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假说一演绎法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B. 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 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D. 类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学中的科学的研究方法: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
2、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详解】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
3、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错误的是( )A.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 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
4、性不相融合,A正确;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不干扰的,C正确;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3.如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定不携带色盲基因的个体是( )A. 5号B. 6号C. 9号D. 10号【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携带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Xb;男性
5、正常的基因型是XBY、男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Y。【详解】A、图中5号为不患色盲的女性个体,由于其父亲2号是色盲XbY,所以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XBXb,携带了色盲致病基因,A错误;B、图中6号是一个正常的男性,其基因型一定是XBY,不可能携带色盲致病基因,B正确;C、图中10号是色盲男性XbY,说明其母是女性携带者XBXb,而父亲是正常男性XBY,所以9号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9号有可能携带色盲致病基因,C错误;D、图中10号是色盲男性XbY,一定携带色盲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B。4.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分别表示A.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
6、作用B.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D.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图中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作用;表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过程;为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详解】A、图中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即受精作用,A错误;B、图中表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过程,B错误;C、图中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即受精作用,表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过程,为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C正确;D、图中为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D错误。故
7、选C。5.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B【解析】【详解】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但不知道其化学本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和嘌呤数相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证明其是RNA病毒,但不能说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关遗传的一些基础知识。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
8、准确地复制B. 能够存储遗传信息C. 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 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详解】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地复制,A正确;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B正确;基因是4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正确。7.高等植物细胞中mRNA和DNA聚合酶的合成部位和执行功能部位分别是( )A.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B.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质C. 细胞核 细胞质 细
9、胞质 细胞核D.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学生需要对细胞核、细胞质这些细胞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要熟知mRNA和DNA聚合酶的作用。【详解】mRNA是通过转录合成的,而高等植物细胞中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DNA聚合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mRNA是翻译过程中的模板,故执行功能的部位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DNA聚合酶参与DNA的复制,而DNA复制的场所在细胞核,C正确,AB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
10、所有性状C.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生物性状D.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一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有可能是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可能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错误;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部分性状,B错误;C、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直接影响性状,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例子就是血红蛋白直接影响的性状,C正确;D、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故选C。9. 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
11、异、基因突变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水稻的糯性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属于杂交育种,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10.列关于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肝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 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有遗传病基因C. 父亲患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遗传病,母亲正常,不考虑基因突变,他们所生的儿子正常D. 父母正常,生下一单基因遗
12、传病女儿,则该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答本题学生要熟知各种遗传病及其特点。【详解】A、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不是遗传病,A错误;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含相应的致病基因,B错误;C、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遗传病,属于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特点是母系遗传,故父亲患病不会传给子女;C正确;D、父母都正常,生下一单基因遗传病女儿,属于性状分离现象,故为隐性基因致病。若该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父亲正常则不可能生出患病女儿,D错误。故选C。11. 在一个气候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 个
13、体最大的种群B. 个体最小的种群C. 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 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答案】D【解析】【分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性状差异大的种群适应变化的环境的机会多。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因此个体差异最多的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详解】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只有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其生存机会最多;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其生存机会较少。而形体的大、小与是否适应环境、是否会被淘汰无关,D项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实质。12.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
14、确的是( )A. 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 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 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A项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B项正确;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因存在基因突变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项错误。【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决此类问
15、题,除了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把易疏忽或易错的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知识串起来并横向辐射,进行归纳。1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过氧化氢酶B. 血清白蛋白C. 二氧化碳D. 胆固醇【答案】A【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过氧化氢酶是细胞内的酶,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正确;B、血清白蛋白属于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C、CO2是细胞代谢
16、产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D、胆固醇可以由消化道吸收进入内环境,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A。14.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 大于7.357.45B. 远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 稳定在34【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详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
17、pH仍然维持在7.357.45,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1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C.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学生要知道导致组织水肿的几个主要原因。【详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
18、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C、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错误;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B。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 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答
19、案】C【解析】【分析】考查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及调节。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正常运转维持的,是机体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血浆的成分稳定时只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A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调节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的结果,这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础,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点睛】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则血浆稳态,血浆稳态内环境未必稳态;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7.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及兴奋恢复的过程中,膜内
20、电位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据此答题。【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神经细胞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膜内为正电位;兴奋过后,受刺激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故选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18.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 A. 2处B. 3处C.
