辨”得出皇权与相权之争。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秦三公九卿,西汉中朝)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从秦朝开始,皇帝位于全国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旁落局面的出现。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矛盾处理得好,就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处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现动荡。在秦朝以后,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

2、变化。汉承秦制,西汉时一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于是起用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他身边的办事人员,这些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宫内的决策班子,号称“中朝”,这样就使得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外朝”,沦为了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展示图片)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还没有规定各自具体的权力和职务,因此它还不是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阶段。(展示图片)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师:到了隋朝时,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确立。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结果也同

3、样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所起做的贡献都同样不可磨灭,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证。隋朝的创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的重建而展开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唐承隋制,到了唐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展示图片)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这些宰相外,还有其他官员也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他们也是宰相。三省六部的职权及运行程序: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拟旨(这就相当于我

4、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一道诏书的颁发或执行,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就是接受决议的最高执行机关,其下六部的职能大致与我国现今政治制度中的国务院类似。(举例)假设唐朝时,黄河出现了水患,皇帝认为有必要兴修水利以绝后患,于是令中书省的官员在政事堂会议上对此进行讨论,决定出来后,通过中书令的审核裁定,送给皇帝画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开始动工了吗?当然不是,还要送到门下省去复审,同意了,这时才能交由尚书省去贯彻实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拟了。作用: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

5、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时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师: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到了宋朝时,新的的官僚政治体制取而代之。在唐朝时,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济权,这样一来,容易动摇或威胁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割相权。(展示图片)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增设了同书门下这个部门,其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这样一来,相权就被分得很

6、散;在军事权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喜剧,用高官厚禄作为交换条件,让石守信等将领交出兵权;另外,设置了枢密院,剥夺了宰相的军事权。宰相的政事堂和枢密使的枢密院合称“二府”。财权由“三司”(度支、盐度、户部)掌握,三司号称计相,意思是主管财政的宰相。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宋朝时进一步削弱相权,形成了君主独裁体制。政事堂管政治,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三权分离,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这就意味着皇权这次在与相权的博弈中,又取得了胜利。师:从课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展示结构图)根据材料总结出:原因:这跟元朝的统治疆域十分辽阔有关,统治

7、地区一广,自然政务也就繁杂,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国土的管辖,因此缩减三省为一省,保留了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了中书省。设问:元朝的一省制加强了皇权吗?生:没有。通过一省制,相权得到加强,皇权和相权的这次博弈中,相权取得了胜利。设问:在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宰相权力最大?生:元朝师:影响:到了中后期,相权过重,不时卷入统治内部的斗争,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设问: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师总结:四个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总的趋势是:皇权逐步加

8、强。4、皇权的不断加强(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元朝后期,丞相位高权重,引起政局动荡。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2废除:1380年,裁撤 ,废除丞相,皇帝亲掌 ,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权、相权合二为一。3影响:在中国实行 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发展到新高度。(二)内阁的设置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2设立:明太祖时设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 。3职责:明太祖时 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明成祖时开始参与 的商讨,后来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三)军机处的设置1背景:清初设立 处理日常事务。 负责军国大事。2目的:处理 。3职权:处理军务,后来可参与处理 、制定 、审理 等机要政务

9、。4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高度发展。【知识拓展】1.试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制的不同点性质上,英国为资本主义性质,中国为封建性质。产生过程上,英国内阁首相选举产生,中国内阁首辅由皇帝任命。地位上,英国为法定必设机构,国王无权解散;中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皇帝可以随时解散。权力上,英国行使国家决策和管理权力;中国主要是备皇帝顾问。作用上,英国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是君主专制的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走进高考】例1.(2007山东,9)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10、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中得到的却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栝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解析:从图片看三种男子帽式都含有统一之一,结合明初的政治状况,朱元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皇权,它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也带有这一意图。答案:B例2. (2006 江苏单科,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解析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隐含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秦始皇确立丞相制度,丞相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

11、之上”,以后,每当皇帝软弱,相权就直接威胁着君权,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组织史实时要注意能揭示总体趋势、语言简练。君权的空前加强,必然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这就是影响。 答案要点 (共11分)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

12、废除。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1.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B.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D.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1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1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

13、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提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15以下是中国古代皇帝对丞相的看法:“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这样的言论只能产生于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中国近代16.下列关于明

14、朝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一级决策和行政机构;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A. B. C. D.17.皇帝对丞相的礼仪:由赐座、探病到站着奏事,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实质可以反映出A.皇帝对大臣要求提高 B.皇帝与大臣隔阂不断加深C.朝廷礼仪的完善 D.皇权的加强,大臣地位的不断下降1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

15、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丞相制度的废除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的军机处A. B. C. D. 20.以下政制既加强皇权,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的是剌史制通判三省六部制军机处设置A. B. C. D.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 以天下广之、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 至秦以下,人

16、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四 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阘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及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之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材料五 关于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的看法: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个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连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是集于帝王之一身。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

17、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是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与司法之权。从这种发展的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材料一之至材料四,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何区别?又无本质区别?结合史实说明。(12分)(2)材料四对明朝废除丞相追溯到宋朝,你同意吗?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1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5 BCBCD610 ACDDC 1115 CCBBC 1620 CDABB二、非选择题21 (1) 材料一、二认为有宰相帮助可以治理好天下。材料三、四认为设宰相威胁君主的权

18、威。两种态度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制,降低三省长官的级别,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际上也加强了皇权。(12分)(2)宋代为了吸取历史上地方割据的教训,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已经使宰相不能处于总领的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明代废除宰相之举是必然的。(11分)1.(10年福建卷)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

19、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2.(10年山东卷)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3.(10年江苏卷)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09江苏历史)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5.(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

20、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6.(2008江苏单科,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7.(2008宁夏文综,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8.(2008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9.(2008海南单科,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10.(2008天津,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