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381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后人之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相近的是A.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B.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C.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D.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可知黄宗羲反对封建人治,倡导的是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C项“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大意为: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体现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C项表述与材

2、料内容意思相近,故C项正确。A项大意为不学习六艺文章,不考证过去帝王的典章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顾炎武的主张,他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B项是李贽的主张,大意为圣人不比常人特别髙明多少,众人也不比圣人特别低能多少。他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D项是王夫之的主张,他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即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ABD三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不一致,故ABD三项排除。2.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

3、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由此可知A. 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B. 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C. 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D. 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中“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可以排除A选项,并看出韩非子中含有一定的民本思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错误,法家主张的就是变法图强;D选项错误,法家重视变革。【详解】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

4、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 民为贵,君为轻C.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D.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材料的主旨在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概念,符合道家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想的特征;无为是道家的思想,故D是道家思想,D项正确;A是法家思想,BC是儒家思想。故排除ABC三项。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 人不能存在正常

5、的欲望B.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是说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了正常欲望或者说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就是人欲。故答案为B项。区分人欲和人的正常欲望,就是为了说明人可以有正常欲望,排除AC项;人欲不符合天理,人的正常欲望符合天理,排除D项。5.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

6、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说明儒学具有盲目自大和具有一定封闭的特性,当然儒学本身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博大精深的特性,故B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韩非子指出:“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A. 加大统一战争力度B. 要求君主重视国政C. 提醒注意

7、权臣乱政D. 加强君权提升主威【答案】D【解析】“以徙其威而倾其国”等字眼意在强调要加强和提升君主的权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加大统一战争力度以及君主重视国政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提升主威而未强调提醒注意权臣乱政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答案】A【解析】

8、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指是其内容体现百姓生活,形式通俗,结合所学知识,只有A项最符合,诗经中的“风”部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学。8.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益得失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沈括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B. 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C. 北宋时期盛行做官本位思想D. 外国学者未把握宋代科技全局【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现象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即是受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的,

9、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沈括并不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述现象和官本位思想毫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只是外部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9.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唐末渐有印书”、“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印刷的书籍逐渐传播到各地,而唐代没有出现

10、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造纸技术的发展和刻版技术的外传,故BC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学生应该结合唐代雕版印刷术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同时注意区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不同。10.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A.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

11、并开始衰落【答案】A【解析】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理学影响,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项错误;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体,故D项错误。11.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

12、靠当事人的回忆C. 史料辨析应考虑多种相关因素D.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答案】C【解析】从材料“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可知,康有为所说拒收情况不存在;这说明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在史料解读中要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等多种因素,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可信度要具体分析;B项错误,历史事实的重构不是靠逻辑思辨,而是大量的史料和遗迹;D项说法错误,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复原历史。点睛:材料“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是解题的关

13、键信息。12.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A. 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B. 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C. 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D. 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答案】B【解析】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均具有民主思想,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要汲取上述人物的民主思想精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是写孔子改制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并未否定君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也未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3.中

14、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己。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A. 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B. 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 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D.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答案】A【解析】【分析】由材料“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可以得出孙中山强调,经济发展是政治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先发展经济,然后实施政治,B不正确;C与材料主旨不符;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

15、资产阶级政权,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不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A. 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B. 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 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答案】A【解析】从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

16、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以得出,“分水岭”事件是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这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故A项正确;B项是指延安整风运动,排除;C项是指中共七大,排除;D项是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点睛:首先分析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得出“分水岭”是指遵义会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15.1987年,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获批准,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的技术权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业

17、余从事科学技术兼职工作。此举A 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B 阻碍了乡镇企业技术革新C. 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D. 体现了行政命令作用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技人员可以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潜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而不是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排除A。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技术革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命令的信息,而是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排除D。16.1984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

18、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己过桥。”此前20年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A. B. C. D 【答案】A【解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建成运转是1958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是1970年,不符合1964年时间,排除,是1964年,是1967年,选择A符合题意。17.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

19、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A. 说明了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B. 导致了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C. 强化了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D. 主要由于新教所倡导最高的权威是圣经【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从第二代新教牧师起,等级的特征进一步隐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倡导上帝崇拜和阅读圣经,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不再承认罗马教廷、教宗具有神圣性,无论是教皇,还是大主教、主教、教区神甫和修道院的僧侣,都不具有神圣的性质,故想要有特权的贵族与商人便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故D项正确;ABC三项虽然会对贵族与商人退出的行

20、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18.在古希腊,人们试图通过哲学、历史、艺术、音乐教育来体现对人的关怀。他们认为,教育是可以塑造人性的。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节奏与和谐进入了人的灵魂深处,它们同灵魂融为一体,赋予人以美德,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这说明,在古希腊A. 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的作用B. 教育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C. 知识即美德是社会的共识D. 教育深受宗教观念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人们试图通过哲学、历史、艺术、音乐教育来体现对人的关怀”“教育是可以塑造人性的”,可见古希腊教育中重视对人的关怀,蕴含人文主义精神,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的共

21、识”,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 精英政治B. 代议制民主C. 直接民主D. 贵族政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嘲讽。其不满主要针对的是公民大会的成员构成,认为公民大会被大量诸如铁匠、农民、小商贩等缺乏政治素质的人所充斥。与反对缺乏政治素质的人参政相应的即提倡精英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中缺乏足

22、够信息支撑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没有“代议制”的主张,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的代表,材料里面表现的是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不满,故C项错误。与缺乏政治素质的人相对的并不一定是贵族,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20.“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个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据此可知,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 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 思想统一,法律至上【答案】A【解析】【详解】和古希腊哲

23、学家同一个时期的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我国哲学家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西方人文主义者同样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故A正确;B是文艺复兴思想;C和D均是启蒙运动思想,不符合二者共同主张,排除。21.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A. 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B. 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 伏尔泰与法国贵族D. 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

