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同步课时训练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2、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祖国的东西南北,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多处遗址,地域文化各具风采,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工具不同B.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3、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
2、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贫富分化的加剧B.出现了私有财产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5、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6、下面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
3、“卜辞”,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现代汉字日月甲骨文中不同写法A.我国古代文字还没有发展至成熟B.字体厚重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7、“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8、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9、
4、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C.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10、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11、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
5、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没有反映出来的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具有神权色彩B.中国早期政治存在迷信愚昧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血缘等级D.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12、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13、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西周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6、和宗法制。春秋战国以来, 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变。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看,夏商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在一定时期存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
7、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史料按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考古发掘是第一手史料。也是研究古人类的最主要方法。主要是因为远古时期缺乏直接的文献资料。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自然环境不同
8、,催生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如不同的农作物、生活习惯。这就使得各地域文化风采各异。故选A项。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贫富分化的现象。题干中问的是“根本原因”,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D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内容说明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增大,当时还是禅让制;B项指大禹时代先民用青铜来铸剑,说明冶炼术的进步;C项意思是在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禹的遗迹,这就是划为九州的地方;D项禹死后,他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君王世袭应该看作是理应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反映了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所以选择D项。点评: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
9、在题肢中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商朝的王位世袭制。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种继承原则容易导致“子”与“子”相争、“兄”与“弟”相夺,进而使政局不稳、社会不安,故D 项正确,也可排除B、C两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是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故排除A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故A项错误;B项是隶书的特点,与材料不符;C项是草书的特点, 与材料不符;据材料中“日”“月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 中国的文字在殷商
10、时期尚未统一,存在一字多形的状况,故 D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捍御侮”“以亲屏周”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一国家制度形
11、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政体既非古希腊民主政体又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君主政体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保存有一定部落联盟的色彩,所以答案选B,A D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C项说法不够准确没有突出题意主旨。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商灭夏、周灭商都是代表上天的意志,体现了在商周时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材料反映了古代早期政治活动中有“谋及卜筮”、占卜“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可知A、B两项正
12、确,与题意不符。依据材料中的“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可知,如果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需要和其他人商议,因而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故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思想,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其实质是一种国王所有的退组土地所有制,因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能反映井田制的实质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对原始社会的社会现状的描述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是指世袭制取代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设置封建社会时期由于承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土地兼并严重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王位世袭
13、制替代了禅让制;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制度而略有调整。说明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3.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及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遭到破坏。解析:1.注意题干关键信息“从材料和所学知识看”2.考査夏商政治制度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3.首先注意“积极作用”的限定条件,其次注意从周王、诸侯、卿大夫力量发展的角度分析历史原因。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封君与周王室”“宗族纽带”“亲戚”“亲缘网络”等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从政治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伊嘏 (伟大)文王”作答;第二小问综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