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039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浙东北三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学年第一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基础知识检测(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伺机(s) 晕眩(yn) 绯红(fi) 外强中干(gn)B.攒射(cun) 逶迤(wi) 镌刻(jun) 殒身不恤(x)C.槛阱(kn) 强颜(qing) 谂知(shn) 蜗角虚名(w)D.玉醅(pi) 创痕(chung) 脖颈(gng) 门衰祚薄(z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怂恿 盅惑 枕藉 因地制宜B.矜持 沧桑 浩淼 黯然失色C.亲睐 篇幅 浸渍 蝇头微利D.屠戮 盘桓 斑驳 热涨

2、冷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蛇类 生长,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因与死亡衔接而放弃努力。除了他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这画上动一个指头,整幅画由他 完成。前线 已经沉寂,但 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心头。A.终身 独立 战争 战事 B.终身 独力 战事 战争C.终生 独立 战争 战事 D.终生 独力 战事 战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 B.在确定电视剧乡村爱情的演员时,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自己只扮演了一个举重若轻的

3、角色。C.以色列以首先遭到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为由,公然对黎巴嫩南部地区狂轰滥炸,物伤其类,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D.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的怨声载道。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重庆市建委有关人士透露,为杜绝违规炒号、高价转让经济适用房指标现象,重庆将在2008年推出实名制购房制度,以扭转、规范经济适用房市场秩序,这一改革在全国尚属首例。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宗旨就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C.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

4、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被各方猛烈批判。D.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沉着应对、冷静观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 述成“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 先进水平。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 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

5、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 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7.下列各句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记念刘和珍一文中引用陶潜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 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庸人很容易忘却烈士的鲜血。 B.兰亭集序中有对人生无常的无限悲慨,但也能读出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 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这篇散文也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文章语言朴实, 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 C.渔父中“圣人不凝滞于物”一句中“圣人”指的是品德修养

6、极高、以天下为己 任、“知其不可而为之”、品行可作为天下人表率的人,这类人懂得与世推移。 D.后人将完美的爱情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是因为他们抛弃门户之见,以真 爱为结合的根本条件并甘愿牺牲自己,使西厢记这样“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世俗 爱情为之失色。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 多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B.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 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对后世文学语

7、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 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C.长亭送别选自“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 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D.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他开创了诗歌从集 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等。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壁, 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 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攻克的,我真想朝着这雄伟

8、的高墙长啸一声,还没有等自己发出声音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多少箭镞似地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立刻又被弹拨了过来却已有多少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的叫喊起来只见那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的路程,巍然屹立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这些震荡的回音融会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欢乐的向往和惊讶的赞叹A. B. C. D.10.下列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B. 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 彼且恶乎待哉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

9、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B.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谨拜表以闻 1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圣人不凝滞于物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重为乡党所笑1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B.客逾庖而

10、宴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D.安能以身之察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二、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516题。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兴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5.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

11、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16.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2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 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 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

12、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7.对“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中的“中国人”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掌握中国政权的反对政府首脑,如段祺瑞等人B.泛指中国的普通老百姓C.特指刘和珍等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烈士们D.包

13、括段祺瑞、陈西滢、刘和珍等各类中国人18.对划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对刘和珍等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 使他们日益觉醒,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 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 C.苟活者是鲁迅自谦的说法,这里是说自己在淡红的血色中,看到一线希望,只有革 命者才能更加奋勇地前进。 D.作者将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对比。苟活者会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受到鼓励。 19.对“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疚。 B.呼应前文“可是我实在

14、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的是一种无可 奈何的情绪。 C.言已尽而意未穷,直接并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暴行、流言的激愤之情。 D.“说不出话”的缘由是作者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极度哀痛。(二)课外科技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美国人造小太阳将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他们的实验是为了利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大小的核燃料来产生1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压数十亿倍的高压。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不仅

15、造成温室效应,而且还有枯竭之忧,而核电厂和核武器所采用的核裂变方式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和周边环境构成危害。因此,核裂变发电厂将渐渐退出能源舞台,而被核聚变发电厂所代替。人们不必担心原料会像石油那样逐渐枯竭。重氢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生产超重氢的锂元素可以从一般石头中提取。另一方面,三瓶矿泉水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电力。所以,从长远来看,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将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科学家称这种能量为“能源危机的终结者”。当然要通过核聚变获取可为人类使用的能量,科学家们依然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太阳是我们已知的最有效率的能量机器,它的内部有大量氢的同位素重氢和超重

16、氢,正发生着核聚变反应,同时发出光与热。但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下,自发而持续的核聚变无法实现。在氢弹中,爆发是在瞬间发生并完成的,可以用一个原子弹提供高温和高压,引发核聚变。但在反应堆里,不宜采用这种方式。所有原子核都带正电,两个原子核要聚到一起,必须克服静电斥力。两个核之间靠得越近,静电产生的斥力就越大,只有当它们之间互相接近的距离达到大约万亿分之三毫米时,核力才会伸出强有力的手,把它们拉到一起,从而放出巨大的能量。要使它们有机会拉手,就要使粒子间有足够的高速碰撞的机会,这可以增加原子核的密度和运动速度。但增加原子核的密度是有限制的,否则一旦反应加速,自身放出的能量会使反应瞬间爆发。据计算,在

