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环境的介绍,是通过叙述语言来完成的。作家叙述故事,一般会很自然地用他独有的语言方式,这些叙述方式表现了他的思考,表现出他的智慧,也体现出他的语言风格。在杰出的作家群中,我们能从语言上看出鲁迅和郁达夫的明显不同,沈从文和老舍的大异其趣。正因为有小说家们创造出的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小说的天地才会这样群星璀璨,气象万千。本专题的学习即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小说的表现形式,探讨小说的叙事特点,并能根据一定的要求,从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方面回顾自己读过的小说,比较风格的异同。本专题分为两个板块。交叉小径的花园是博尔赫斯享誉世界的名作。小说虚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起间谍案,情
2、节错综复杂,读起来的确像是在走迷宫。在品读探讨时,同学们可以从“迷宫”入手,看看作者的叙述内容和语言风格是如何为小说增添色彩的。溪鳗讲述的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在袁相舟喝酒起店名的过程中,穿插着对女主人公溪鳗身世的种种回忆,但是又说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读者需要靠想象去仔细体会。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甚至景物都写得朦朦胧胧,再穿插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更显得神秘。同学们可交流一下:是作者故意要把故事说得朦胧,还是世事本身就有许多看不清的东西?第9课 交叉小径的花园献给维克托里亚奥坎波我理解,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是指一个人的感觉、思绪和
3、印象,在一个人的感觉、思绪和印象里,时间成为错综交叉的小径。他强调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作为主观的人的心灵,这才是一座迷宫的全部。(史铁生随笔十三)对应学生用书P35一、字音识记(一)单音字1倾泻(qn)2.俞琛(chn)3.间谍(di)4迷惘(wn) 5.锦簇(c) 6.编纂(zun)7谙熟(n) 8.矗立(ch)(二)多音字1稽2.钥3叉 4.炮二、字形辨识1.2.3. 4.5. 6.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2无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3毁于一旦:短时间内一下子就毁坏了。 4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4、5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6孜孜不倦:勤奋而不知疲倦。7死气沉沉:形容没有生气,气氛沉默不活跃。8名不虚传:流传的好名声不虚假。9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华丽精美、光彩夺目。(二)熟语应用1昨天上午,瑞安市烟草专卖局将7万多条假冒卷烟付之一炬。2老谷渐渐出名了,不断有媒体采访他,老谷却经常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3在有些地方,老城区改造几乎成了“利润为王”,多少历史文化街区就在“建设新城市”旗号下毁于一旦。4在人们心中,这已是一家习惯于把质量事故当作媒体公关事件来处理的无可救药的企业。四、词语辨析1记录记载例句张惠妹坦言:整场演出将涵盖自己所
5、有最经典好听的歌曲,同时将突破自己,打破所有演唱会表演记录,演唱超过50首歌曲。据史料记载,苏联官兵仅1942年12月一个月就喝掉了569万升伏特加。辨析“记录”,动词,把听到的话和发生的事写下来;名词,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记载”,动词,把事情记下来;名词,记载事情的文章。2流逝流失例句随着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传统电视用户的流失已对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构成挑战。每一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青春,而很大程度上这些青春却流逝在课桌上。那些逝去的日子终将成为最宝贵的记忆。辨析“流逝”,(岁月、光阴等)像流水一样消逝。“流失”,水、土、矿物等有用物质白白地流走或散失;比喻人员、财务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
6、出去而散失。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对应学生用书P36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作家。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深受尼采哲学思想和卡夫卡、爱伦坡创作手法影响。早期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的手册显示了先锋派倾向。短篇小说集世界丑事和交叉小径的花园引起广泛注意。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西班牙塞万提斯奖。博尔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的影响,认为人生在世犹如堕入迷宫,既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路。因此,他的作品的基调是孤独、迷惘、彷徨、失望,交叉小径的花园就集中表现了这种人生哲学,这反映了
