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750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17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D.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为,错误;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C.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正确;D.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错误。答案选C。 2已知某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一定是金属元素B.M一定是s区元素C.M的最高价是+1价D

2、.M可能呈现出-1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的推断。A.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1,H是非金属元素,错误;B.C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属于ds区元素,错误;C.C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其最高价是+2价,错误;D.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1,H可以是-1价,正确。答案选D。 3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答案】A【解析】各能层的能级之间存在着交错现象,B错;各能层含有的

3、能级数为n,C错;各能层最多含有的电子数为2n2,价电子层含有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2,D错。 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2、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d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离子半径X2+W3+D.第一电离能XW【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涉及离子半径、氢化物的稳定性、第一电离能及质子数的大小比较。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2、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原子序数越大,失去的电子数越多,所带正电荷越多;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形成的,原子序数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数就越少,

4、所带负电荷越少。则原子序数大小关系为:abdc。A.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质子数:cd,错误;B.因非金属性YZ,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错误;C.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X2+W3+,错误;D.118号元素中,由aW3、bX2可知,W为A族的Al元素,X为A族的Mg元素,Mg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是全充满,则第一电离能XW,正确。答案选D。 5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的是A.HF、H2O的沸点比HCl、H2S的沸点高很多B.正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沸点高C.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D.Na2O的熔点比MgO的熔点低【答案】D【解析】

5、本题考查物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熔沸点的比较,涉及分子间作用力、晶格能等。A.HF、H2O的沸点比HCl、H2S的沸点高很多,是因为HF、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能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解释;B.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小,沸点越低,则正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沸点高,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C.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因为前者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后者易形成分子间氢键,能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解释;D.Na2O与MgO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与晶格能有关,离子半径越小和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答案选D。 6用萃取法从碘水

6、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不和碘或水起化学反应 能溶于水不溶于水应是极性溶剂应是非极性溶剂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根据上述条件,从碘水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碘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应选用非极性溶剂;萃取剂与碘和水都不反应;萃取剂不溶于水。即,答案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B.反应MgCl2(s) Mg(s)Cl2(g)的H0C.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

7、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D.0.1 molL1 Na2SO3溶液中:c(OH)c(H)=2c(H2SO3)c()【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计算,焓变与熵变的判断,溶度积常数的影响因素,离子浓度的比较等。A.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物可能是Fe2+或Fe3+离子,当生成Fe2+离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当生成Fe3+离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6.021023,错误;B.MgCl2的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H0,反应后生成气体,熵变增加,S0,错误;C.Ksp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无关,错误;D.根据质子守恒,0.1m

8、olL-1Na2SO3溶液中,c(OH)=c(H)+2c(H2SO3)c(),则c(OH)c(H)=2c(H2SO3)c(),正确。答案选D。 8下图中两分子的关系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B.是同一种物质C.是手性分子D.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结构的判断。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为C5H8,且两种结构可以重合,所以是同一物质,且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答案选B。 9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

9、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容器内气体的分子数是相等的;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则原子数相等;由于14N18O和13C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则质量不等;N和C是不同元素,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不相等;计算可知中子数相等,都是17。A.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正确;B.电子数不同,错误;C.质子数不同,错误;D.质量不同,错误。答案选A。 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蒸发FeCl3溶液得氯化铁晶体B.测量氯气的体积C.作为制取少量SO2的尾气吸收装置D.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

10、观察其颜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盐类水解、尾气吸收、气体收集、电解原理等。A.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加热促进水解,且HCl易挥发,蒸干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而不是氯化铁晶体,错误;B.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应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错误;C.SO2是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且能防止倒吸,正确;D.该装置中铁与负极相连作阴极,不能失电子生成Fe(OH)2,错误。答案选C。 11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C.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

11、D.CH4和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等电子理论,涉及原子共面问题、有机反应类型、物质的空间结构等。等电子原理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及性质。A.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正确;B.苯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则B3N3H6分子中也不含双键,错误;C.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NH3分子是三角锥型,则H3O+也是三角锥型,正确;D.CH4和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CH4是正四面体构型,则离子也是正四面体构型,正确。答案选B。 1

12、2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名称与该粒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一致的是A.NF3 B.C.SO3 D.H3O【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微粒的空间构型的关系。当价层电子对中不含孤电子对时,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与该粒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一致。A.NF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个孤电子对,则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错误;B.离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中有一个孤电子对,则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错误;C.SO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则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正确;D. H3O中价层电子对中有一个孤电子对,则VS

