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734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下列关于长篇小说母亲的说法,正确的是()歌颂了俄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创作于十月革命胜利后A. B. C. D. 2. 法国画家雷诺阿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一生留下六千多幅充满光与影嬉戏的户外作品。大多以明快响亮的暖色调描绘青年妇女,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雷阿诺作品的艺术流派是()A. 浪漫主义B. 现代主义C. 现实主义D. 印象画派3. 下列四幅世界名画中,运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的

2、是()A. 向日葵B. 格尔尼卡C. 大卫D. 麦田上的乌鸦4. “海国图志是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一次开放性的总思考,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A. 鼓舞了清朝军民反侵略的斗志B. 激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C. 推动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D. 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5. 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 士大夫们不重视B. 相同的著作很多C. 缺乏社会环境D. 缺乏物质基础6.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

3、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7. 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A. 顽固派的封建守旧B.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C.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D. 革命派的三民主义8. “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

4、国人提出了()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 民主与科学9. 近代史上,有人评价谋思想家“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他评价的思想家是()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孙中山D. 袁世凯10. 如图中为近代某时期的著作,曾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该著作()A. 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 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思想界有振聋发聩的作用C. 阐释的理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武器D. 应为近代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11.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

5、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A. 提出了资政新篇B. 参与了洋务运动C. 主导了戊戌变法D. 领导了辛亥革命12.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3. 某历史研究机构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某一运动时对该运动作出了如下描述()1是对维新思想继承成和发展2

6、弥补了辛亥革命缺少思想启蒙的最大缺陷3开启了由“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政治转向A. 是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B. 铲除了封建正统思想C. 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平衡D. 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14.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主要作用是()A.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B. 改变无病呻吟的文学状况C. 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D. 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15.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A.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B. 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 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D. 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16. “您尾号xxx的信用卡于

7、x月x日x分消费人民币x元【xx银行】。”当你接到这样一条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银行短信提醒时,你一定不会想到,每秒就有1850余条这样的金融服务短信通过银信通系统发送到用户手机中,保证用户的账户资金安全,这是记者在2013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期间获悉的数字。这种状况表明()A. 信息化超过了人们预期B. 银行发挥信用主体作用C. 信息化方便了大众生活D. 银行加快了信息化步伐17. 孙中山既接受了维新派把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起来的观念,但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表明孙中山()A. 不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B. 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C. 缺乏对西方政治的关注D.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借

8、鉴18. 在进行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的复习时,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下列知识结构图表,某同学作了如下整理,请指出与史实不符之处()A. 新三民主义B. 社会主义革命C. 论十大关系和两类矛盾学说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 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三大政策20. 如图毛泽东的作品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21.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建设有中国特

9、色的社会主义B. 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C.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22.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此,邓小平()A. 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B. 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C. 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性D.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原则23.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它们所对应的关键事件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A. B. C. D. 24.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所代表的是()A. 先

10、进生产力B. 先进文化C. 先进道德D. 人民根本利益25. 历史照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为直接史料,如图所示照片可用于研究()A. “长征1号”火箭的发射B. 改革初期群众的日常着装C. 中国开始跨入了原子能时代D. 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26.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当这首歌曲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的时候,中国正处在()A. 过渡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文革”时期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7. “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其主要原因是()A. 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B. “文革”后,出现以改革

11、实践为主的文学作品C. 邓小平提出“文艺属于人民”D.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改革开放后提出C. 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D. 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29.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33.1%14.9%9%6.8%A. “左”倾错误的泛滥B. 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C. 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D. 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30. “文化大革命”期

12、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 你是“山东大学”的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B. 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呆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C. 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7月8号的高考D. 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你被山东大学录取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31.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 -洪仁玕资政新篇材料二我们已经说过

13、,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惜乎当时(注: 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请回答:

14、据材料一指出洪仁玕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据材料二指出“物质改革”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的原因及其实践。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32. 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

15、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材料二从 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咱们为什么不能?弗柱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列举这一派别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代表作品。材料三的

16、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什么?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魏源等知识分子从“公天下”角度盛赞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7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时期,从郑观应、王韬到康有为、梁启超,几乎无一例外地赞赏君主立宪制度;20世纪初,经孙中山等革命派倡导和与改良派的激烈论战,民主共和又逐渐取代君主立宪成为广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追求目标。-整理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解读材料,提炼一个关

17、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长篇小说母亲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母亲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正确,故选D项。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错误,故排除A、B、C。 故选:D。本题考查苏联文学。苏联文学属于社会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而母亲属于苏联文学,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本题主要通过苏联文学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答案