7、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现实悲观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一战中,中国博士俞琛做了德国间谍,遭到英国军官马登的追踪。他躲入汉学家斯蒂芬阿尔贝博士家中,见到了交叉小径的花园。俞琛杀害了阿尔贝博士,以此通知德军轰炸位于阿尔贝的英军炮兵阵地,最后被马登逮捕。实际上博尔赫斯意不在此,他用交叉小径的花园造了一座迷宫,又借角色的口宣布“写小说和造迷宫是一回事”,而下面的话才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博尔赫斯将关于时间相对性的深奥、复杂的哲学问题诉诸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学才能。对应学生用书P37赏情节1交叉小径的花园
8、一共套了哪几层故事? 明确:交叉小径的花园一共套了三层故事。间谍余琛的故事,汉学家斯蒂芬阿尔贝的故事和古代云南总督崔朋的故事交叉进行。多种巧合重叠在一起。叙事中有叙事,如同迷宫中的道路,分岔中有分岔,情节交叉进行。2简要勾画这篇小说的叙述路径。明确:博尔赫斯多次变换故事的叙述者及其叙述内容,构成了几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叙事路径,显示出他的小说的迷宫特征。小说开始,一个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开始讲述俞琛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大叙述的一个分岔里,俞琛开始讲述自己的间谍故事;在间谍故事的一个分岔里,俞琛暂时忘却了间谍的职责,想起了祖先崔朋的小说和迷宫,开始倾听阿尔贝讲述对崔朋的研究与理解;在阿尔贝的
9、叙述里,崔朋最终呈现了自己的迷宫叙事;当阿尔贝按照崔朋的时间观预测到在未来的一个时间交叉里自己是俞琛的敌人时,故事又回到了间谍传奇这条岔路。然而故事最终没有回到开头的大叙述里,讲故事的第一人消失了,历史的真相如何,不得而知。这条叙述之路就这样空荡荡地无尽延续下去了。赏形象3小说结尾为何说“我的无穷的悔恨和厌烦”?你认为主人公有没有更好的人生选择?明确:俞琛在明白自己在劫难逃时感到非常孤独和绝望,他厌倦并渴望摆脱间谍的身份,遇到知音阿尔贝后,却不得不杀害他,这是一项毫无意义的任务,只是为了验证他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为德国所作出的贡献并不会换来德国的一丝感恩,在战争中个人只是历史的牺牲品。主人
10、公的每一种选择都有一种结局,而且一旦选择便无法回头,选择具有不可逆转性,无所谓最佳或最好。赏主题4交叉小径的花园究竟想说什么?明确:交叉小径的花园可被看作是对一段正史的补充,俞琛的供言揭示了英军延迟进攻的原因(英国炮兵阵地阿尔贝城被炸)。但同时这篇小说也是对历史的颠覆与嘲弄。欧战史对于英军1916年7月某次军事行动被延迟的解释,实际上与俞琛的供言一样,是发生在一个时间点上的两种并存的可能性,是时间的一次分岔他们可能同样真实,也可能同样不真实。历史就是这样被结构为小说,进而变成可能性,最后,历史与小说的界限被一笔勾销:它们都只是虚构。5交叉小径的花园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交叉小径的花园表面上采用了
11、侦探小说的形式,实际上博尔赫斯意不在此,他用交叉小径的花园造了一座时间迷宫,下面的话才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这张时间的网,它的网线互相接近,交叉,隔断,或者几个世纪各不相干,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博尔赫斯将关于时间相对性的深奥、复杂的哲学问题诉诸小说这一艺术形式。交叉小径的花园象征着时间,没有绝对和同一的时间,即同一时间有若干可能性并存并导致不同的将来和结局,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且一经选择,就再也无法回头。赏技巧6怎样理解作者的叙事观和时间观?明确:分散在一些时间里,阿尔贝存在而俞琛不存在,在另一些时间里,俞琛将依然存在而阿尔贝却要消失;平行而在一些时间里,两人都存在;交叉在这个时
12、间的一个结点里,两人相遇在阿尔贝的家里;分岔这个相遇的时间结点又分为两个叙述路径:一个是俞琛理解了阿尔贝成为了阿尔贝的朋友,另一个是俞琛杀死了阿尔贝完成了暗杀计划。这两个分岔同时发生了:俞琛既感激阿尔贝重建了崔朋的花园,同时又早已准备好手枪,开枪打死了阿尔贝。7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篇幅讲崔朋的故事?崔朋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因为崔朋的故事充满哲学意味,神秘而复杂,并且崔朋的叙事观和时间观也是这篇小说的灵魂,可以说崔朋的故事才是博尔赫斯最想表现的东西。所以作者会用这么大篇幅叙述。如果除去崔朋的故事,这篇小说将和林林总总的间谍传奇无异。(2)崔朋是神秘的叙事观和时间观的原创者,是神秘的