24、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可知,材料中的人物坚持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不愿意听从他人的胁迫而撤回自己的见解,由此可推测该事件发生于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中,路德提倡因信称义,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地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是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等,与材料“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不符,故B选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倡天赋人权,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选项错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主张“美德即知识”等

25、,与材料“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不符,故D选项错误。22.恩格斯在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时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所取代。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这表明A. 社会主义者完全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B. 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

26、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等信息可知,材料表明启蒙运动的影响广泛,并且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但不能表述为“完全接受”,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运动,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启蒙运动推动无产阶级斗争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没有体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并且不符合史实,故D选项错误。23. 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

27、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B. 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C. 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D. 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含义是如果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就会造成“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显然这一现象是错误的,不能适应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不能简单照搬进化论,故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含义主旨相反。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化论的影响24.“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

28、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 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B. 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 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D. 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反映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主张人文主义,同时强调人的理性,这属于启蒙运动的特点,启蒙运动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故D项正确;智者学派开启了人文主义

29、精神的先河,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故C项错误。25.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A. 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B. 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C. 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D. 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

30、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可以看出C错误,而D符合题意;由“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可以看出A错误;材料看不出B,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局限性26.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 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开展B. 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 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 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答案】C【解析】【详

31、解】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他们主张理性主义,受到了法国政府的公诉,说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遭到旧势力的压制,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分析科技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而是强调旧势力的反攻,A项错误;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说法绝对, B项错误;百科全书涉及科技等多个领域,不能说明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之“大成”, D项错误。27.有人认为:牛顿学说18世纪通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得到了深化,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这说明牛顿的学说A. 具有的社会影响被夸大B. 被用来论证社会现象C. 因启蒙运动扩大了影响D. 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推

32、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牛顿的学说在18世纪被人文社会领域采用,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启蒙运动时期,因此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使得牛顿的学说扩大了影响,选项C正确;材料并未否定牛顿学说的社会影响,排除A;根据题干“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可知,牛顿学说被借鉴的是方法和理论,而非用来解释社会现象,排除B;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28.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

33、是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否定;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否定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生物进化论是对神创说的否定;故符合题意。而中的理论,万有引力定律是对宏观世界物体运动规律的描述,电磁感应理论是微观世界的,二者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理论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内容【名师点睛】黛安娜莫和雷斯潘要贝格所著的科学的旅程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成功和失败共同纺织的历史,它揭开被

34、科学辉煌成就遮蔽了的真实历史。这本书中包含了无数的科学家,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坦率直白的将他们的事迹娓娓道来,让人们更为生活化的认识这些人物,领略他们的丰彩。29.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 启蒙运动的学术成果B. 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C.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D. 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答案】B【解析】【详解】歌德和拜伦的诗歌、雨果的小说以及舒伯特的音乐不是启蒙运动的学术成果,故排除A项;歌德和拜伦的诗歌、雨果的小说以及舒伯特的音乐的

35、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故选B项;印象派是美术流派,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项;歌德和拜伦的诗歌、雨果的小说以及舒伯特的音乐不符合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特点,故排除D项。30.美国史家帕尔默说:“人们阅读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的或者非写实的绘画和雕塑,对它们艺术家本人往往不安上标题。”与上述艺术倾向最契合的作品是A. 自由引导人民B. 日出印象C. 约翰克利斯朵夫D. 格尔尼卡【答案】D【解析】“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属于现代主义特点,

36、D正确;A是浪漫主义;B是印象主义;C是现实主义。二、材料解析题31.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

37、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4)结合当

38、今时代,谈谈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答案】(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孔子:提出了“仁”、“礼”。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3)条件: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特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4)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解析】【详解】(1)“精神核心”,依据所

39、学知识概括得出,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是人文精神。“根本原则”,依据所学知识从孔子提出了“仁”、“礼”等角度分析。“相通”,依据所学知识从两者都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等角度分析。(2)“起因”,据材料二信息“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概括得出: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的角度归纳。(3)“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三信息“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概括得出:西方

40、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等。“特点”,依据材料信息“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概括得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4)“看待”,依据所学知识从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文化融合可促进共同繁荣、文化融合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融合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等角度分析。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文化思想启蒙由潜流到洪涛,需要三方面的转化条件。其一是政治局势的逼迫,其二是民族文化心理壁垒的松动,其三是强有力的宣传鼓动队伍的组成

41、。摘编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材料二 1905年孙中山同盟会宣言中指出:“在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大义所在,凡我汉人当无不晓然”。1919年孙中山在演说中指出:“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整理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三 法国启蒙思想家马布利认为:“自然界并没有创造国王、统治者、庶民和奴隶,人生下来是完全平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认为,中国欲求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

42、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法国启蒙思想家梅叶大声疾呼:“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相的时候了。”摘编自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文化思想启蒙由潜流到洪涛,需要三方面的转化条件”,试以中国19世纪末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指出19051919年间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客观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答案】(1)政治形势逼迫:马关条约签订,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文化心

43、理壁垒的松动: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思想受质疑与冲击;宣传鼓动队伍的组成: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与革命派建立团体、学会、办报等。(2)变化:从存在大汉族主义倾向的反满革命思想到将满族视作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希望各民族融为一体。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推翻清朝的目标已达到;军阀混战,国家分裂。(3)相似之处: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传统思想权威,提倡民主与科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从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等方面来分析。(1)根据材料“其一是政治局势的逼迫,其二是民族文化心理壁垒的松动,其三是强有力的宣传鼓动队伍的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在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中可以分析出19051919年间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从民国的建立、军阀混战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内容上看,两者都有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的内容。在思想层面上,两者都反对传统思想权威,提倡民主与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