18、】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象画派的画家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结合材料中的“充满光与影”,可得知雷阿诺作品的艺术流派是印象画派,故D正确。 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 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注重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 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西方的美术成就。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充满光与影”,即可得出印象画派的结论。本题

19、主要通过印象画派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他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格尔尼卡符合这种风格,故B正确。 A、D两项属于印象主义画派,C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作品,均不符合。 故选:B。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西方的美术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运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本题主要通过现代主义美术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

20、史解释等素养。4.【答案】B【解析】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他既坚决反抗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5.【答案】C【解析】海国图志全面介绍了西

21、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当时闭关锁国,其内容在中国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受到敌视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天朝上国的思想作祟,对外洋事物持排斥的态度,即抱守夷夏之辨思想,故C正确;ABD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

22、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6.【答案】B【解析】A材料主要是讲中国古代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理论上有相似之处,并没有说近代教育体制已经建立。 B材料,认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不主张在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C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中国教育体系与西方教育的比较,不涉及到国学地位的动摇和回归。 D材料主要是认为中国的教育思想和西方相同,不需要改变,并没有说西方教育思想中为主流。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历程来分析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

23、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7.【答案】C【解析】材料意思在于说明当时的洋务派只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而未认识到根源在于制度先进,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用西方先进的制度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这就注定了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

24、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也是考试的重点。8.【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农民战争的打击”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而“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背景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内忧指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是戊戌变法时期,故C项错误;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

25、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以封建纲常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9.【答案】B【解析】“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说明此人表面推崇孔子,实质却在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康有为正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是中国19世纪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站在时代前沿,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

26、儒家思想相结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努力扩大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造就维新变法的人材,形成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10.【答案】A【解析】该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如同自然界一样,优胜劣汰,国家与国家之间也类似,就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理论,是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同时它又对中国社会和国人有巨大的警醒作用,故A项正确; 其没有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伪科学,故B项错误; 其理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武器,故C项错误;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时期就已经有了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故D项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严复法民主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赫胥黎天演论。本

27、题为中档题,考查严复法民主思想,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说明他提倡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说明他借助了中国传统思想,由此可以得知,此人是康有为,C正确。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由洪仁玕提出,提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并不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A错误。 康有为并未参与洋务运动,排除B。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排除D 故选:C。本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结合题干“

28、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进行分析。本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本题掌握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进行分析解答。12.【答案】B【解析】审题时要注意隐性的时间信息。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故A项错误。 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故B项正确。 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对

29、传统文化的批判,D项可排除。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学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是对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得出这一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根据材料“弥补了辛亥革命缺少思想启蒙的最大缺陷”可知这一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根据材料“到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可知这一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改造和政治都有影响。根据这三个条件和所学可以得出这一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

30、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故D正确。 新文化运动并非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 B项的“铲除”过于绝对,排除。 新文化运动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绝对否定东方文化,并没有实现东西文化的平衡,故C错误。 故选:D。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4.【答案】C【解析】A材料所述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排除。 B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C打倒孔家店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正确。 D新文化运动发生与辛亥革命之后,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

3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等。本题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5.【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倡导用白话文代替艰涩难懂的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加以极力推荐,接着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现代白话文运动,故A正确; BCD三项与上述事实不符,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提倡文学革命,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文化革命改革大旗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

32、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16.【答案】C【解析】A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人们的预期是什么。所以看不出信息化是否超越了人们的预期 B材料只是讲银行界,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服务,并没有说银行发挥了信息的主体作用。 C从材料可以看出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提示功能,为自己服务,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D材料只能反映出银行使用信息技术不难看出其步伐是否加快。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突出代表,它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很大的便

33、利,但同时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险,比如会导致我们个人隐私的暴露,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17.【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既接受了维新派把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起来的观念,但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可以看出孙中山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题干材料也不能反映。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18.【答案】B【解析】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的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指

34、的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以来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20世纪以来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9.【答案】C【解析】“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体现了民生主义,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本具有浓烈的社会主义色彩,例如他在民生主义第二讲

35、便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共产主义既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为什么国民党员要去反对共产党员呢?这个原因,或者是由于共产党员也有不明白共产主义为何物,而尝有反对三民主义之言论,所以激成国民党之反感。但是这种无知妄作的党员,不得归咎于全党及其党中之主义,只可说是他们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决不能够以共产党员个人不好的行为,便拿他们来做标准去反对共产党。”但因国民党政府迁台之后,力行反共产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国家政策,虽然打著是发扬、拥护三民主义的旗号,对其

