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河南省郑州市回民中学分校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为2NAD钠在氧气中燃烧,1 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为4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应为2NA,故错;B、不在标况下,无法计算,故错;D、应为2NA,故错。故选C。考点: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应用。2可
2、以描述两种一元酸:甲( Ki=1.810-5)和乙( Ki=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曲线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甲酸(Ka=1.810-5)和乙酸(乙、Ka=1.410-3)可知,甲酸的Ka小,则甲酸的酸性弱;由图可知,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电离度,则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即乙的曲线在上方,可排除A、C;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则曲线甲、乙均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可排除D,显然只有B符合,故选B。考点: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相关知识3下列金属单质中,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A. Zn B. Al C. Na D. Fe【答案】C【解析】试题
3、分析: C、钠是活当金属,可以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将钠放进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中,首先是钠与溶液中的水的反应,而不能置换出铜。考点:考查钠的性质。4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单质钠与水反应DBa(OH)8H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答案】D【解析】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所以答案是D。5从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
4、跟下列有关的是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延展性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故选D考点:金属活动顺序表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B.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1NAC.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
5、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3 mol NO2和足量H2O反应,转移NA个电子【答案】C【解析】14CH3所含的中子数14-6=8,17 g甲基(14CH3)是1 mol,所以含有8 mol中子,选项A不正确;因为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求H+数,B不正确;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C正确;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每3 mol 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是2 mol,D不正确。7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其土壤中存在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元素
6、,它可以作为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答案】C【解析】考查原子的结构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原子互为同位素,排除A;3He含有2个质子,一个中子,比4He少一个中子,但质子数相同,排除BD答案为C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3H+=Fe3+ 3H2O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 H2O+CO2C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D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a2+HCO3+O
7、H=CaCO3+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反应生成的Fe3+还会和I反应,A错;醋酸是弱酸,不能写成离子形式,要写化学式,B错;HClO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C错;D对。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9在100 mL的溶液中溶有9.5 g 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 mol/L B2 mol/L C0.3 mol/L D0.2 mol/L【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n(MgCl2)=0.1mol,c(MgCl2)=0.1mol0.1L=1mol/L,由于一个MgCl2会电离产生2个Cl-,所以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选项是B。考点:考查电
8、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的知识。10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比硫强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2C酸性:H2SeO4 H2SO4 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原子半径:Se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Se,错误。B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SSe,所以酸性:H2SO4 H2SeO4,错误。D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
9、Se,正确。考点:考查同族元素的性质比较的知识。11某溶液100mL,其中含硫酸0.01mol,硝酸0.04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A. 0.02 mol B. 0.01 mol C. 0.015 mol D. 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12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NO2和O2的分子数之比为 4:1。在加热分解过程中,该金属元素A无法确定 B化合价不变 C化合价升高 D化合价降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某金属氧化物,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根据NO2和 O2的分
10、子体积比为4:1,即其分子数之比为4:1,令NO2和 O2的分子个数分别为4、1,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为4,氧原子失去的电子为12=4。二者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金属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答案C。【考点定位】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是化学高考的主题之一。它的形式很多,如氧化还原产物(或化合价)的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气体体积、溶液浓度等)、电子转移数目等。几乎所有的计算都会用到得失电子守恒这一规律,这是氧化还原计算的核心。1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使高锰
11、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该茉莉醛是一种芳香烃 D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D【解析】略14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醋酸溶液 NaOH溶液 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CH3COO-):B水电离出的c(OH-):C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OH-)=c(H+)+c(CH3COOH)D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c(Na+)c(H+)c(O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相同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中,C(CH3COO-):,故正确;B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pH大于1,0.1molL-1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pH是13,则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即,故错误;C、等体积混合后,酸和碱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氢氧根离子由水电离得到,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一部分在溶液中,一部分和醋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醋酸,所以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CH3COOH),故正确;D、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H+)c(OH-),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CH3COO-)c(Na+),醋酸钠是完全电离,醋酸是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c(Na+)c(H+),故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离子浓
