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212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教案: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科 目历史班级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中学生学习历史,除了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得出客观而准确的结论,还要能够传承人类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汲取历史营养。秦始皇在战国这一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把握历史机遇,扫平六国建立一统。在此之后他勇于创新,建章立制,开始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早期制度建设。在创新制度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知人类文明的进步。(1)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论从史出地得出秦始皇适时结束诸侯争霸完成了国家统一;掌握“三公

2、九卿”的内容,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到秦朝在政治上开始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理解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比较得出秦朝开创了新的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设。(2)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在比较中掌握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入情入理的分析方法。(3)感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情怀;理解皇帝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皆是当时中国国情的产物,并且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课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争论不休的历史人物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洋为中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秦始皇”。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上某些读者笔下的秦始皇:材料略

3、(见学案)。哪位同学能再为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评价秦始皇的观点(课前已经布置,主要收集国外学者的评价)?略。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各种各样,莫衷一是。那么历史上秦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秦朝历史,对秦始皇和他首创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全面的认知。设计意图:导课的目的就是要“激趣”,让学生迅速从刚刚结束的其他课堂内容中走出来,完成思维的转型,感受历史课堂独有的“魅力”。秦始皇是学生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他们有说不尽的话题。但他们可能不太了解秦始皇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历史人物。学生在“质疑”中“生趣”,在强烈的“探究”意识中开始新课的学习。【学习新课】一、前无古人的一项功

4、业这里所说的“前无古人的功业”就是指秦始皇的统一。秦始皇在周游巡查时,他有个嗜好就是刻石,希望青史留名。那时候秦始皇也没有专业的策划和宣传,于是他就自己写了一封表扬信,他怎么说的呢?我们看看琅琊台刻石上的文字略(见学案)。表扬信写得神采飞扬,疆域范围内东南西北四个点,到达人类当时能够到达的极限,秦始皇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再看秦朝疆域图(教材第9页),可以更直观一些。这个版图基本上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的大部分。那么,这个版图上,当时生活着多少人口呢?两千万。两千万人口多不多?和今天相比确实不算多。但是,我们要放在历史的时空看历史。中国古代王朝人口最多的是清,人口数量在秦以后长期保持在千万级,因

5、此秦两千万已经很了不得了。如果跟当时的世界人口相比,就更了不得了。古希腊是城邦国家,城邦国家大的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万人。我说这么多,就是在强调一点:秦疆域极大、人口极多。秦始皇在战国这一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结束了分裂割据,完成了国家统一,这应是他的第一大功绩。功绩之一:从分裂割据到天下一统设计意图:“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让学生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势而谋,应势而为。秦始皇在战国这一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抓住历史机遇,扫平六国完成统一。历史需要秦始皇,秦始皇创造了新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讲,秦始皇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又是新制度的缔造者,继往开来!二、决定命

6、运的两场争论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口,面对这么辽阔的疆域,如何统治是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难题。怎么办呢?秦始皇想的办法是开会研讨。研讨议题之一用什么名号管理国家用什么名号管理国家?关于名号之议的研讨会,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略(见学案)。秦始皇认为,统一中国,这么大的功绩总需要有个名号来彰显吧,于是,议名号。有大臣建议“泰皇”最尊贵,就称“泰皇”吧。秦始皇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秦始皇认为,他的功绩超越三皇五帝,怎能拿三皇五帝跟他前无古人的功业相比!他想要的是开创性的名号,于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为号”,所以称“皇帝”也就是三皇五帝的合称,意味着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中国的皇帝有300多个,称过皇

7、帝的有800多个,这么多皇帝里只有秦始皇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称“千古一帝”,没有人能与他相比。那么,皇帝名号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呢?大一统。皇帝名号的出现适应了大一统的需求,是大一统的必然产物。研讨议题之二以什么方式管理国家原来采用的是分封制,那现在以什么方式来管理国家呢?我们再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略(见学案)。丞相王绾的建议是采用西周的分封制,理由是燕国、齐国、楚国离统治中心太远了,如果不搞分封,就不好震慑;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的主张是“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李斯为什么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什么?李斯总结历史经验,认为春秋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就是由分封制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离

8、心离德,周天子失去了凝聚力。秦始皇的态度采纳李斯的郡县主张。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防止战乱。大家看,两次会议,最后下决断的都是谁?都是秦始皇。设计意图:“读学”,即有效引导学生熟读文本,筛选信息,自主探究,主动质疑。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什么文本?就历史学科而言,引领学生多读经典、多读原著可能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三、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秦始皇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两次会议后,秦朝陆续建立起了一系列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皇帝制度的创立关于皇帝制度,我们主要把握其特征。材料略(见学案)。朕在上古时代人人都可以用来表示“我”,

