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068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7单元 中国地理 考点规范练45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45中国地理概况考点一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21四川成都模拟)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是通过标准化降水与潜在蒸散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理想指标。下图为19602016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空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整体呈现变干趋势的地区为()A.陕西北部B.山西北部C.内蒙古南部D.宁夏全部2.导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地势B.太阳辐射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3.仅考虑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整体变化趋势的影响,图示区域()A.土地荒漠化加重B.水土流失加剧C.生物多样性增多D.土壤酸化

2、严重答案:1.A2.D3.A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变干趋势,故选A。第2题,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的原因是区域降水的年际变化,而区域降水变化受季风的影响,故大气环流是主导因素,选D。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图示区域整体以干旱化趋势为主,风沙活动增强,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A正确。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减小,水土流失减轻,B错误。土地荒漠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土壤酸化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A。(2021

3、广东广州检测)某杂志报道称,近年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下图),泥沙含量锐减,出现变清态势。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比较。据此完成45题。水文站1989年以前19892015年2016年头道拐站1.360.20.16潼关站12.10.551.08利津站9.862.560.114.黄河输沙量时空变化显著,表现在()A.自上游到河流入海口逐渐增加B.下游河段河流含沙量大于中游河段C.19892015年黄河下游输沙量下降幅度最大D.19892016年黄河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5.“黄河变清”的影响有()A.黄河下游地区洪水隐患减少B.黄河三角洲海水侵蚀加剧C.黄河原有

4、生态平衡遭破坏D.黄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答案:4.D5.A解析:第4题,由表格中三个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判断,黄河自上游到河流入海口的输沙量并不是逐渐增加的。除去19892015年,下游河段含沙量小于中游河段。19892015年,黄河中游输沙量下降幅度最大。19892016年,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第5题,黄河变清,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水隐患减少。黄河三角洲仍以堆积作用为主,且海水侵蚀强度受其影响不大。黄河变清,说明生态得到恢复。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不会因此上升。6.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具有独特的环境特征。近年来,柴达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大数据中心耗能巨大,其

5、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数据中心机房对空气的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过多的尘埃和水汽会增加机房故障率。柴达木云数据中心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该中心的建设将提升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从水分和热量角度,说明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析柴达木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4)说明建设大数据中心对柴达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答案:(1)水分: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分资源匮乏。热量:盆地内部热量较周围丰富,但总体热量条件较差。(2)柴达木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空气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6、用小;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3)大数据中心能耗巨大,柴达木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能够满足大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大数据中心用于冷却的能耗较高,柴达木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有利于减少冷却能耗;大数据中心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柴达木地区水汽含量少,空气洁净,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机房的故障率。(4)建设大数据中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第二、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柴达木盆地内部降水量小于50毫米,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据图可知,柴达木盆地内部积温范围在1 0001 500,热量条件较差,但与

7、柴达木盆地周围地区相比较,柴达木盆地内部积温较大,热量较丰富。第(2)题,太阳能资源丰富说明太阳辐射量多,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可以从纬度因素、天气状况、昼长因素、地势因素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透明度高,大气稀薄,削弱的太阳辐射少;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第(3)题,根据材料“大数据中心耗能巨大,其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数据中心机房对空气的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过多的尘埃和水汽会增加机房故障率”可知,大数据中心耗电量大,数据中心机房对空气湿度、洁净度都有较高要求,而柴达木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必须要满足以上条件,故柴达木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有大数据

8、中心耗能高,而柴达木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能够满足大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大数据中心用于冷却的能耗较高,而柴达木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有利于减少冷却能耗,可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大数据中心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柴达木地区水汽含量少,空气洁净,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机房的故障率。第(4)题,根据材料“该中心的建设将提升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知,利用大数据中心,利于格尔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提升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考点二中国人文地理特征(2021湖南株洲检测)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指某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9、占该地区所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的比值,能衡量一个地区种植某种作物的集中化和专门化程度。下表为我国部分省级粮食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据此完成13题。品种湖南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苏稻谷3.220.230.081.191.67小麦0.062.662.360.211.74玉米0.241.161.621.840.341.导致湖南与河南小麦规模优势指数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2.与山东相比,黑龙江稻谷规模优势指数较大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水土状况适宜C.复种指数高D.农业劳动力多3.推测未来江苏的稻谷规模优势指数将()A.变大B.减小C.基

