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298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习题:第1课 第1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框基 础 演 练一、选择题1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D)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取决于思想文化的繁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A B C D解析思想文化并不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不选;“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正确;文化力量并不能直接转换为物质力

2、量,错误;梁启超的观点中,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2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以看出(C)文化是人类全部的行为活动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文化素养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解析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思想结晶,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且符合题意;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表明文化

3、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说法错误;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3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解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人,文化对人的

4、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适合题意;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但不是只有文字才能传承文化,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选A。4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300多字,有1 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它是在纳西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错误。文字属于文化中非意识形态的内容,错误。符合题意,入选。5为了更好

5、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B)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不可分离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解析题目中,保护古民居、古村落是保护徽文化的物质载体,使徽州文化得以传承,这说明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B表述正确;A强调的是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C错误,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独立于精神之外;D强调的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与题意不符。二、非选择题62017年某校高一新生军训期间要举行

6、歌咏比赛。同学们将军训生活和歌唱内容有机结合,各自创作出自己班级独具特色的比赛形式。学校也为歌咏比赛提供了场地和设备,使得歌咏比赛进行的有声有色。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的哪些特点。答案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本题的设问是文化的特点,我们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可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

7、的关系的角度考虑。创 新 拓 展一、选择题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B C D解析“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不选;“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正确;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2清明节

8、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但我国清明时节各地民俗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绵山脚下忆先贤(山西);雨花台上祭英烈(江苏);洛阳城里赏牡丹(河南);潍坊河畔放风筝(山东)。这体现了(B)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文化具有区域特色C文化现象无时不有D文化具有民族特点解析材料中我国清明时节各地民俗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说明文化具有区域特色,B适合题意;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体现了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C两项;D不适合题意,排除。3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

9、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D)人们必须在道德冲突中进行选择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A B C D解析材料描述了在人们的各种具体行为中可以看到人的文化人格,看到人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强调人的文化素养的来源,不符合题意;文化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观点错误。4“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文化与物质的关系透过“文”能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

10、活“文”属于文化的范畴,“道”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A B C D解析“文”与“道”体现了物质和文化的关系,“文”是“道”的载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答案正确,故选A。“文”是物质范畴,“道”是意识的范畴,是错误的。5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C)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C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D

11、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解析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通过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表现出来,这说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说法正确;AB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文化素养不是自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6每年的艺考生们多上过“速成”培训班。就像对待流水线上的产品,培训班要求艺考生按照统一套路、统一方式学习,快速达成参加艺术考试的基本能力。事实上这种“速成艺术”与真正艺术工作者素养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B)A统一方式学习无法培养人的素养B艺术素养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积淀C培训机构不具备个性化指导能力D“速成”无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解析统一方式学

12、习可以培养人的素养,A观点错误;培训机构具备个性化指导能力,C观点错误;“速成”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必然关系,D观点错误,因此ACD均是对题中材料意思的错误理解,“速成艺术”与真正艺术工作者素养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离开了长期实践的积淀,B符合题意;故选B。7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D)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B文化是神的恩赐C文化是精神的产

13、物 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解析A错误,文化不是对神的描绘。B错误,文化不是神的恩赐。C说法不准确,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现象。题中西游记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体现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选D。二、非选择题8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

14、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答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了这一点。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了这一点。解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材料一中,广东省的一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概括出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二中,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概括出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