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374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内容: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代具有恐怖威慑、狞厉神秘力量的兽面纹处于青铜礼器纹饰的中心,但到西周中晚期后,复杂的兽面纹变得浑朴简小,由器物的主体退居到器物的足部,仅为附饰。春秋战国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兽面纹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先秦A礼器纹饰功能的质变 B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C民众审美标准的嬗变 D青铜礼器偏重实用功能2经筵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帝王教育制度,在经筵上,儒家学者对帝王宣讲儒家经义,以此“正帝德”,规范皇帝思想。康熙皇帝将经筵程序改革,变成先

2、由皇帝“御讲”,在皇帝阐述自己的理论后,群臣磕头称颂,然后才由大臣主讲经义。经筵的转变,体现了A皇帝与士大夫争夺经义解释权 B皇帝借助宗教权威强化权力C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石窟风气盛行。其中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这些石窟中的佛像无论何种形象,很多都身着汉族形式的衣饰。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北方经济地位上升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三教思想趋于融合 D中外文化交融增强4尚书等文献中谈天时几乎总是与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谈天时几乎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这说明孔子

3、思想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强调以民为本C否定了天子的权威 D主张克已复礼5东汉时,私人办学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东汉私学教授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教学模式上讲求“家法”,“传父业”“传家学”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以上现象A说明选官标准发生重大改变 B促进豪强地主世族化C促使寒族士人崛起主导教育 D推动儒家学说思辨化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 B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 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7明中叶

4、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是A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 B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C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 D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8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A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 B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C力图冲破周孔儒学束缚 D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9理学是对先秦孔孟之学在新形势下的发挥和解释,王阳明的诗句“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

5、前”正是这一发挥的写照。由此判断,这种“发挥”A标志着理学形成 B批判了正统思想C有利于学术下移 D开创了朴实学风10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 B国富寓于民富 C保护小农经济 D减免民众赋税11明清启蒙思想家认为义利是统一的,既要讲义,又要讲利,应当在“义中取利”, 应当“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这说明明清启蒙思想A背离儒家思想 B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C主张经世致用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12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

6、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13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 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 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14西洋药书是康熙帝任命的御前侍讲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药物)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

7、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药物。由此表明西洋药书A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 B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C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的成就 D推动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15明清时期数学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如明代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新增题目中有“就物抽分”“合伙经营”等内容;程大位著算法统宗中运算全部采用珠算法,包括开平方、立方,这表明A数学研究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B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C明清科技重总结而缺乏内容创新 D“西学东渐”促进了数学的新发展16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

8、方法。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这说明了宋代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 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 D活字印刷品存在数量稀少17明初严令禁止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还规定钦天监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其子孙接替世袭,否则也要遣戍。这一规定意在A保证历法制定的准确性 B减少西方历法的影响C维护明王朝的长久统治 D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18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

9、写作准备了详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C经济重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19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西游记小说(明)形象特点“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白衣秀才猴行者”。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A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 B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C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 D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20唐代科举以

10、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据此可知,试诗制度A制约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B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D突出了诗歌创作时政性21小说在魏晋时期以描述奇人怪事为主,元末明初出现了弘扬历史英雄人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明清时期商人、市井游民和妇女常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些变化说明我国古代小说A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B元末明初小说逐渐走向没落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 D全面体现了古代文学的变化2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

11、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23明初,大明律提倡演出“劝人为善”的戏剧,凡“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同时,富含世俗情趣的市民戏剧演出日盛。这表明A明初艺术社会功能趋于多元 B明朝戏剧创作摆脱理学束缚C政治导向决定戏剧发展潮流 D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日臻成熟24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渴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巨变誓死守节。同时,女性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

12、象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 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25明清两代的书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书籍印制机构,传统的四部典籍和新兴的通俗文学类书籍是坊刻的两大系列,但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尤其是金陵、建阳两地最为集中。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活字印刷的流行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思想的传播 D思想控制的放松26宋朝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逐渐减弱,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逐渐让位于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通俗化、面向生活的风俗画也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这反映了宋代A世俗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 B文化发展日趋平民化C理学兴起丰富了艺术的内涵 D艺术形式日