21、 4处D. 5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单向传递的,从图中可知,给予e神经上一点刺激,兴奋会传递到除c外所有的神经,所以有4处可测到电位变化。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传递【名师点睛】突触结构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类型及简化图: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9.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
22、形成长期记忆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这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此时并没有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这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B错误;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这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与低
23、级中枢无关,因此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错误;D、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而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正确。故选D。20.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引起反射活动的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B. 反射活动发生的基础是反射弧结构完整C.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
24、要两个神经元。【详解】引起反射活动的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A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要完整,B正确;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有突触,因此,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都要经过突触,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递质参与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而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再根据题意作答。21.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效应器,是感受器B. 分别电刺激、,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
25、向传递C. 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D. 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根据突触或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详解】据分析可知,是感受器,是效应器,A错误;电刺激,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电刺激,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B正确;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ATP,但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以丙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乙后,使乙的膜电位变成内正外负
26、,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的组成结构,以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再根据题意作答。22.下图表示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后膜一定产生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机制:兴奋达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再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的运输,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
27、体结合,引起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者抑制。【详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小泡的膜使其与细胞质中其它物质隔开,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以胞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引起兴奋或抑制, C正确。综合上述,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这与递质的种类有关,D错误。【点睛】易错点: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导致钠离子内流,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兴奋,否则可能是抑制。23.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_分泌的_( )。A. 胰腺 胰液B. 胰腺 促胰液
28、素C. 小肠粘膜 胰液D. 小肠粘膜 促胰液素【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学生需熟知促胰液素发现历程。【详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上升有关B. 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C. 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D. 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
29、脑垂体甲状腺【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若该物质是血糖时,ab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c段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是合成了糖原、血糖的氧化分解等;cd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糖原分解。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详解】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c时段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发挥作用降血糖的结果,A错误;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如果X是CO2,cd段时,CO2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增强
30、,CO2作为化学物质参与调节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最终使呼吸作用增强,C正确;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A。25.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 (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 产生TSAb的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C.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D. 下丘脑和
31、垂体的某些细胞也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答案】C【解析】【分析】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详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的机制,A正确;产生TSAb这种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
32、原,B正确;Graves疾病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 (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因此,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患者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C错误;由于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因此,下丘脑和垂体的某些细胞也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 (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再根据题意作答。2
33、6.日前,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陈剑峰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免疫上。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 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D. 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
34、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常见的稳态失调: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详解】A. 据分析,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是体温失调,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B. 退热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发挥调节体温的作用,B正确。C. 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结果,C正确。D. 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
35、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7.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手握雪后一会手会热是因为机体产热增加B. 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休息,体内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增多C. 寒冷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收兴奋后会产生冷觉D. 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答案】A【解析】【分析】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
36、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血糖调节的过程:【详解】A、人手握雪,在低温的刺激下,机体有机物氧化分解,导致产热增加,所以手会热,A正确;B、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休息,会导致机体疲惫,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C、冷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C错误;D、肌糖原不能分解葡萄糖补充血糖,D错误。故选A。28.2020 年春季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类RNA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噬菌体相比,新冠肺炎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 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细胞内以宿主DNA为模
