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过关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成人”,就应当“仁”。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脱离纯粹的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成人”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孔子认为,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清心寡欲、勇敢无畏、多
2、才多艺,还不可谓之“成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对“成人”的认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最晚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男子行“冠礼”,标志着“成人”阶段的开始。“冠礼”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冠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礼有“礼仪
3、”与“礼义”的双重涵义,有形式与内容的区分。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礼记冠义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我国古代士人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受拜见的人往往会有一番教导,这对于刚刚成年的人非常有益。“冠礼”所昭示的正确人生路向十分紧要。人要“成人”向善,就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礼的标准行事。传统的“成人”教育注重礼的内
4、涵,注重通过礼仪的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的真谛。借鉴和创新传统“成人”礼仪,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少年成长实际的礼仪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应采取具体措施,组织力量对关乎青少年成长的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酝酿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范,使成人礼等相关礼仪成为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成人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人礼不必孤立进行,可与相关礼仪(如入学礼、成童礼等)结合进行,与相关素质教育相结合。(选自杨朝明: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我国古代“成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成人”就是脱离了纯粹的自然状态,具备仁德的
5、人。B.“成人”就是具有“知”“不欲”“勇”“艺”等素质的人。C.“成人”接受仁义礼乐教化,就可能对社会形成基本认知。D.具备了“成人”的德行,也就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解析D项,据原文“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可知正确。A项,这只是“成人”的基本要求。B项,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还不可谓之成人。C项,“成人”首先对社会有基本认知。答案D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冠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包括“冠礼”和“笄礼”的完备的“成人”礼仪,形成于我国西周时期。B.行“冠礼”后,只有遵行“礼仪”,并以“礼仪”自我约束,才能真正成为“成人”。
6、C.古人年满二十才行“冠礼”,行“冠礼”后就要认同人伦,实践“人义”。D.古人为了接受尊长的教导,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等人。解析A项,原文是“比较完备”“最晚自西周开始”;C项,原文为“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可见并非都是二十岁行冠礼;D项,原文说的是“古代士人”,且无目的关系。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懵懵懂懂的孩子还是自然人,不是具有社会义务和责任意识的“成人”。B.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的“成人观”,以“仁”为基本前提,以“礼”为重要形式和内容。C.在古代,穿奇装异服、举止另类,都不
7、是“成人”。D.古代所说的“冠礼”,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礼、成人礼仪、成人仪式。解析D项,成人礼、成人礼仪、成人仪式不是并列的概念;“冠礼”大体相当于成人礼。答案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导学号53350043(2017湖北重点中学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侯兆川的客人赵春亮在侯兆川这块地界上,二小儿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二小儿自幼眼瞎,几乎全盲,每天拖一根竹棍,走街闯巷,卖唱乞讨。每到一个村子,二小儿就拿出竹板,“当、当、当”敲打几下,循着响声,有人便陆续从家里走出来:“二小儿来了?”二小儿“嗯”一声,摸索着找块儿石头,坐下,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
8、光活不死的意思。”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只要不是农忙季节,乡亲们大都会拿着手中的活儿,围聚在二小儿周围,谈天说地,逗二小儿开心。二小儿就像个巨大的磁铁,总能迅速聚拢起一个不小的人场。“笑几声!二小儿!”有人喊。“笑啥呀?”二小儿反问,但不等人答话,二小儿便“嘎嘎、嘎嘎、嘎嘎”地笑起来。二小儿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是一只孤单的鸭子抻着脖子鸣叫,两个音节一组,一声高一声低,颇具节奏。二小儿的笑声刚起,大伙的笑声就铺天盖地地响起,瞬间将二小儿的笑声湮没了。二小儿止住笑,抖开一块脏兮兮的红布,摸索着铺开,再伸手从分辨不出颜色的挎包里掏出卦牌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好。二小儿的笑声就像开戏的铃声,接下
9、来幕布缓缓拉开,一场好戏便上演了。大伙笑一阵子,也便慢慢止住了。有人说:“二小儿,又拿算卦骗钱,一点也不准呢!”说归说,仍会有很多人走到二小儿面前,明知故问:“算一卦多少钱?”“五毛。”“便宜点两毛!”也不待二小儿答应,就伸手去抽卦牌了,抽出三张,依次交给二小儿。二小儿便摸索着打开卦牌,先用右手拇指摸索几下,然后凑到眼前仔细辨认。接着便给算卦的人讲卦:“好事呀,最近家里定会进财。”“哪有什么财呀?花钱如流水,好久都没有进财了!”抽卦的人反驳。“收礼了吗?”“没有!”“粜粮食了吗?”“也没有!”“鸡下蛋了吧?”“鸡下蛋也算啊?”“算!算!当然算!这就算是应验了啊。”二小儿一边说一边如释重负地摸索
10、打开第二张卦牌。二小儿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背出来。卦算完了,二小儿接过递来的票子,凑到眼前仔细辨认一番,心满意足地塞进上衣兜里,等着下一个顾客。围聚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也临近中午。有人提议:“二小儿,唱一段吧!”二小儿站起来,摸出竹板开始敲打,锣鼓声、铙钹声、二胡声,诸多乐器的声响源源不断地从二小儿口中发出,惟妙惟肖,热闹非凡。二小儿唱的曲子多半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戏曲,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吊孝等,所唱的却大都是旦角,二小儿手捏手绢,翘起兰花指,扭捏作态,不时惹得听众哄堂大笑。唱过两三段,就该吃饭了,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
