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C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橙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解析:Zn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A项正确;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项正确;将稀硫酸换成橙汁,橙汁为电解质溶液,仍然构成原电池,导线中仍会有电子流动,C项错误;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D项正确。2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
2、叙述中正确的是(B)A正极反应式:Zn2e=Zn2B电池总反应式: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解析: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应为Cu22e=Cu,故A错误;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负两极反应式相加,得到总反应式:ZnCu2=Zn2Cu,故B正确;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移向正极,即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故D错误。3图甲和图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图甲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
3、2(aq)B反应2Ag(s)Cd2(aq)=Cd(s)2Ag(aq)能够发生C盐挢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D当图乙中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 g Ag析出解析:根据图甲可知,原电池中Cd为负极,Cd失电子,Co2得电子,所以其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2(aq),金属活动性:CdCo,故A正确;根据图乙可知,原电池中Co为负极,Co失电子,Ag得电子,所以Co(s)2Ag(aq)=2Ag(s)Co2(aq),金属活动性:CoAg,则金属活动性:CdCoAg,因此反应2Ag(s)Cd2(aq)=Cd(s)2Ag(aq)不能
4、发生,故B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而构成闭合回路,并使两个烧杯中的溶液保持电中性,故C正确;根据Co(s)2Ag(aq)=2Ag(s)Co2(aq)知,当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 g Ag析出,故D正确。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DZnCu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向负极作定向移动解析:选项A属于非
5、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A错;选项B中锌与置换出来的铜在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B对;选项C中Cu与稀H2SO4不反应,Fe在稀H2SO4中不发生钝化,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Fe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Cu片上产生气泡,C错;选项D中H应向原电池的正极作定向移动,D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均可自发进行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反应Cu2Ag=2AgCu2可以被设计成
6、原电池ABC D解析: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被设计成原电池;碳棒可以作原电池的正极。6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22Ag,该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C)ABCD正极FePtAgAg负极AgCuFeFe电解质溶液AgNO3H2SO4AgNO3FeCl2解析:对该反应进行分析知负极为Fe,则正极的活泼性比Fe差,溶液中阳离子为Ag,对照各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7某原电池以银、铂为电极,用含Ag的固体作电解质,Ag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电池反应为2AgCl2=2AgCl。利用该电池可以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空气中c(Cl2
7、)越大,消耗Ag的速率越大B铂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Ag=2AgCl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总数保持不变D电子移动方向:银固体电解质铂解析:c(Cl2)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消耗银的速率也越快,A正确;银比铂活泼,铂作正极,Cl2在铂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l,再与电解质中的Ag结合,电极反应式为Cl22e2Ag=2AgCl,B正确;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既没有消耗Ag也没有生成Ag,所以电解质中Ag总数保持不变,C正确;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的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故电子移动方向应是银外电路导线铂,D错误。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B)A当a为Cu,
8、b为含有碳杂质的Al,c为稀硫酸时,b极上观察不到气泡产生B当a为石墨,b为Fe,c为浓硫酸时,不能产生连续的稳定电流C当a为Mg,b为Al,c为NaOH溶液时,根据现象可推知Al的活动性强于Mg的D当a为石墨,b为Cu,c为FeCl3溶液时,a、b之间没有电流通过解析:A项,因为b为含有碳杂质的Al,C、Al、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溶液中的H在该极上获得电子而产生H2,所以在b极上可观察到气泡产生。B项,开始时,能形成原电池,有短暂的电流产生,但Fe被浓硫酸钝化后,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内部的铁不再失去电子而不能形成电流。C项,由于Al可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Al为原电池的负极,实际上,M
9、g的活动性强于Al的,故不能据此判断Al的活动性强于Mg的。D项,Cu能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流。9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解析:活泼金属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不变,故B错误;铜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Cu22e=Cu,同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甲池移向乙池,所以乙池溶液的
10、总质量增加,故C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10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池,该电池用辛烷(C8H18)作燃料,电池中间部分为固体氧化物陶瓷,可传递氧离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电池工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8H1825O250e=8CO29H2OD若消耗的O2为11.2 L(标准状况),则电池中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解析:该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A、B错误;负极上燃料辛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
11、应,电极反应式为C8H1825O250e=8CO29H2O,故C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O24e=2O2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D错误。11如图所示,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组装成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X为负极,电极反应为:Si4e=Si4BX为正极,电极反应为:4H2O4e=4OH2H2CX为负极,电极反应为:Si6OH4e=SiO3H2ODY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解析:硅、铁、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时,Si为负极:Si4e6OH=SiO3H2O;铁为正极:4H2O4e=4OH2H2,总反应式
12、:Si2NaOHH2O=Na2SiO32H2。二、非选择题(56分)12(16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池中正极上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气泡。(2)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3)上述实验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直接判断原电池正负极”,这种作法不可靠(“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种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的方案: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此确定原电池正负极(若你认为可靠,此
13、空可不作答)。(4)一段时间后,乙学生将乙池两极取出,然后取少许乙池溶液逐滴滴加6 molL1稀硫酸直至过量,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消失,各阶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HOH=H2O,AlOHH2O=Al(OH)3,Al(OH)33H=Al33H2O。解析:当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时,Mg作负极(活泼性MgAl),Al作正极,电极上产生气泡;当NaOH是电解质溶液时,Al作负极(Mg不与NaOH溶液反应),总反应为:2Al2OH2H2O=2AlO3H2。通过本题可知原电池的两极与电解质溶液有关,电解质溶液不同,导致两极发生改变(正、负极变化);将乙
14、池两极取出,电解液中含有AlO,是NaOH和NaAlO2的混合溶液,所以逐滴滴加H2SO4,应该先中和掉NaOH,再与NaAlO2反应生成沉淀,当硫酸过量时,Al(OH)3沉淀逐渐消失。13(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过程中,锌棒质量减少。(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3)反应过程中,当一电极质量增加2 g,另一电极减轻的质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g。(4)盐桥的作用是向甲、乙两烧杯中提供NH和Cl,使两烧杯溶液中保持电荷守恒。反应过程中Cl将进入甲(填“甲”或“乙”)烧杯。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
15、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H。解析:(3)转移0.2 mol电子时,铜棒质量增加6.4 g,锌棒质量减少6.5 g,故反应过程中,当铜电极质量增加2 g时,另一电极减少的质量大于2 g。(4)反应过程中,溶液为了保持电中性,Cl将进入甲烧杯,NH进入乙烧杯。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有0.1 mol Cu2消耗,还剩余0.1 mol Cu2,有0.2 mol NH进入乙烧杯,故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H。14(24分)(1)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2Fe32e=2Fe2;负极:Cu2e=Cu2
16、。图中X溶液的溶质是FeCl3(填化学式,下同),Y溶液的溶质是CuCl2。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填“阳”或“阴”)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2)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I2e=I2。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流计读数为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乙中的石墨作正(填“正”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22e=2I。(3)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
17、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解析:(1)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根据原电池反应可知正极是Fe3得到电子,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负极是Cu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图中碳棒是正极,铜棒是负极,因此X溶液是FeCl3溶液,Y溶液是CuCl2溶液。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区移动,因此盐桥中的阳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2)I失去电子,则乙中石墨电极是负极,所以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I2e=I2。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流计读数为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乙中的石墨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I22e=2I。(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氧气得到电子,所以氧气在正极放电,溶液显酸性,则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