37、板合成蛋白质外壳C. 消毒剂能使新冠肺炎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失活,从而导致病毒失去活性D.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可在其血液中检测到相应的抗体【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RNA为单链结构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异,A正确;B、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细胞内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外壳,B错误;C、消毒剂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失活,同时让蛋白交联作用丢失,从而导致病毒失去活性,C正确;D、新冠肺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产生相应的抗体,故治愈后可在其血液中检测到相应的抗体,
38、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新冠肺炎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2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均有特定生物活性,这三种物质都是( )A.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学生需了解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并要比较出三者的不同。【详解】A、部分激素,如性激素是类固醇,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质;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如乙酰胆碱是一种有机碱,而不是蛋白质,A错误;B、
39、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出细胞后,经体液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的细胞分泌出来,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C、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均需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该受体为某些特定的分子,C正确;D、激素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迅速灭活,神经递质则通过再回收或酶解,不能继续保持活性,抗体和抗原结合后也不能保持活性,D错误。故选C。30.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的一定是特异性免疫B. 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2道防线C. 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D. 吞噬细胞参与此两种免疫【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
40、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3、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4、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的也有可能是非特异性免疫,例如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胃液中的杀菌物质
41、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C、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建立的,不是生来就有的,C错误;D、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D正确。故选D。31.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他们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 免疫排斥属于免疫异常疾病D. 机体清除癌细胞属于免疫防卫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
42、)和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详解】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他们均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A正确;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错误;C、免疫排斥属于正常免疫功能的表现,C错误;D、机体清除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错误。故选A。3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B. 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C.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D. 体液免疫中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中同样有二次免疫【答案
43、】D【解析】【分析】考查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两种免疫各自有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详解】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吞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可以吞噬处理裂解的靶细胞,A错误。体液免疫中由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淋巴因子,但细胞免疫中没有B细胞参与,B错误。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从而使之失去藏身之所,C错误。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记忆细胞都可以增殖分化发生二次免疫,D正确。【点睛】易错点:不能把两种免疫隔裂开,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须在两种免疫配合下才能把
44、病原体消灭。33.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鼻炎、皮肤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 有1项说法正确B. 有3
45、项说法正确C. 有2项说法不正确D. 没有正确的【答案】A【解析】【分析】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但它们并不会改变植物激素本身的作用特点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激素只能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反应,不参与反应;抗体只与抗原结合,也不参与细胞内代谢反应,故错误;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错误;呆小症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的,不能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故错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的,故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因为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攻击引起的免疫失
46、调病,是自身免疫疾病,不是过敏反应,故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光合作用等,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错误;所以只有一项正确。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点睛】易错点:一是激素不能参与细胞内的代谢反应,更不可能催化代谢反应和为代谢提供能量,它只是体内的抑制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得到信息后改变其原有的生理活动。二是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都是免疫失调病,但三者不能混为一谈。34.关于动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 动植物激素都属于小分子有
47、机物,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C. 动植物激素都由特定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D. 在动植物体内,除作用部位,其他部位检测不到激素的存在【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是大分子的有机物。而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为小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即都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故需要消耗能量以及载体的协助,A正确;B、动物激素中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B错误;C、植物没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动物激素才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C错误;D、动物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植物激素往往分布广泛,只是发挥作用的部位含量较多,D错
48、误。故选A。35.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A. 细胞分裂素B. 生长素C. NAAD. 乙烯【答案】C【解析】【分析】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详解】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物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乙烯均为植物激素,而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6.下列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A. 顶端优势B. 根向地生长C. 茎向光生长D
49、. 用生长素类似物去除田间杂草【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详解】A. 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 根向地生长,是因为受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C. 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
50、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 D. 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掉麦田的双子叶杂草,高浓度的2,4-D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低浓度的2,4-D促进单子叶作物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37.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进行以下的推断,错误的是( )A. 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B. 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C. 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D. 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曲线看出,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和