11、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吃饱喝足,二小儿择一处向阳或背风处,眯眼小憩,休息足了,起身敲着棍子,“哒哒哒”地回去。在乡亲们的意识里,二小儿从未被看作是一名乞讨者,而是整个村子最受欢迎的客人。有人说,二小儿有个哥哥,在云南某地当县长呢,也曾把二小儿接了过去,二小儿在那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实在没意思,便瞒着哥哥偷偷溜了回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倒是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让很多有儿有女的人也羡慕不已,都说二小儿前世积了德。那天,二小儿艰难地扭了扭头,看看身边的乡亲,灰暗无神的眼眶里竟然溢满了浑浊的泪水。“这么多年,侯兆川的乡亲们待我不薄啊,我知足了!”二小儿说,“拜托各
12、位,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我的大名崔光活,光活不死”二小儿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你放心吧二小儿,你叫崔光活!”乡亲们回答。“我还得问大伙一句,”二小儿双唇翕动,像是一条濒死的鱼,“这么多年,我虽然要吃要喝,但也给乡亲们带去了很多开心和欢乐,你们说是不是啊?”说完,侧着耳朵等待众人回答。在场的乡亲们已经有人泣不成声,赶紧点头说:“那是,我们都把你当亲人呢。”二小儿走得很安详。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二小儿是侯兆川“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会算卦,会唱曲,更因为他出身不凡,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B.二小儿
13、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完整地背出来。且明知是骗钱,但人们还会抽卦牌、算卦,说明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C.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甚至有人泣不成声,因为乡亲们已经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他们为二小儿的离去而伤心。D.小说结尾说“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说明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没有了他,生活里就少了味道。解析A项,因为“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理解错误。B项,“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不符合文意。D项,“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没有了他,生活里就少了味道
14、”不符合文意,因为二小儿给乡亲们带来过许多快乐,乡亲们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二小儿不在了,乡亲们思念他。答案C5.二小儿不过是一个走街闯巷、卖唱乞讨的乞者,可是在侯兆川乡亲们的意识里,他是整个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为什么?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干的问法即为“分析二小儿成为侯兆川乡亲们最受欢迎的客人的原因”,答题时,首先要分析二小儿的人物形象,他的那些品质特点使他受欢迎,然后,从侯兆川乡亲们的角度分析他们喜欢二小儿的原因。参考答案从二小儿的角度:(1)二小儿才华出众。他会算卦,会唱曲,会口技。“诸多乐器的声响源源不断地从二小儿口中发出,惟妙惟肖,热闹非凡
15、”,“手捏手绢,翘起兰花指,扭捏作态,不时惹得听众哄堂大笑”。给乡亲们带来了许多快乐。(2)二小儿乐观开朗,他的笑声很有特点,能感染他人。“二小儿的笑声刚起,大伙的笑声就铺天盖地地响起,瞬间将二小儿的笑声湮没了”。从侯兆川的乡亲们的角度:二小儿走街串巷,卖唱乞讨,与侯兆川的乡亲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几乎所有人都能将他的卦辞背出来,且“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6.二小儿临终前请乡亲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他的大名崔光活,乡亲们说:“你放心吧,你叫崔光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解答本题
16、,要结合小说的特点,从情节结构安排、凸显小说主旨、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回答时,抓住一个方面来回答。二小儿要求将名字刻在墓碑上,体现了他对“崔光活”这个名字的重视。参考答案(1)从情节结构角度:这一情节呼应了小说开头二小儿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的内容,使得小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2)从主旨角度:小说开头二小儿说他叫崔光活时,“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到他临终前,乡亲们说“你放心吧二小儿,你叫崔光活!”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接纳二小儿,而最后已经从心里接纳了他,把他当成了亲人。凸显了小说主题:自强乐观的人,给人带来快乐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3)从人物形象角
17、度:二小儿反复强调自己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临死不忘请乡亲们把他的大名刻到墓碑上,突出表现了二小儿这样一个自幼眼瞎的乞者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渴望成就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导学号53350044(2017福建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第79题。材料一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目前,中药产业已经
18、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2%。(摘编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附图: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材料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
19、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摘
20、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材料四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摘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
21、项是()(3分)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倍受世界推崇。解析A项根据原文“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选项将“中成药”理解为“中医药”错误。C项根据原文认为,我们“不
22、能丢掉国际话语权”而不是说“国际话语权丢失”是已成事实。D项,根据原文,“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而不是中医倍受世界推崇的标志。答案B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5分)A.材料一用图表直接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D.材料三中,以