36、中左倾的部份,采取模糊带过的方式,使民生主义真正的精神,反而更显得模糊不清。20.【答案】C【解析】是井冈山时期的代表作; 是1949年发表的; 是1956年发表的; 是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2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的内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

37、底。22.【答案】B【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改革的方向问题,故可排除A; B对材料进行分析可知,材料从国际的形势、中国的现实两个角度说明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故此题选B; C材料重在强调中国对外开放,而不是强调世界发展的规律性,故排除C; D改革开放的原则是四基本原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可排除D。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要求学生结合对外开放的背景和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特征和背景,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3.【答案】A【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崇拜”;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8、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和公有制形式进行了创新,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符合题意,排除BCD,选择A。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的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4.【答案】C【解析】A“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之二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先进道德不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D“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之三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故选:

39、C。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思想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要求学生准确再现其内容。“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是(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5.【答案】A【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7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时期的科技发展表现。当时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一号。 B.1970年没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C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掌握一箭多星技术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70年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

40、楚我国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6.【答案】C【解析】材料中“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歌曲体现出严重的个人崇拜,应该是1966-1976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 ABD时间不符合,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影响巨大,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遗产,大部分毁于一旦。27.【答案】A【解析】联系所学可知,文革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文革结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文艺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所以A项是主要原因; B项是繁荣的表现,排除; C、D两项是原因

41、,但不是主要的,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本题考查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答案】B【解析】A、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确; B、该方针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提出的,错误; C、双百方针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正确; D、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正确; 故选:B。本题以双百方针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双百方针历史史实的掌握。本题考查对双百方针知识点的掌握,解答本题重在掌握对双百方针历史史实的掌握。29.【答案】B【解析

42、】A结合所学知识,“左”倾错误的泛滥是在1966年到1976年,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 B从题干所给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C“民主与法治观念”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正确把握题干所给数据的变化趋势,并正确掌握建国初期教育发展的状况。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30.【答案】A【解析】A文革时期要打倒反动学

43、术权威,选项是可能发生的。 B文革时期,大学生都搞革命,学校停课。 C文革时期废除了高考。 D文革时期没有,扩大招生。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文化大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只要搞清楚文革时期的特征,就可以正确选择。31.【答案】【小题1】(1)从资政新篇的内容可以看出,他主要态度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反对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 (2)材料二的事件是指洋务运动,材料中体现了李鸿章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是指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材料三中的19世纪末的政治事件是指,戊戌变法,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失败,

44、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西方的物质文明可以效仿,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国以学习技术为主,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制度和文化。 故答案为: (1)态度: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2)洋务运动。态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实践:戊戌变法。 (4)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要结合国情不可照搬。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阶段,学习西方的技术;甲午战争以后,学习西方的制

45、度和文化。【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资政新篇,要求学生结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来分析材料。 (2)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思想内容来分析材料。 (3)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要求写人间和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具体内容活动来分析。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表现来分析材料。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

46、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

47、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王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32.【答案】【小题1】(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雨果、德拉克罗瓦和贝多芬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时代特征,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即可。 (2)

48、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根据教材内容概括。 (3)根据题干材料”咱们在等待戈多“可知这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代表人物是贝克特。特点根据教材内容概括。 故答案为: (1)共同点:都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时代特征:法国大革命的迅速发展,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 (2)印象派绘画的特点: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代表作品:日出印象(莫奈)。 (3)等待戈多荒诞派。贝克特。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惊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的

49、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共同特点和时代特征;考查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相对于的基础知识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代表人物、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基础题,难度不大。33.【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等早期知识分子开始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西方政治,停留于表面,更无具体的实践。故答案为:论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入。阐述: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等早期知识分子开

50、始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西方政治,停留于表面,更无具体的实践,到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压力和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从而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又不主张推翻清政府。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清政府的腐朽,批判立宪派保皇的主张,将政治体制变革与反满革命相结合,主张以民主共和来实现民族复兴。总之,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之路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西方文明的本质,并将其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救亡运动的逐步深入。【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演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入。鸦片战争后,在封建士大夫集团中,分化出了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敢于正视现实问题,要求改革弊政,抵抗侵略,反对投降卖国,主张学习西方,敢于睁眼看世界,注重开发边疆,试图改变中国贫困面貌。林则徐注重整顿吏治、防范侵略,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龚自珍和魏源则侧重于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揭露,提出变法主张;魏源在对待西方问题上,比林则徐还进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