51、细胞分裂素不断上升,因此它们与脱落酸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详解】A、在处理过程中,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均不断上升,它们均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不利于种子保藏,A错误;B、赤霉素是促进种子萌发的,它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种子的休眠,共同促进种子的萌发,是协同关系,B正确;C、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不断上升,因此它们与脱落酸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低温处理能够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图中在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D正确。故选A。38.关于种群各特
52、征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增加B. 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到种群密度C. 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特征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D. 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详解】A、由于种群数量还受其他因素如迁入率和迁出率、环境条件等的影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A错误;B、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
53、影响到种群密度,B正确;C、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B。39.下图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X区域(阴影部分)可代表环境阻力大小,其最小点为eB. 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C. 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的是bc段D. 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答案】B【解析】【分析】比较“J”型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不变越来越小有无
54、K值无K值,持续增加有K值,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详解】A、X区域表示环境阻力的大小,其最小点为a,A错误;B、严密储存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增大了田鼠生存的环境阻力,会使田鼠的K值减小,因此会使e点下移,B正确。C、生物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环境阻力越大,食物是鼠群繁殖的重要限制因素,主要体现在de段,C错误。D、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田鼠属于有害生物,应及时控制其种群数量,在c点前就采取措施,并严防其种群数量达到c点,D错误。故选B。40.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J”
55、型B. 若在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时种群的数量为N/2C. 该鱼在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不变D.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小于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t0-t1种群增长率增加,t1-t2群增长率减小为0,故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详解】A、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始终0,故种群数量先增加迅速,后增加减慢,直至最后数量稳定,呈现S型增长,A错误;B、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数量N为环境容纳量,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N/2,B正确;C、该鱼在时期后,种群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D、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大于时,捕捞后种群的增长
56、速率才能恢复到最大,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0分)41.黑蒙性痴呆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各种组织中均缺乏氨基已糖酶A,而导致神经节甘脂GM2积累。患者表现为渐进性失明、痴呆和瘫痪。王女士是一个先天性黑蒙性痴呆患者,未婚。据调查,其父亲、母亲正常,哥哥和嫂嫂正常,嫂嫂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妹妹及其配偶表现正常,妹妹的女儿正常,王女士的嫂嫂刚刚怀孕。假设该病由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患黑蒙性痴呆病的情况。遗传系谱图:_。(2)由所画系谱图推知,黑蒙性痴呆的遗传方式是_。控制该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与隐性
57、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_不同。基因控制该病的方式是_(间接或直接)方式,即:基因通过控制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为黑蒙性痴呆男孩的概率是_,“?”是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4)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妹妹想要再生一个孩子,他们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原因是_。【答案】 (1).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脱氧核苷酸序列 (4). 间接 (5).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6). 0 (7). 1/3 (8). 需要 (9). 妹妹及其配偶可能是该病的携带者【解析】【分析】以题意“患者各种组织中均缺乏氨基己糖酶A”和“亲子代的表现型”等信息为切入点,根据
58、“无中生有有为隐”推断该病遗传方式,并推知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围绕“基因的内涵、基因的分离定律、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等相关知识,解答相应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遗传咨询建议。【详解】(1)父亲、母亲为第代,王女士、哥哥和嫂嫂、妹妹及其配偶均为第代,妹妹的女儿及王女士的嫂嫂孕育的胎儿为第代。正常的男性、女性分别用“、”表示,患病女用“”表示,婚配关系及其子女用“”相连,未出生的胎儿用“?”表示,遗传图解可表示为:。(2)王女士是一个先天性黑蒙性痴呆患者,其父亲、母亲正常,据此可推知,黑蒙性痴呆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控制该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脱
59、氧核苷酸序列不同。由题意“患者各种组织中均缺乏氨基己糖酶A”可知,基因控制该病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属于间接控制。(3)由以上分析可知,王女士的基因型是bb,其父亲、母亲的基因型均为Bb,进而推知:哥哥的基因型为1/3BB、2/3Bb;嫂嫂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嫂嫂的基因型为BB。可见,哥哥和嫂嫂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2/3BB、1/3Bb,因此“?”为黑蒙性痴呆男孩的概率是0,“?”是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3。(4)妹妹及其配偶虽然表现正常,但他们可能是该病的携带者(Bb),因此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妹妹想要再生一个孩子,他们需要进
60、行遗传咨询。【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系谱图分析相关内容,需要考生依据所画遗传系谱图,以及各种类型遗传病的传递特点,推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准确分析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关系进而推知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解题关键。42.下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主要优势是_。B常用的方法为_。(2)E、F育种方法分别称为_育种和_育种,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答案】 (1). 杂交 (2). 单倍体 (3).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 花药离体培养 (5). 诱变 (
61、6). 多倍体 (7). 秋水仙素【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D通过杂交和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ABC通过杂交、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属于单倍体育种,E过程产生新基因,属于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GHIJ是基因工程育种。【详解】(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方式。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通过C过程获得的均为纯合体,因此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过程为获取单倍体植株的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2)E、F育种方法分别称为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C、F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点睛】本题是考查几
62、种育种方法的常规题型,要求学生熟知各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和原理。尤其对单倍体育种的每步操作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43.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_是感受器,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_(以编号作答)。(2)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处(填箭头旁字母),该如何改正?_。(3)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_个。(4)若图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则图中所示的神经中枢位于_,经改正后的方向中,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_,由大脑皮层传来指令的可能是_。当受到刺激而损伤时,_(能不能)产生感觉。【答案】 (1). (2). (3). C (4). 箭