13、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错误。答案选C。 1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D.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杂化轨道理论。A.分子的几何构型与VSEPR构型不同,sp3杂化轨道的VSEPR构型是正四面体,而其几何构型要减掉孤对电子数,错误;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C原子的1个2s轨道

14、和3个2p轨道混合形成,错误;C.乙炔是直线形分子,两个碳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错误;D.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正确。答案选D。 14NH3和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NH3B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BF3两分子都是极性分子B.NH3、BF3两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的都是sp3杂化C.形成配合物时NH3中N原子提供的是孤对电子,BF3中B原子提供空轨道D.形成配合物时BF3中B原子提供的是孤对电子,NH3中N原子提供空轨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极性,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键理论。A.NH3空间构型为三

15、角锥形,是极性分子,BF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是非极性分子,错误;B. BF3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的都是sp2杂化,错误;C.NH3分子中N原子有孤电子对,形成配合物时,NH3中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BF3中B原子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结构,则形成配合物时可提供空轨道,正确;D.错误。答案选C。 15根据如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B.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2e2HH2OD.若用该装置进行粗铜的精炼,当有1 mol水生成时,可得到64 g精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

16、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则b为阴极,a为阳极。A.铁表面镀铜时,金属铜应作阳极,金属铁作阴极,即a应为金属铜,错误;B.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在阳极金属铜失电子生成Cu2+,在阴极,Cu2+得电子生成铜,则电解前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在酸性环境下,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e2HH2O,正确;D.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 2H2O,当生成1 mol水时转移2 mol电子,根据Cu22eCu可知,若转移2 mol电子,则得到精铜的质量为64 g,正确。答案选A。 16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

17、反应: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等效平衡。A.由题意可知两种条件下X、Y、Z的初始物质的量不同,而最终平衡状态相同,则两种条件下建立的平衡为温度、容积不变时的等效平衡,则应满足反应前后气态物质计量数之和相等,即1m3,m2,正确;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正确;C.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为

18、12,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12,则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第二次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 mol,则Z的物质的量为4 mol10%0.4 mol,Z的浓度为0.4 mol2 L0.2 molL1,错误。答案选D。 17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 c(Na)【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溶液酸碱

19、性的判断、盐的水解、离子浓度的关系、图像的分析与判断。A.0.2 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酸碱恰好反应,生成NaA,浓度为0.1mol/L,若HA为强酸,则溶液为中性,且c(A-)=0.1mol/L,与图不符,则HA为弱酸,错误;B.根据A的分析,可知NaA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显碱性,pH7,错误;C.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A-)c(OHc(HA)c(H),则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有c(A-)+c(HA)=c(Na+),正确。答案选D。 二、综合题:共4题18不同元素的原子电负

20、性不同,若用值来表示,值越大,其原子的电负性就越大,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的值:(1)通过分析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值的范围:_(Mg)_,_ (N) 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选填序号)。据报道, “”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其结构应该是对称的,5个L排成V形,且都达到8电子结构。则可能的结构式是_,其中可能含有_个键,_个键,_对孤电子对。(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

2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3s23p5(2)CH2=CH2(3)Al2S3+6H2O2Al(OH)3+3H2S(4)2NH3H2O+3H2O2N2+8H2O ac, 4, 4, 4(5)CS2(l) +3O2(g) CO2(g)+2SO2(g) H= -1075 kJ/mol【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位、构、性的关系,涉及元素的推断、影响平衡的因素、共价键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J为碳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根据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R为硫元素,则T为氯元素。(1) M是铝元素,其离子结构示意

22、图为;T是氯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2)J和氢组成含有6个原子的分子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3)M和R形成的化合物为Al2S3,遇水发生双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S3+6H2O2Al(OH)3+3H2S。(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则L为氮元素,甲为NH3,氨水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3H2O2N2+8H2O;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物质的量减少,正确;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错误;c.加入N2的物质的量即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NH3的转化率减小,正确;d.加入NH3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总物质的量增大,错误;答案选ac。根据题意,的结构对称,5个N排成V形,且都达到8电子结构。则可能的结构式是;三键中含有1个键2个键,则的结构中含有4个键,4个键,4对孤电子对。(5)JR2为CS2,0.2mol CS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298K时放出热量215kJ,则1mol CS2放出的热量为1075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 +3O2(g)CO2(g)+2SO2(g) H= -1075 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