10、本不变D.先增加后减小答案:1.A2.B3.B解析:第1题,小麦是旱作作物,适宜在年降水量较小、以旱地为主的北方地区种植;湖南地处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更适宜水稻种植,故导致湖南与河南小麦规模优势指数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而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虽有影响,但不是两地小麦规模优势指数差异大的主要因素。第2题,黑龙江气候湿润,黑土肥沃,适宜水稻种植;山东虽然热量相对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故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因此,与山东相比,黑龙江稻谷规模优势指数较大的主要条件是水土状况适宜。黑龙江人均耕地多,适合农业大规模生产,不是水稻种植的主要优势。黑龙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复种指数较山东低。黑龙江地广人

11、稀,山东人口稠密,黑龙江的农业劳动力较少。第3题,江苏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物类型趋向多元化、结构趋向复杂化,稻谷种植面积减小、集中化程度降低,稻谷规模优势指数将减小。(2021江苏常州一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有序转移示意图,A、B、C示意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据此完成45题。4.关于产业集群培育过程及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阶段,开发区以省级为主且数量不多,相邻开发区之间联系弱B.中期阶段,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增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C.后期阶段,

12、开发区之间形成致密的网络联系,但强度明显减弱D.产业由高能级区域向低能级区域转移过程中须拥有类似的产业基础5.长江经济带开发区分工与合作合理的是()A.上游地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B.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矿产金属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C.下游地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D.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产业结构能级依次递减,产业转移自上而下答案:4.D5.B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早期开发区以国家级为主。中期省级开发区数量增多。后期阶段开发区之间有较强的联系。为保证转入地更好地承接相关产业,产业由高能级区域向低能级区域转移过程中须拥有类似的产业基础。第5题,上游

13、地区经济技术落后,不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游地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下游地区经济技术发达,市场广阔,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产业结构能级依次递增,产业转移自下而上。(2021山东潍坊检测)正习高速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处于正安、桐梓、习水三县境内,于2021年开通。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正习高速修建难度较大,有人提出,正习高速可从习水县经仁怀市到正安县,经考察后,最终决定选择从习水县经桐梓县到正安县。下图为正习高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正习高速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山地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多地震活动,地质结构不稳定夏季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

14、发气候高寒,冻土分布面积广A.B.C.D.7.正习高速()A.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降低施工成本B.经济发展水平更好,资金技术水平高C.通行距离和时间短,能提高经济效益D.沿线居民点和城镇更多,运输需求大8.正习高速修建后,对沿线地区的经济意义有()A.打通黔北地区与外界经济、商贸等方面的互通互融B.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加快该区“脱贫攻坚”进程C.促进区域民族团结和繁荣,维护我国边疆国防安全D.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完善黔北地区交通网络体系答案:6.B7.C8.A解析:第6题,正习高速地处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正确;贵州省地处板块内部,地质结构较稳定,地震少,错误;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15、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正确;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冻土分布,错误。第7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正习高速经仁怀市才可利用现有的遵赤高速,但路程增加,无法降低施工成本;材料没有体现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点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习水县经桐梓县到正安县距离稍短。第8题,交通运输布局的地理意义可以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B和D属于社会意义,C属于政治意义,且正习高速不处于边疆地区。9.(2021四川成都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将加工好的建筑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

16、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要求非常高。上图示意河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个)分布情况。(1)简述郑州市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的优势条件。(2)指出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在郑州集聚发展的益处。(3)推测建筑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采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答案:(1)城市化进程快,市场需求大,人才充足,技术力量强;省级行政中心,资金充足;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优,生产能力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2)促进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运输成本,共用基础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3)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理由:主要服务于本地市场,运输距离短;(施

17、工现场分散)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能做到门对门的运输;形状不规则,转运不便。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郑州是河南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本省的经济中心,所以在建筑技术方面,郑州技术水平高并且资金充足,适合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郑州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更快,对装配式建筑的需求量大。由图中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多,可知郑州生产能力强,工业基础雄厚,社会协作条件优越。郑州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运输。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装配式建筑产业聚集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和共享信息资源,减少运费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装配式建筑产业聚集,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装配式建筑的材料主要运往建筑施工现场,企业位置和施工现场之间距离不能太远,主要服务于本地市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能达到门到门的服务,且能确保形状不规则、运输不便的装配建筑零件损失降到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