9、而到了秦始皇时期,“朕”成了他一人独享的尊贵称号。秦始皇的命令叫“制”或“诏”,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印称“玺”。所有称号都由他一人独享,如果其他人用了,就是谋反、僭越。这些称号背后体现了什么特点?皇帝独尊。大事小事都由皇帝决定,这表现出什么特点?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皇帝的位置只能由谁来继承?这反映出什么特点?嫡长子,由王位世袭到皇位世袭。 总结起来,皇帝制度有三大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说穿了就一句话,皇家垄断权力。 中央官制的确立 皇帝制度诞生了,皇权至高无上,那么皇权是如何在中央与地方行使的呢?为了更好地在中央行使皇权,秦始皇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

10、了三公九卿制度。 我们来看三公九卿示意图(略)。同学们主要把握两个层次,一是知道他们各自的职能,二是依据图中的机构设置、相互关系和文字说明,归纳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略。 秦始皇对中央官僚机构进行的调整,使秦朝在政治生态上开始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所谓“贵族政治”,指的是由显贵的家族世代垄断权力的政治制度,权力的传承主要凭借血缘;所谓“官僚政治”,指的是由皇帝任免的官吏掌握政治权力的制度,权力的传承主要凭借皇帝是否赏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应是秦始皇的第二大功绩。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如何化难为易,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图表,能更直观的显现各个官职的分

11、工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进而得出秦朝在政治上开始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这个结论。功绩之二: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材料略(见学案)。两位学者分别从官僚制度的确立及作用角度点评了这一转变,有助于我们对官僚制度的深入理解,进而认识到,秦始皇将官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设计意图:学者的论述,言简意赅,对于学生理解上述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对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十分必要。学生从这些论述中,比较容易理解官僚政治相对于贵族政治的进步之处。 郡县制度的推行 秦统一后建立什么地方行政体制的争论,结果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一取

12、代的实质就是贵族政治让位于官僚政治,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仅仅保留了天子臣属这一种身份。 接下来我们主要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到底有何不同?略。 从分封制有独立性到郡县制完全听命于中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实现了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转变,这应是秦始皇的第三大功绩。 设计意图:郡县制相比分封制到底进步在什么地方,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设计这样一个表格,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再辅之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郡县制的优劣,王绾、李斯已经讲得很清楚,学生需要对现象进行提升,这部分需要教师的引领讲解。功绩之三

13、: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皇帝制度延续到1912年,三公九卿制度与封建制度相始相终,郡县制度的架构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我们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是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那么作为制度主要设计者的秦始皇,我们到底该怎么评价呢?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客观公正、论从史出。有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相信同学们对秦始皇已经有了自己的正确评价。材料略(见学案)。秦始皇尽管有许多错误或恶行,残暴的统治也导致秦朝 “二世而亡”,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成为了两千年之久的 “中华帝国”的奠基者,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力推动者。材料略(见学案)。作者从历

14、史转型与历史影响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秦代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积极影响。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秦始皇的功绩。设计意图:首尾要呼应,从评价秦始皇开始,最后又回到评价秦始皇上来。得出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改制创新应该是秦始皇成就自己的关键。而这一点恰好是古今中外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做出抉择的事情。要让学生懂得,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只有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勇敢出击,才能掌握历史大船的航向,做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教学设计反思在必修一政治制度的专题史下,本课的认知目标侧重于制度的建立、机构的设置、决策和行政的运行,而这些又标志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中华帝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专制主义中

15、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恰恰是这些制度的奠基者。一节好课必须要有灵魂。灵魂是什么?是一根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一个巧妙的立意,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提炼出一堂课的灵魂,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本堂课的灵魂是什么?如何将灵魂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我提炼的是“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在它的指导下,我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设计了前无古人的一项功业、决定命运的两场争论和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三大内容,以秦始皇的三大功绩为主线来开展教学。以评价秦始皇开始,又以评价秦始皇结束,首尾呼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

16、,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我在本课最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谈谈自己从本课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尝试从历史课堂中去追求应有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历史学科模块教学的优与劣莫衷一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能做到的只有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历史走进学生,让历史课成为他们喜欢的,也是有价值的一门课。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常常与学生谈起,无论将来你做什么,首先应该学会做人,而做人又是通过做事体现出来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应该,做得漂亮,做得有意义,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人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历史之鉴,可为后事之师。因此,我们要从博大精深的历史宝库中汲取营养,见贤与不肖,懂得做人处事之道,才能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必修一的政治文明史,恰好提供了最充足的养料,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