23、 “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E.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解析A项考查对图表的解读能力,是高考新增考点。根据图表数据的变化,可以判断出A项的结论正确。B项材料一和材料二引用数据较为精确,如“3318.72亿元”“6223.92亿元”“48.5%”等,材料四数据有“50多万”,是个概数,并不精确。C项强加因果。“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无依据。E项,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叙述顺序不同,材料一是顺叙,材料四是倒叙。
24、答案AD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要提出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的建议,首先要结合材料,概括出关键问题所在。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然后,结合材料和现实,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针对问题,合情合理即可。参考答案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挥我国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有可能顺利地解决相关的国际地位,海外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等问题。提升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
25、极注册,保护知识产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
26、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
27、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
28、/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根据句意断句,同时,参考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关系句“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动宾关系句“索民力以妨农功”,还有人物及其说话标志等,如“傅言”。答案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
29、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
30、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杀二宦者”错,文中是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第(1)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帝”,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称帝”;“苟”,假设关系连词,译为“如果”;“死”,译为“为而死”。第(2)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不吾索”是宾语前置句,即“不索吾”;“面责”译为“
31、当面指责”;“庶或”译为“或许”。参考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洲人。进士及第,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做尚书,孙傅对他谈论天下的事情,劝他赶快做些改革,不然的话肯定坏事。蔡翛没有听从。迁任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前来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安排车夫舟船,引起许多麻烦及浪费。孙傅说:“索取民力妨碍农时,对我们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说他的观点跟苏轼一样,上奏贬他去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议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也没有其他恶意,
32、对这种依职责论事的处罚太过分了,许翰也被罢官离京。靖康元年,(孙傅被)召入任给事中,晋升兵部尚书。上奏请求恢复祖宗制度,钦宗问理由,孙傅说:“祖宗的制度对人民有利,熙、丰时的制度对国家有利,崇、观时的制度对奸臣有利。”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包围京城,孙傅冒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金兵分为四路呐喊着冲上前,(守城)部队败退,堕入护龙河,尸体都填满了河,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上了城楼。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帅营去,安排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孙傅屡次写信请求返回。等到废立的檄书来了,孙傅非常悲哀地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
33、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取太上皇、皇后、诸王、妃主,孙傅留下太子不遣送。密谋藏在民间,另外找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两个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且杀十几个死囚,带着首级送去,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太子。因而率兵去平定,杀了作乱的人献来。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去。”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担任这件事情。孙傅说:“我是太子少傅,应当和太子生死与共。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出京。金守门的人说:“(我们)只想要太子,你这作为留守的来参与什么?”孙傅说:“我
34、是宋的大臣,并且还是太子少傅,应当到死随从。”当天晚上,在门口住宿;第二天,金人召他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朝廷。绍兴年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叫“忠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415题。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
35、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解析A项“以声写静”分析不当;E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答案AE15.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尽情铺