63、头方向应朝下 (5). 5 (6). 脊髓、大脑皮层 (7). A、D (8). B、C (9). 能【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图中共有4个神经元。根据突触结构或根据脊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详解】(1)图中的与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相连,是感受器,为效应器。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2)突触中兴奋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图中C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向轴突,表示错误,箭头方向应朝下。(3)图中下方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形成两个突触,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4)若图
64、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躯体的感觉中枢和运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A、D表示脊髓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经改正后的方向中,B、C表示由大脑皮层传来的指令。当受到刺激而损伤时,兴奋可以传到神经中枢,但不能传到效应器,能产生感觉,但肌肉不能运动。44.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_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2)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通过轴突传导到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3)垂
65、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c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答案】 (1). b (2). 促甲状腺激素 (3). 下丘脑 (4). 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5).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6). 水的重吸收 (7). 降低 (8). (9). 甲状腺激素【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生长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
66、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详解】(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据图可知还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来调节甲状腺等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故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如寒冷)的刺激下产生兴奋,兴奋通过轴突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样电信号就转化成了神经递质这种化学信号。(3)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这样使血浆浓度下降,渗透压降低。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二者分
67、别表示甲状腺激素过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上升,从而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率,导致产热量增加。【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知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和水盐调节等相关知识。学生要能够根据图示判断出相应的激素。45.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_细胞受损,使_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会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且患者会出现饮水增多的症状,原因是血浆中葡萄糖
6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血浆渗透压_,刺激_,将信号传至_,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2)图中物质A的作用机理是促进_分解和_的转化。下丘脑除参与血糖调节外,还参与_的调节。(3)从图中看,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_。【答案】 (1). 甲 (2). 胰岛B (3). B (4). 胰岛素 (5). 升高 (6).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7). 大脑皮层 (8). 肝糖元 (9). 非糖物质 (10). 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 (11). 肾上腺素【解析】【分析】由题中的图形信息可得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1)胰岛素的作用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促进葡
69、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肾上腺素的作用:升高血糖;促进产热。【详解】(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岛B细胞(甲)细胞受损,使胰岛素(B)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血浆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将信号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因此图中物质A表示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下丘脑除参与血糖调节外,还参与体温
70、和水盐平衡的调节,它是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3)A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它们之间为协同作用。【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血糖调节的途径以及和参与血糖调节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根据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判断图中细胞名称和激素名称;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46.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的过程是_免疫,其中细胞的名称是_,物质A是_,物质B是
71、_。甲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序号)。(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由图乙可知,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银环蛇毒能与_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答案】 (1). 体液 (2). 吞噬细胞 (3). 淋巴因子 (4). 抗体 (5). (6). 神经-体液调节 (7). 正电位 (8). 乙酰胆碱受体【解析】【分析】分析图甲:是吞噬细胞、是T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是记忆B细胞、是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详解】(1)图甲过程中有抗体产
72、生,是体液免疫;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有处理并呈递抗原的作用,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物质B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所以是抗体。甲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2)产生恐惧感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说明有神经调节的参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增加,说明有体液调节的参与,故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图乙是突触小体,当兴奋传到时,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所以膜内是正电位。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学生要熟知体液免疫的过程,这样才能在新的题境中灵
73、活运用知识解题。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易错点,学生容易忽视特异性识别或细胞这两个条件。47.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molL-1,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2)10-6molL-1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下图表示该实验过程,请将云母片的插入位
74、置画在1、2组中胚芽鞘的合适位置。.实验结果及解释:1装置内胚芽鞘_生长,则表明胚芽鞘的_段没有发生横向运输;2、3装置内胚芽鞘_生长,表明胚芽鞘的_段发生了横向运输。【答案】 (1). 10-8 (2). 促进 (3).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 直立 (5). B (6). 弯向光源 (7). 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图中曲线横轴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轴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丙图中,A是胚芽鞘尖端,
75、能产生生长素,也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详解】(1)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受到抑制,说明此处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导致根向地生长。(2)由图甲可知,10-6molL-1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3)由于实验目的是验证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所以应分别阻断A段和B段,并用不处理的胚芽鞘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因此可在图示的1图中A段画入云母片,2图的B段画入云母片。由于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胚芽鞘尖端,所以阻断A段后,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阻断B段后,生长素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因此实验结果及解释:若1装置内胚芽鞘直立生长,则表明胚芽鞘的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2、3装置内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表明胚芽鞘的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难点在于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应结合相关知识抓住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单一自变量(阻断A还是阻断B),遵循对照性原则,即可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