13、中国文化的象征,是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玄学讨论的由头。1叙事圈套在现实中营构“神奇”效果。小说的这个叙事圈套从一开始就做了精心设计。这篇小说从结构上明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小说的“楔子”,写欧战史的作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1916年英国十三团某次进攻计划的推迟是倾盆大雨的缘故,但是德国间谍俞琛博士的声明却使这件事变得复杂起来。第二部分即是由俞琛博士交待的小说主体事实的经过。小说以精确的史料为发端,给人以极强的现实性感受,而由德军间谍俞琛博士亲口提供的事件经过,既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又充满翔实精确的细节,更增强了这种真实性。整个小说事实从表面上看全然是一起并不复杂玄奥的间谍案,但里面却包含着深刻的时间
14、迷宫主题,有力地透射出处于时间迷宫中的人的深刻的悲剧性。正是这样,小说在真实可信的现实性中创造了引人入胜的“神奇”效果。2蓄意空缺只要对这篇小说中的种种具体事实稍加追问,我们就不难发现该小说中至少有两个盲点:一是崔朋之死的原因,二是马登凭何判断能神秘追踪俞琛至阿尔贝的家。对于这两点,小说均无只字交待。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蓄意空缺”,留出空白,增强小说的迷宫效果,使读者在毫无结果的臆测中获得对时间无穷可能性的深刻感受。3神秘细节如小说的开头提到的俞琛“声明的开头两页已经遗失”。对于这两页声明的遗失原因,我们当然无从解释,亦无须追问,小说只是向我们提供这一事实而已,但通过这两页的缺失,小说却可以轻易
15、地直入事件的主体,而无需多费口舌,从这个细微处,我们可以感受到博尔赫斯的匠心独运和艺术节约。至于小说中较为一般性的有意味的细节,则俯拾皆是。如小说写俞琛在行动之前检点自己的随身所带之物:“一只美国怀表,一条镍表链,一枚方形硬币一把只剩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如此客观精细的陈述,自然可以表明小说主体故事的陈述者俞琛准确客观的记忆能力和陈述能力,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而那支“剩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自然又意味着血腥、死亡或暴虐,提示着剧情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P75(时间:40分钟满分:65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倾泻(qn)俞琛(
16、chn)迷惘(mn)B锦簇(c) 编纂(zun) 谙熟(n)C战栗(l) 矗立(ch) 电话簿(b)D嶙峋(ln xn) 喃喃(nn) 缜密(chn)解析:A项,迷惘(wng);C项,电话簿(b);D项,缜 (zhn)密。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山巅气慨惊慌失措丧魂落魄B怯懦销毁直接了当矛盾百出C树阴捉摸恰如其分胡思乱想D忿恨喃喃付之一秬微不足道解析:A项,气概;B项,直截了当;D项,付之一炬。答案:C3这个野蛮的国家跟我毫无关系;是它迫使我_到了当一名间谍的地步。想像着一个曲曲折折、千变万化的不断地增大的迷宫,它包含着过去和未来,甚至以某种方式_了星辰。直接命中的炸弹,_
17、了英国的大炮阵地。A坠落囊括荡平B坠落包括荡平C堕落囊括夷平 D堕落包括夷平解析: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坠落:掉落。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包括:包含。荡平:扫荡,平定。夷平:使成为平地。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着眼于全体学生,若只以分数论英雄,这种做法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B奥巴马认为,美国加快撤军将会导致喀布尔政府崩溃,届时塔利班便能趁机重新控制阿富汗,这样美国这十年来为阿富汗付出的资源和人命都会付之一炬。C前一段时间,人们对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造假一事展开了讨论,有的否定,有的肯定,也有的抱持平之论,至今仍然意见分歧,莫
18、衷一是。D中央电视台英、西、法、阿、俄五个语种频道在此番“走基层”之行中派出报道团队赴祖国多地,对民生民俗、人文特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报道。解析:B项,“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答案:B5(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
19、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解析:A项,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人或单位”。答案:C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69题。(20分)6. 选文开头第1自然段引用欧战史中的一段记载有何特点?目的是什么?(4分)答:_答案:特点是所引述的作家著作确实存在,引用的数据十分确切,事实的出处交代得明白。目的是刻意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为