13、度大小的比较等。15溶液配制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 mL 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和 _。(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到的仪器较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a称量NaOH固体时,分别在天平的两个托盘垫上相同大小的纸片b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引流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在量筒中稀释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d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3)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硫酸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结果配制出的硫酸溶液浓度将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7.(1) 100 mL
14、容量瓶 (2)b、d (3)偏小【解析】试题分析:(1)配制步骤有称量、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所以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还有100mL容量瓶;(2)a. 称量NaOH固体时,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上称量,错误;b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引流,正确;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
15、,不能在量筒中稀释,错误;d容量瓶有瓶塞,配制过程中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避免影响配制结果,正确,选bd(3)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硫酸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所取硫酸体积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等知识。16(7分)有A、B、C、D、E五种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1)它们的元素符号是:A_B_C_D_E_
16、。( 2)A和D的化合物与C和D的化合物(DC2)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答案】(1)A:H B:C C:O D:S E:K (2)能。2H2S + SO2 = 2H2O + 3S【解析】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可知A为H.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BC分别为碳和氧。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为硫。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E为K,17(8分)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制盐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人就利用海水煮盐。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
17、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步操作的名称是 ,第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2)第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 。(3)第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4)若第步、第步顺序颠倒,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答案】(8分)(1)溶解;取少量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反之未过量。(2)Na2CO3 (3)漏斗、烧杯、玻璃棒(4) 会有部分沉淀如CaCO3、BaCO3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解析】试题分析:(1)粗盐要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第步操作的名称是溶解,第步滴加BaCl
18、2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SO42-,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反之未过量。(2)经过二步后,溶液里剩余的Ca2+及过量的Ba2+需要除去,则第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Na2CO3;(3)第步过滤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漏斗、烧杯、玻璃棒;(4)第步实验的目的是滴加稀盐酸除去溶液里过量的OH和CO32,若第步、第步顺序颠倒,会有部分沉淀如CaCO3、BaCO3被盐酸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考点: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18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并用装置F制取少量“漂白液”,
19、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作用是_,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从E中抽取少量溶液,检验有Fe3生成,请写出检验方法_。(4)已知HCO3的酸性弱于次氯酸,请写出少量的氯气与F中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MnO24H+2Cl- Mn2+Cl22H2O(2)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干燥氯气(3)将抽取出的溶液注入试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有Fe3生成(4)Cl22Na2CO3H2ONaClNaClO2NaH
20、CO3【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氯气利用的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2)装置A中g管使内外压强相同,从而起到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挥发出的氯化氢,因此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的主要是干燥氯气。(3)铁离子能与KSCN溶液作用使溶液显红色,所以检验铁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将抽取出的溶液注入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有Fe3生成。(4)已知HCO3的酸性弱于次氯酸,则依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少量的氯气与F中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时盐
21、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次氯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钠过量,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2CO3H2ONaClNaClO2NaHCO3考点:考查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方案设计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序号)。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
22、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填序号)。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 -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
