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044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鲁科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第1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质检卷(十一)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质检卷(十一)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一、选择题中国农牧区的地域分异是长期以来历史发展的结果,农牧区的界线经历了多次变迁。界线两侧是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业生产波动变化很大。据此完成12题。1.大兴安岭正处于现代农牧交错地带,能正确反映其附近当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的图式(甲:耕地,乙:草地,丙:林地)是()2.造成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利用压力大风沙灾害频繁发生农区精耕细作,单位产量提高A.B.C.D.答案:1.D2.A解析:第1题,大兴安岭处于现代农牧交错地带,其当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从东到西依次是耕地林地草地,D与之相符合,故选D。第2题,

2、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利用压力大造成农牧区界线不断向西北推移,故选A。(2021山东德州检测)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一江两河”是指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千米,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千米以上。其年降水量4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下图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较少B.过度开垦C.河流水位变化D.过度放牧4.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沙

3、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年降水量稀少,灌木不能生长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A.B.C.D.答案:3.C4.B解析:第3题,西北沙漠的风沙主要沙源是干旱而植被稀疏甚至裸露的地表,而从图文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河流谷地,年降水量40055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但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据此可知该地区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应该较大,该地区的河谷比较宽阔平坦,沉积作用强,所以当枯水期来临时,河滩裸露,就成为风沙活动的沙源。故选C。第4题,该地区位于河流谷地,年降水量40055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可以生长灌木,错误。治理风沙一方面要抑制风速,另外一方面要控制住沙源,而该地区的沙

4、源为河床,无法在河床上植树造林,且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加上沙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植被生长条件不足,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治沙困难。故选B。(2021山东滨州二模)西班牙比斯开省的首府毕尔巴鄂市坐落于比斯开湾,曾经是欧洲重要的钢铁及造船业中心。20世纪初期,因铁矿开采殆尽导致经济下滑。80年代,为了摆脱困境,地方政府决意进行城市改造,而修建古根海姆博物馆是重要环节之一。经过一系列改造,毕尔巴鄂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文化之城,转型为欧洲乃至全球文化旅游城市,在改造过程中还带动了当地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下图分别为毕尔巴鄂市于滨水区改造规划图、古根海姆博物馆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5.古根海姆博物馆位于图中()A.地B.地C.地D.地6.毕尔巴鄂市成功转型,主要得益于()A.传统产业发展B.环境污染治理C.文创产业带动D.消费需求转变答案:5.D6.C解析:第5题,可从区位选择考虑,也可以从景观图的判读入手。一方面地靠近文化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景观图中水域、桥梁进行判读。第6题,城市最终要获得成功转型需要产业的带动,材料中提示“艺术文化之城”,以及规划图中的文化建筑等信息都具有明确的指向,可推理出该城市成功转型主要得益于文创产业的带动。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近年来,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北京于2020年实

6、现“零煤矿”。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A.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工资上涨,招工困难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8.依据规划,矿区将()A.迁出大量人口,改善生态环境B.进口煤炭,保证能源供应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7.D8.C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矿资源目前没有濒临枯竭;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开采成本较低;北京逐步关停京西各煤矿是从改善大气环境、调整城市功能定位方面考虑的。故D正确。第8题,根据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可知,关停后

7、,需要复垦矿区,改善生态环境,但不是迁出大量人口;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养老、旅游等第三产业,而不是技术导向型工业。故C正确。(2021安徽名校12月质检)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下图为20082017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911题。9.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占比大于第三产业B.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C.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二产业D.第二产业中轻工业占主导10.黄石市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

8、源丰富政策支持海陆空立体交通发达劳动力素质高A.B.C.D.11.黄石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A.建立区域金融中心B.提高第一产业比重C.提升产品的附加值D.全面发展乡镇企业答案:9.B10.A11.C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黄石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占比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第10题,黄石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说明该市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说明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第11题,黄石市属于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二、综合题12.(2021江苏新

9、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十大孔兑(蒙古语,意为洪水沟)是指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季节性河流。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从350毫米减少到250毫米,而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自东向西显著增多。库布齐沙漠西部多流动沙丘,东部多为半固定沙丘。材料二图1为十大孔兑地区地形和流域示意图,图2为十大孔兑地区月平均降水量和风速图。图1图2(1)简述十大孔兑地区年内风、水两种外营力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2)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采取自西向东、从南而北策略的原因。(3)植树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但十大孔兑地区采取多种草少植树的措施,请说明其原因。(4)为实现可持

10、续发展,请提出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答案:(1)空间:风力作用越往西越显著,流水作用越往东越显著。时间:风力作用春季最强,流水作用夏季最强。(2)西部地区风沙更为严重,沙尘暴灾害更为频繁,南部地区位于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更脆弱,应该优先治理。(3)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25035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种草对于水资源的要求更低,更适合当地进行种植和生态治理。(4)提高种植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合理放牧,种养结合,放牧的同时注意草地的恢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从350毫米减少到250毫米

11、,而沙尘暴日数自东向西显著增多,由此可知,风力作用越往西越显著,流水作用越往东越显著。根据图可知,平均风速春季明显更强,降水集中在夏季,由此可知,风力作用春季最强,流水作用夏季最强。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西部多流动沙丘,东部多半固定沙丘,西部地区风沙更为严重,沙尘暴灾害更为频繁,而南部地区位于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西部和南部地区生态环境更脆弱,应该优先治理。第(3)题,结合植树和种草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分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25035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此地的原生植被应该主要为草地,树木对于水源要求偏高。第(4)题,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保护当地

12、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种植和养殖。应该提高种植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合理放牧,种养结合,放牧的同时注意草地的恢复。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该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甲);沙粒绝大部分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移动,移动沙粒的粒径及沙粒移动高度与风速呈正相关;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乙)。该地区在机械固沙(用稻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这种方式对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图甲

13、图乙(1)简述风速从16米/秒增至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2)判断风速在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比种树效果好的原因。(4)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简析其原因。答案:(1)输沙总量增加,沙粒粒径变大;02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增加;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2)跃移。理由: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故010厘米高度内蠕移比重较低。(3)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草生长的耗

14、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且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使近地面风力减弱;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解析:第(1)题,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从输沙量、沙粒粒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风速在1620米/秒时,010厘米高度内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而该高度范围内沙粒以蠕移运动为主,故010厘米高度内蠕移比重较低。因此风速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第(3)题,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类易成活,维护成本低。由材料“沙粒绝大部分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移动”可知,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第(4)题,从防风固沙角度综合分析。防风主要是因为用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使近地面风力因摩擦力作用而减弱;固沙主要从植被根系固沙、增加土壤湿度、增大起沙阻力等角度进行分析。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