36、排,写出了秦始皇不可抗衡的声势:“及至始皇,。(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有整齐的住房、肥沃的土地等。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注意“振”的写法,(2)注意“俨”的写法。参考答案(1)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2)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的峥嵘岁月,逐步走向成熟,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带领全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大学不应该成为名利场,大学里真正的大师不仅学识渊博,有沉潜专注的研学态度,而且人格高尚,有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37、。尽管印尼的头号恐饰分子已于7月18日被政府军击毙,但观察家却担心他的继任者会青出于蓝,制造出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统治者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并以各种手段将人口固着于土地之上,使得安土重迁长期被公认为国人的传统习性。连日奔波的市长一下车,就不顾心劳日拙,立即赶赴抗洪第一线指挥救灾,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军民抗洪救灾的信心。南海仲裁案实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这种危言危行完全背离了国际海洋公约的宗旨,损害了公约的权威性。A.B.C.D.解析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此处使用正确。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此处使用正确。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
38、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褒义,此处使用错误。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此处符合语境。心劳日拙: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多用作贬义词。此处使用错误。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褒义,此处使用错误。答案B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齐鲁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几天加入聊城公益顺风车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从10月14日到17日,短短4天时间已经陆续有近300多名新成员加入。B.盲道是视障残疾人的生命通道,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整治盲道被
39、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盲道的监管和维护,建立常态化管理,完善制度保障。C.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D.美国总统奥巴马27日宣布一项新行政命令:向制造业等5个领域投资5亿3 000万美元,用于新技术研发等。有分析称,奥巴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中期选举拉票。解析A项,“近300多名”语意矛盾;B项,“建立”缺少宾语,应为“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D项,“目的是为了”杂糅,去掉“的目的”或“为了”。答案C19.导学号5335004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
40、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解析此题单独考查得体能力。从四个选项上看,此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此题有一大迷惑点,那就是自己说自己的学校,可以称作“敝校”的,很容易忽略掉其中的前提条件校友之间。答案B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41、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字。(6分)如果你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灯光昏暗,你的瞳孔将根据周围的光环境进行自我调整,眼睛不会受到伤害。父母的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的情况,于是就以为近视与昏暗光线有关,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解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前后语境考虑,第空根据前面的“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可以推出应填写“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之类的表作用的句子;第空根据“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等信息,
42、可以推出应填写“暂时看不清远处物品”;第空根据“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等内容可知,应填写“短暂休息即可恢复”,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暂时看不清远处物品短暂休息即可恢复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广场舞抢地盘”,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形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城市针对老年人的公共供给严重不足。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文化也不能小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旦发现有噪音扰民现象,就必然发生抢地盘事件。只有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才能保障住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广场舞抢地盘
43、”并不一定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形象,可能只是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形象。解析解答此题时,认真把握语段中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根据“一旦发现有噪音扰民现象”可以推知,也可能出现其他的事件,而不一定必然发生抢地盘事件,语段推断错误。“只有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只是“保障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一定能够“保障住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参考答案有噪音扰民现象并不一定会发生抢地盘事件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并不一定能保障住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螃蟹和乌龟赛跑。一声令下,乌龟径直向终点爬去,螃蟹却沿着起跑线横向爬开了。裁判小白兔急得跳脚说:“螃蟹,螃蟹,你要朝着终点爬呀,这样横爬,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怎么能取胜夺冠呢?”“能不能取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不能随便坏了祖宗横爬的老规矩!”螃蟹说。写作提示这则材料寓意深刻,可采用抓关键句法立意。“能不能取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不能随便坏了祖宗横爬的老规矩!”这是立意的关键。由此可立意:不要墨守成规;名次是次要的;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