2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答案】 (1)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C;(3)D(4)H1=H2H3;(5)-518 kJmol-1(6)不能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解析】试题分析: (1)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确保反应物被完全中和,常常使加入的一种反应物稍微过量一些。(2)为了减小热量损失,倒入NaOH溶液应该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
24、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的中和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一水合氨的电离要吸收热量。(5)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6)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考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20要得到100mL浓度为3.68mol/L的稀硫酸溶液,需要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的体积多少毫升?【答案】18.4mol/LV=3.68mol/L0.100L经过计算可以推知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020L。【解析】
25、可以知道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18.4mol/LV=3.68mol/L0.100L经过计算可以推知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020L。21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1817、274
26、5、ll575;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1)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 ;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试比较B、D分别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3)A、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a g/cm3,其晶胞的边长为 cm。(4)在1.0l105 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53.4 L/mol,实验测得Q的气态密度为5.00g/L,则此时Q的组成为(写化学式) 。【答案】(共14分
27、)(1)8(2分) 平面三角形(2分) 1s22s22p63s23p5(2分) 2+(2分)(2)NaCl的熔点高于SiCl4,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2分)(3)(2分) (4)Al2Cl6(2分)【解析】试题分析: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因此A是N。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则D的M层为3s2 3p2, 是Si。E的M层为3s2 3p4,是S。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所以B为IA族的金属,B应该是钠元素。G原子
28、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且G的原子序数最大,因此G是铜。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因此C、F在第三周期。C的逐级电离能前三个数据接近,第四电离能突变,所以易失去三个电子,为第A族元素,C是铝。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说明F为-1价,即F为Cl元素,Q是AlCl3。(1)金属钠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8;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是三氧化硫,其中心原子S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32)20,所以三氧化硫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l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G的高价离子Cu2与A
29、的简单氢化物NH3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2+。(2)B、D分别与F形成的化合物分别是氯化钠和四氯化硅。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所以NaCl的熔点高于SiCl4。(3)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N原子在顶点,含有的个数81个。铜在棱边,含有的个数123个,即化学式为Cu3N。设边长为x cm,则NA1,解得x。(4)根据MVm5.00g/L53.4L/mol267,是AlCl3相对分子质量的267133.52倍,所以其化学式为Al2Cl6。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配位健、晶体结构、晶体熔点判断以及晶体的有关计算等22(12分)已知:RCH=CHORR
30、CH2CHOROH(烯基醚)烯基醚A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_(2)B的名称是_;A的结构简式为_(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属于芳香化合物。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答案】(1)C12H16O;(2)正丙醇或1-丙醇;(3)CH3CH2CHO+2Ag(NH3)2OH CH3 CH2COONH4+2Ag+3NH3+H2O(4);(或)【解析】试题分析:(1)烯基醚A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6 ,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假设
31、分子式是C3nH4nO,由于则40n+16=176,解得n=4。所以A的分子式为C12H16O ;(2)A在酸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E:和相对分子质量是60的醇B,该醇催化氧化产生C可以被银氨溶液氧化为D,则C 是醛。D是羧酸,因此B是1-丙醇,C 是丙醛,D是丙酸。因此A是。(3) 丙醛C被催化氧化产生丙酸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HO+2Ag(NH3)2OH CH3 CH2COONH4+2Ag+3NH3+H2O ;(4)同时符合条件属于芳香化合物;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E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应该是对称结构。则其的结构简式:;(或。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
32、、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23(14分)带有支链的某烃A的分子式为C6H14,若烃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分别是B、C、D,且有如下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名称为_,G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2)0.1 mol该烃A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_。(3)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_;_。(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5)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_种。属于酯类化合物;水解产物含有相同数目的碳原子。【答案】(14分,每空2分)(1)2,2一二甲基一1一氯丁烷 醛基 (2)39 g(3)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4) (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的分
33、子式判断A属于烷烃,为己烷,有支链且一氯代物有3种的己烷是2,2-二甲基丁烷,结构简式为,B、C、D分别是A的一氯代物,B、D都可发生消去反应,所以C是2,2 一二甲基一1一氯丁烷,结构简式为,B水解的产物可以发生二次氧化,所以B是,则D就是另一种取代产物。(1)根据以上分析C的名称是2,2一二甲基一1一氯丁烷;B是3,3一二甲基一1一氯丁烷,水解后生成的醇F可以被氧化为醛G,所以G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2)0.1molA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是0.6mol44g/mol+0.7mol18g/mol=39g;(3)F是醇,H是羧酸,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所以是取代反应,是消去反应;(4)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H是3,3-二甲基丁酸,属于酯类化合物且水解生成的产物中C原子数相等的同分异构体中酸和醇的C原子数都是3,所以有丙酸丙酯和丙酸异丙酯2种同分异构体。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官能团、反应类型的判断-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