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047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目标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在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本课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还相当欠缺,而且学生的思维形式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尚处在形成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还只是简单的记忆,缺乏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

2、化的原因和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在国际局势复杂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政府是如何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的(一)导入本课(创设情景,启迪思维)材料:在1971年的一次国际大会上,乔冠华开怀大笑,有西方人士称“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一些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振臂高呼,但一个国家的代表却哀叹:“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教师提问:看材料,乔冠华为什么事笑的那么开心?该事件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给出情景材料,吸引学生,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中来。通过紧密的设问,迅速导入到第一目,并且注意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授过程【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

3、过程、意义)自主学习(检查预习)本目自主学习部分,恢复席位的过程学生通过填空题自主掌握,对于稍难的背景和意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以下3个问题: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有哪三个方面?其中中国能够恢复席位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一、二、三来回答)最重要原因是什么?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怎样?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背景主要有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美国的原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台湾国民党集体占据;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教师给予肯定,然后要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国家在外交上取得成就,其决定

4、作用的是内因,还是外因?【设计意图】第1、2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查,同时要培养学生会用哲学的内外因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第2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意义的记忆。合作探究(深入探究,获取新知,)材料一课本112页历史纵横材料二联合国大会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炮制的“双重代表权”案的原因和实质。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2)据材料二指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依据。学生人

5、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2小组选代表一人展示自己的结论。希望学生依据材料能回答出:原因是美国已无力阻拦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实质是搞“两个中国”;新中国的态度是决不妥协;依据是联合国宪章。教师点拨(1)该题属于文字材料类型题,这类题必须注意从材料中完整准确的提取信息,还要注意与所学知识相结合。(2)注意新中国对台湾的基本立场。新中国的一贯态度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我们坚决不参加任何出现“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场面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要想与新中国建交,就必须与台湾断交。我们现在对台湾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中国,在这个原则上什么都可以谈。【设计意图】本题是材料类型题。本题设置的首要目的是加强

6、学生对本目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联系到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这个热点问题;其次,提高学生做材料类型题的能力。学生在做材料题时容易犯的错误是脱离材料,单纯从课本上组织答案,因此通过本材料题的设置,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过程、影响)导入本目:刚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就取得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个重大外交成就,但这并未打开中国外交的僵局,我们的外交真正有了突破和转机关键是中国与一个国家的关系开始了正常化,你知道是哪个国家吗?【设计意图】从上一目的学习,自然导入本目;让学生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所取得的第二大外交成就是什么;同时

7、提示学生中国打开外交僵局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不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本目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影响,原因通过下面自主学习部分解决,影响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检查基础,加深理解,)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原因、过程)在学习本目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导学案上学科内知识综合之中美关系的清单:中美关系的清单:旧中国:(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4年,胁迫清政府签订(2)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3)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签订。(4)1945年,配合,击败侵缅日军。(5)抗争胜利后,与蒋介石政府签,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

8、支持蒋政府打内战。新中国:(1)新中国刚成立,美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看课本109页总结其表现)(2)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看课本110页和课本113页总结中国的希望,美国的态度和行动,并指出美国行动的影响。)【设计意图】中美两国作为两个世界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将来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中美两国的一举一动都举世瞩目,因此,两国关系的发展史应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设计中美关系清单,可以让学生对中美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表格内相关问题,教师点拨引导,设置新问题:在旧中国,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侵略者角色,主要想从中国获取侵略权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更是想

9、把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在70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请阅读材料和课本回答下面问题:(1)1970年10月初,尼克松表示“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如果你是尼克松,你为什么想到中国去?(2)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请问你认为当时的毛泽东为什么也想与尼克松会谈?学生阅读课本113月第3段和学思之窗总结1、2题答案:(1)尼克松的考虑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经济上:美国经

10、济发展缓慢,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2)毛泽东的考虑国际地位的提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美国在亚洲的收缩和保守战略(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教师补充:尼克松还可能考虑到美国当时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特别是中国在核武器研制上的成就;中美关系能否改善最关键的是台湾问题。【设计意图】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非常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解决,设置一个简单问题和一些图片(让学生排一下事件顺序)。但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本