20、俞琛博士口述所带出的疑虑作反衬。7交代“俞琛博士”“声明的开头两页已经遗失”在情节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_答案:这样可以使俞琛的叙述直接从时间的危机段切入,让叙述者处于一种一开场生命将要完蛋的恐惧之中。同时,由于读者对那个可能被捕或被杀的鲁纳贝格以及叙述者本人一无所知,疑云就笼罩在读者的心头。如果将声明的开头两页补回来,人物的身份、事情的开端将一清二楚,叙述的强烈神秘感将消失。8选文第2自然段中括号里的“编者按”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答:_答案:作者让俞琛口述的真正对象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为马登上尉的“自卫”行为辩护,说明叙述对象与马登上尉属于一个阵营。他跳出来的这一干扰使声明
21、本身的真实性又受到了挑战,让读者再次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是作者故意布下的疑阵。9俞琛在检查自己的口袋时把零碎之物作了详细的罗列,说说这是为什么。(6分)答:_答案:(1)透露了这个文人出身的间谍在被死亡笼罩时所显示的学者气,显示他精细准确的记忆力。(2)在毫无意义的罗列物品过程中减少恐惧,安抚自己。(3)在死到临头时依然对细节如此注意,显示出作品的荒诞性。(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过河拆桥阿根廷博尔赫斯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
22、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著,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
23、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佳,说明他是深孚众望。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
24、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
25、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亚哥的一个小小教长。他为自己的食言而羞红了脸,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堂伊南不再请他吃烤乳鸽,只是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了地下室。10试分析第二段“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26、,所以不能教你”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答:_答案:小说围绕这句话展开想象,它推动了情节发展。通过梦的考验,证明教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点化了人物性格。与最后一段形成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11博尔赫斯的小说情节充满“想象力”,请对该小说的情节加以简析。(6分)答:_答案:作家将复杂多变的故事浓缩在一个梦里。在梦中,教长连升三级,由教长升为主教,由主教而升为红衣大主教,由红衣大主教再升为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为儿子的求职。梦的设置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女仆和牧师可以在别人的梦中进进出出,“迷宫”式的地下室里离奇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并置共存,亦实亦虚,亦幻亦真,引人入胜。12有的译者将
27、这篇小说的标题译为“向后靠的巫师”,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答:_答案:“过河拆桥”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忘恩负义的人性弱点。或“向后靠的巫师”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能具体地呈现巫师的可怜相,而且能生动地反映出在正统主流的教会冲击下民间巫师的窘境。13结合作品内容,赏析文中教长的形象。(4分)答:_答案:花言巧语,为达目的不顾亲情;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三、语言应用(10分)14. 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从“嘴巴”/“耳朵”/“友情”中任选一个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4分)示例: 仿写:眼睛很宽容,_能装下整个世界; _它又很苛刻,
28、_容不得一粒沙尘。 _答案:(示例一)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示例二)耳朵很慷慨,容得进所有优美的言辞;它又很吝啬,听不进一句逆耳忠言。(示例三)友情很宽容,它能让别人容得下你的许多缺点;它又很脆弱,往往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彻底破裂。15(四川高考)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要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