17、维持一定的密度下,粒子的温度要达到12亿度才行,这要比太阳上的温度(中心温度1500万度,表面也有6000度)还要高许多。因此,人造小太阳的核心技术是点火。曾经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可控核聚变反应是不可能实现的。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点燃核聚变反应的方法,如超高温微波加热法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但相比而言,激光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为模拟太阳或其他恒星内部发生核聚变化学反应的条件,美国耗资12亿美元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里建造了国家点火装置,该装置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装置。每次激光脉冲的最大输出能量为1.8兆焦,瞬间最大输出功率为 54000亿千瓦,是美国所有电厂输出功率的500倍。如此大功率的

18、激光装置完全能“引燃”人造小太阳。在激光点火装置内,一束红外线激光经过许多面透镜和凹面镜的折射和反射之后,将变成一束功率巨大的激光束。然后,研究人员再将激光束转变为192束单独的紫外线激光束,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心。然后在瞬间产生高能X射线,压缩燃料球芯直到其外壳发生爆裂。燃料球芯外壳爆裂会产生一种同样大小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直到引起燃料内部的核聚变,从而产生巨大能量。除美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着可控核聚变反应的研究。21世纪初,英国的欧洲联合实验室和日本的JT60核聚变反应器曾成功地进行了可控核聚变反应,而且聚变所产生的能量远大于其所消耗的能量。科学家们希望通过人造小太阳的

19、研究消除大家对核聚变反应的怀疑,证明核聚变反应确实能为未来提供一种可行的能源。最为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早日将核聚变发电厂的建造变为现实,从而解决能源日益紧缺的问题,让人类真正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选自新民晚报)20.以下对于核聚变反应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以前一直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技术已被科学家掌握。B.太阳内部时刻发生着核聚变反应,科学家们进行核聚变实验,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温 度和压力环境,把太阳“搬”到地上。C.在反应堆里发生核聚变,必须让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摆脱核力,让他们有机会碰撞 在一起,从而放出巨大的能量。D.如果核聚变发电成功,人类将步

20、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新能源。21.以下不属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本次实验过程描述的一项是( )A.利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大小的核燃料来产生1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压数十亿 倍的高压。B.经过许多面透镜和凹面镜的折射和反射,将一束红外线激光变成功率巨大的激光束。C.将激光束转变为192束单独的紫外线激光束,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心。D.以瞬间产生的高能X射线,压缩燃料球芯直到其外壳发生爆裂。以其间产生的反向 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核聚变。2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于太阳的自然条件,地球上无法支持核聚变自发而持

21、续地发生,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比激光技术更为有效的点燃核聚变的方法。B.用一个原子弹提供高温和高压来引发核聚变的技术,还没有被科学家们掌握。C.只要攻克了点火这一人造小太阳的技术难题,就可以提供1亿摄氏度以上的极高温度环境,实现通过核聚变获得为人类所能利用的能量。D.因为通过核聚变反应能获得能量的高回报率,除美国外,其他所有国家也都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此项目的研究中,以期使之从梦想变为现实。四、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

22、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23、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可乐也 信:实在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化:变化 C.向之所欣 向:过去。 D.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2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虽趣舍万殊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逝者如斯 D.所以游目骋怀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

24、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 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 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 雅致。第卷(共50分)五、课外文学类大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城市羔羊晨义城市每天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今天,在市中心碧绿的圆草坪上,出现了一只雪白的羔羊。她的飘荡着山野气息的眼神,第一次闪现出犬牙参差的楼厦以及纵横交错的车流。起初,她似闯入一条不曾啃过野草的峡谷,环视这样的悬崖,顾盼这样的溪水,颈上的两个小铃铛欢快地碰来碰去,还甜甜地叫唤两声,露出少女的

25、天真。她甚至试着走到草坪边缘,探头嗅嗅来去匆匆的车影,仿佛那是涓涓流水,可以解渴,可以照亮她可爱的模样。然而她渐渐发现这里的草干枯单调,又短又碎,也没有花朵,连她的小蹄尖都遮不住,吃起来无滋无味,山坡上的草叶多鲜美啊!这里的声音杂乱,山坡上的声音多悦耳啊!山坡上的风吹到身上像水洗一样,越吹越白越洁净,而这里的风恰恰相反,而且没有憩息的树阴同时,她感到了处境的危险,比有一天遇见了饿狼还严重,因为那一刻她可以奔跑,跑到羊群那里,羊群那里有牧人。但现在,就她一个。她“咩咩”地叫了几声,惶恐地张望。她的语言只有她自己听得懂。这是一座孤岛,除了脚下这些小市民化的草,她成了岛上唯一的求生者。她怎么来到了这