11、课的重点,也可以说是难点,因此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国家都是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自己的外交政策的。合作探究(1)、尼克松总统如此卖力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不是因为他有 “国际主义”的崇高思想 ?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2)、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2、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原因、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导学案上学科内知识综合之中日关系的清单:中日关系清单(1)18941895年,发动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19001901年参与,签订。(3)19371945年发动。(4

12、)19491972年追随美国,敌视中国。1971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提出在联合国“一中一台”的“双重代表权”方案。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清单上的问题,教师点拨启示:通过清单大家可以看到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基本都处于敌对状态,为什么日本到20世纪70年代也想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又是怎样考虑的呢?请结合中美关系的改善和所学知识思考。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3、4组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日本方面:(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日本经济发展的

13、需要(4)田中角荣的推动。中国方面:(1)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3)有利于对付苏联的威胁(4)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亚太地区的和平教师补充中日关系改善的关键是历史问题。【设计意图】教材对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只提到一句话,这对于我们了解两国关系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设置这个问题,让学生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一方面再次让学生明白大国关系变化的关键在于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另一方面让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学会分析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合作探究(深入探究,获取新知)图片见课件1、图一、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图一和图二之间关

14、系怎样?3、图一和图二的发展趋势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5、6组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拨做此类题的原则是“由表及里”,不要遗漏信息;教师点拨(1)该题属于图片类型题,该题的原则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图片的有效历史信息。(2)学会分析大国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设计意图】本题是图片类型题,主要想培养学生从图片中完整准确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能把握住做此类题的原则;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分析大国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至少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对两个大国的影响,二是对周围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知识点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背景、外交成就)导入本目:正如人们出门看天,出海看风一样,一个

15、国家的外交战略必须随时依据国内外风云的变幻而随机应变,这样才能顺应潮流,掌握主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在进入新时期后,我们面临怎样的背景,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取得了怎样的外交建树?【设计意图】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容进行了简化,但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调整之后取得的重大外交建树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知道中国外交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自主学习(检查基础,加深理解,)针对学生对导学案的自主预习,教师提问2个简单问题:1、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国内背景怎样?外交目标是什么?2、用史实说明我国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有哪些?并分别分析其

16、产生的意义。(上海合作组织要求说出其成立目的、国家、性质、意义)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补充对于多边外交的认识: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推进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任何单边、双边的力量都无能为力。必须采取多边行动,才能推动国际的协商和合作。单边主义意味着冲突和对抗,是强权政治表现。多边主义是多元、平等、互利和合作,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合作探究(深入探究,获取新知)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上图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外交上的重大成就,请说出该历史重大事件是什么?(2)除以上史实外,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方面还有哪些重大行动?

17、(3)结合新时期外交,你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分组讨论,7、8组的学生代表回答(1)、(2)题,师生谈论第(3)题。教师点拨(1)注意从责任和义务去考虑(2)注意不要思维僵化,要前后联系。【设计意图】本题第(1)问是与学生比较熟悉的重大事件相结合,加强学生对于现实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关注,让学生参与感受身边的和正在发生的外交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2)问是对这两节课所学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做个总结,学生也可以回答其他自己所知的知识,只要言之成理皆可,是个开放性的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第(3)问的设置一方面是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师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

18、是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心,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三)本课小结(小结反思、理论引导)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望越来越高,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请大家从新中国成立初、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三个时间自主构建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树。(四)单元小结让三个学生到黑板前构建知识树,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导学案上构建,并同时对自己本节课学习进行反思。教师点拨无论中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行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国内的建设,进一步说就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加深学生印象。教师适时

19、点拨,让学生从具体的史实上升到理论高度;让学生再次从历史回到现实中来,知道在外交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六)课外拓展(继续探究、激发热情)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称:“对比美国在20世纪超越英国的崛起,中国不会取代美国,而会加入美国成为世界的“首席”。但由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仍旧很低,至少在一代人之内,它还不能撼动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一种很可能的情况,是中美成为两种权威力量。”对于英国外交大臣的话,你是怎样认为的?如果你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回答他?请搜集资料,对此做全方位的评述。【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能随着下课铃声就停止了,应让学生对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现状,及中国在未来应该怎样做,继续进行探究,让学生对中国外交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深化。以上是对本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总之,我们的宗旨是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努力的去改变我们的课堂,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