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周期律 练基础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1s22s22p63s23p5B1s22s22p3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42下列各组微粒不是按半径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Na、K、Rb BF、Cl、BrCMg2、Al3、Zn2 DCl、Br、I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比钠活泼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
2、NaLi BFOSCAsPN DCNO8已知元素X的电负性数值为2.5,元素Y的电负性数值是3.5,元素Z的电负性数值为1.2,元素W的电负性数值为2.4。你认为上述四种元素中,哪两种最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AX与Y BX与WCY与Z DY与W9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最小 B原子序数为7C第一电离能最大 D电负性最大提素养10第二周期39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Dy轴表示的可能是元素的最高正价11有两种元素X、Y,X的1价阴离子与Y的1价阳离
3、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X的半径小于Y的半径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的第一电离能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1)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I1)最大的是_(用字母表示,下同),c和f的I1大小关系是_。(2)上述元素中,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写出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_。(3)概括下表所提供的电离能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锂XYI1519502580I27 2964 5701 820I311 7996 9202 750I49 55011 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
4、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_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所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Y是周期表中的_族的元素。13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要的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其中12号至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B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
5、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元素符号LiBeBCOFNaAlSiPSCl电负性值0.981.572.042.553.443.980.931.611.902.192.583.16(1)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推断NaAr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范围为_Al_(填元素符号);(2)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3)上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周期第_族;(4)通过分析电负性值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_;(5)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是_;(6)从电负性角度,判断AlCl3
6、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请说出理由(即写出判断的方法和结论)是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到的结论_。课时作业4元素周期律1解析:由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可知A为氯原子,B为氮原子,C为碳原子,D为硫原子。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当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差不大时,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硫原子。答案:D2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故A、B、D三项中的各微粒的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Mg2、Al3电子层数相同但铝的核电荷数大,所以Al3的半径小,故C项不符合。答案:C3解析
7、:第一电离能越小,表明该元素原子越易失去电子,越活泼,A项正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一般来说依次增大,但有反常,如第一电离能:NO、MgAl,B项错误;C项所述元素为0族元素,性质稳定,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正确;同一元素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D项正确。答案:B4解析:ns2np3处在半充满状态,ns2np6处在全充满状态,均是能量较低的状态,不易失去电子,而ns2np4和ns2np5比较,ns2np4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s2np3半充满的较稳定状态,因此更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小,故B正确。答案:B5解析:由表中数据I3I2知其最高正价为2价
8、,R元素位于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R不一定是Be元素。答案:B6解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律可知,、分别表示氮、氦、氟和硫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eFNS,A项正确。答案:A7解析:A、C两选项中元素电负性的排序与“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的规律不符,错误;B选项中元素电负性的排序与“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的规律相符;D选项的排序与此不符。答案:B8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种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种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
9、.7,通常形成共价键。A.X与Y电负性差值为3.52.51,11.7,通常形成共价键,A错误;B.X与W电负性差值为2.52.40.1,0.11.7,通常形成共价键,B错误;C.Y与Z电负性差值为3.51.22.3,2.31.7,通常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C正确;D.Y与W电负性差值为3.52.41.1,1.11.7,通常形成共价键,D错误。答案:C9解析: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为氟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但是大于氢原子半径;原子序数为9;第一电离能比氦、氖小,电负性最大。答案:D10解析:第二周期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为稳定,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故A错误;同周期元
10、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B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放D错误。答案:B11解析:假设X、Y分别为F、Na,则原子半径FClNa(Cl为参照物),A项错误。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金属元素的电负性,B项正确。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项错误。F的第一电离能显然大于Na的第一电离能,D项错误。答案:B12解析:(1)周期表中所列13种元素分别是Na、H、Mg、Sr、Sc、Al、Ge、C、P、O、Te、Cl、Ar,其中Na、Mg、Al、P、Cl、Ar属于第三周期,原子最稳定的是Ar,故其I1最大,Mg、Al的
11、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3s2、1s22s22p63s23p1,Mg中3s2为全满状态,故其I1比Al的I1大。(2)i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3,有3个未成对电子,是最多的。(3)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即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很难再失去一个电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锂和X的I1均比I2、I3小很多,说明X与Li同主族,且X的I1比Li的I1更小,说明X的金属性比锂更强,则X为Na(即a);由Y的电离能数据可以看出,它的I1、I2、I3比I4小得多,故Y原子属于A族元素。答案:(1)mcf(2)i1s22s22p63s23p3(3)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后即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锂原
12、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aNa2O和Na2O2A13解析:(1)由信息所给的图可以看出,同周期的I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而A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小于A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故NaAlMg。(2)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图中可看出从上到下逐渐减小。(3)根据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所给元素中Rb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其位置为第五周期第A族。(4)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可知,在同周期中电负性NaMgAl,同主族BeMgCa,最小范围应为0.931.57。(5)因电负性可以用来衡量原子吸引电子能
13、力大小,所以,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强。(6)AlCl3中Al与Cl的电负性差值为1.55,根据信息,电负性差值若小于1.7,则形成共价键,所以AlCl3为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最大的区别在于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以离子形式存在,可以导电,但共价化合物却不能。答案:(1)NaMg(2)从上到下依次减小(3)第五IA(4)0.931.57(5)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6)Al元素和Cl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为1.551.7,所以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将氯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