26、里?城市的草是不允许长高的,长高了叫荒草,要毫不客气地清理掉,不然会生出野花,生出飞叫着的昆虫,比如蟋蟀、蚂蚱那不乡村化了吗?城市的草卑微低矮,直白一律,就那么浅浅一层薄色,看上去平平淡淡,不让你产生任何奇思异想;踩上去软软绵绵,从不留有步步芳菲的浪漫:含蓄什么?深沉就别在这里。这些草从老远的地方一块块买来,曾随阵雨般的流行音乐一起,润染过一片片苍白的心灵。但日升月落,也就不再新鲜。你见过失却魅力的情人的瞳眸吗?正是如此茫然。而今日,因了这只明亮的羔羊,它竟闪射出前所未有的奶汁般的神采。毫无疑问,这只羔羊吸引了众多的注目和议论。有人还端起油光光的猎枪向她眯起一只血红的三角眼。“哦,像个天使!”

27、“哟,迷途的羔羊啊。”“哈,四面楚歌。”“很危险了,哼,说不定会叫车碰死。”“可惜太小了,还不够一顿涮羊肉。”“谁叫这家伙馋哩,啃草啃到城市里来了,这不是破坏绿化吗?”“它一定渴了,真可怜。”“倒有些诗意。”四周都是路,可没有她的一条。日头西沉,到了归卧家园、品味甘草的时刻。然而今天,她连回忆的权利都不存在。她等待着,她要趁夜色快快奔跑!奔跑!什么时候找到了野草,生命才能获救。黑夜来临,她能寻到归去的来路吗?而且,不到最终的一刻,红唇绿眼的城市不会终止纵横。何况,城市的夜路并不好走。她的心可以舒展在崎岖坎坷的旷野,却不敢透露给宽阔平坦的城市。不过别担心,这羔羊原来只是一尊白石雕像。她不会走动,

28、不会饥渴。如果有人打碎它,也听不到痛苦的惨叫,看不见可怕的流血。感谢上帝。26.从第三段看,这只“城市羔羊”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回答。(2分) 27.文章题为“城市羔羊”,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圆草坪上的草,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28.结合全文,请分析倒数第二段在结构安排和主旨表达上的妙处。(3分) 六、默写及语言表达(共12分)2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每格1分,共4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陈情表)恨相见得迟, 。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 晖。(长亭送别)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 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30.将下

29、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共4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2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 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寓意: 32.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与原文句子组成排比句并符合上下文语境。 (每句1分,共2分) 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 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 , 。 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决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 , ;假如你

30、是一尊金佛,就决不能满足于门神 的位置!七、作文(共30分) 3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一直被喻为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银河微隐,桂香袭人,月下合家欢聚,共同赏月并品尝月饼,这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小小月饼,寄托着普通百姓朴素的愿望和亲友之间无私的关爱。时世变迁,月饼的装饰越来越考究,像一种润滑剂,润滑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吵吵嚷嚷所谓的“月饼文化”,其实已经背离了简单质朴的人之常情。珠光宝气的月饼,是否依然映照着纯洁的月光?极尽奢华的月饼,是否还传承着人世间质朴的关爱? 要求:请以“本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7

31、00字。2010学年第一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1.B(下流:地位卑微,名声不佳;非常:不同寻常;辛苦:辛酸苦楚)12.B(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向南飞,B项也是名词作动词,敲打;A.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那样;C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13.D(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A省略句,使(之)不上漏;B宾语前置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14.A(均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C前一个助词,句末表判断;后一个用于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D前一个介词,用、拿;后一个介词,因为)15.B(上下句没有构成对比,突出的是山中的寂

32、静。)16.D(A项从最后一联看,作者的悠然自得的心情是错的;B项对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是有误的;C项前面的景物描写并没有渗透诗人的惆怅的心情)17.D18.A(B项将“苟活者”理解为“苟且偷生的人”不对;C项将“苟活者”只理解为鲁迅一个人有误;D项说“苟活者”和“勇士”形成对比有误)19.D(A项“深深的歉疚”有误;B项“无可奈何”的情绪不对;C项“直接”一词有误)20.C(摆脱的是静电斥力,在文中第四段)21.A(A项是对实验目的的阐述,而不是实验过程的描述,不合题目要求)22.A(B项在氢弹中已实现;C项不是唯一条件;D项“其他所有国家也都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以偏概全)23.B(化:造化,自然)24.C(代词,此、这;A项前一个介词,对;后一个介词,被;B项前一个“不同”,后一个副词,“十分、很”;D项前一个“用来的”(借以),后一个“的原因”)25.B(“表现宴会的豪华”有误)26.惊奇(新奇)失望(迷惘)惶恐27.形象展示城市羔羊面临的生活环境;与山坡上的草形成对比,传达羔羊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借以抒发作者对单调乏味、直白一律的城市生活的不满。(本题3分,每点1分) 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