13、益多样化27笔锋得以充分施展,书者可以随意点抹、散襟畅意,因此汉末魏晋短短一二百年就形成了楷、行、草三种汉字主要书体。形成这一时期书体发展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主要书写材料变化 B书者形成创作自觉C公文书写日益频繁 D援道入儒玄学兴起28“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鱼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 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29“甲骨文的美术性格使书写者和读者都能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新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境界,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正好弥补了中国地大、方

14、言甚多这种语音上的缺陷。”该观点意在说明甲骨文A有利于统一文化的形成 B加速了周边民族的汉化C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D消除了区域交流的障碍30北宋宣和画谱称:李公麟画人物“能分别状貌,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比如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宽衣长袖,仅从发饰上才可看出女性的性征特点。李公麟这种绘画方式旨在A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 B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C呼吁尊重并体恤女性 D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40分)3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

15、、子子”。不过,他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他和柏拉图一样,要国王做贤者,认为如果他们具有一个绅士的五条美德诚实、正直、忠诚、恩惠和仁爱(也就是通人情),他们就能成为贤者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到了宋代,由于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下降,士绅的规模日渐扩大士绅阶层是平民社会当中连接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将一君万民的社会结构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纲八条目则进一步内化于一般士绅的心性当中,日常的洒扫应对亦可体会天地之理,修身齐家亦有治国平天下之

16、功,理学的精神也因此自觉深入到民间基层。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三 明清时期以“礼不下庶人”为特征的儒家伦理的民间化,是以统治者为主导,士人为主体,通过政令与教化手段,向下层社会普通民众推广实施的。原本仅适用于贵族、上层士人的儒家伦理和相应的思想观念深入到民间社会,将包括士、农、工、商在内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纳入到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内,使之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日益伦理化。原本限于少数学术精英进行研究的儒学、理学的高深的理论也普及到普通民众。儒学、理学的思想观念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心理诉求不断冲突、融合。摘编自聂春艳论儒学、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与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

17、识分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宋代“理学的精神自觉也因此深入到民间基层”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学世俗化与实用化的表现及影响。(5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

18、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材料二 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

19、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中国没有产生较大效用的原因。(6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一上台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形成了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地主经济机制,这就势必要求科学技术来适应其各种各样的需要。著名的“三大发明”,就是为宋代在广阔地域上组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宋代农民和工匠所受封建国家赋税剥削虽较前加重,但他们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得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

20、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如苏颂领导的水运仪象台的研制,掌禹锡领导的医书的编纂,都是典型的例子。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材料二 历史总是向前进步的,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都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步。唐宋之间的变化之所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就是因为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变化的层面比较多,但这些变化和差别都不是质的变化而只是量的差别。严格地说,这种变化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而不是什么“近世”的变革。 李建唐宋

21、时期科技发展与唐宋变革(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因素。(5分)(2)提炼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宋朝相比唐朝发生的显著变化。(5分)山西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评分细则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 BADAB 610:CABCB 1115:BBDBA 1620: CCDCD2125:ACAAB 2630: BADAB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40分)31.(18分)(1)政治思想:主张维护现有统治秩序;主张上下有序,维护等级制度;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

22、民力,要取信于民;实行贤者治国。(3分,任答三点即可)原因:春秋晚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重视优先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缺乏实施的社会环境;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倡导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思想保守,与时代发展潮流不符。(4分)(2)原因:宋代重文,思想较为自由,统治者支持儒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印刷事业进步,教育发展;地方士绅阶层扩大,传播理学;程朱理学家们发展了儒学,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和世俗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3)表现:儒学的伦理等级秩序、道德规范及相应的思想观念深入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1分)影响:扩大和深化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间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3、(4分)32.(12分)(1)影响: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4分,任答两点)但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治的思想体系。(6分)(2)原因: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中西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阻碍;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6分,任答三点)。33.(10分)(1)特点:科技成就领先、实用性强。(1分)因素:社会相对安定;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及应用;政府的政策激励;社会经济发展等。(4分)(2)观点:唐宋之变是同质的沿续,不是突破性变革。(1分)变化:政治上: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也可)。经济上:商品经济、海外贸易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上:理学的产生。科技上:三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说明:史实不具体、笼统回答的,原则上不给分)(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