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标要求1.掌握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2.理解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的探索。3.认识并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知识导学歌曲春天的故事这样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
2、知识点一: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条件、思想基础1.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2)国内:中国的_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如何理解?)2.内容(1)基本路线: 。(2)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 ,是否有利于增强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3) 调节手段: 多一点还是 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发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_才是硬道理。3.意义:冲破 ,推进 。思考:如何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二)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目标
3、1.召开: 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2.内容:(1)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2)要求坚持 ,加快 步伐,集中精力把 搞上去。3.意义:以邓小平 和 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 。概念辨析: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探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
4、质的区别。议一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知识点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具体化1.时间: 年11月2.内容:通过关于 的决定。目标:要使市场在国家_对_起基础作用;措施:坚持以_为主体、_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_,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_。3.意义:(1)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_;(2)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_具体化。(3)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二)中共十五大理论创新1.时间: 年9月2.内容:(1)确立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以 为主体、 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 起主
5、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5)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3.意义(1)中共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 和 。学习思考: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三) 初步建立1.确立了以 为主体, 共同发展的格局。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 。【小结】自我测评(教材P58)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一) 单项选择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2分)1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A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3.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
7、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4.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5.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8、段 D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7.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 A B C D8.“又有车降价了”
9、这是近年人们在媒体上见的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上先后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却与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施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资本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 ACBBA CBD 1.(教材P57)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2(教材P57)为什么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趋向具体化?提示: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3.(P57)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提示: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测评】(教材P58)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略)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提示:(1)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
11、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邓小平南方谈话。(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5)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材料阅读与思考
12、】(教材P58)结合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说明邓小平的讲话被称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原因。提示:(1)邓小平这两篇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精髓,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它引导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国际国内形势转换的重大关头的一次重要谈话。它对于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13、会的路线方针,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拓展】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2. 问题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相同点:都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都具有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的特征;不同点: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4.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